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435节
逆反先天的方式远不止一种,但以蜕去旧躯而成就者,不能说闻所未闻,历史悠久如苦境还是能够找到对应案例,只能说少之又少。
且真正走上这条路的基本都是古之圣皇。
比如燧皇龙首蛇尾人躯,头有龙角,体有龙鳞,额上有第三只眼睛,皮肤纹理如天书,这般神异外貌便是逆反先天而成。
包括羲皇、娲皇、农皇、兵主、黄帝等,都走完了逆反先天的道路。
成就真仙,不一定要逆反先天,只能说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不同。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
能够成就真仙,并不等于能成功逆反先天。
只是,这些信息姬青阳不知晓:“还请先知赐教。”
“当不得如此,但是正常逆反先天,也无法蜕去从前的自己。”太古先知摇头:“肉身尚且如此,遑论元神。”
但姬青阳好奇的是:“那似先知与圣痕者这般近神之灵,可算先天生灵?”
“算,但也不完全,称伪先天倒是可以,我等亦需要有相应的修为与境界支撑。”峨兹见姬青阳走上这条路,便未隐瞒:“不过好友祌天当跨过那一关。”
“先知也不清楚?”姬青阳询问。
峨兹轻叹:“这很正常,恐怕就连好友亦未料到,青颺你会走上这条路。”
“多谢先知解惑。”
从太古先知的态度与话语中,苍皇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简单来说真仙路是常规题,逆反先天则是附加题,既然是附加,那就可做可不做,许多人不会做也就没有浪费心力。
真仙都证不成还想着逆反先天?
没那个天赋,也没那个才情,何必耗费心力浪费时间?
不过,这里面并不包括已走出一步的苍皇。
太古先知却是说道:“是我要恭喜青颺大道通畅。”
如果对方没有走上这条路,那峨兹自然不会去提及,有些事贸然点破,对其修行无益,但如果走上这条路并且已取得部分成就,那再点破也就没什么。
“不知先知所言伪先天是何意?”姬青阳有些好奇。
第569章 重新定义近神之灵
成就先天之境,需要修持先天之气,即自父母处遗传而来的那股至纯之气。
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
元神诞生,来自父母的阴阳之气媾和,经过生化演变成为承载元神的载体,五脏六腑在此基础上凝聚,最终形成胎儿。
然而有些人或因修持不足或受天资所限,无法成就先天之境,于是有了半步先天。
“逆反先天的方法远不止一种。”太古先知缓缓开口: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前代轩辕皇便是走的这条。”
“炼形归气,炼气归神,躯神返虚,破虚回元。末代蚩皇则是走在这一条。”
“太极,太素,太始,太初,太易,由太极至无极,乃是修行体系中暗藏的一条,也可以作为其他道路的补充。”
“青颺如今所行这条又不同,难度却是稍微要大些。”
“以上种种,最终成就皆是本质迁跃,是生命层次自后天升华为先天。”
“但还有退而求其次的法门,即祛除体内的后天之气,让肉身与元神化作纯阳,这样的成就自然存在弊端,进而对大地浊气出现不耐受的极端情况,可称「仙体」。”
“而像我等近神之灵,天生地养,有生而无老病死,先天近道。
之所以会加个「伪」字,乃是因为,被杀还是会死,所以需要相应修为与心境支撑,才能做到似天堂鸟那般不会「死」。
所谓近神,青颺应当已有猜测。”
峨兹所言详细却又不详细,但是这方面本就无需讲的太过详细。
逆反先天的法门可以用殊途同归来概括,只是细节处有差异,姬青阳既已经上路,拿出来讲一下无妨。
至于无老、病、死,即不会衰老生病死亡。
哪怕先天人也会衰老,除去外因,便是心境变化;体内五行之气因故紊乱,则是生病;死除了心境影响就是外劫。
总而言之心境对先天人影响极大,但相同的情况放在近神之灵身上结果不同。
加个「伪」则是因为不会寿尽而死,但如果被杀害,能不能复生看境界,就像当年的末日神在身亡之后,无法做到像天堂鸟那般重生。
至于所谓「仙体」的「伪」要更深一些,与其说生命层次蜕变,不如说成就某种功体。
这种功体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
或是环境,或是其他。
亦或这本身就是条不完全的路,苍皇心中有了计较。
只见他试探道:“趋近「炼气归神」之境?”
“趋近「炼气归神」之灵。”峨兹纠正。
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并非如此,姬青阳稍作思索心有所悟,微微颔首:
“原来如此。”
“天堂鸟则与青颺所行道路类似,待青颺道成后再助牠梳理即可。”太古先知看向上空,阳禽天堂鸟体型相较从前大了三成。
这代表牠曾摄入大量能量,以阳禽天堂鸟的根基,这个「大量」恐怕远超常人想象。
然而,峨兹未去深究,只是简单进行嘱咐。
“我明白。”
在此之前,姬青阳见过姑射女神,也见过天奇道者,他们两人皆未做这道「附加题」。
光明神的情况则比较特殊,近神之灵本就拥有走这条路的基础,祂是否走通,太古先知亦未询问。
“不过。”峨兹话锋一转,平和到:“我等同样有弊端存在。”
“在修行不属于自己的大道时会很困难。”
“天下大道不过取舍,可以理解。”姬青阳对此并不意外:“多谢先知解惑。”
“哈,能帮到青颺,是值得欣喜之事。”修者轻笑着抬手伸出,一片枯黄树叶,落入到峨兹左手掌心。
他与姬青阳说道:“长生树天命将尽,未来我亦会羽化而去。”
抬眼望去,这课大树已不再结有知识果,碧绿中偶见几片枯黄,常人或不在意,但在姬青阳眼中分外清晰。
他重新看向太古先知:“先知方才所言……”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峨兹从容道。
苍皇神色肃然:“无可转圜?”
“青颺方才还说可以理解。”太古先知轻笑。
而后缓缓解释道:“知识,智慧,如今于我而言已成负担。”
有个成语叫做「慧极必伤」,峨兹与姬青阳讲了这么多,其中也讲述了自己的情况。
长生树之天命将尽,太古先知被自己的道所束缚,这是他当年最初的选择,有所得,必然也会有所舍。
若想更进一步便需要付出代价。
比如从头再来。
所以当他说完这两句话,姬青阳也就想通其中关窍,放在寻常先天人身上就是重新立道。
只是,近神之灵这个身份带来的限制,让峨兹只能选择其他方法,他继续说道:
“视、听、嗅、味、触、意六识,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为依,而触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尘映入六根由六识保存,后自其中展现。
六根受其影响,贪取六尘交互回环,而我之修行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循环。”
太古先知这下没有管姬青阳愿不愿意听,缓缓说道:
“至于玄识,冥识以及黜识。”
“当成三个境界亦可。”
在佛经中第七识唤作末那识,第八识唤作阿赖耶识,没有第九识存在,但峨兹所修自然非是佛门之法门。
最后他道出了自己的打算:“青颺所行乃我心中所愿,再来之路,则需要后来者承接。”
天下大定亦是近神之灵乐见的景象,毕竟峨兹望友成仙的大愿已经完成,身上的责任也将随着长生树天命尽而结束。
届时智识与知识于他而言便是祸,是负担。
姬青阳颔首:“不知先知是欲转世,或者传承?”
“我亦不知。”峨兹洒脱道:“或许青颺你只能等到一朵相似的花。”
“早知会是如此,今日我便不该来拜访。”
这个话题实际上没有那么沉重,姬青阳半开玩笑摇头,此事确实在意料之外,纵使没有冥帝之祸,峨兹未与天宙做交易换那一线生机,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太古先知亦是笑道:“无非是早几日晚几日罢了。”
第570章 未来之眼的归宿
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姬青阳并未离去,峨兹则谈起一段往事。
“古之传说,昔年仓颉造字,最开始穷思苦研也无法创造哪怕一字,后来阴差阳错写下天地间第一个「字」。”
“是日,万里风云变色,天上突然雷雨大作,俨如鬼哭,地上亦狂风骤起,俨如神嚎。”
“仿佛天地间所有的鬼神都在哀伤痛哭。”
“因为文字的出现,这天地间所有的奥秘都将泄露出去,天机若是被世人知道,更是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恶果。”
“那被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字,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魔力,仓颉在看见那个字的一瞬间,脑海骤然充满无穷玄机。”
“己身与天地互通,天地间无论过去未来,所有奥秘皆被他知晓。”
“四行血泪自其眼中流下,如同天哭。”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