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祸乱武侠开始征服万界 第104节
夜幕笼罩下的卧佛寺没了白日里的喧嚣。
寺宇于幽暗中静静矗立。
飞檐斗拱隐匿于暗影,唯余轮廓在月色下朦胧可见。
寺内庭院深深。
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
后寺,禅房花木深,火光烛影微曦。
烛光透过窗棂,连成一排。
光影伴随着阵阵低沉的睡前诵经。
“这些师弟们还算老实,没有懈怠功课。”
寻寺的武僧们提着灯笼,结伴行走在通幽曲径之间。
听着一间间禅房中传出的阵阵佛音。
倒也替他们驱散了黑夜带来的恐惧。
“咦,我记得住持师伯祖不是还在前寺正殿和师祖、师叔祖们一起诵经为失踪的慧空师叔祖祈福吗?”一个武僧看着不远处鹤立鸡群的那间最大的禅房,皱起了眉头,用手肘推了推身旁的同门:“怎么他的屋里还亮着烛火的光?”
旁边的武僧搔了搔没头发的天灵盖,诧异地反问道:“你记错了吧?许是师伯祖回自己禅房里祈福了,毕竟眼下都已经是二更时候了。”
“是吗?”
发觉端倪的那位武僧这会又不自信了。
他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同门身上。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四周一寂之后,有人试探着提醒道:
“要不……敲门问问?”
这个建议得到了非常多的反响,不过……
“好主意,你去吧!”
“是啊是啊,既然你提出来了,那就你去吧!”
提出这个建议的武僧见状连忙摇头:
“我看还是算了吧,咱们就当没看见。”
开什么玩笑?
师伯祖不在里面还好说,要是在里面……
说好要整夜在前殿祈福,自己却偷偷跑回屋子。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事……
上级抓到下级,吃挂落的是下级。
可是下级抓到上级嘛,呵呵。
吃挂落的还是下级。
这就叫:豁免权。
一众武僧见状,不约而同地转过身去。
就当没看见那间亮着烛火的屋子。
这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
月色如水。
月华透过斑驳的窗棂,在地面洒下一片片银白。
室内,昏黄的烛火摇曳生姿。
光影在墙壁上晃动。
似灵动的禅意画卷徐徐展开。
屋内陈设简洁。
墙壁刷得雪白,仅挂着一幅淡雅的墨画。
画中是几竿瘦竹、一抹远山,于空白处尽显禅意。
中央放置一方矮桌。
桌上一尊小巧的香炉,轻烟袅袅升起。
幽淡的檀香弥漫四周。
角落里,铺着一个朴素的蒲团。
颜色已有些许斑驳,想来是无数次静思冥想的见证。
靠墙处有一矮榻。
榻上整齐叠放着素色的被褥,触手温凉。
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经卷典籍。
书页微微泛黄。
“啧,就这居住环境,任谁看了都得说句苦行僧啊!”
堂堂一寺住持,就这住宿条件?
温良恭抱着剑,斜倚在墙边。
脚边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子。
他的目光在屋内四处打量,最终却只是嗤笑一声。
之前他掳走的那个叫慧空的老和尚。
禅房里的古董、装潢都比这里豪华多了。
可如果不是他从脚下这块砖下搜出了住持的账本。
如果不是他顺着账本找到了藏匿的黑钱。
他恐怕也得相信这间屋子的主人是位得道高僧。
温良恭将账本重新放了回去。
盖上那块砖。
眼见一切与之前没什么两样。
他这才挥手拍出一道掌风,将不远处那根燃烧的灯烛吹灭。
“唉,世人总带着面具,谁也看不清谁。”
温良恭闭着双目,缓缓叹了口气。
再睁眼时,眼里透着一股令人胆颤心悸的杀意。
他其实拿了账本就能走。
明天再带县衙捕快直接来拘人就行。
可他看过账本之后,发现……
走正规渠道的话,别说让这老和尚死,就连应有的惩罚都不用受,因为卧佛寺的悠久历史摆在这里,这么多年来,它在本州本郡根深蒂固,在高门大户里更是有不少的信徒,甚至许多官员的妻子、母亲就曾是卧佛寺的香客。
光是这住持的私人账目上,就有不少身份不俗的香客年年孝敬,譬如本县丞的母亲、州判的女儿、同知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之流……
这些人或许不能将关系攀进京师。
可包庇个和尚,那叫事吗?
不过,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
既然他们可能会做初一。
那也就别怪温良恭做十五了。
佛门有位高僧的话说得好啊!
正所谓: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温良恭捧着剑,继续闭上了双目,缓缓开始吐纳。
时间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流逝。
……
脚步声,渐行渐近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可只有一个人,呼吸沉重,脚步轻盈……
貌似是个老头。
留了余心的温良恭猛然睁眼,却发现屋内的烛火已然熄灭,屋外更有微弱亮光透进,不过他也不知是微曦晨光还是皓月投下的月华。
这时候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温良恭侧身隐于阴影下。
借着微弱的月光,紧紧盯着门口。
那沉重的脚步声在禅房门口停住。
紧接着,门被缓缓推开。
一个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那人光秃秃的脑袋折射着屋外的微曦光芒。
一时间倒是晃到了温良恭的眼。
不过,这也方便他看清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