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天帝纪年

洪荒之天帝纪年 第246节

“魔祖的实力让我惊讶了。”冥河老祖面色惊异,打量罗睺一圈,法眼观之,只觉深不可测,根本看不到虚实,不禁惊叹道:“我虽是混元第一重,不过接引天道之力后,已经有着混元第三重的力量,竟然还看不透魔祖的极限,不愧是能和鸿钧老祖并列的大人物。”

罗睺露出高深莫测的微笑,淡淡道:“魔道由我所创,如今又秉承天意而出,你不在的时间里,我一人独享气运,修为自然增加的很快。”

冥河老祖点点头,表示认可,罗睺一出来就是混元大罗金仙,他到底什么时候证道混元的,三界之中,无一人知晓,可谓神秘无比,修为高点也正常。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罗睺能修炼这么快,除了魔界气运加持之外,还有东王公暗中分享的大道感悟,以及四处搜集的毁灭魔神之力,这如同开挂一般,修为想不进步都难。

“如今仙道大劫降临,我魔道虽然不在劫中,但也不可无动于衷。”冥河老祖想起接引和准提昔日对自己的欺压,心中恨意又起,冷声道:“至少不能让佛教顺风顺水。”

罗睺道:“我曾冒充准提得罪过女娲,把女娲推到了通天教主一边,给我魔道入劫创造了一丝机会。你若有想法,不妨行动便是。”

冥河老祖道:“想法自然有,绝不会让他佛教好过就是。”说着,手中黑气凝聚,一枚漆黑魔种游动不停,宛若活物一般,随手一抛,飞出了魔界。

罗睺看着这枚魔种径直飞入了朝歌,避开气运金龙的感应,落入寿仙宫中。

“这纣王可是天子,你这般以魔种污染他,不怕天帝追责么?”罗睺皱眉问道。

冥河老祖不以为意,仔细的抹去一切痕迹,再把魔种悄悄潜藏在纣王意识之中,有着圣人亲手遮掩,再有人王气运扰乱,就是仙道圣人也不易察觉。

“天帝突然收走太极图,我猜测他可能是有什么事情,想要趁着诸圣争斗的时候做。”冥河老祖面带笑容,但一张阴鸷的面容,虽笑着,反而更加阴森诡异,魔气十足。

他接着道:“再者我只是让纣王慢慢摆脱束缚,遵循本心行事,再稍加引导,并没有蒙蔽他的心智,这也不算对付他。天帝要是不能容忍,大不了我再丢些面皮,吃些苦头就是了。”

罗睺对冥河老祖的大胆,以及厚脸皮早就见怪不怪了,当年还是至人的时候,就敢硬怼圣人,这次成圣了,还不无法无天?就算打不过天帝,反正是不死不灭之身,没什么好担心的。

冥河老祖又道:“这纣王本心可是十分狡诈凶残的,又没有敬畏之心,倒是可以培养成魔。”

罗睺心中一动,对冥河老祖的大胆想法生出一丝兴趣,把人间天子培养成魔,携亡国之际衍生的腐朽破败之气,本身又有庞大的残存气运,若修魔道速成法门,进境定然一日千里,成就当不会小,或许有着魔主之资。

“这样一来,加速商朝腐朽败亡之运,也算是顺天而行,你我何罪之有?”冥河老祖想到高兴处,再次发出一阵阴恻恻的怪笑声。

第二四九章 改变的命运

朝歌。

自纣王逼死姜王后,已经过了近十年之久,东伯侯姜桓楚得到消息后,数次遣使来信,质问纣王为何要残害自己的女儿。

纣王不胜其烦,却又担心姜桓楚反商,每次都是语焉不详,打算先稳住东伯侯,等时间一久,事情大概就平息了。

不过他最近总感觉心烦气躁,莫名的生出一股戾气,看什么都不痛快,哪怕有着苏妲己这样的绝色美人相伴,还是无法驱除没来由的狂躁感。

这日,姜桓楚又有信来,询问两个王子殷郊和殷洪的下落,说是虎毒不食子,纣王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害得两位殿下失踪。

纣王看完奏疏,猛地升起一股恨意,想自己堂堂天子,人间至高无上的存在,姜桓楚一个东伯侯,却敢对君主指手画脚的,缺乏敬畏感,委实有失臣子体统,可恶之极。

“诏费仲、尤浑二人觐见。”纣王在殿中走了几圈,心中恨意难平,想到这两个宠臣素有主意,便想问一问他们,看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费仲、尤浑听纣王说了之后,暗中对视一眼,心中暗喜。费仲早就有了主意,这时启奏道:“姜王后死后,两位殿下深恨陛下,本来就想去东伯侯和南伯候处借兵造反,虽然失踪不见,但想必是躲在某地伺机作乱。”

“如今十年过去,两位殿下已经长大了,若再次勾结诸侯,必生祸乱。陛下不若暗传四道旨意,把四镇大诸侯诓进都城,枭首号令,斩草除根。那八百镇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龙失首,猛虎无牙,断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宁。不知圣意如何?”

纣王闻言大悦,嘉勉道:“卿真乃盖世奇才,果有安邦之策。”当下,令人传四道旨意,诏四大诸侯进京陛见。

虽洪荒之大,不可测度,但在这样道法显圣的年代,又有六合青穹大阵勾连南北,距离自然不再是困扰,各诸侯中都有修为高深的供奉仙人,带着候伯们不过数月,便跨越无尽时空,来到朝歌。

次日升朝,四大诸侯各有本章上奏,但纣王看也不看,径直斥道:“姜桓楚,你知罪么?”

姜桓楚奏道:“臣镇东鲁,肃严边庭,奉法守公,自尽臣节,有何罪可知?陛下不念元配,诸子灭伦,实君负微臣,臣无负于君。”

纣王大怒,骂道:“老逆贼!命女弑君,忍心篡位,罪恶如山,今反饰辞强辩,希图漏网。”命武士:“拿出午门,碎醢其尸,以正国法!”

剩下三个诸侯见纣王不看姜桓楚奏本,直接要杀人,忙下跪求情,各自有本奏。

纣王看了三个诸侯的本章,都是劝他亲贤臣,远小人,勤政务本,戒奢靡、游猎等。他本就要杀四大诸侯,见这奏章,更加恼怒道:“将此等逆臣枭首回旨!”

众武士推出几大诸侯,殿中比干、梅伯等忠臣急忙求情,奈何纣王心中早生暴虐之情,根本不允许,正在危急关头,突然一阵环佩叮当之身传来。

纣王和众臣抬头一看,见是妲己携王子武庚上殿,跪拜道:“四大诸侯劳苦功高,忠心耿耿,若杀之,必失天下民望。妾实不忍大王行差踏错,有损社稷,陛下若执意要杀,请连我母子二人一起杀之。”

纣王虽然暴虐,但宠妲己至深,此时见她以死相求,哪里忍心,沉吟片刻,拍案道:“且先将这几个老匹夫关到狱中,来日再说。”

众臣松了一口气,急忙令人把四大诸侯关押起来,想等散朝之后在想办法求情救命。

纣王回到寿仙宫中,苏妲己早已经等候,行礼道:“妾今日顶撞大王,但一片丹心,全无私念,望大王明察。”

纣王叹道:“美人求情,孤王自当应允。只是四大诸侯早怀怨望,若不早除之,必生祸端啊!”

苏妲己笑道:“恕臣妾无礼,此策实乃昏招。那四大诸侯各自坐拥侯国,纵然身死但国未灭,今日杀了四人,反而给了他们造反借口,明日尚有其子嗣继位,必反无疑。若留着他们,有君臣大义约束,反不至于造次。”

纣王一想,果然是此理,抚掌道:“不想美人有这等见识,孤王几犯大错矣。”

次日早朝,纣王下令放了四大诸侯,命其各出兵马,协助闻太师清剿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造反诸侯,众臣尽皆称颂纣王贤明。

散朝之后,朝歌城中,一座普通的院子之中,一个老年官员目露异色,眉心纠结,似乎有着难解的疑问。

“师叔,你愁眉苦脸的,难道被人欺负了?说出来,我去给你报仇去。”

就在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少年走过来,看这老者面色不佳,便出言询问。

老者笑着道:“倒没有人欺负我,只是局势发展出乎我之意料。我已算定,那东伯侯和南伯是必死之局,可没想到他们居然逃过一劫,如此一来,局势就变的复杂了。”

那少年道一脸稚气,头顶着两个冲天髻,长得面如傅粉,可爱之极,他灵动的眼睛眨了眨,疑惑道:“师叔怕他们不死,东鲁和南方就不反,没人为王前驱,吸引大商的注意力,对西岐不利?”

老者赞道:“正是此理。哪咤,你真是聪明伶俐,一点就透。”

哪咤自得的一笑,问道:“既然东伯侯和南伯候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那西伯侯会不会也出问题?”

老者道:“这就是我担心的。西伯侯本来只有七年牢狱之灾,以及食子这人伦惨痛。但现在天机生变,我也不敢确定了。”

首节 上一节 246/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召唤大佬

下一篇:天庭越狱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