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947节
一直到玉逍遥带御清绝回返据点,为易天玄教补充战力,倾颓的战线得以稳固,然而整体来说易天玄教并不占优。
在长久的压抑之中,万圣岩部分僧者在不知不觉间,倒向欲界,致使缓和的矛盾爆发。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轩辕皇朝的改革终于正式开始,罢黜百家,弃教存法,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自上而下囊括整个皇朝,三教百家各大门派皆在其中。
地纪两千二百年,在推行变法同时,轩辕皇朝提前改号为「轩辕神朝」。
也就是说,这场改革是在神朝元年开始。
第1277章 一场划时代的变法革新
当年的御殿会议,圣无殛的提议经由诸公表决后被通过,但在复议时,原本被通过的提议有一部份被御殿驳回,准确来说应该是修改。
因为在此期间发生了几件事,首先是地界的反馈,包括内辟「地界」的法门,以及单一秘境修行之法,还有《化生玄功》等功法武学;其次是苍皇纳嫱妃入后宫;再者是凤妃在帝座城与皇朝外一众势力互相试探了五年,以此对将来做了些布置;最后是皇朝官员选拔完成,虽然没有将所有的空缺都补上,但已足够,剩下那些位置另有安排。
这些事情共同推进轩辕皇朝的进步,以至于诸公认为,将苍皇抬上「天三皇」的第四位,不太能配上他的成就与德行。
即「天皇」之号被按下,「天皇天帝」这个道皇创造的名词,进行了记载,但不采用。
帝号还是先前定下的「帝青颺」。
尊称「苍皇」或「上皇」,因为姬青阳成就的神元叫「玄穹八素上皇道炁」,这个称呼不会常用,也就是「帝青颺」取代了「苍皇」,是御殿会议最后确定的结果。
此外,内辟「地界」可以让后天武者的天寿延长一倍,加上「武骨」与「识天四境」,新时代后天武者的天寿,至少是旧时代的三到五倍。
洞天秘境不同于内辟天地,有「武骨」支撑在后天境界就能尝试开辟,但只能开辟一个。
嫱妃将「无间法准」融入地界,反而让开辟这一洞天的难度降低,促进皇朝发展,玄天参微那边已经将数据提交给守藏阁,皇朝本部在研究完善这些成果,他自己也在研究完善它们。
皇朝治下各族强者、各学宫首脑以及选拔出的聪明之士,皆联合起来,开始以一个时代的智慧完成这个时代共同的目标之一。
这个过程注定极为漫长,而且最终成就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
毕竟,参与这项研究的都只有少数才华横溢之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这个时代需要将修行体系革新,并在最大程度上普及,因为就连原有修行体系能成就绝巅者都少之又少,正是苍皇带来变革才降低门槛。
在未来亦会有人带来全新的变革,将当下的革新成果进一步普及,甚至于……
打破现有的「能力」与「修为」直接挂钩。
许多事情,姬青阳只能自己放在心中,就连与他最亲密的元妃,都不曾讲过。
轩辕皇朝变为轩辕神朝,开始进行名为罢黜百家、弃教存法的变革,在革新修行体系同时开始推行现有的、经由验证完成的成果,神朝治下从前的三教等宗派响应政策,配合神朝各部进行改革,宗派变成学宫,教职人员进行调整,教学内容相较先前更加普及化、多样化,义务教育改革同时推进。
一个人人能读书,人人能修行的前景,就这样被勾勒出来。
而这一切,都是在帝青颺的领导下来完成。
因此,地纪两千二百年,上皇元年,轩辕神朝正式进入全新的时代。
中天紫微妙卷,包罗万象,囊括这个时代的精神与智慧,详细记录对诸多革新成果最深层的领悟,方方面面都可以抽出来,演化出一门顶级功法、一式顶级神通,足以成为一座强大境界的底蕴传承。皓首穷经,不外如是。
神州之局势亦随着轩辕神朝改革变法,变得微妙。
道界修武总殿道武王谷公开表示,加入轩辕神朝响应变法,往后唯有「道武学宫」,取消道生要修行一甲子通过考核才能在界天塔拥有洞府的规定,界天塔内的修士皆担任讲师,其中佼佼者通过考核后便是「博士」。
原有修行派系分成不同的学院,学子可以按个人情况报考,各学院新开科目,配合神朝的教育工作。
从前这里只有道生,改革之后无论任何派系的修行者,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入学。
还有鹿苑一乘成为鹿苑学宫,德风古道成为元圣学宫,大乘灵云寺成为灵云学宫,三清道界成为三清学宫等等,不同学宫的「讲师」会进行互换,包括「教授」乃至「院长」亦然。
巨大的人员调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先前会议中已商议过,仍旧要按章程进行。
因为……
“这本来就是一场利益再分配。”
轩辕皇殿,姬青阳翻阅着递上来的奏章,悠悠道——
“神朝是可以进行派遣,但那是支教,是另外的政策,当下还是通过正式考核竞争,虽然做不到绝对公平却也算相对公平了。
像这些政策若是换在其他时代,推行其中一项都十分困难,如今却可齐头并进。”
对奏章中汇报的变法进度,姬青阳个人相当满意,这种事情就是想快,都得按部就班来。
一旁,玉冰莹亦在整理卷宗:“过去这些年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
“新时代,新气象,八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们加班加点将结果正式定下来,我总不能拦着说再等十数年、数十年,而且这些年里我也在加班,与他们将道皇那套补充做了严谨的论证,并进行试点,确实能够进行普及。”
姬青阳将奏章一一批阅,并做了分类,启动了桌案上的阵法,将它们送到该去的地方。
他与玉冰莹说道:“八年对地纪而言确实不算什么,但在当下已经很漫长了。
众人追随我,或是想要贯彻一己信念,或是想要将精神传承,或是想要光大门楣,或是想要进部,我总不能不让他们获取该获得的利益,那样谁还会想着革新变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跟不上时代,庸者下,如此而已。”
单靠「人道」无法团结大多数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必须能够带来切实利益,才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这是罢黜百家的一大前提,亦是独尊人道的一大前提。
只谈理想、谈未来,不谈利益,甚至主动出让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只有问奈何、香六牙与剑谪仙等极少数人会响应。
第1278章 这就是道门内斗的烈度
“在如今这个时代,三教不再重要,宗派与世家终于不再重要。”
终于将政务忙完的姬青阳抻了个懒腰,将目光投向皇殿外,脸上浮现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目标的第一步。
——在形式上将三教等宗派消灭。
玉冰莹见状,放下毛笔出言提醒:“但还会有新生的「三教」,新生的「世家」。”
严格来说世家并未被消灭,比如玉门世家就还存在,另外,神朝宗室是当今最大的世家,但在垄断被一步步消除后,世家掌握的资源,相较从前大幅度减少。
尤其是失去释经权与土地所有权,让宗派与世家的影响直接腰斩,还要依法纳税,并且遵守神朝律法,响应神朝政策。
就算他们与普通家庭相较仍是庞然大物,但普通家庭在这个时代,与他们的距离在缩小。
因为宗派、世家的传承都开放兑换,曾经被垄断的资源与路线,如今已打通,对神朝治下百姓而言,这就是从物质到精神的飞跃。上次飞跃还是取销最传统的“家仆”,推行雇佣制度,苍皇与元妃以身作则。
实际上苍皇与元妃加在一起,都凑不出一名侍女。
若是神朝不出手,帮助治下百姓完成最最最基础的兜底,体现在住宅与耕地等方面,那些宗派与世家可以轻松让他们一无所有。
姬青阳脸上笑意不减:“是啊,意识形态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
学子的重心从「宗派」转移至「神朝」,这步改革就已经成功了,下一步是下一步,这一步的目的是打破旧时代的人才垄断。
见他如此,玉冰莹换了个话题,方才之言只是提醒他莫要得意忘形:
“灵风那边的布置已经开始。”
“先自内部而始,在外部势力加入后自然会有人为他们引荐,杀之不尽,那就以这种方式来限制吧。”姬青阳颔首。
慕灵风在达到扬名的目的后便回返,继续主持术法体系的构建与革新,彼时在帝座城,她并非单纯将各方势力来人打下擂台,同时也在释放一个态度。
计划的实际跟进者并不是姬青阳,而是玉冰莹:“昨日灵风与我讲已有人私下试探过。”
姬青阳不意外:“哦?”
“青阳不妨一猜。”
话语甫落,玉冰莹就看到青年抬起手,俨然准备占算,她直接握上那只手掌:
“不准算。”
对姬青阳来说其实不需要掐指都能占算,只是追求个仪式感,或者说,放松下来后,夫妻之间的简单互动。
两只交缠的手掌轻轻摩挲,姬青阳针对神朝治下,简单做了分析:
“佛门方面现在算最靠谱那个,世外书香一系就算要选,也应该先选冷滟,如此看来,那就是儒圣明德本脉。”
然后他转头看向妻子:“还有道武王谷?”
玉冰莹亦看向他:“何以见得?”
“玄弘压不住那些人,他们看不上法宗,三清学宫与道武学宫只是平级。”姬青阳话语中带着些许嘲弄:“这个时候自然又要三教齐心。”
元妃打趣道:“青阳当真未占算?”
“此事无需占算。”
姬青阳轻描淡写道:“不过,如今还只是做决断前的试探,既然如此,可以让灵风透露些无伤大雅的消息给他们。”
玉冰莹颔首:“若是让夏执首知晓,难免会想清理门户。”
“私刑犯法,夏戡玄知晓轻重。”苍皇对他的礼部执首十分信任。
佛门并非没有蝇营狗苟,只是姬青阳拿下的这几脉,领导者皆是大德高僧,那些蝇营狗苟之人连给凤妃传消息的最低门槛都没有达到,元圣与会圣两脉内部,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理念与利益的分歧。
就算都是维护苍生,理念、手段亦有差距。
有人信念在前而有人利益在前,夏戡玄就算再上心,也只能保证门人不走歧路,他不能强制要求每个人都将皇朝放在首位。
先国后教,先教后国,或者先苍生后教再后国,这些就算是夏戡玄、蔺天刑等人,也无法约束每个人,只要他们心怀苍生不残害同门,就已经是名合格的儒生。
到底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追求门派利益……
看人。
这里面没人找上慕灵风才不正常。
道门方面就更是不必多说,内斗内行,没人比他们更懂内斗。
道武王谷那些人之目的是为“争霸”,并非争霸天下,而是提前打击对手,每个学宫能够争取到多少资源,要看能力,但是众所周知,棋局的胜负不一定必须要在棋盘内。
从道皇炼制的「道君尺」就能看出来,虽然这件法器成型的背景,是他要收拾法严天师。
这同样属于“内斗”的一部分。
与之相应,关于神朝治下的局势,元妃同样一清二楚:
“学宫的权力被削减,能够调控的资源,相较以往作为宗派时反而有提升,青阳当初收服三教法宗,算是为神朝填补了一些缺口,学宫改制过程中能充分监督。”
姬青阳松开妻子的手掌,左臂一探便将佳人揽入怀中:
“三教法宗与三教天然就站在对立面,他们的利益与三教不同,与神朝相同。”
玉冰莹调整过姿态:“这就是三教制度下存在的缺陷。神朝内部也要熬资历,没有资历背书无法证明个人能力,这不可避免,但比起三教内部的晋升而言,这一步确实是巨大进步。”
元妃与皇朝诸公都明白没有完美的制度,明白历史的螺旋上升性。
法宗脱离三教打散并入到刑部,哪怕只是普通成员,都能监督三教高层,实力与资历的缺陷在皇朝调控之下,已然得到弥补,刑部的监督与御史台的监督则又有不同。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