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420节
将报告打印出来,装订好,又署上自己的名字,高海就这样拿着报告,蹲在了朱靖垚办公室门前。
等到上班时间,朱靖垚才姗姗来迟,看见门口的高海,刚想问对方有没有吃早餐,高海立马就将手中的报告递了过去。
朱靖垚还没说出口的话,在那些报告面前,也只能无奈的憋了回去。
开门走进办公室,把东西放好,他这才接过高海手中的报告。
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轻轻点了一下脑袋:
“这早餐归你了!”
“我现在就把这玩意儿给领导们送过去。”
“快一点,下午就有结果,慢一点,明天或后天就有结果。”
“我先走了!”
朱靖垚如风一般消失在门口,目送对方离去后,高海这才转身看向办公桌,看向朱靖垚带的早餐。
油条!包子!还有一份应该是豆浆!
怎么感觉有点粘稠?
高海打开那份“豆浆”袋子,袋子打开的瞬间,袋子里的热气裹挟着一股微微发酸的味道扑面而来,闻到这股味道,他又迅速将袋子系上。
妈的豆汁儿!
吃完早餐,高海将朱靖垚办公室锁上,回到自己办公室就开始睡觉。
再次醒来,是被朱靖垚摇醒的。
眼见高海清醒过来,朱靖垚顺手就将手中文件扔到他头上:
“领导们的批复,先进行小批量的零件试验。”
“把那些加工要求高的,不容易看出用途的零件图纸给他们发一份。”
“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做,能做,就赶紧做,做出成品来。”
“有足够的成品到手,领导们也更好说话。”
伴随着声音,高海打开文件夹,也看到了里面那份新鲜的批复。
【关于总装处海军部门将部分舰船零件交由小米重工生产的申请批复!】
【根据江南船厂提供的航母阻拦索测试视频显示,小米重工集团拥有足够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
该加工制造能力可以加速我国海防建设。
因此同意总装处海军部门申请,同意按批次,按进度将一部分重要零件图纸交于小米重工进行试验生产。】
在这份函件下方,是6个公章和签名。
看着公章和签名,高海忍不住发出一声仰天长啸。
“哦——”
尖锐的声音,刺得朱靖垚耳朵生疼,他抠着耳朵,不耐烦地说道:“别鬼叫了。”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你,你自己去协商好哪些零件图纸可以给出去。”
“然后多久能拿出成品。”
“拿出成品之后,你又该去如何面对之前的生产企业。”
“这些都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不要来找我,你敢来找我,我就弄死你!”
“再见!”交代完毕,朱靖垚,转身就往外走,走到门边,他又绕了回来,劈手夺过文件夹,把文件夹里面的批复文件取出,给高海留下一份,拿着剩下的走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高海拿着剩下的那份文件,越看越想笑,到最后,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了。
他回到电脑面前,打开电脑上的总成目录,开始在目录里翻找哪个项目比较合适。
可以生产核心零件,那就没必要在那些不重要的零件上浪费时间。
翻着翻着,他的目光就落到了一个名字上面。
【瓦良格改建项目——蒸汽轮机改进】
看清楚这个名字,高海的目光就再也没法离开了。
苏联设计瓦良格号航母时,动力系统采用的是传统蒸汽轮机推进。
把瓦良格号弄到手里后,相关的专家团队经过几年摸索,复原图纸,同时比对国内的生产厂家。
最终还是决定沿用苏联的设计,也就是原本舰船上没有拆除的TB-12-4蒸汽轮机组。
但这玩意儿是前苏联时代的产物。
拥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玩意每一台重量高达300吨,按照设计,需要四台蒸汽轮机,而蒸汽轮机还得配合重油锅炉使用。
除了重油锅炉和蒸汽轮机组成的主动力系统,航母还得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低速行驶,普通供电的备用系统。
这一套动力系统下来,没有个3000吨打不住!
所以,改建团队一直都在尝试,将这玩意儿小型化,或者,替换掉内部的核心零件,将这玩意的热效率提升起来。
高海并不需要林易的小米重工可以生产这种蒸汽轮机,他只需要小米重工可以加工这种蒸汽轮机的核心。
也就是蒸汽轮机的叶片,还有中间的转轴。
现在船还没有下水。
只要小米重工能够加工这两个核心,那对应的动力团队,就有足够的资本来试错。
不会坏一台少一台。
错误的次数多了,总能碰出一个好的来。
如果小米重工能够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就可以一鸣惊人,让上面的领导们彻底满意。
而且,这东西技术突破,还可以反馈到其他地方。
可谓是一举多得,一鱼多吃!
心里有了主意,他立马按照项目名录上留存的联系方式,联系瓦良格号改建项目的负责人。
当他告知对方有公司可能有能力生产蒸汽轮机核心时,瓦良格号改建项目的负责人二话没说,直接就应下高海要图纸的要求。
并且还约定好送图纸的时间。
放下电话,高海再次拿起那份批复文件,随后轻轻亲一口,转过头,就将这份文件装了起来。
如果小米重工真的能够做出这些东西,那艘瓦良格号,或许可以更快的下水。
…………
再次出现在姑苏,看着梅雨季节烟雨朦胧的城市,高海心中没有伤感,有的只有无限的雀跃。
目光从车窗外收回,拍了拍手中的手提箱,他又将目光投向前方。
在不远处的视线尽头,一个崭新的标示牌矗立在那里。
标示牌上,是一个银白色的米字。
看到这个新标识牌,高海知道,自己距离目标又近了。
车辆在小米重工通信公司门前停下,登记好信息,这才被保卫处的人领进停车场。
停好车,又在保卫处的人的带领下上楼。
时隔多日见到林易,高海只觉得面前这个年轻人越看越顺眼。
看到走过来的人,他将右手拎着的箱子放到左手,右手伸出:
“林总,好久不见!”
“高代表好久不见!”林易伸出手,和高海寒暄了两句,又迅速放开手。
他总觉得对面的人看自己眼神不太对劲,有点别扭。
把人引进办公室,又奉上茶水,这才笑呵呵地问道:
“高代表这次过来,是准备采购阻拦索吗?”
“暂时不是!”高海捧着茶杯摇头,“上次从你这里嫖到的那四根阻拦索,江南船厂的工程师团队现在只测试完两根。”
“还有两根还在进行测试。”
“等这两根测试完,我们会采购一批,进行新一轮测试。”
“我这次过来,主要还是从阻拦索上,看到了贵公司的实力。”
“所以呢,我就向上面的领导打了申请,想请贵公司帮忙,生产一些小玩意儿。”
伴随着话语,高海将手中的手提箱放到桌上,打开,从里面取出资料,还有装有资料的硬盘放到林易面前。
将资料拿到手中,林易带着狐疑翻开。
看清楚是蒸汽轮机的资料,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给那台航母用的。
知道归知道,但他终究还是没问出来。
将资料放下,他笑着向高海问道:“我记得国内,尤其是鲁省那边,有不少重工企业都可以生产蒸汽轮机叶片,还有转轴。”
“高代表怎么会想着舍近求远,跑来找我呢?”
“我这可没有生产蒸汽轮机叶片的先例。”
高海摊开双手:“大家都没有!”
“你说的那几个工厂,其实也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
“并且在来找你之前,我也和他们聊过。”
“TB-12-4蒸汽轮机的末级叶片长度是1200毫米,说人话就是1.2米。”
“鲁省那几个工厂,能够生产的最大的末级叶片长度是一米。”
“而且从整体的强度来说,和苏联原装的没有可比性。”
“我们要用,就只能是降低标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