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869节
显然,苍皇希望「大罗天」能尽快建成,给江南春信等人派了帮手。
各行各业最顶尖的人才都难出。
包括医者、铸匠等等,就算皇朝集中资源培养效果都有限,很多都属于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而在过去一年,易道流派有了突破,发展出天算、神占、人卜、鬼问四派。
天算类全知,神占逆命时;人卜通万象,鬼问古今持;乃为四长。
天算如不知,神占知不全;人卜不言对,鬼问对难寻;乃为四短。
流派革新有皇朝钦天监一份力,当《黄天乾象历》推行、发展到一定阶段,革新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钦天监监正太玄封羲便是此道大家。
简单来说:
天算能知天地万物之事,但能知不能改;
神占能改天地万物之事,但只能知道一部分;
人卜能算天地万物之事,但结果不保准;
鬼问能保准,但想找到对应的鬼神问个话相当困难。
其中以「人卜」看上去最差,实际上对个人能力要求最高,准或不准全看个人,正应了那句广为流传的「人算不如天算」。
与之相应,人卜也是最广为流传的派系,鬼问难得,神占也难得,天算更难得。
“那天机、天书与天宙皆属天算,包括那本正法天鉴,在一定范围内,同样能划分到天算行列。”
钦天监之内,用数日时间调整回状态,君帝鸿了解近况时知晓了此事,于是,前来请教太玄封羲这个当事人。
易道流派的革新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就像铸术,分神铸、鬼术、人工与魔炼四派,即便在后来的岁月彼此融合,但派系分别让铸术传承更加有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门槛。
数算是如此,易道亦是如此,所以君帝鸿对这项变革相当乐见。
正法天鉴作为沾染天书灵气的产物,却一知半解,时灵时不灵,介于好歹能发挥作用,君帝鸿才会提及——
“这算什么?半步天算?”
半步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形容词。
太玄封羲闻言,笑了笑,进行了详细解释:
“在这套体系划分中,世间先有天地自然孕育的天算;后有祭祀先祖求神问卜的鬼问;再有羲皇师蛛结网、见龙马出河而创八卦,得神以占的神占;后人拆解八卦,得到的一系列占算之法皆为人卜。”
“不算创新,算对已有成果进行梳理,就像帝君解构「神」一样。”
“更直观来说就是将易道系统化。”
“无论单修一道,或者彼此融合,都来自于人的主观性,有这样的分类,此道修者不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就像我与圣无殛皆属「人卜」;羲皇作为易道之祖,却非「神占」可以囊括;帝君的「辰宿易道」亦非单一流派可概述;这方面与铸术流派差不多。”
身为易道革新发起者之一的太玄封羲,在这方面相当豁达。
“说实话,鬼问这个流派,可能比其他三派还要苛刻。”君帝鸿吐槽。
“帝君有一句话我相当认同:人不行,不要怪路不平。”太玄封羲的态度是:“这条路让合适的人走无疑是坦途。”
“……”
君帝鸿道:“当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易道的修行本就困难,想要真正登峰造极更是难上加上,须效仿古之圣皇,开创并引领一个时代。”
太玄封羲不疾不徐说道:“似帝君甚至不需要刻意去研究什么,只要走在这条路上,易道造诣会随着他前进而前进。我之造诣,原本远不如圣无殛,但现在他不一定能赢我。
而我运使易道的代价,因有皇朝气运庇护而能在最大程度豁免。”
当然,如果圣无殛等人建成「大罗天」,带来的变革亦会反哺他之易道,届时恐怕自己又会被压制,此事现在就完全可以预见。
“我在「人卜」的造诣比你们差不少,侧重数算多于占算。”君帝鸿笑着调侃:“却是难以享受此番红利。”
太玄封羲则道:“鸿王主修剑道,各道皆为剑道之辅,便无需来与我等争这口饭吧?”
“专业之事还是得专人负责,这是我在另一个时空最深的体会。”
“哈。”
“不过「人卜」方面我倒是能帮些忙,至于另外的「天算」,当年光明神与先知皆嘱咐,故而只能将其束之高阁,抱歉。”
君帝鸿与西陵拂晓对天宙与天书,态度就相当明确,将它们看好便算完成传承。
他在奇门遁甲造诣颇深,将个人感悟拿出来帮太玄封羲完善「人卜」体系,这没问题,但事关重大的「天算」,则有心无力。
“鸿王不必如此,能完善「人卜」就已经是帮了大忙,关于「天算」,只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即可。”
第1160章 狠狠地开源,剑道雏形
易道四派比起铸道四派,还是差了不少,有了体系构架后还需要完善的理论,将其中原理完整表达出来。
太玄封羲现在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能完善多少完善多少。
剩下的就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
别问,问就是自有后来人。
他把框架构建起来,剩下的就等后人逐渐将之填充,看其他几派能不能出几个人材,这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铸道与易道皆有分类,甚至江湖上还琢磨出单锋剑,分显、隐两派,隐派又有细分。剑道是不是也能如此分类?比起分类或许称之为「细化」更合适。”
君帝鸿举例论证,发散思维,类似这样的工作皇朝其实在做。
不能说相关工作没有做好,而是方向不同。
如今看来,以轩辕皇朝的硬实力,完全没必要舍弃一个方向成就另一个,大可以经由努力达到既要又要的目的。
“近年来皇朝在武道的发展较为平缓,更多精力放在守藏阁的完善,确实是不同方向。”
“这样说,此事大有可为,如今我手边正好有闲暇时间,倒是可以着手进行。”
太玄封羲感叹:“剑法与剑道终究不同。”
“是啊。”君帝鸿拿出一份经纶卷:“我的感悟你在守藏阁就能找到,不过是旧版,这些是今年重修过的版本。”
与其说今年不如说昨日,在另一个时空推陈出新会更慢,大多数时候,重心会放在自己已经掌握的那部分知识,因为是在给他人讲解,而且是反复讲解。
夯实、打磨基础的情况要远多于创新。
但至少还是有些成果。
只是,在交流过后,君帝鸿放弃了参与到其中的想法,他给自己找了点事。
“剑道方面的心得我需要整理,要晚几天才能给鸿王。”太玄封羲接过卷宗。
君帝鸿回道:“无妨,此事不急。”
此时。
“在聊什么?”
清亮醇厚的声音传至,坐在桌前的两人闻声当即站起身。
“皇兄。”
“帝君。”
身着白色华服的苍皇出现在钦天监,状态已然得到有效调整,然其身上气机,与先前在皇殿开会时相较还是能清晰感受到变化。
“易道效仿铸道做了分类,我有些好奇所以来看看,顺便力所能及帮点忙。”
君帝鸿回答道:“皇兄,你说剑道是否能像这般做个分类?”
“剑道比易道和铸道要更广泛,细化确实可以做,但具体如何做,要看你自己。”姬青阳从容一步迈出,出现在两人面前:“先坐。”
待到三人各自落座,苍皇继续说道:“细化的目的是让人更容易了解、理解、修行,有效降低门槛,同时帮助修行者更早明晰前路,只要核心不出问题,再差也差不到哪里。”
“呃……”君帝鸿感叹:“我怎么感觉皇兄不看好我?”
姬青阳颔首:“可以把感觉去掉。”
君帝鸿给兄长倒了茶,请教道:“为何?”
“帝君的意思是,鸿王天赋太好,剑道的门槛远比易道更低,就算多年来鸿王都在武学下沉方面深耕,可这样的投入还是少。”
其中道理,太玄封羲可代苍皇解答:“按道守习为术,遇道引信为理,入道合体为道。有太多人连「术」之一字都学不明白,鸿王需要在这方面多费心。”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们的位置,对于普通人而言实在太高。”姬青阳道。
“也就是说我不能以寻常武者作为标准,而是要以寻常百姓作为标准,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求其下而无所得。”君帝鸿若有所思:“看来我需要去皇朝之外寻找答案。”
极为清晰的认知,代表鸿王确实已经完全将状态调整回来。
并且,不止是铸道、易道与剑道,医道在更早前就做了调整,细分出中医学、药理学、外科医学以及骨科医学,皆在随时代发展,做到因地制宜。
既然剑道能够细分,刀、枪、弓等兵器同样要进行革新。
轩辕皇朝不能因为主流与否厚此薄彼。
深化、细化,是个不小的工程。
“此事你自己去琢磨研究,反正不急,我今天过来也不是找你。”
说完,姬青阳没再看自家小弟,而是拿出一份卷宗,放在太玄封羲面前:“另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这段时间你们也有相当的了解,《山坟》与我的修行心得全在这里。”
太玄封羲愣住:“啊这……”
先前开会时苍皇就特意提到过这件事,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但想想苍皇的性格他很快便释然了。
显而易见……
“完善的《中天紫微妙卷》我方存完档,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寻个时间去观看。羲皇所创的这卷《山坟》不同于《气坟》与《形坟》,不存在唯有风族之后才能修行的限制,只要拥有人族血脉即可。”
在前来钦天监之前,姬青阳已经去过守藏阁与轩辕族祖庙,将功法做了更新,同时像供《气坟》那般将《山坟》供起来。
轩辕族底蕴都能在守藏阁内找到,包括前人收集到的残篇等。
哪怕三坟同样未敝帚自珍。
在姬青阳出言同时,君帝鸿与太玄封羲就将事情想明白。
“我现在可以算是实质上的三族之长,但没有名分,当下来说这并不重要。秘笈给你,能研究明白多少是你的事。”
苍皇态度坦诚,太玄封羲致谢后,以神念扫过那份卷宗。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