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723节
玄貘强吗?很强。于识界展现的实力,在姬青阳看来数值上与妙始劫差不多,已经超过许多魔暗魔神。
但若没有识界支撑自然会受到巨大影响。
比起魔暗魔神,他更像天界神明,正如妙始劫亦有「真空家乡」这个领域。
只是……
他不如天界神明纯粹,受识界影响更大,却又胜过近神之灵,用「人间的小神」来描述还真挺合适。
姬青阳能做出这样的推断,纯粹是那式「无源创界」席卷玄貘躯体,将识界之力剥离。
对其有一定了解,然后再以乾清之气试探。
玄貘对这种能量的渴望不如妙始劫。
即便如此,姬青阳还是耗费功体,帮助他将被魔佛波旬夺走的下半身补全,这难免会影响玄貘的实力,但总好过只剩半截身体。
对于姬青阳的话语,玄貘主观上不愿信,今日之前他是标准的我老大天老二地老三。
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信。
现在的玄貘都不是丧权辱国,毕竟识界已经不归他管,还能留在识界,是苍皇仁德,不仅救下他性命还出手帮他疗复伤体。
前识界霸主玄貘严肃道:“本座早晚会将识界夺回来。”
“白日做梦。”姬青阳收起九仪天尊剑:“予一人对你没有任何了解,你都没能获胜,更遑论在对你有了解后?”
“无论是谁与予一人交手,第一战,永远胜算最高。”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很伤人,但玄貘都成现在这样了,不差这点。
“至于被魔佛波旬夺走的那四成识界之力。”
“待将来予一人自会收回。”
“毕竟,如今的识界是予一人的识界。”
此番之事,固然是魔佛波旬挑起,苍皇作为后来者却成了最大的赢家。
本来按照计划,等「大罗天」建成他自然能将识界收入囊中,而今被魔佛波旬取走四成,他靠自己的实力夺下六成。
难不成还要感谢一下对方?
诚然,在看出魔佛波旬的想法之后,姬青阳借机做了点事,但凡事一码归一码。
“……”
玄貘当即被噎到。
过了好半刻,他说道:“救命之恩,本座自会回报。”
“此言浅了。”姬青阳与他说:“以你的力量前往人间,应当需要一具合适的躯体吧?现在的你从哪里寻找身体?”
“若非你二人大打出手影响人间,予一人也不会前来识界,而今成王败寇,加入轩辕皇朝于你而言已是最好的选择。无论是与魔佛波旬复仇还是做其他事。”
众所周知谁不在场谁来背锅。
玄貘直言道:“那若是本座不答应呢?”
“予一人先送你一程。”姬青阳道:“让你有仇难报,含恨而终。”
…………
虽然在“剧情”中玄貘会与弃天帝死战,但那是他还有底牌,自信能够脱身,若非事先被素还真与释云生联手算计,事后又被蹲点截杀,他并非没有机会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当下,现实是识界已经与他无关,失去加持同时自身还被重创。
面对既光明正大打赢他,又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姬青阳,做出某些选择,不丢人。
识界的人权之智、人性之望、人能之巅、人念之穷、人道之灭。在“剧情”中通灵化形,五者并称幽厉五神。
其中惟有「人性之望」不会受到玄貘控制。
而「人权之智」与「人能之巅」,属于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实力与能力都没有。
餍龙这个「人道之灭」只负责开关门。
其中「人念之穷」诞生最晚,在诞生后被释云生导正,玄貘身亡之后,他顺利成为识界新的领导。
如今「人性之望」与「人道之灭」化形,前者在姬青阳划出的那片识界内,后者在玄貘最后一搏时被吞掉,就算被姬青阳剥离,也要从能量重新孕化。
魔佛波旬卷走「人能之巅」,他的目标自始至终就非常清晰明确。
也就是除了「人性之望」,「人权之智」与「人道之灭」和「人念之穷」,皆在苍皇掌握。
姬青阳实际上不需要幽厉五神,如果说玄貘是后天被忽悠成智障,那他的那些手下,人均是先天智障。
“虽然名字一个比一个响亮,但依我看来名不副实,一个不如一个。”
看着身前三道散发不同气息的能量,姬青阳当着玄貘的面,进行了锐评。
然后,就到了前识界霸主的文盲时刻。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玄貘对姬青阳所言完全听不明白,所以他干脆保持沉默。
不过,这些话本就不是在说给他听,而是姬青阳自己的一些看法。
即「我」不能证明「我」的存在,只能通过与我相对的他人来证明,「我」与「你」相对且彼此依存,不能独立存在。
生灭相对,唯有用「灭」才能证明「生」。
单独的「灭」无法可知。
因为无生所以无灭,故而生命的本质为永恒。
该理念再拓展,每一物,每一个人,不能单独存在。天地一体,万物一体,万人一体,彼此依存,方是存在。
进一步深化,如果宇宙万物一体,所谓「一切即一」在「一」的层面来看,就不存在生灭的概念,「一」为永恒之「一」。
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手指的概念。
每一根手指,无论是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还是小指,都是手指。这就是天地一指。
乾为无形之气但以龙作为象征,在乾与坤相交之后,化为有形的万物。
万物之中,只有一个马的概念。
每一匹马,无论是白马,黑马,母马,公马,都是马。这就是万物一马。
它们又都能够以「易」来进行概述,也就是道通于一。
三道能量被姬青阳纳入掌中,他悠悠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是创「道冥闇渊」时所使用的理念,大道冲虚,运行不息,永远充足,处于一个虚盈而不满的状态。正因如此才深远莫测,永远变化,从而衍生万物而成为万物的根源。
人权之智、人道之灭与人念之穷,在姬青阳念动间被他炼化。
第954章 文盲与神的三大类
境界不同,所见不同,放在姬青阳、魔佛波旬与玄貘身上非常合适。
魔佛波旬能用佛门世界观了解识界,但因为他所行的道路,以及本身的目的,限制了他对识界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不过这是姬青阳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此事做出的推测。
这又与玄貘的生命形式有关。
就魔佛波旬的性格与欲界那个风气来说,对识界的理解无需太过深入,只要知道能壮大自身力量即可,甚至不会进行拓展性研究。这并非姬青阳看不起他,而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对待五莲之力与邪兵卫的。
魔佛波旬本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为姬青阳验证推测与观点。
那四成识界之力惟一的归宿,就是帮助魔佛波旬以最快的速度,拓展欲界信仰。
相应,在玄貘眼中,他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魔佛波旬,看到的是一坨黑色。
更加具象的描述是团负面欲念聚合体,两人之间不死不休。
看姬青阳则会被某种亮光狠狠冲击视线。
此事亦是姬青阳从他口中了解,进而验证自己的推测,发散思维。
识界一行虽然说是意外,但收获不差,掌握六成识界按照计划确实亏了四成,然而众所周知计划赶不上变化。
六成识界加上玄貘这个识界霸主,再加上幽厉五神之三,已是收获匪浅。
面对这座特殊境界,姬青阳同样按照自己的道来观察、解析,进而理解了它。
然后他就尝试以自己的认知来定义「神」。
这个「神」当然是广义上的「神」,将未知变成已知,亦是改革的一部分。因为未知会让人恐惧,但如果变成已知那就是另一回事。
其他各族无论是否加入皇朝,只要有素材就能研究,进而得到一定的结论。
但「神」不同。
过去连魔暗魔神与近神之灵都搞不懂,更不用说更广义的「神」。这里特指大多数人。
姬青阳定义「神」不是为了自己,他自己对此无所谓,打哪一种都是打,无非是用特定方式针对特定群体更方便,但知道就行,不一定有必要将之书面化、通俗化。
他做此事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神」,降低他们的神圣性以及神秘性,可以放在破心中神的一环。
此事本不该这么早进行,但在识界提前很多年入手后,自然而然要将此事提上日程。
归根结底,无论是玄貘还是幽厉之神,都可以划入到广义上的「神」,再加上妙始劫,还有无间阎神等。
与轩辕皇朝有关系的「神」已经不在少数。
苍皇将神分为「道生」,「祭祀生」与「天地生」三个大类。
天界神明基本可以归类为「道生」,极致的清承载着某一种道,但「道」对「神」的影响暂时不得而知。
只是,根据信息,神不可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的是生就他们的天地大道。
否则天界也不可能发生大战,妙始劫亦无需自斩一刀,需要通过各种布置来恢复。所以他们的行为也不一定依循于「道」。
目前已知的魔暗魔神同样是「道生」,法准对魔神的限制真实不虚,「道」覆盖本我,这是姬青阳亲自以「暗宇法准」验证的信息。
像近神之灵归类到「天地生」更好理解,包括神族中不是「神」的生命,还有像阳禽天堂鸟与真龙等特殊生命,以及精灵天下的大地母灵和黄金神鹭,皆可以放在这一类。
甚至像混沌诸王,若是必须给他们归个类,也能归到这里。
这类「神」种类最多,林林总总,实力落差亦极大。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