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015节
姬青阳回道:“如何称呼全看你之心情。”
东龙定宗仍旧未回答问题:“那老师为何会选择我?”
“此事说起来比较复杂。”姬青阳说道:“但也确实该让你知晓。”
第1380章 真龙的反思自省,苍皇的悲观态度
话语之间,姬青阳并不掩饰自己对东龙定宗的看好与看重,对这名后辈的成长进度,他相当满意。
即便……
距离他继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姬青阳而言这不是问题,君不见连带继位后的「称号」他都亲自定下。
反观东龙定宗本人,面对姬青阳时,有一肚子疑惑。
一套桌凳出现在恒宇星云殿内,姬青阳做了个请的动作,两人先后入坐,在着手煮茶同时过往之事被简单道出:
“地纪两千二十年,也就是两百年前,东方苍龙七宿在白日现于高天,自七星诞生的星灵之力将要临凡。”
“角,亢,氐,房,心,尾,箕。”
“指王星,剑王星,刀王星,智王星,易星,悟星,化星。”
“顾名思义,星灵之力各有妙用,化星更是能让极恶之人化作极善,极善之人化作极恶。”
“在七星降临后会有「真龙天命」降世。”
“身负天命者会成为七星之主,可纳星灵之力于身,也会被星灵之力影响,一旦夺走第一条生命他将再也无法回头。”
“星灵之力入体,若不在一定时间内收纳下一份星灵之力,七星之主亦将迎来死亡。”
“为了防止悲剧诞生,当时我在轩辕之丘拉开浑沌之弓,以《落日九弦》射杀苍龙,以北辰斩断「真龙天命」,凡其欲诞生、降世皆需逆冲北极。”
“也正是因为有这段因果,当失去真龙天命却身负先天灵体的你降世时,我心血来潮,为你引苍龙七宿之能,成就苍龙灵体。”
“又在灵体上施加封印作为考验,使之不会影响你修行。”
史书上有记载此事,却不似此刻姬青阳说的这般详细,东龙定宗亦是首次知晓,那段历史背后还有这样的隐情。
“只是因为一段所谓的因果,老师就将神朝的未来压上,是否太草率了?”东龙定宗道。
姬青阳淡淡道:“你只是拥有与神霄竞争的资格而已。”
“这样么。”
东龙定宗此刻反而松了一口气。
“不然呢?”姬青阳轻笑:“神朝之存在关乎万方生计,不是我一句话,说想谁继承,谁就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御殿会议只是通过了你与神霄竞争的提案。
究竟是由谁带领神朝迈向下一个时代,届时需要御殿表决,而且并非表决一次。”
东龙定宗又问道:“我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承载神朝之「人道」,承载神朝气运,除了对天资、才情的要求之外,尚需要特定的仪轨配合。”姬青阳说道:“神霄的情况并不符合,而你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原来如此。”
可以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来形容,东龙定宗知晓来龙去脉后,反而彻底安心。
他说道:“多谢老师,我没什么想问的了。”
“那与我谈一谈你之收获吧。”姬青阳道。
“来到靖玄学宫这段时间,经历过挫败,进而内省,我唯悟四字。”东龙定宗从容道:“实事求是。”
“世间万物都有着其自有的矛盾所在,无论任何,都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抓住主要矛盾,方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我的传武之路之所以中道崩卒正是因为没能坚持实事求是,缺乏明确的思想指导,更没有发觉潜藏在「武学」表象下的真正的矛盾。”
东龙定宗的领悟不可谓不深刻,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关窍想通。
可见他确实用心了。
在听他阐述同时,姬青阳取了两只茶杯,分别给两人倒了茶,将其中一杯推至对面。
接着,姬青阳顺着其话意,道出答案:
“天资。”
东龙定宗颔首:“对,天资。”
“即使传武之路真的推行下去,世间武学人人可阅,人人可习,江湖便能摆脱现状?”
“答案是完全不行。”
自问自答,不仅是给姬青阳讲述领悟,也是在自我梳理。
“天资高者依旧会胜过天资弱者,诸如三世道君等人,若其与百姓同修新法,百姓可超越其否?完全无可能,纵使只让百姓修炼新法,其中又有几人能达到三世道君之程度?”
“武者与普通人的矛盾,在传武完成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很快就会转变为天才与普通人间的矛盾。”
彼时与西窗月等人进行讨论,东龙定宗尚未看到这一层,当下,他已将之彻底剖开。
“或者说可以直接说,武者与普通人的矛盾只是表象。”
“天才与庸人才是这个矛盾的根本。”
“各门各派年年招收弟子,所收录的皆为天赋不群者,纵使这些门派将当地所有百姓皆收入门中,那些原本会被收录的弟子依旧会脱颖而出,凌驾在那些本不会被收录的弟子之上。”
“说来说去,各门各派开宗立派这么久,大多数有天赋的早就被收入门中扩充实力了,哪来那么多埋没的天才?”
“所以,打破武学传播的门槛,对改变江湖武林之现况有一定作用,但却无法彻底终结这种模式。”
这就是东龙定宗深刻反思、自省的成果。
亦是他之答卷。
“可有想好如果解决?”姬青阳询问。
“尚未。”东龙定宗摇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将之改正,是同样困难的两个环节,现在的我只能完成第一个环节。”
“天资的问题我同样有考虑过,世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共性与个性皆不可缺少,如何自其中寻找平衡才是重中之重。”姬青阳与对面之人说道:“你难道没有想过一件事?”
“何事?”
“我为何需要继承人?”
正常来说,以帝青颺之能为,以先天人拥有的天寿,轩辕神朝需要「继承人」,确实可以视为一个伪命题。
东龙定宗回道:“为了促进发展,薪火传承乃是必然之事。”
“错了,这条由我一手开创的道路,这个由我一手开创的时代,说实话,我不太看好像神霄他们这样的后来者能比我做到更好。”
姬青阳将个人态度坦诚相告:“他们与我的领悟不同,自我这里承接理想、承接信念,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第1381章 少年东皇的气魄,壮年苍皇的野心
“这段时间,我深入了解到了轩辕神朝的制度与建设,但是,神朝所行之路,仍旧没能自根源上扭转我方才说的局面。”
东龙定宗暂停了在武道方面的深造,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查漏补缺上,此刻就算面对姬青阳,也能够讲出一二三四:
“神朝的各种制度,是通过这个暴力机器集中调配资源,人为将资源与基层的百姓挂钩,让武者与天才们要汲取资源、提升自己,那就必须去辅助百姓,而不能如旧时代那般视其如草芥肆意压榨,甚至无视百姓的存在。
将原本依靠武者道德来维系的模式,转变为由组织强制监督执行的模式。”
相应,不是只有东龙定宗才能看出这点,但他绝对是第一个,与姬青阳聊此事的新生代。
姬青阳予以肯定:“确实如此。既然能看到这一点,你应当也能看到这套制度下的隐患。”
东龙定宗并未直接说隐患,而是先感慨道:
“实事求是,这种模式不可谓不好,老师确实终结了一个混乱无序的时代,并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时代,以能够让人接受、能够督促人进步的精神将所有人串连。”
这是他的真实看法。
无论轩辕神朝内外皆无法否定这份功绩。
随后,东龙定宗话锋一转,说起自己眼中这套制度的本质——
“但这套秩序本质上和过往没有区别。一个强大的势力可以直接看做一个强者,这套制度本质就是一个绝对的强者,以自身能为让其余强者为百姓当牛做马,绝对的实力,代表的是绝对的强权。”
轩辕神朝内是帝青颺坐镇中央宏观调控。
轩辕神朝外是轩辕神朝横压一世,让各方有所顾忌,不至于一言不合,直接大打出手,不考虑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东龙定宗继续说道:“地纪之所以是如今这般模样,是老师想让它是这般模样。”
再来的话语才是指出隐患。
“第一个隐患,如果有一天,屹立巅峰的强者不想再这么做了呢?”
“第二个隐患,如果有一天,神朝变了,不再执行这套制度了呢?”
说到这里,东龙定宗伸手端起面前的茶杯。
将茶水一饮而尽让自己缓了口气。
与此同时也在迅速打腹稿,并斟酌用词,神色愈发认真: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老师圣德,普天之下有目共睹。”
“可老师在不相信后来者的前提下还要寻找并培养后继者,只能说明一件事,这条道路的某个环节,连老师自己都没把握。”
姬青阳并未插话,他提起茶壶给东龙定宗杯中添了茶,等这名被他看好的后辈往下说。
年方二十六岁的少年人,底蕴虽然差些,但眼界与认知已经算神朝前列,先前的苦,没有哪怕一丝一毫是白吃的。
东龙定宗叹道:“下一代,下下代,乃至千秋万代后的苍皇们能如老师这般圣德吗?没人能够保证。”
青年垂眸看向倒映在茶杯中的自己说道:
“就算我在后续竞争中胜过牧王,承担起这份责任,也只能保证自己不会改变,将来我应该也要像老师这样,秉持着复杂的心情,以一个时代为沃土寻找合适的后继者。”
话语落下,东龙定宗之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他说道:
“但是,多延续一代也好,哪怕只能多保证一代,一切就都有意义。”
“站在最高处的一代,对百姓而言,至少是数十代,这就是老师所言的万方生计,所以我不能做第二个「苍皇」,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随时代发展而改变才能将它延续下去。”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