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381节

  给办公室里的两人泡好茶,技术部的几人转头就走,将空间留给在场的两人。

  房门关上,林易看着面前的鲁敬辰,很直白地说道:

  “回来之前,我已经联系了航天航空集团那边,请他们帮忙协调三发火箭。”

  “所以,这边的任务就很重。”

  “我们需要在两个月之内,把卫星做出来,然后发射上天。”

  林易的两句话,把鲁敬辰干沉默了。

  如果说几分钟之前他是欣喜若狂,想要加入林易的团队,那现在,他有点想打退堂鼓。

  在航天航空领域干了多年,他还是第1次碰到如此直白,而且离谱的要求。

  当然,两个月的时间不短,要造卫星,也确实可以造出来。

  但这种情况仅限于那些在卫星制造领域耕耘多年的公司。

  比如林易口中的航天航空集团。

  他们下属的各个研究院,拿着成熟的图纸,花两个月时间,确实可以造出来卫星。

  给卫星植入成熟的控制系统,然后装到火箭里,就可以发射。

  但很明显,林易这里没有人。

  要不然也不会挖自己和自己的研究团队!

  这应该是林易的第1个航天项目,如果自己搞砸了,那他对自己的印象会变得很差。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印象不好,后面再怎么改观,别人都会落下芥蒂。

  会很麻烦。

  深吸几口气,鲁敬辰决定还是先不打退堂鼓。

  他的身体前倾,试探着对林易说道:

  “林总,两个月的确可以制造一颗卫星。”

  “但两个月制造出的卫星,如果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那就等于没做。”

  “到时候人力物力全都浪费了,会很麻烦。”

  “与其急急忙忙的做一颗没什么用的卫星出来,不如稳扎稳打,做一颗好一点的出来。”

  小心翼翼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说话的同时,鲁敬辰也一直在注意林易的表情。

  但直到他话说完,他都没能从林易脸上看到恼怒,还有急躁。

  在他又准备开口时,林易抬手打断了他的发言:

  “不是一颗,是很多颗!”

  “低轨道卫星24颗,再加三颗同步轨道卫星。”

  “这总共27颗卫星,会组成一个完整的卫星网络。”

  “24颗低轨道卫星,通信范围覆盖亚洲地区,北非,以及欧洲南部。”

  “三个同步轨道卫星,覆盖全球,用于补充低轨道卫星的不足。”

  将卫星的数量说清楚,又将卫星的作用范围说了一遍,林易指示着面前的鲁敬辰:

  “我没有和你开玩笑!”

  严肃的话语,让鲁敬辰心神一振。

  用舌头舔了舔嘴唇,他跟着坐直身体,用同样严肃的目光直视林易:

  “既然林总没有开玩笑,那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些卫星,准备搭载哪些功能。”

  “又如何来解决这些功能!”

  说完这些,他盯着林易看了几秒钟,随后从自己兜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笔记本,还有一支笔,将二郎腿翘起,把笔记本放到腿上。

  做好这些准备,他拿着笔的手对林易抬手:

  “林总请说你需要的功能,然后我来为你解答一下,这些功能需要如何解决。”

  对面,见到鲁敬辰这一副架势,林易就知道对方那个文青病犯了。

  没有和他过多争执,而是直接打开系统面板,翻找到了之前弄无人机时,就弄好的卫星系统。

  整个卫星系统总共有4份资料,三份资料是卫星,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颗低轨道卫星,一颗中轨道卫星。

  最后的那份资料,是整个卫星系统的控制系统。

  翻看了一会儿图纸,他目光落到鲁敬辰身上:

  “首先是定位和导航。”

  “在27颗卫星的前提下,在上述覆盖区域,提供厘米级导航。”

  “支持多频段信号,可以扛住更强的干扰。”

  “然后就是高精度授时,时间同步进度达到十纳秒。”

  “最后,是毫米级专业静态定位精度。”

  “这是卫星主要的功能。”

  “除了这些功能,卫星同步搭配合成孔径雷达,超高精度光学相机,可以对地面进行扫描,拍摄……”

  就这样,林易说一句,鲁敬辰就记一句。

  记到后面,鲁敬辰那张脸已经变得麻木。

  作为学校的研究团队,他偶尔也会跟学校的人一起,去见一些甲方。

  但是,他没见过像林易这样的甲方。

  就这些要求,鲁敬辰可以拍着胸脯打包票说:

  军队用的卫星都没这么高的精度!

  更何况,军队的卫星,是举全国航天工作者的智慧,制造出来的卫星。

  可以说是全国最具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就这样的东西,都达不到林易的要求。

  那只能说,面前的年轻人有点好高骛远了。

  将最后一个字写下,又将其中的重点标注好,鲁敬辰这才放下笔,准备给林易上一课。

  但是他才刚准备好上课,就看见对面的年轻人向他晃了晃手指:

  “稍等!我让人送个东西过来!”

  说着,林易掏出手机,给纪双双去了一个电话。

  20分钟左右,曹彬拎着个非常不起眼的电脑包,满头大汗地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将电脑包放下,他又从电脑包里取出四块移动硬盘,将硬盘放到旁边:

  “老板,你要的东西我送到了,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曹彬突然出现,又突然离开,只给鲁敬辰留下了半张脸。

  虽然只有半张脸,但鲁敬辰依然认出了对方。

  是nature上一期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的作者。

  看着对方消失在门口,鲁敬辰回过头,将注意力落到那4块移动硬盘上面。

  林易拿过电脑,开机,将硬盘连接上。

  将里面的资料打开,随后将电脑屏幕对准鲁敬辰:

  “我说过,我邀请你们过来,是为了让你监督。”

  “监督卫星的生产。”

  “我这里有全套的图纸。”

  “我们小米重工,别的不擅长,最擅长的就是统合供应链。”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会让下面的人配合你,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然后定做零件。”

  “最后把这些零件交到你手里,再由你,监督航天航空集团的卫星制造中心。”

  “把这些东西做出来。”

  “这就是你的工作!”

  “明白了吗?”

  林易说的这些话,鲁敬辰那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都被电脑上的资料吸引。

  在手工绘制图纸的年代,一颗卫星的图纸,需要一个单独的房间来存放图纸。

  到了现在,大家都使用软件画图,将图纸转换成了电子版。

  存放的空间小了,查看起图纸来,也变得格外方便。

  而此时此刻的鲁敬辰,在林易的允许下,仅仅翻看了几张图纸,他就确认这是一颗卫星的图纸。

  如假包换的卫星图纸!

  确认了这一点,他又在图纸中开始翻找细节,想要找到熟悉的人,在设计图纸时的习惯。

  可连续翻了几十张图纸,他都没找到那些东西。

  最终,他关闭图纸,打开了卫星的设计说明。

  看清楚文字上的说明后,他笑了。

  只是笑容有些凄凉。

  他把鼠标往旁边一放,像个颓废的咸鱼一样朝林易说道:

  “林总手里的人,能够设计出这样的图纸,并且,将那些关键的零件设计清楚,将相关加工工艺也标注上去。”

  “不可能做不出卫星吧?”

首节 上一节 381/6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全球挖矿

下一篇:职业?狗都不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