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252节

  苍皇是那种一马当先的性格,从来不会躲在别人身后,她害怕自己突然失去他。

  明明在半日前两人还说过「自有后来人」。

  可那是关于王朝的政策。

  一旦功体尽复,与太曦神照决战之期就会无限拉近,这个时间太快了。

  “放心好了,我不会拿神州苍生开玩笑,也不会死,若太曦神照将我吞噬,这个世界就会真的无法挽回。”

  就连当初两人一同祭拜玉经纶时,玉冰莹都没有展示出这样柔弱的一面。

  姬青阳抬手轻抚着她的背部,做下承诺,正如太曦神照想吞噬九容体,若让他吞下九皇道体更是大祸。

  破坏神是因为功体属性被天火克制,混沌法准难以发挥全功,太曦神照可不一样。

  “别想那些无用之事,我希望海晏河清,天下大治那日,你能与我共同见证。”

  正常情况应该是「你们」,但现在不正常。

  片刻之后,玉冰莹抬起头看着他:“我相信言出必行的青阳不会骗我。”

  “嗯,那是自然。”

  …………

  地纪四十年,圣无殛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在把几乎整个道门走过一遍后,选好地址,建立起名为「道武王谷」的所在。

  过程中自然也有遇到志同道合者。

  因为打遍道门无敌手,被尊称为「道皇」。

  所以,其之道统顺理成章,成为道门、乃至整个道界的修武总殿。

  地纪六十年,蔺天刑决定将儒门一统,与制天命和方御衡等人合力,将元圣一脉拓展成儒圣明德一脉。

  统合百家儒子后,制天命和方御衡在中原建立起名为「德风古道」的组织,蔺天刑则在德风古道建立「昊正五道」,作为后盾。

第324章 那年三教的那些往事

  蔺天刑下岗再就业,退休再出山,其人勇猛果敢、不拘小节,一身气魄可以说是个货真价实的土霸王,不像寻常儒生那般温文儒雅。

  曾经辅轩辕时他其实还算收敛。

  公务处理太多不想再处理,头上没人管,他也就顺其自然恢复本性。

  一统儒门,其实也没有统多么彻底,但终究还是把儒圣明德一脉给搭建起来,平乱世而尊皇的功绩,被各儒脉尊为「皇儒无尚」。

  有那么几分跟轩辕皇朝苍皇打擂台的意味。

  毕竟道武王谷也有个「道皇」。

  这个时代就这样,三教不乏不甘寂寞者,他们自己不敢站出来就推人出来。

  德风古道,由轩辕皇朝「太史令」,曾出自元圣一脉的夏戡玄出任主事,制天命和方御衡虽是建立者,却并不管理这中央司令台。

  理由也简单,制天命看好他,再有皇儒无上亲自点将。

  作为后盾的昊正五道,暂时只能由蔺天刑一人主持,等儒门发展起来从中拔擢人才。

  至于制天命和方御衡两人,在他们的构架中除了德风古道,最好,东西南北四境,也要各立一支支脉。

  地纪一百二十年,制天命在北境建立儒圣明德北方支脉,取名「奕德熙天」。

  同年,远赴东境平定乱象的方御衡,在那里建立起东方支脉「仁宇明圣」。

  地纪一百六十年,儒圣明德一脉有对兄弟脱颖而出,兄长名唤命夫子,入选昊正五道,成为第三道守关者,赐封号「剑儒无涯」;小弟则远赴西境开疆拓土,建立西方支脉「一笔春秋」。

  地纪一百八十年,夏戡玄在南境建立南方支脉「文风谷」,补全儒圣明德建制。

  不过,作为当今天下儒门执牛耳者,儒圣明德一脉在名义上归轩辕皇朝管辖。

  总部与四方支脉所在皆建有星城。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东为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为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为井、鬼、柳、星、张、翼、轸。

  青龙,玄武,白虎,朱雀,合称二十八宿。

  神州天元能不动自然不要去动,那地方一般人的命数扛不住,但是,东西南北四境的天元便大不相同,完全能够提前下手。

  不过许多星城尚且处于规划阶段,如今的神州完全是地广人稀,休养生息生产力提高,人口大爆发,也架不住神州面积实在太大,加入生产关系的先天人是基建狂魔,建出来的星城没人住完全就是浪费,维护成本同样是大问题。

  所以轩辕皇朝的对外扩张,因为诸多现实原因暂缓,但依旧是苦境最强势力。

  扩张过程中,皇朝难免与其他势力摩擦,但双方均顾忌基业与百姓,遂未大打出手。

  一部分佛脉也因此搬迁,在中原偏西,大概靠近西疆的地方汇合,组成了一个类似联盟的松散组织,就地发展,划地修行。

  道门老君嫡传的太上府了解到情况,毅然决定帮忙守护几处关键阵眼。

  也不需要出山。

  只需要太上府拔地而起换个位置。

  移动基业,就是这么方便,天极地限两位道仙虽未开府收徒但好说话。

  三清道界那块则被登道岸整合,玉清界与上清界规模不大,不过太清界的正一天道尚且游离在外,不上道带领他们研究道法,同时也是皇朝最大的符篆供应方,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昔年圣无殛登门拜访道门各脉,建立道武王谷时登道岸曾给予帮助。

  比如道武王谷的选址以及建筑材料。

  百丈金芒银华,十里青烟圣雾,道皇引千山地脉结成道界修武总殿根基,界天塔本身就是一座另类的星城,道武王谷奉行「道武不二」的修行信念,道法越高者,武学造诣越深。

  谷内道生正式入籍之后,可在界天塔内拥有自己的洞府。

  塔内深不可测,渺不可极,中藏无尽玄器。

  然而,要进入道武王谷修行者,若是无根基来历,则需先担任一甲子道生来积累、磨砺,之后参加测试,通过者即可入籍道武王谷。

  若是修为有成者交流、论道,甚至准备在此修行一段时间,自然无需从头修行。

  道界修武总殿,可谓散修道者绝佳修行地。

  连不上道都被问奈何丟去修了些年。

  地纪二百四十年,本来明面上一统的儒门不仅没有与轩辕皇朝打擂台,他们内部先出现了理念上的分歧。

  隐世的复圣一脉出山建立学海无涯,以儒家六艺衍生架构出六部,是一座学府。

  这一儒脉传承自荀子。

  镇教绝学乃儒门九经之一的《天人感应》。

  易,乐,礼,射,御五经亦有备份,九经在儒门内部始终流通,只是,不同的人自其中所得不同。

  同年,传承自孟子的会圣一脉,在北海建立世外书香教化外邦,创建者圣夫子在《剑》的领悟远超他人。

  凡世外书香所出儒生,皆会一口儒音。

  极具标志性。

  地纪二百五十年,儒门进入三分天下,三圣并称时代。

  毕竟时代已与古籍中记载的不同,儒门也不用争哪一脉理念更优秀,坦白讲,各家其实只有名头保留下来,内核早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融合。

  这个情况不止发生在儒门。

  佛、道同样如此。

  道门有名为道尊的道者,当年银宇风暴席卷时曾出山庇护苍生,在圣龙口立下一份基业,给道门各脉做了个表率。

  佛门亦有名为老佛的修行者建立菩提学院。

  两人与圣夫子乃是至交好友,三人建立道统之后,并称三教主。

  相较于数百年前三教刚发迹那段时间,如今这才是三教底蕴,真正有高深修者出面,建立道统教化一方。

  让世人了解到三教底蕴,轩辕皇朝多年发展因此停滞。

  神州格局正式转变为一超多强。

  即一个超级势力,苍皇坐镇的轩辕皇朝,以及多个强大的三教实力或组织。

  这还是没有算那些没有创建、或者加入势力的散修,无论如何,如今的神州空前繁荣,各方各面都可以说是一大盛世。

第325章 与时代脱节的剑谪仙

  地纪二百六十年,神州进入发展阶段,短时间内似乎没有大型势力建立,前些年一副各方势力斗法的局面,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夹缝中建立起来的门派、世家,这些年都没怎么压迫周遭百姓。

  不过!

  神州内部没有人动乱,不代表神州外没有。

  苦境魔界,当年圣母辅佐天魔一统魔族,设立天魔录让大批魔族高手退隐,留下玄都正统与金魔一脉,治理魔族。

  当代金魔雄心万丈,挥军神州,想要在冥界之外建立一番功业。

  结果,金树族那边收到消息,瑟九琪刚准备点兵拦截魔界的下魔大军。

  足以震撼冥界的地震直接让魔族溃败。

  一条山脉从天而降,镇在魔界五条魔脉其中之一上面,佛门法宗「灭度梵宇」,平定了多年来魔族第一场对外战争。

  魔族与佛门也因此结怨,一方除魔卫道,一方以夺回魔脉为己任。

  魔界少了一条魔脉后疆土开始缩减,从五条魔脉魔能循环变成四条,对魔族影响不大。

  原本的边关被灭度梵宇镇压,佛门圣气将千里魔土化作沃野,战败后,魔界内部也逐渐衍生出派系之争,让金魔不得不先处理内部问题。

  无论天佛尊还是宗佛都很有分寸,没想着直接把魔族给灭掉,那不现实。

  也正是因为灭度梵宇下场,免去轩辕皇朝对魔族用兵,瑟九琪不仅是金树族九琪候,同样是苍皇亲封的轩辕皇朝九琪候,别看当年只拨了三千精兵来协防,在他手中发挥的作用,至少要超过玄都麾下的十万魔兵,更不用说还有夔鼓。

  事实上,苍皇已经许久未出面,根据轩辕皇朝官方所言是在闭关。

首节 上一节 252/1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