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128节
楚王在他这里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
第二天
议事堂,礼部右侍郎左文忠看着手中的国书,差点晕过去。
这是……就要和东夷开战了?
不对,这不是和东夷开战,这是一封战书,庆国大宗师李承乾对东夷大宗师四顾剑的战书。
李承乾要挑战四顾剑。
可是,一封战贴你用国书的形式发出去是什么意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你这是要引战啊!
可你引战,陛下知道吗?
这么大的事情,都不和陛下打个招呼的?
不但是他,议事堂中,赵王、周朝阳、郑安南,还有各部的高官们,面色都不大好看,至于楚王,他根本就没有来。
监国啊,监国是干什么的?
主要是皇帝不在的时候,用你来稳定朝局的,你倒好,一封战贴,连国书都用上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这件事情你们别管了,照我说的发就是了,不发也没关系,反正我已经让报纸登了。”李承乾再次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今天你们一出宫,就能听到本宫试剑东夷城,约战四顾剑的消息了。”
“殿下,四顾剑是东夷城实际上的主人,成名已久,一身实力深不可测,麾下剑庐更是高手如云,怎可如此鲁莽。”说话的是周朝阳,此时的他,似乎已经从某种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但是面对李承乾,说话还是很不客气的。
“我不鲁莽?我不鲁莽要等到什么时候,区区一个东夷城,鼻屎大的地方,一个个的顾忌这个顾忌那个,任由其坐大,简直荒谬。”李承乾冷冷的道,“你们年纪大了,雄心不再,我不怪你们,但是你们不能挡年轻人的路。”
“我……”
周朝阳也好,郑安南也罢,还有六部的几名高官脸都绿了。
什么叫雄心不再,什么叫不能挡年轻人的路?
这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吗?
这是军国大事啊,你就发了一封战贴了事?
这么草率的吗?
“再教你们一个道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既然无法改变,就尝试着去接受。”李承乾坐在轮椅上,悠然的道,“就像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们又阻止不了什么,改变不了什么,那就看看,应该如何让这件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在结果出来之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这里是大庆的议事堂,你们都是大庆的重臣,不是草台班子,不要事到临头,连个最基本的规划都没有。”李承乾重重的拍着轮椅的扶手,“都想想吧,四顾剑死了,剑庐覆灭了,该怎么最快,最有效的接收东夷城。”
“呃,殿下,您真的这么有信心?”郑安南小心翼翼的问道。
战贴还没发出去,人都没见到,这位就直接想着剑庐覆灭的事情了,是不是太早了?
万一,输了呢?
“信心,你觉得我是傻瓜吗?我会打没有把握的仗,我这个人很怕死的,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我是不会动手的。”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在众人的身上扫了一圈,“你们,现在能告诉我,我这战贴发出去之后,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吗?”
众人沉默不语,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他们还真没想过最紧要的是什么。
等了半天,只等到众人面面相觑,李承乾气不打一处来,“唉,你们这群蠢货啊,我真不知道这些年父皇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你们要做的当然是盯紧苦荷了,防止他们两个打一个啊!”
第182章 武圣人立棍
“久闻四顾剑痴傻之名,闻君以痴入剑,斩情灭性,人伦尽丧,以族亲之血铸就宗师之路,天下惊怖。本座修炼十载,得真谛,晋宗师,观天下与余并列者,唯君行径痴愚,鸡立鹤群,污我等宗师之名,是可忍,孰不可忍,五日之后,东夷城下,与君一决,荡平剑庐,洗宗师之名,正武者之道。武圣人李承乾!”
一封战贴,引爆天下。
大庆太子李承乾,挑战东夷城四顾剑。
宗师之战!
这本就是一桩足以引爆天下的盛事。
但更让人无语的是,那个署名,武圣人!
这世上竟然有人敢自称武圣人!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狂妄之人。
四大宗师,哪一个敢自称武圣人?
古往今来,哪一位武者敢自称武圣人?
不对,这圣人的名号,哪有自封的?
太子也不行啊!
一时间,天下沸腾,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无数武者开始动身,前往东夷城,希望能够现场观看两大宗师的对决。
武圣人李承乾六个字,由此传遍天下。
※※※
大东山,行宫
一地狼藉
范建站在殿中,一脸蛋疼。
这位陛下已经咆哮了整整半个时辰了,还没有停止的意思。
不过,换成是他的话,恐怕反应还要更大。
他望向庆帝的目光充满了同情。
这位陛下,雄才伟略,在当皇子的时候已经展现了极度不凡的才华,这些年来,把握朝堂,不仅让庆国坐稳了天下第一强国的宝座,还隐隐展现出了统一天下的趋势。
那个时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多么的志得意满。
现在呢?
谁特么让你生儿子的,生儿子有个屁用啊!
那都是来讨债的,是债主啊!
“你说,他想干什么啊,他想干什么啊?!”
庆帝举着手中的奏折怒吼着,“让他监国,他搞出个九律,朝堂动荡不安,朕帮他平息了,这才几天啊,他竟然又要去挑战四顾剑,还写了这么一封战贴,用的还是国书,他是要引起国战吗?!”
范建看着庆帝的气息平复下来,无奈的道,“陛下啊,殿下的确是想要引起国战啊,他是想借这种手段倒逼您用兵。”
“他以为他是谁,他是太子,我能立他为太子,也能废掉他的太子位!”
“陛下,现在说这些气话没有用的。”范建无奈的道,“我倒是觉得殿下在议事堂说的有道理,既然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那么就想办法,把事情导向好的方向。”
“你这是在替他说话吗?!”庆帝的语气变的冰冷起来。
“臣是站在大庆的角度考虑,东夷城的地位,靠的是四顾剑,四顾剑一去,正是我大庆攻伐的最好时机,收到了东夷城,我大庆国力必然大增,到时候,威逼北齐,一统天下,陛下大业可成。”
“大业可成,成什么?你以为北齐是那么好对付的?”庆帝冷声道,“你是户部尚书,我大庆的底子你比我更清楚,这些年,有内库撑着,你这个户部尚书的日子过的还可以,但朝廷每年的盈余也就那些,打打小仗还可以,但真要举国北伐,你撑的住吗?”
一统天下,说起来豪气干云,听起来热血沸腾,但真的操作起来,可不是嘴里说说那么容易的。
一个不小心,从洪武大帝退化成大顺的永昌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殿下已经动了,若是他真的成了,东夷必下,还是要做好准备啊,至于北齐,北齐新败,我们拿下东夷,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真正须担心的,还真是苦荷。”
“是啊,他什么都替朕想好了,就等朕按照他的想法办了。”这语气,听起来很冲啊。
不过,范建也没办法,李承乾这事儿办的,的确有点太不尊重庆帝了,你是监国啊,要理事的啊,哪怕你真的有足够的信心,就不能等庆帝祭天结束吗?
你就差这几天吗?
就算你等不及了,就不能提前给庆帝报备一下子吗?
有那么难吗?
这才是庆帝发火的根本原因,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发现,李承乾每次先斩后奏,挑起他怒火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顺着李承乾的意思来,这就很糟心了。
毕竟,朕才是皇帝啊!
你这一天天的搞东搞西,指挥的我屁颠颠的!
特么最后我还得捏着鼻子认下来。
这算个什么事情?
想想就生气。
“东夷那边,是燕小乙管着的吧?!”
“是燕大统领负责。”
东夷只是一个小城,而且还是一座商业城邦,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的军备武力,只是靠着剑庐的高手撑着,无人敢犯,但也没有进取的能力,所以南庆对东夷,并没有专门部署什么兵力,而是由北部军团分出一部分人做个样子。
燕小乙被秦元揍了一顿后,自觉无脸呆在京城,再加上秦恒那边又要与北齐交战,于是领了北部军团统领的位置,东夷也在他的防范范围之内。
“让叶重看紧北齐,一有异动,立刻通报,让燕小乙率军东移,做好进军东夷的准备,另外,飞鹰传书叶流云,让他盯紧苦荷。”
虽然事发突然,但是,他也知道,一旦李承乾成功压制四顾剑,那么,东夷城便是掌中之物,越早拿下越好。
问题是,李承乾真的能够压制四顾剑这个老牌的宗师吗?!
武圣人?!
这口气大的,连自己都想打他啊!
※※※
京都距离东夷城不近,所以在当日朝会散去之后,回东宫打了个招呼,就直接出城了,孤身一人,谁也没带,只带了一匹马。
看着一袭青衣,腰间挂着一把剑的太子殿下骑着一匹马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出城时,京都所有人都是懵的。
不是。
这么干脆么?
这么果决么?
这么自信么?
身为太子,又一直窝在东宫里很少出来,所以这京都城里认得他的人很少,除了那些经常在朝堂中摆烂的官员外,还真没有几个见过他的真面目。
直到他出了东城门,守城的兵丁接到上面的通知,这才明白,刚才那个穿着青衫骑着马,悠哉游哉出城的竟然就是那位太子殿下。
上一篇:咒术,我的影法通诸天
下一篇:练气抢婚元婴?你当这是女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