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

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 第118节

  他甚至还想得更深一点。

  这种丹方。

  虽然有些药物名称与现代社会有些不一样。

  但是,多试一试,明悟药性之后,还是有可能试验出来的。

  一旦研发出任何一种丹药出来。

  对自己而言,无疑就是一座大大的金矿。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设想。

  暂时不考虑。

  把田守义这个多宝童子搜完之后。

  再来看萧长河。

  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除了一把金叶和一些碎银之外,随身携带的就是两瓶“逐日丹”以及一些漆黑腥臭的丸药和骨头,想必是萧长河所修功法特殊,需要的尸气和毒素。

  这东西,周平安看到就有些恶心。

  也不知道是从哪具尸体处面采集而来。

  当场就扔掉了。

  金叶足有二百两左右,折合成纹银,约莫两千两,算是一笔浮财,逐日丹不好估算价值,对方其实也不穷。

  但相比起田守义,就差太多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萧长河分得了百草堂的基业,剩下的金银珠宝,大批草药,都不能带在身上

  如此,也就合理了。

  再次看次两瓶一共十八粒的“逐日丹”,周平安若有所思。

  据林怀玉说,这种丹药,就算是在黎山派,也只有内门弟子才有资格换取,而且,是按粒来购得的。

  想想当初,邓元化拿来收买黑山匪大当家高晋这位大高手,也只是出手一瓶三粒“逐日丹”,加上一本“鬼影步”,已经算是重礼……

  但眼前这么多。

  不由得让周平安怀疑“逐日丹”可能是大路货。

  转念一想,应该不是如此。

  百草堂在林怀玉来到青羊城之前,占据黑山的草药市场,肯定不会没人抢夺,也肯定不可能全部把这份收益吞下。

  最好的解释就是,这些丹药,其实也并不单纯只属于他自己。

  大部分,可能要送往黎山。

  “这就不太好弄了。”

  想到可能那位“圣手仙童”是黎山派的外派药袋子,周平安就微微感觉到头大。

  不过,事已至此。

  多想也是无益。

  兵来将挡。

  水来土淹就好。

  他捡过战利品,当下,把两人尸身扔到崖下,用力蹬塌一座小土坡,转眼就没了痕迹。

  悄悄赶回林家。

  这时林怀玉已经回来了。

  正在东跨院等着。

  面色微微苍白的林怀玉,站在月色之下,紧绷的躯体,肉眼可见的松缓了下来。

  “你没事吧?”

  “你受伤了?”

  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林怀玉微微一怔,笑道:“那位大和尚的确是明王寺出身,好在并没有动真格的,只是出了一次手,看看短时间之内拿不下我,而县尉府已经没了声息,就立即退转。”

  她三言两语,就把拦截的行动说了。

  甚至,面色都没有太多变化。

  但是,周平安却知道,这其中的凶险处,其实并不比自己夜探县尉府要小。

  气息有些不稳,甚至,脸色也微微苍白,很显然是用劲过度,并不像她说的那般轻描淡写,就逼退了明王寺的佛门高僧。

  心里知道,周平安也没多说什么。

  没事就好。

  “来来,看看,今晚我带来了什么东西。等会,还有更劲爆的消息,说给你听……”

  其他的东西,以林怀玉的心性,可能并不会太过看重。

  但是,那几个丹方。

  就正好挠中了她的痒痒肉。

  一见之下,眼睛就象是沾到上面了,怎么也移不开。

  两人进了屋。

  点亮油灯。

  这时,自然是收获与分赃的时候。

  不远处的后院东厢,小九儿翻了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句:“姐姐和平安哥哥也不带我出去玩。”

  也不知是梦到了什么。

  ………………………………

第102章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好。”

  前方传来三两声吆喝。

  覆盖着一层薄薄细雪的地面之上,立即就有闲人围了过去,隐隐有着一声苍老嘶哑的声音传出。

  “说这江山风雨岁月长河,刀光剑影,多少英雄传说……

  今日老夫说的不是神鬼志异,也不是才子佳人,而是青羊城本地新近出现的一位豪杰之士,一刀除三凶,烽火平安郎……”

  “好,这个我爱听,老先生讲的莫非是近日声名鹊起的周莫问?”

  “什么周莫问?一刀除三凶的故事,不是林家供奉周平安周郎君吗?此人年方弱冠,文武双全,听说,就连宝药坊林家三小姐,听其名声,也亲自延请,早晚请教……”

  “兄台有所不知,也是,你陈家非仕林中人,不知这位周平安作的诗篇也难怪,一首[待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压下青羊一干才子,一举夺得浣花花魁青女的青睐,从而引为入幕之宾,当晚就嘿嘿……话说当日……”

  旁边有着爱显摆的书生打扮青年,立即把自己所听闻的消息说了出来。

  引得四周一片惊叹。

  “细嗦,细嗦……”

  “这个好,这个好,小子就是爱听[平安郎一词惊天下,浣花楼三戏问仙琴],不如听老先生详细说来。”

  四周气氛更是热烈。

  虽然昨晚倒了春寒,又下了一场小雪,茶馆外面直至如今还飘着丝丝小雨,的确是有些湿冷,但完全浇灭不了路过百姓的八卦之心。

  任凭哪个时代,哪个地方。

  刀光剑影,红袖添香,无疑都是大家伙儿喜闻乐见的事情。

  尤其是,这一次讲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遥远的年代,而是就发生在身边,让人代入感十足十。

  只是单纯念叨一下“平安郎”三个字,就感觉全身振奋,连身体都热腾了起来。

  他可以。

  或许我也可以。

  都是乡里乡亲的,与有荣焉。

  说书的白胡子老汉一摆折扇,抓起桌上的醒木重重一敲,“那位客官,周莫问这个雅号已然过时,自昨晚李元康李公子,与张元芳张公子王庆王公子等人围炉夜话,饮酒吟诗之后,周平安又作出一首传世之作,可谓一诗压群芳,不作读书郎。”

  “咻……”

  四周传来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

  虽然这些人大部分不懂得什么诗什么词的,但是,只从说书先生一句话中,就能听得出,那位周公子这次作出来的诗肯定非同小可。

  否则。

  怎么用得上“一诗压群芳,不作读书郎”的形容。

  话说是什么样的诗词,能让人读书人都不想读了,简直是滑了天下之大稽。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凭的是什么,读书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个世界之中,虽然没人如此直白的喊出来。

  但是,读书进仕,为官做宰的荣耀,早就刻入每一个人的基因之中。

  听到说书老先生这么一番话讲出来,立刻就有许多人不信。

  但是,既然对方说了,场中还李元康这位县尊家的公子,以及张家、王家等大家公子一起,见证了此诗词的诞生,想必,也不是什么假话。

  “此事,不才倒是听说过的,而且,还请同窗抄录了当时平安郎所作的一首诗,诗名《从军行》,当时见到,就让小生热血沸腾,恨不得投笔从戎,纵马杀敌。”

  旁边一个中年书生,摇头晃脑的从怀里摸出一张纸,小心翼翼的展开,眼中全是惊叹。

  “哈哈,童先生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你这三天饿两顿,身无三两肉的样子,投什么笔从什么戎啊?还不如好好教教小娃,来年,教出一个秀才来,也算是再也饿不着了。”

  “去去去……”

首节 上一节 118/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