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21节

  王石以及李树,则是各自增兵三千,共计八千兵力,出兵向南,进占秦安、礼县、成县等地,彻底占领巩昌府,并且分兵驻守,防备来自东面的明军。

  王大虎增兵四千,合计五千救民军,出兵向南,攻打岷州府,进占平定关,西固城所等地。

  然后依托恒水、白水,会和占领文县的王石以及李树部分救命军,防备四川占藏先结簇司、祈命簇司、龙安府、青州所的可能攻击。

  事实上,因为大明与土司的矛盾一直存在,占藏先结簇司、祈命簇司两个土司,王朝是不怎么担心的,唯一需要主要防备的,还是龙安府以及青州所。

  不过,到时候有王大虎率领五千超凡救民军坐镇,只要不是整个四川调集几万大军,王朝也不需要太过忧虑。

  除了这三个方向的动兵之外,王朝升任陈营为首阳关守备,领兵一千,弹压巩昌府内部可能的动乱。

  升任武平为结河关守备,领兵两千,弹压临洮府内部可能的动乱,同时和李鱼一起,防备可能来自兰州、镇虏卫的进攻。

  而王朝自己,同样率领五千救民军,进攻洮州卫,然后依托明军旧有防御城池,防备朵甘思宣慰司、四川阿昔洞簇司可能的攻击。

  朵甘思宣慰司,其实便是后世的XZ了,此时已经基本算是脱离了大明的控制了,阿昔洞簇司也与明军并没有多么亲密。

  所以这两个地方,倒是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防御。

  他们总不会为了大明拼死进攻。

  因此,只需留下一营千余兵力,也就绰绰有余了。

  面对已经历经数个月,几乎日日训练,并且掌握超凡神通的救民军,早已经懈怠不堪、疏于训练的大明军队,自然是不堪一击的。

  每当遇到明军有强烈反抗迹象的,王朝就是一箭射出,再坚固的城门城池,都会一击而破。

  包括王大虎等人,在能够调动全军铁血煞气,以及战兵真气之后,同样能够爆发超强攻击,或许还比不上王朝,但是合力之下,也绝对可以强行破开城门。

  如此情况下,救民军自然势如破竹,一路所向披靡。

  礼县知县宁文远,发出的求援文书还没有离开巩昌府,就已经被李树攻破了城池。

  不过知县宁文远,倒在此时表现出了几分忠心气节,他并没有在城破之后投降,而是在府中上吊自尽了。

  至于他的尸体,与其他明军尸体一起,拉到郊外火化了。

  虽然他显得有着几分忠心与气节,但他在礼县的时候,却同样也是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主,没将他再次斩首鞭尸就不错了。

  自然不会有什么佩服他的气节,将其厚葬之类的事情发生。

  嗯,对救民军来说,他那不是气节高尚,他那是以死逃避惩罚。

  等到进入十二月,总督武之望收到圣旨,开始调兵西进的时候,王朝救民军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最初的战略目标。

  王朝已经开始率领大部队返回,只余下两营士兵,用来防备朵甘思宣慰司,以及阿昔洞簇司可能的攻击,清扫剩余的明军残余。

  当总督武之望,逆洮水而上,过西安,经凤阳,抵达巩昌府边界的时候,王朝已经返回。

  并且,泯州卫、巩昌府各地,以及河州以西的地方,王大虎他们也已经通过王朝的任命文书,提拔了诸多农社社员为官。

  虽然没有彻底掌握这些地方,却已经无碍大局了。

  有着留守救民军,再加上可以通过观察国运,知晓哪里出现了问题,就算还有人心向明朝,却也掀不起风浪了。

  他们唯一需要面对的就是外敌。

  目前来说,就是武之望率领的五万明廷大军了。

  只要能够战胜武之望率领的明军,王朝他们就又能够腾出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了,甚至可以再次展开一轮新的进攻与扩张。

  王朝站在巩昌府城墙,以灵力视角看去,救民军的整个领地,中心向东一段的区域,全都覆盖着浓郁的国运,然后向西向南逐渐变弱,灰黑之气渐渐厚重。

  而过了中心偏东的区域,国运便就迅速黯淡,最终消散无形,代表那里已经出了救民军的领地。

  另一边,武之望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进入巩昌府之后,便就目标明确的直插巩昌府府城。

  而最简单的,自然就是走水路,一路沿渭水逆流而上,自秦州而始,经伏羌,过宁远,便能够直抵巩昌府。

  而有着一捷径,武之望自然不会费劲巴拉的爬山涉水走陆路。

  一时之间,整个渭水都是旌旗招展,船只穿梭。

  而在他们逆流而上的时候,王朝也在顺流而下,虽然相比武之望他们更快一些。

  但是,武之望他们距离更近。

  王朝他们刚刚穿过宁远,武之望便已经率军抵达了秦州。

  此时的秦州,领军的乃是王石,因为占领巩昌府诸多县城,所以分出去了不少兵力。

  如今,王石所率领的救民军,也不过只有一千一百多人而已。

  王石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外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敌军,以及数里之外,遍布渭水的行军战船,眉头深深皱起。

  虽然救民军全部掌握大力、神行神通,更是依托城墙防守。

  但是面对五万明廷大军,王石依旧心中没底。

  这已经不是以一当十的问题了,这是一比五十啊。

  再加上,这也是他第一次面对大军围剿,更是他的第一次守城,并且双方兵力实在相差悬殊。

  王石自然是心中没底,担心无法完成首领托付的重任。

  不过好在的是,他也已经从情报司情报人员的手中,得到了王朝正在快速赶来的路上。

  他只需要坚守个两三天的时间,便能够等到王朝的支援了。

  也因此,他的心中倒是稳定了几分。

  武之望率领大军来到城下之后,也并没有安营扎寨的意思,直接便就指挥大军开始攻城。

  毕竟,他们乃是乘船而来,自然也就不存在劳师远征的问题了。

  “众将士听令,攻城!”

  “咚咚咚...”

  随着传令兵挥舞令旗,擂鼓响彻全军,一众兵将立即喊杀着冲向秦州城墙。

  “杀啊!”

  “杀!”

  “冲!”

  “先登之士赏银一百,官升一级...”

  “斩敌将首级者,赏银五百,官升三级...”

  一瞬间,众多民间都是变得热切起来,扛着梯子拼了命的向前跑,希望自己能够第一个登上城墙。

  王石先是神色凝重的,看了看下方冲来的明军。

  转而又是抬起头,看向了数百米之外的敌军大纛,以及大纛下面的为首将领,不禁便是神色微动,这要是首领,或是李鱼在就好了。

  以首领的箭术,不过区区数百米,必然让其身死当场,甚至可能就连全尸都是留不下来。

  而李鱼的箭术,虽然不如首领,但却是目前为止,唯一获得了箭术神通传承的人。

  他们这些人,更多的还是选择的布阵,或者刀枪之类的近战神通。

  刀枪之类的近战神通,乃是根据地煞七十二术的剑术衍生。

  不过,不同于那传说中的地煞七十二速的剑术,王朝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魔改。

  乃是可以通过神通,对手中兵器进行深度掌控,以真气增幅力量,爆发刀气剑气等等的神通。

  这与其说是剑术,不如说是对于近战兵器的掌控。

  也因此,王朝称之为【近战兵器掌控】。

  像王石、王大虎、王二牛、李树等等将领,目前选择的神通,基本上都是【近战兵器掌控】。

  毕竟领兵冲锋,近战兵器更为合适。

  而且,这一门【近战兵器掌控】,可不虞是刀枪剑戟。

  只要是握在手中的兵器,便都能够随心所欲的掌控,绝对的指哪打哪。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施展了神通,就会拥有多么多么高深的武功了。

  它甚至连技巧都算不上。

  这更类似于一种以神御物。

  心神锁定目标,神通真气流转,兵刃便会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直击目标所在。

  直接、干脆。

  握着兵器的手掌,只是起到了一个连通神通真气的纽带。

  至于运用技巧,刀枪剑法之类的武技,那就需要后天磨练与学习了。

第101章 激烈的攻防,参谋

  王朝根据剑术神通,衍化的【近战兵器掌控】,讲究的是以神御物,以兵驭人。

  并不讲究何种兵器,激活神通之后,哪怕一根绣花针,也一样能够发挥绝强威力。

  唯有一点弊端,那就是兵刃不能离手。

  否则的话,神通真气的力量中断,也就无法作用到兵刃之上了。

  不过,相比起单一的箭术神通,在身体没有达标,不能掌握更多神通之前,众人依旧是更加倾向于有着更多选择,最适合战场搏杀的【近战兵器掌控】。

  也因此,哪怕敌军将领距离自己只有数百米,最多不过一里多地,王石也只能是不断的暗自叹息,自己并没有掌握箭术神通。

  否则的话,自己绝对一箭射爆敌将脑袋。

  不过,不射上一箭的话,终究是感觉有些不甘心。

  看了看城下快速逼近的明军,王石最终还是举起手中弓箭,远远锁定了远处大纛下方的武之望。

  嗯,他是不会箭术神通,但是那可不代表,他就不会射箭了,只是没有箭术神通的加成而已。

  想当初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那可都是跟随着首领学习过箭术的。

  虽然没有形成神通,但是技巧还是学会了一些的。

  就算射不中敌将,但是以他手中特意打造的强弓,外加大力神通增加的力量,也绝对可以将敌将吓个半死,让他不敢轻易冒头了。

  这对明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了。

  好家伙,我们在这拼命呢,你这一军主帅,竟然连头都不敢冒。

首节 上一节 121/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成为禁区之主,大帝只配看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