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650节
比如黄巾,军中多为流民、山贼出身,衣食无靠,生死不知,初时声势浩大,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主坞堡,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在其鼓舞之下,又出现诸多同类组织,或打着黄巾名号,或自立名号。最终,虽取得一些胜利但仍以失败告终。
再比如黄巢,在荼毒非统治阶层的普通老百姓这方面,还要胜过历代先人,过大于过,不能因为它的小过而忽视大过。
如果黄巾是葬送大汉气数,那黄巢就是将民族与时代的气数一并葬送,大开历史倒车。
改革要在铁与血的较量中进行与完成,你没将敌人消灭,敌人也不会对你手下留情,故农民铤而走险,反抗强大的统治者,起义军的头目无不残忍野蛮,无不杀人无算。
所以他们都失败了,似这般行径,只能为王前驱。
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哪怕胜利也只是代替了原本仇视的存在。
这时他们已经成为了自己仇视的存在。
人心易变,胜利后难免产生惰性,生出「我不是他们不会犯那样的错误」的想法,然后维持现状不再前进。
哪怕明知怎么做可以免去麻烦,绝大部分仍不愿去做,少部分人做没有作用。
这还是假设成功,实际上,出发点不正,很难成功。
不过,这同样是史书中王朝更迭的规律。
后人通过历史看前人,心态也差不多,想着我不是他们所以不会犯那样的错误,实际上该犯的错仍旧会犯。
不过,易天玄教没有走那样的道路,玉逍遥自一开始给它的定位,就不算高。
因此无需、也不会去裹挟百姓。
哪怕加入易天玄教的百姓,还是该种地种地该放羊放羊,只是种地更换了方式,放羊升级了产业链,这些都在一点点革新。无需他们拿什么锄头铁锹上阵。
而易天玄教做的事情……
“有点意思。”
青年看过报纸,做出评价:“果然还是应该出来走动走动。”
两份报纸以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同一件事。
其中一份对易天玄教进行谴责,表示就算那些寺庙犯错,也该由佛门按律处置,神毓逍遥的行为是在向佛门挑衅。
这显然非是佛门出版的报纸,字里行间更像儒门那套。
另一份,则是论证了史书中的起义,然后与易天玄教所为进行对比,有理有据,肯定了他们的积极性,然后对佛门进行谴责,并阐明儒门治下就很少这种情况。
出版社叫「天下报社」,比另一份更像儒门出版,其他人不一定清楚,但姬青阳清楚,这就是货真价实的儒门报社。
可叹,不止万圣岩内部不是一条心,儒门的派系斗争更甚。
一名少女突然探头询问:“伯父,大师兄这样做能够成功吗?”
只见她着一身浅粉色衣裙,装饰素雅,但用料十分讲究,白发被银色发饰与玉簪固定,目光落在那两份报纸上,带着好奇。
除了好奇还有担心,担心大师兄遇到危险。
虽然,本来就是玉逍遥自己挖了坑,然后毅然决然跳了进去。
姬青阳放下手中的报纸,平和道:“小铃儿指哪方面的成功?”
报纸最早是由轩辕皇朝刊印,是争夺舆论高地的手段之一,其中内容包含各方各面,从社会动态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让治下百姓了解皇朝,了解皇朝之外,内容从浅显到深奥,不全是由轩辕皇朝官府刊印,但是,凡皇朝所属都要有营业资格证,要依法纳税。天下报社能开到北海灵洲,自然是皇朝治下的合法报社。
皇朝之外的报社那就是鱼龙混杂,可以说什么牛鬼蛇神都有,若非易天玄教根基浅,玉逍遥估计也是整一个出来打擂台。
而姬青阳面前这两份报纸,内容也不是全在谴责或支持易天玄教,还写了其他。
比如,单锋剑派再出新秀。
徐岚抚浪·倦风盈,单锋隐流少年英杰,年纪轻轻力挫隐流各派,独树一帜,并在论坛上击败显流代表。
再比如刀域的绮罗刀族少主玉千胜,在刀界武斗中连赢千场,一时风头无两。
还有各种招工、招生广告在上面,这些栏目皆要收费,报社也是要赚钱的。
君铃伸手指了指上面:“这个易天玄教。”
玉逍遥创立易天玄教一事,宏观来说只有不该知道的人不知道。
“成功不了。”姬青阳与她说道。
“啊?为什么?”
少女对此很是讶异,在她的印象中,大师兄不说无所不能,但也很少有事情做不到。
姬青阳提起茶壶倒了碗粗茶,他与君铃此时就在刀域,于野店叫了一壶茶几碟点心,通过来往江湖人的谈话,来了解江湖。
青年指着桌上的点心:“要不要来一块?”
“吃不惯。”少女闻言神色惆怅,她倒不是讨厌它们,只是如果能选,绝对不会选这些。
“只是用料稍微差上一些,手艺与味道都挺不错。”青年说道:“野店能开下去,证明它必定有可取之处。”
少女面露难色:“伯父确定只是差一些?”
“是。”
姬青阳从筷筒中取了双筷子,夹起块点心送入口中,细嚼慢咽,然后饮了口粗茶,他并不觉得难以下咽。
“我记得书上写过: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君铃也取了一双筷子,往碟子中探了探,并未将点心夹起。
她在长辈面前只是没那么野,却也不会觉得拘束,胆子比她兄长们大不少。姬青阳亦不会因此怪罪她,而是与她说道:
“书上还写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好读书但不能读死书。”
不等君铃再说什么,青年平和询问:“有没有兴趣听一些先前没听过的东西?”
“有!”少女闻言目光微亮,兴致相当高。
“在中原与北境交界,名为北疆的所在,有一个城寨,生活着名为提颅汗族的部族,你叔父曾去到过那里,发现他们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社会结构都没有发生过改变。”
“简单,稳定,没有外力干涉与破坏,形成了一个自洽的生态系统,自给自足。”
第852章 杀人放火圣地:小树林
关于北疆,忘巧云戟,提颅汗族以及鸑王君轩辕一事,在轩辕皇朝史书中皆有记载,同时还记载了鸑王寻回神戟献苍皇一事,苍皇以无上悟性借之领悟《气坟》,都是公开之事,不过课堂上不会特意讲。
就算在太史令工作的人,也只是工作,哪怕真有研究历史的学者……
那也是研究那些不知真假的古史。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没用,汤问梦泽不是什么都讲。
姬青阳甚至没有开口,而是以其他方式给坐在对面的君铃传音,他自己不紧不慢,一边吃点心一边饮茶。
少女思索道:“这与大师兄正在做的事情有关吗?”
她与君霖的情况相似但不同,君霖在离开轩辕之丘前,从未关注过外界,亦甚少关注棋与奇门遁甲外的事情。
玉逍遥每次与他们讲起自己的经历,君铃都听得很开心。
穷桑郡王不着调归不着调,但也没有那么没心没肺,给没长大的弟弟妹妹讲外界的残酷,那不是他们这个年纪该接受的。
此时君铃问起,姬青阳不疾不徐讲述——
“这个城寨固步自封,提颅汗族生产与生活皆在其中,几乎不会与外界接触,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循环体系,内部没有改变的动力,亦没有外力干涉,所以也就没有变化。”
点心吃完,茶水饮尽,青年这才说道:“他们不会发展出轩辕皇朝拥有的一切。”
当初的北疆没有灯也没有电。
不过,不止是在北疆,它在当下只是代表。
“我记得山座讲过,提颅汗族现在好像也是皇朝的一员,他们那里矿产丰富,挖矿的技术很发达。”君铃道出自己所知,她毕竟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课上讲述、展示的落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他们很难理解与想象。
她连这些简单的粗茶淡饭都不太能接受,就不用说其他。
“对,你叔父前往北疆时,发现了他们,后面北疆被纳入皇朝疆域。”
姬青阳颔首,北疆那块主攻重工业,这些年发展还不错:
“封闭的提颅汗族受到外力影响,知道了什么是科技,什么是科学,跟上皇朝的步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少女似懂非懂,询问道;“所以大师兄也是一股外力,去影响封闭的生态系统?”
“是也不是。”青年似笑非笑。
“伯父不要开玩笑!”少女气鼓鼓道:“那到底是还不是?”
青年从容阐述着事实:“对于那些寻常寺庙与道观而言,外力确实能影响到,但是对万圣岩这样的势力来说,现在的易天玄教还太弱。”
君铃回忆课上内容:“他们也像皇朝一样进行过改变对吧?”
“是,但可惜他们失败了。”姬青阳还是决定讲深奥一些,难得出来,不能光顾着玩,多少还是要有所领悟才行,他说道:
“当发现皇朝不会妄动兵戈,就注定了他们会走向失败。”
“是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变小了吗?”君铃心有明悟。
“比起费心变革,还是维持现状更容易,自然而然就失去继续向前的动力,对先天人以及武者而言,收拾普通人不要太容易。”
当初,如果不跟着变革,那其他跟着变革的势力就能顺应大势,将残存势力吞灭,所以轩辕皇朝外的势力最早都在变革。就算成就不比皇朝但也有成果,时代确实在向前在变好。
当轩辕皇朝停下兵锋,局势斗而不破,皇朝外各势力也停下脚步。
他们的辖区终究非是皇朝疆域。
从前接受的、擅长的,都能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无法接受,技艺或是遗忘,或是失传,或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垄断。当初变革的成果因为没有后来者维护,逐渐被消耗、被消磨,于是就有玉逍遥看到的种种景象。
渐渐地,与轩辕皇朝交易者便非普通人,而是皇朝外的地主与各门各派。
君铃有些意外:“啊?”
“巩固统治,稳定现状,很多势力在放弃继续前进后,选择了这条路。”姬青阳却将一切看得分明:
“天下格局处于一个斗而不破的状态,有太多方法清除异己,将威胁扼杀在摇篮。”
君铃没有这些经历,只能回忆,回忆自己学过的内容:“司空好像也讲过类似的内容。”
“哦?司空是如何讲的?”青年笑着询问。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小铃儿能明白吗?”
“不太能。”
终究未亲身经历,只通过文字,再聪慧的人都很难完全理解。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