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星际工业时代

星际工业时代 第699节

星图也是如此,星图通俗的来说是星星的地图,里面囊括的是科学家们能够观测到的所有的星星,利用些星星来绘制一张星图。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这星星看起来都一模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区别,任何依靠星星来辨别方向、进行定位导航等等?

其实星空之中的星星,每一个星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颗星星就是一颗颗恒星、中子星、彗星、白矮星等等宇宙之中的天体,这些天体距离的远近、质量的大小、光芒的强弱等等,这些信息都是完全不一样。

在我们肉眼当中看起来一模一样,似乎没有任何区别的星星,在宇宙天科学家的眼中却是完全不一样,甚至于很难找到两颗一模一样的星星出来。

星图的构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因为每一颗星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科学家们才能够利用这些星星进行导航、进行定位,计算出自己的详细位置。

这就是星图,一个星星构成的地图。

当然在星星构造的星图当中,能够用来充当指向标的东西只有宇宙星空之中的中子星和脉冲星。

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之外,宇宙之中密度最大的星体,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脉冲星绝大多数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的脉冲星,有脉冲的才算是脉冲星。

因为中子星的质量大、密度高,所以中子星具有很多非常特殊的特性,其中一个就是在一些中子星当中拥有脉冲的特性,这脉冲星在宇宙星空之中是最亮的仔,是最容易发现的目标,自然而然就相当于是传统地图当中的大山、大江大河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坐标参照物。

除此之外,中子星的能量辐射是太阳辐射上百万倍,如此庞大的能量辐射,在广袤的虚空之中就如同灯塔一般,非常的耀眼,宇宙天科学家们一看就能够知道。

所以一张星图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子星和脉冲星,因为这两种星体就是宇宙星空之中的灯塔,是参照物,是最亮的仔。

至于其它的恒星,或者恒星云又或者是星座等等,随着位置的移动,极有可能是很难在观测到,又或者是会发生一些变化,比较难以寻找,用来当作参照的话并不是很准确。

星汉的宇宙天科学经过了长时间的观测和记录,在星汉多个行星系当作进行观测,也是绘制出来一张包含上百万亿颗恒星、有几千颗中子星、脉冲星的庞大浩瀚星图。

正是依靠这张星图,探索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虚空之中飞行的时候不会迷失在星空之中,总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发现了一颗全新的中子星,位置在银河系中心区域当中,距离我们这里大概有7230光年。”

宇宙天科学家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做的第一件时间就是观测所在地的星空,收集星空之中星星的信息,然后再将它和现有的庞大星图融合在一起,从而对星图进行不断的完善。

“太阳现在仅仅只是一点点微弱光芒的星星了。”

曹亚东看向太阳系的方向,太阳在宇宙之中属于最普通的仔,既不亮也不闪,非常的普通,没有一丝出彩的地方。

在距离太阳系足足有88光年的地方看向太阳系的时候,太阳的光芒都很弱、很弱,甚至于需要借助宇宙天望远镜才能够观察到太阳的存在。

“越往银河系内的方向飞去,这恒星的密度就越大了,果然和预料之中的一样,银河系当中大部分的物质其中都是集中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真的很想去银河系的中心看一看,这里的恒星应该是无比的璀璨、耀眼,估计恒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可能仅仅只有几十个天单位了吧。”

曹亚东仔细的看着接收到的各种各样信息,这一路飞来,他也是一路不断的观测,他也是渐渐的发现了一个规律。

这离银河系中心越近,恒星的密度就越大,这也是验证了科学家们一直以来的一个推断,因为银河系核心黑洞的巨大吸引力。

银河系当中绝大多数的物质都是聚集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至于太阳系所在的户座悬臂这样的银行系悬臂所占有的物质比例很小。

所以科学家们也是进行了诸多的合理的推断和猜想,现在也是验证了这个推断,越往银河系内的方向飞去,所观测到恒星密度就越大。

“按照推断来说,银河系内不单单是在银河系中心有黑洞,银河系如此的庞大,它却非常的稳固,除了这核心黑洞之外,在银河系的悬臂上面也应该是有小型黑洞的。”

“这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支配整个银河系,小型的黑洞则是起到稳固银河系的作用,但是至今我们在户座悬臂上面都还没有发现黑洞的存在,难道这个推断是错误的?”

很快,曹亚东也是想起了星汉宇宙天科学界科学界们利用超级量子计算机计算和推断出来的一个结论。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在这个基础上推断银河系内部拥有的黑洞数量不止一个,其中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大质量的黑洞,支配整个银河系。

除了中间这个大型黑洞之外,在银河系的悬臂,外围的银河系卫星星系,像大小麦哲伦星系当中也是有小型黑洞的存在。

正是这大小黑洞的共同支配和努力下,整个银河系才能够稳固的进行运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银河系。

这一次,外出探索的宇宙飞船其实也是兼顾着科考的目的,对于宇宙天科学家来说,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户座悬臂上面的小型黑洞,以此来验证科学家们对银河系的推断。

第119章,小型黑洞

探索者号宇宙战舰在虚空之中静静的停泊,每一次曲速飞行过后都需要对飞船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一般这个过程是需要几天的时间。

当然,这是为了安全和谨慎出发,如果真的要赶时间,赶路的话,也是可以持续不停的进行曲速飞行。

探索者号宇宙战舰的控制指挥中心,舰长廖原正在整理最近这段时间收集到的信息,向大本营这边进行汇报。

距离太阳系88光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探索者号宇宙飞船已经探索了足足有几十个行星系,发现了几十颗生命星球。

这几十颗生命星球上面也是诞生了几十个文明,从最原始的部落文明到封建文明,再到1级文明,2级文明,各个阶段的文明都有,不过至今也是没有发现达到3级的星际宇宙文明。

广袤的宇宙虚空就好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而母星和母星系就好像是一座岛屿,这些文明就好像是被困于岛屿之上,没有办法去接触到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

“这对于星汉而言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在未来我们星汉进行扩张的时候不会遇到任何的阻力,同样这也意味着我们星汉的文明等级比较高,能够在星空宇宙之明,就好像是大航海时代掌握了航海技术的欧洲人,他们的航线遍布整个世界。”

廖原向大本营这边汇报完了探索者号的情况之后,也是习惯性的写起了日记。

他是星汉星际航海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星汉星际航海大学不同于星汉大学、星河科技大学这些顶级的名校,它是一所专业性的大学,里面开设的学科非常少,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星际航海专业。

这个专业专门就是用来培养星际航海的人才,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活跃于星汉各个领域的飞船、宇宙战舰之上,都是极为优秀的船长、舰长。

星汉大学和星河科技大学这些星汉内部的顶尖名校主要是以培养科学家为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相关的工作,当然其中也是有星际航海专业的,并且也不差,但不如星汉航迹航海大学专业。

星汉星际航海大学的学生从入大学开始就被要求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写日记,每天都要写,因为这是参照地球大航海时代欧洲船长的一种好习惯。

通过写日记可以记录很多的信息和内容,同时在写日记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反思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也能够为后期的航海提供大量的资料参考。

廖原从星汉星际航海大学毕业都已经很多年了,从一开始的普通船员,慢慢的晋升到船长助理,副船长,再到现在成为了一艘庞大宇宙战舰的舰长,他都始终坚持这个习惯。

“88光年的距离,这是一个极其遥远的距离,但是对于宇宙来说,它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距离,宇宙实在是太浩瀚了,我们人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利用虚拟手表,在虚拟的日记世界当中,廖原写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感叹,宇宙太大了,人类太渺小了。
首节 上一节 699/1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电影世界逍遥行

下一篇:诸天从游戏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