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靠霹雳武学实现降维打击

综武:靠霹雳武学实现降维打击 第368节

  “所谓舍利,是因为火候不够,没能彻底烧掉的骨头。”

  “……??”

  路平差点岔气:“前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可是武侠世界啊!

  舍利怎么会事那么低端的东西?!

  “当然不是!”

  渡法哈哈大笑,继续说道:“不过江湖上流传的这个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你知道我们少林最出名的武功是什么吗?”

  路平脱口而出:“是易筋经和洗髓经?”

  “对,就是这两部武功。”

  “它们有助修习者易筋洗髓的作用,少林弟子常年修炼这两部武功,每日用内力洗刷经脉,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壮筋骨、强腑脏、拓经脉。”

  “练至一定境界,筋骨、腑脏和经脉便会产生变化,变得更适合储存和运使内力。”

  渡法一边熟练地做着饭菜,一边向路平解释其中门道。

  “正常武者死后,一身内力会经由百窍消散于天地之间。”

  “而修炼了易筋经、洗髓经者,情况却稍有不同,内力消散的速度会很慢。”

  “其中武道境界、内功修为高深者,因生前的身体机能已经习惯了将内力‘内敛’,所以此时他们体内的内力,就会反过来朝内凝聚。”

  “这时若是以温度适宜的火焰焚烧躯体,则百穴封闭,内力沿着经脉涌向被改造过后的腑脏、筋骨,最后全部凝聚到一处。”

  “只要掌控好火候,在适当的时机停下,保住最后那一处筋骨的完整,一颗汇聚了佛修者毕生元功的舍利就形成了。”

  渡法将舍利形成的过程讲解得很细致,手上做菜的技巧也很细致。

  简直一心二用的高手!

  路平却早已被震撼得无以复加,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什么‘用温度适宜的火焰焚烧躯体’,什么‘掌控好火候’……

  当这是在做饭呢?

  他觉得渡法刚刚不是在说‘舍利是怎样炼成的’,而是在说‘如何烧烤佛门弟子’。

  “可……月泉淮没有修炼易筋经和洗髓经啊!”

  对于这个问题,渡法早有答案。

  “老衲方才只是以‘易筋经’和‘洗髓经’这两部功法举例而已。”

  “事实上,佛门武学大多如此。”

  “这也是传说中大部分舍利都是佛门高僧遗留的原因。”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这一顿午餐,渡法吃得很爽快,路平却没什么胃口。

  饭后,路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渡法前辈,我听闻东武林的佛学也是达摩初祖传下,昔年也有过‘玄奘西游取经’的故事,不知道他们是从何而来,又是去何处取经?”

  渡法虽不知路平为何突然想问这个,但还是解答了他的问题。

  “你问的两个问题,少林寺中都有所记载。”

  “初祖来自西武林,据说他一生游历神州各境,传播佛学,在距今约三百年前来到东武林,留下佛统后离去。”

  “至于玄奘大师的‘西游’,并非江湖故事中所说的一路向西。”

  “实际上,他是去了其它武林,搜寻昔年初祖留下的佛统,交流佛理,互换经文,意在弘扬佛法。”

  果不其然……

  路平再问道:“那么,前辈可知道他们走的是那条路?”

  “东武林境内,有数条连通其它武林,十分隐秘的空间通道,他们便是从那里进出。”

  渡法说着,笑呵呵地看向路平,“我似乎听说,你是南武林出身?”

  “确实如此。”

  “那你现在打听这个,是想要回家乡?”

  路平摇摇头,又点点头:“只是有意游历神州四大武林,增长见闻而已。”

  “不知前辈能否告知晚辈那些通道的所在?”

  “当然可以!”

  “年轻人只要不走差路,多在江湖上走走、看看,是好事啊!”

  渡法本就是个心胸豁达的人,又见路平并非大奸大恶之辈,便放心地将几条少林中记载的隐秘通道告诉了他。

  路平将几条道路仔细记下,谢过渡法,又待了一会,才起身告辞离开。

  虽然得知了前往其它武林的通道,但路平并不打算立刻动身。

  目前,他还想在东武林多待几年。

第412章 两宋边界

  北武林,再来镇,东街。

  两名少年正坐于路边面摊,大快朵颐手中的阳春面。

  阳春面本平平无奇、清汤寡水,两人吃起来却像是吃到了山珍海味,活像两只饿死鬼,把周围的食客和往来的路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面摊老板看到这一幕,还以为是自己刚才不小心在汤里多放了些肉沫,心中暗暗懊悔,打定主意等会要多收他们一文钱。

  “真是奇怪!”

  “分明是一碗淡出鸟来的阳春面,和平日里吃到的也没什么不同,今天吃起来却格外的美味。”

  左边的少年约莫二十来岁,生得浓眉大眼,老实憨厚,衣着朴素,言行举止中流露着初入江湖的纯真。

  “若他们也像我们一样饿了两日,吃相不会比我们好多少。”

  右边的少年看上去要年轻一点,但峰眉剑骨、风流俊雅,面上自带一股如雪中寒梅般的傲气,要不是那身老旧衣裳已经洗得出浆,准会让人以为他是世家出来的贵公子。

  “杨兄弟,之前听你说,自己是南宋人吧?”

  “不知道这次北上,是为了什么?”

  王小石吃得虽快,却每一口都不忘记细细咀嚼,才能吞入腹中。

  最妙的是,他还能边吃边聊,说话口齿清晰,也不知道到底是吃了多少碗面,才练出来的这一口本领。

  “哪有什么原因,不过是走到哪里,便算哪里罢了。”

  杨过此时已经将自己一碗三文钱的阳春面吃得干干净净,连一口汤都没剩下。

  他放下碗筷,爽朗一笑。

  吃饱之后,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刚才中气多了。

  “这样吗……”

  王小石仰头将面汤喝尽,这才说道:“我还以为你真和他们说的一样,是为了北宋皇帝那三个愿望来的呢……”

  “什么北宋皇帝?什么狗屁愿望?!”

  杨过冷哼一声,讥讽道:“我杨过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想要什么东西,自然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取,岂会稀罕他人的施舍?”

  王小石一愣,连忙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的人并没有注意他们的对话,这才松了口气。

  杨过见状轻笑道:“石头兄何须如此紧张?”

  “此地是两宋交界处,无论我骂哪个皇帝,都不会有人跳出来给我一拳的。”

  南武林有朱雀皇朝一家独大,东武林有李唐皇朝傲视群雄,北武林的境况却与前两者皆不相同。

  这里呈南北对立之势,且当权者,皆是昔年一统江山的赵宋皇室后裔。

  其实在五十年前,北武林还没有‘北宋’‘南宋’之分,仅有一个‘赵宋皇朝’。

  然而传到上上代皇帝之时,原本散落在北武林周边的部族,蒙、辽、金、夏等势力,竟然组成了一股联合军。

  这些异族,大部分出身于如今的西武林地界,也有少部分来自如今的东武林。

  只是因数百年前神州分裂,导致异族人回不得故土,便扎根在北武林境内,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不小的群体。

  当时为夺赵宋江山,异族联军犯禁,形如虎狼,打得汉军节节大败,城池跌失,最后甚至硬生生打到了都城汴京。

  眼见国家陷于水深火热,一位传奇人物站了出来。

  他就是萧秋水。

  萧秋水联合燕狂徒,集结黑白两道、天下英雄,组成数万义师共抗外族,终于成功收复了河山。

  只是在此期间,赵宋皇室、朝臣,却因各怀野心,另立新君。

  等到平定外族之乱后,群侠解散之后,众人才猛地发现,北武林已然成了‘二帝并立’的局面。

  当时群侠久战思定,北武林亟待休养生息,无论江湖还是朝廷,都不愿再起战火,于是二帝决定各自划地为政,和平发展。

  北武林的地域,有四府、二十四路的说法。

  四府是指四大都城,也就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

  二十四路则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并设有转运使,负责掌管财富和监察。

  只不过,虽然名称相同,但这四个都城的位置却和历史上的宋代不同,并不挤在一处,而是相隔甚远。

  二帝划分之后,双方各占二府十二路。

  从此往北称为‘北宋’,往南则称为‘南宋’。

  于是在民间,也就有了‘北宋皇帝’‘南宋皇帝’的称呼。

  若是按照赵家皇室的族谱推算,这两个皇帝,应该算是远方表亲。

  数日前,北宋皇帝发下了一道让全江湖都震惊不已的旨令——

首节 上一节 368/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

下一篇: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