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121节
京都,东宫
郭保坤走入东宫的时候,天色已经全暗了下来。
一路上遇到的近侍和侍女都躬身行礼,郭保坤面带微笑,点头示意。
沿着东宫小径,轻车熟路的走入一间偏殿,他便看到了正在伏案工作的毛齐五。
“齐五哥。”
“怎么样,没吓着吧?!”
“哪能呢,几个小毛贼罢了,不过我没想到他们竟然用了军弩,这下子,工部有麻烦了。”
对于毛齐五知道自己刚才被刺杀,他是一丁点都不惊讶,这些年,东宫创造的奇迹太多了,而毛齐五做为东宫的情报总管,消息极为灵通,总是能够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只是工部有麻烦,这一次会是大地震。”毛齐五抬起头,捏了捏发酸的鼻根,“临淮赵氏,这一次的刺杀是他们策动的。”
“临淮赵氏?就是那个七百年的先哲世家?!”
“不错,就是他们,你把他们这一代最优秀的年轻人,内定的未来扛鼎人物给废了,你觉得他们能咽的下这口气?”,
“最优秀的年轻人,还扛鼎,那就是个兔子。”郭保坤哂然一笑,“七百年世家,听起来很吓人,他有几个宗师?!”
“反弹会很严重,你要有心理准备。”
“殿下是什么章程?!”
“归子田已经启程了。”毛齐五缓缓的道,“七百年传承,就此断绝。”
“明白了。”郭保坤面色也严肃了起来,“需要我做什么?”
“什么都不做,一切按规矩来。”毛齐五道,“陛下已经下旨了,将前往大东山为大庆祭天祈福,逗留时间未定,在此期间,由殿下监国,你收敛点,别给殿下惹麻烦。”
“是。”
郭保坤眉头一挑,眼中流露出兴奋之色。
监国啊!!
太子监国!
这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啊!
“别去见太子了,太子现在很烦躁。”毛齐五看了兴奋的郭保坤,淡淡的道,“秦元已经被吊到西城门了,你也不想和他一起被吊着吧?”
“不会,肯定不会。”郭保坤想到太子的性格,猛的打了个哆嗦,溜了。
————我是分割线————
京都西城门
这一次,并没有发生使团与大皇子争道的事情。
因为原著中,范闲是故意要借此机会与大皇子结怨的,但如今,没有那个必要了。
缺少了诗仙的光环,他远没有原著中的分量,再加上现在太子地位稳固,不存在什么站队,争斗的问题,所以他也不会傻到去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使节团走到西城门口的时候,大皇子早就已经进城去了。
他现在站在西城门口,低头看着城门口吊着的那个精壮汉子,掩口而笑。
皇宫禁军副统领、东宫禁军统领、曾经的天下最年轻的九品强者秦元,如今只余下腰间一块遮羞布,挂在西城门的城门楼子上头,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然后,他又看到了西城门口多了一张桌子,言冰云已经换了一身装束,坐在那里悠闲的喝茶,不由有些好笑。
这个家伙昨天接了东宫的身份之后,半夜里就急匆匆的走了,甚至都没和使团打招呼,他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结果,就这……
他施施然的走到桌子前,拿起茶壶咕噜咕噜的喝了起来。
一口气喝完茶,他开始处理着使团入城之事。
今天的西城门比起往日来,要肃杀很多,即使是使节团以及迎接人员都是官员,但入城之时也免不了接受了好一番检查。
范闲知道是怎么回事,昨天晚上他便收到了消息,道审司郭保坤郭大人在道审司外的街道上被人行刺,刺客甚至运用了军用的重弩,这是要疯啊!
而言冰云身为东宫詹事,坐在这城门口,倒像是在监督京都府和五城兵马司干活的,有他在这里,京都府和五城兵马司都不敢有丝毫懈怡,所以,入城的暗里,耽搁了好一阵子。
对此,范闲也没什么好办法。
毕竟郭保坤遇刺,虽然没事,但可以想见,一场肉眼可见的大风暴将席卷整个京都,乃至于整个庆国。
“你现在是东宫詹事了,负责处理东宫的事务,这件事情,东宫会怎么做?!”等到一切程序都完成,使团的车队开始顺利入城,范闲才松了口气,来到言冰云面前,好奇的问道。
言冰云看了他一眼,“郭大人是朝廷命官,在京都被刺,这是朝廷、京都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事情,因为郭大人的身份特殊,这个案件会有刑部亲自办,跟东宫没有关系,所以东宫不会做什么。”
“这是你们东宫现在对外的统一口径吗?”
不知道为什么,言冰云的话说的很清楚,竟然表示的很明白,可在他的耳中却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东宫做事,一向讲规矩。”言冰云微笑道,“你也快进城缴旨吧,国宴就快要开始了,别让陛下和众臣等急了。”
“你呢?!就在这儿看着?”
“我是东宫詹事,他是东宫禁卫统领,这本就是分内事儿。”
“你们两个别噜嗦了,我特么渴死了,言冰云以后咱们都是同僚了,你就给我喝一点嘛。”
“殿下说了,三天三夜,不食不喝不语,你刚才说话了,加一个时辰。”言冰云淡然一笑。
秦元:“……!”
“不吃不喝不语?!”范闲也是第一次听到,有些好奇,“为什么?!”
“殿下说了,因为他在北齐的话太多了,但凡有点行动力,早就把海棠朵朵抢回来了。”
“抢……抢?”
“是啊,他明知道是海棠朵朵是北齐圣女,人家北齐是不可能答应这门亲事的,为什么不趁着月黑风高把人药翻了抢回来呢?平白的在北齐给东宫丢人,落人话柄。”
“还能这样?!”范闲嘴角抽动起来,“幸亏他没这么干,不然,咱俩不见得能回来啊!”
“东宫行事,百无禁忌啊。”言冰云轻叹一声,“对了,殿下让你帮个忙。”
“帮忙,我能帮什么忙?!”范闲一惊,心中不由警惕起来。
“前段时间,郭保坤大人上了一份《关于整顿大庆官场风气行动第一阶段的总结及常态化推动官场风气整顿的札子》。”言冰云递过一个手札,“殿下感于如今庆国朝堂人心败坏,准备在此基础上,为庆国官员定下九条标准,九条禁令,让我给你看看,提提意见。”
“意见,我能有什么意见,我年轻识浅……!”
“就是因为你年轻,没有被朝堂污染,有朝气,有理想,有才华,才会找你。”言冰云说到这里,面上显出古怪之色来,“太子说了,这是年轻人的时代,规矩,自然要由年轻人来定,至于朝堂上的那些老东西,要么接受,要么滚蛋!”
第172章 承天殿中微澜生
“多事之秋啊!”
承天殿中,新一天的早朝开始。
进入承天殿的朝臣们面上都是忧心仲仲,愁眉不展。
昨日黄昏下值,道审司司长郭保坤被刺,幸运的是刺客没有得逞,不幸的也是刺客没有得逞。
一场刺杀,再次掀起了东宫神秘的一角。
郭保坤竟然也是九品上强者。
不仅如此,他的手段比起普通的九品上强者还要神秘莫测。
竟然言出法随,出口成宪,面对五名刺客,其中两名八品,三名七品,竟然连手都没动,让他们跪下就跪下,让他们交待就交待,甚至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
不但如此,三发军中劲弩,在他的面前也如玩笑一般,据说他只是开口说了一个“风”字,三根军中的劲弩便射偏了。
这未免太过神乎其乎了吧?
这种事情,他们肯定是不相信的。
但昨日的刺杀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许多百姓都亲眼目睹了,除了这些百姓之外,道审司守卫的禁军还有隐藏在百姓中的各家探子也都亲眼目睹了,众口一词,由不得他们不信。
而在相信之后,京都的气息开始变的燥热起来,无他,凉气都被抽干了。
这种手段,闻所未闻啊!
如今仅仅已经证实的,东宫的四大金刚俱都是九品上强者,还都是那种诡异的手段,能够轻松战胜同级别对手的九品上强者,归子田如是,郭保坤亦如是!
这东宫,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更让他们感觉坐立不安的是,对于郭保坤被刺事件,东宫竟然没有任何态度,只是传出一句话,一切都按规矩办。
什么叫按规矩办?
郭保坤将刺客和证物交到了京都府,因为官员被刺的案子是京都府的职责,吏部侍郎兼京都府尹梅执礼将京都府最精干的力量派到现场,第一时间入宫请奏,于是乎,案件的主办权落到了刑部。
对此,东宫未置一词,平静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但真的会如此平静吗?
看到早早便站在殿上的李承乾,想到这位太子殿下以前在朝中的狂暴表现,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的感觉,那头盘踞在东宫的怪物,正用冷幽幽的目光凝视着他们,仿佛下一刻,就能将他们撕咬成碎片一般。
但不管群臣的心思如何,早朝如期举行。
首先就是大皇子,这位爷在西北有着灭国之功,一举解除了困扰了三百年的西北边患,功劳之大,无出其右,庆帝龙颜大悦,当场加封大皇子李承宁为楚王,晋宁妃为贵妃,后又大赏些次西征的有功之臣,光是侯爵就封出去三个,这些人,都是大皇子,或者说楚王的心腹之人。
本来这样大封武将,文官们一定是有话要说的,倒也不是为了压制武将,而是大皇子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
一个实权,还是有兵权皇子,下面养一大堆骄兵悍将,全都拿了大量的封赏,还没有交出兵权!
这是要干什么?要易储么?
哦,无法在名义上给你太子的位置,将来你就靠着老子给你的兵马硬夺这个天下吧?
是这个意思吗?
放到任何一个其他的朝代,这样的场合,会有许多文臣死谏的,但今天,只有廖廖几个没有分量的人站出来,请皇帝三思后,整件事情便通过了。
过于丝滑。
赏完大皇子,接下来便是赏使北的使节团了,使节团成功完成任务,划定了新的边界,迎回了北齐长公主,大涨国威。自是有一番恩赏。虽然比不上大皇子,哦,楚王,但也比平常要厚实的多。
特别是范闲,直接官升两级,升为从五品的礼部员外郎,并着与晨郡主择日成婚。
这又是与原著不同的地方,在原著中,范闲因殿中抄诗,早早的就成了五品太学奉正,在出使之前便大婚了,可是经过了李承乾的一番搅和,他没成诗仙,官也升的没那么快,再加上李承乾这个不要脸的先截胡了范若若,太子大婚占据了出使北齐之前的大部分精力,所以在出使北齐之后,范闲未及大婚。
如今回来了,立了功,品级也上升了,这婚事自然也就摆到了台面上来了。
至于大皇子与北齐长公主的婚事,因为是和亲的性质,又涉及到两国敏感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楚王殿下似乎并不是很急,所以并没有定下日子。
朝中两件大事说完,接下来便是第三件大事,刑部尚书站了出来,几句话简洁的便将昨日发生的事情讲了个清楚。
上一篇:咒术,我的影法通诸天
下一篇:练气抢婚元婴?你当这是女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