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657节

  日本打仗打到现在,空军力量已经非常弱小了,实际上连轰炸上海都已经非常勉强了,如果要说越过上海轰炸南京,那几乎是痴人说梦。

  裕仁都如此说了,下面的一群日本将军们虽然有心提反对的意见,告诉天皇,日本已经没有足够的轰炸机去轰炸上海,也没有足够的战斗机为轰炸机们提供护航!

  但是看着被火海笼罩着的东京,心中反对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当晚,陈敬云也是从伍世钟手中得到了本次轰炸的详细战报!

  “本次轰炸中,我空军出动了三轰炸机联队总数四百七十八架B16轰炸机,三个战斗机联队共六百二十七架F5战斗机提供护航。途中因为机械故障提前返航的有八架轰炸机,被击落十二架B16轰炸机,另外有七架轰炸机重伤被迫在东京外部海域进行迫降,海军已经派出潜艇前往救援机组成员,此外有五十余架轰炸机受伤后返航。护航的F5战斗机被击落三十三架,另外有四十余架受伤,!空中战斗中击落日方各式飞机一百五十八架。到达东京上空后轰炸机群成功投弹,不过其中有两个大队的轰炸机群没能够找到预定目标,只能在次要地区投弹后返航。其余轰炸机均在预定区域投弹,而根据当时的实时航空照片来看,轰炸取得了预期效果,不过日方的具体损失暂时还没有明确数字,不过考虑到日本的建筑特征以及投弹的区域人口密度来分析,至少能够造成六万到八万人的伤亡!”伍世钟对战果的估算实际上是严重偏少了。

  这一次东京大轰炸中,四百多架的B16轰炸机投下了大约两千五百吨的燃烧弹,烧毁面积超过五十平方千米,四分之一的东京几乎被完全摧毁,该区域内有工业区,有商业区也有住宅区,有超过三十万栋房屋被烧毁,造成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死亡人数超过十五万人,受伤者超过二十万。

  这种轰炸效果丝毫都不比当今技术下的核弹轰炸效果!

  陈敬云看着报告上的数字,心中对于日本人的伤亡数据有太多的感觉,反而是想着:看来历史上美国人选择火烧东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效果如此好都让陈敬云想着继续对东京来多几次轰炸了。

  陈敬云放下报告,然后道:“成果还是不错的,损失也控制在了可接受的程度。看来这种策略还是可行了,空军那边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不但要轰炸东京,日本的其他城市也要进行!”

  陈敬云说完这些后就是挥了挥手让伍世钟出去了,对日本的后续轰炸行动并不用陈敬云去操心,自然有空军的一群将军们去谋划。

  而伍世钟回去后又是策划了对日本的其他主要城市发动大规模的燃烧弹轰炸,七月十二号,也就是东京遭到轰炸后次日,日本的另外一个重要城市也就是日本的航空工业中心名古屋遭到三百多架B16轰炸机的轰炸,七月十五号,日本广岛和长崎同时遭到分别数百架B11以及B17轰炸机的燃烧弹轰炸机,进入七月下旬的七月二十三号,中国空军再一次出动三百多架B16轰炸机轰炸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两天后轰炸了神户,七月二十九号,中国空军再一次出动高达四百架B16轰炸机轰炸东京!

  这一系列的轰炸都是以燃烧弹为主,有些是采用夜间低空轰炸,而有些则是采用白昼高空轰炸,这主要是看天气影响,因为日本的天气远远没有欧洲德国那边好,采取白昼高空轰炸的时候,由于云层太多就会迷失目标,所以轰炸的时机和日本当地的天气关系非常大,天气不好的话,B16轰炸机也会冒险采用夜间低空轰炸的模式。

  此外主要承担日本九州地区以及本州岛“中国”地区轰炸任务的除了B11轰炸机外,还有大量的B17战术轰炸机,而B17战术轰炸机可飞不了万米那么高,因此只能采取夜间低空轰炸的方式。

  这一系列的大规模战略轰炸不但大量摧毁了日本的工业设施,同时也造成了日本的大量房屋被烧毁,众多民众伤亡,迫使大量的日本城市距离逃离城市到农村躲避,那些没有被轰炸的工厂也是没有了工人来开工,如此进一步重创了日本这架战争机器的运转效率。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日本的东京被轰炸后,裕仁天皇亲自要求军方对中国进行反击,而日本陆海军的头脑们虽然一个个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也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筹划着对中国部分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的轰炸。

  实际上之前日本陆军航空队以及海军航空兵都发动过对上海的轰炸,不过很可惜的这几次的轰炸规模都比较小,每一次日本的那些轰炸机驾驶员都还没有看到上海呢就已经是被击落或者被迫返航。

  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一颗日本的炸弹落在上海的土地上!

  而现在日本想要再一次轰炸上海,就连日本陆军航空队的将领们都对此不抱有成功的希望!然而尽管知道成功希望不大,困难重重,但是在天皇以及高层将领的压力下,日本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兵还是凑出了超过百架的轰炸机以及一百多架的战斗机准备对上海发动空袭。

第〇九〇七章 日军的反扑

  七月十六号夜,日本九州岛上各大日军机场的诸多轰炸机陆续起飞。

  由于碍于日军自身的轰炸机升限和战斗机升限的限制,这一次日军的轰炸机群干脆就不打算飞行在高空,而是冒险采用了低空巡航和低空轰炸的模式。

  因为采用白昼高空轰炸的话,别说轰炸机飞不了上万米那么高,就算轰炸机飞的够高日本也找不到能够爬那么高的战斗机进行护航,有限的少量高空战斗机可都是得用在本土防空上呢。

  因此日本干脆使用低空进入、夜间轰炸的模式来进行,这样的话虽然会遭到敌军夜间战斗机的拦截以及地面火炮的阻击,但是总比在白天高空里被动挨打强得多。

  晚间十二点零五分,中国海军第五机动舰队的一艘驱逐舰发来警报,在东海上空发现了近百架的飞机,航向为西南方向。

  得到了这个警报后,中国沿海防空体系就是迅速运转了起来,沿海的众多雷达密切关注着东海上的任何可疑目标,不过日本的轰炸机群采取的是低空巡航模式,而这种模式因为地球曲面的影响就使得中国的远程预警雷达无法在太远距离上发现目标。

  五分钟后,在日本轰炸机群预定航向的珠江三角洲的上海以及相邻的南通已经是发布了防空警报,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响彻了整个上海夜空,不过虽然防空警报已经被拉响,不过上海市民们却是没有说慌慌张张的跑出家门,自从中日开战以来,上海的防空警报至少也拉响了三四次之多,一开始的时候民众们还慌慌张张的到各大防空洞躲避又或者是待在自家地下室里头甚至有些胆小的市民离开上海,前往内陆城市躲避可能到来的日本轰炸。

  但是在中国空军本土防空军,也就是第五航空军的奋力作战下,日本前面四次针对上海的轰炸都是遭到了彻彻底底的失败,基本上来袭的轰炸机群上海东部海面上就已经被击落或者驱赶,四次轰炸中也就只有长江以北的南通遭到了少量轰炸,而上海则是还没有遭到了哪怕是一枚航空炸弹的轰炸。

  如此三四次过后,上海市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现在听见防空警报都有些无动于衷,因为他们相信,本土防空军足以消灭任何来犯的敌机。

  普通市民们无动于衷,但是第五航空军部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空部队已经是全部进入了紧急状态,值班的飞行员们快速跑向自己的战机,而地勤人员则是进行着各种紧张的准备。同时还有更多的地勤人员和飞行员们被紧急叫醒,来不及梳洗就是匆忙跑出营房进行着各种准备工作。

  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带里,有着整个中国最为密集的军用机场群,而此时此刻这些机场已经是沸腾一片,全部进入了紧急状态。

  上海防空司令部,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防空司令部,负责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防空重任,辖有高达五个联队总数一千多架F10、F6、F7战斗机,同时还有八个独立防空团总数四千多门各口径防空炮。

  而这还只是空军的力量,此外在上海军港里还驻扎有一个海军岸基战斗机联队以及一个海军基地防空团。

  可以说,在长江三角洲这片小小的地区里,集中了不但是中国范围,同时也是世界范围里最为密集的防空力量。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防空力量,才能够在日本的前面四次轰炸中把日本的轰炸机群消灭在海面之上,确保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

  上海防空司令部内,毕阳同中将也是被人从睡梦中紧急叫醒,走进了作战指挥室里,连衣服扣子都没有扣好的他丝毫都没有在意自己的仪容,而是直接向一个值班指挥官问道:“陈参谋,情况如何了?”

  被问话的乃是上海防空司令部值班参谋陈华平上校,此人年约四十,此人看上去虽然其貌不扬,而且在军界中不算名声显赫,但是背景却是不小,因为此人乃是正儿八经的陈家子弟。而这个陈家自然不是说其他陈家,一般当今国人说起陈氏家族的时候,都是特指陈敬云的陈家。

  他乃是陈敬凯的长子,而陈敬凯也就是陈敬云三叔的长子,乃是陈敬云的亲堂兄。往下算的话,陈华平也就是被陈敬云内定为接班人陈华天的堂兄。

  陈氏家族里虽然说在陈敬云的那一代里没有人从军,陈敬云的几个堂兄全都是从商,但是第三代的也就是华子辈的嫡系子弟却是大多数都选择了从军,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说选择当一辈子军人,但是青年时代的步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中学毕业后进入各大军校,或者是武汉军官学校,又或者是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又或者是南京空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服役,立志于当职业军人的话就会和陈华平一样继续服役,而有着其他志向的话就会选择服役数年后退役从事其他行业,而大多数也是进入陈氏家族中的众多企业里任职。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还是当年陈敬云为了平衡国内对家族的反感,一直都没让自己的那些堂兄弟从军甚至从政,而是让他们去从商。到了第三代的时候,由于陈敬云把自己的儿子全部都送到了军队里,其他几家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不管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先服役几年再说。

  因此陈氏家族里的第三代子弟里,嫡系男丁都有服役的经历,并且也有几个一直留在军队里当职业军人,比如在空军里服役的陈华平,还有在陆军服役已经官至少将的陈敬声长子陈华同。

  不过这些第三代弟子里除了陈敬云庶长子陈华天、嫡子陈华俊以及陈敬声长子陈华同外,其他人都还是普通军官阶层,徘徊在尉官和校官阶层就和陈华平一样。他们并没有因为说是陈家子弟就能够爬的很快,身为陈氏家族的子弟,他们的前途得到了保证的同时,为了避免别人的闲话晋升速度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积累了足够的资历才能够升上去。不过他们和别人比的最大优势就是,只要资历够了,时间到了那么基本就会毫无悬念的升上去,比起普通军官而言这已经是天大的优势了。

  至于说陈敬云的两个儿子和陈敬声的长子则是有些例外,首先是陈敬云的两个儿子,当初陈敬云是准备把这两个人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军衔的晋升速度不能按照常人的途径来理解,他们都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官职中将,而且陈敬云确定了陈华天为继承人后,又是立即把陈华天晋升为上将,而此时陈华天不过三十一周岁而已。但是另外一方面没有得到陈敬云认可的陈华俊却是被陈敬云流放到了北部当了个守备司令,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陈敬云是不会继续晋升陈华俊的军衔了。但是陈敬云也没有直接把拉下来,而是就这么放着,在陈敬云的内心里陈华俊也算是个第二继承人了,万一陈华天出了什么意外的话,陈敬云就不得不考虑让陈华俊接自己的班了。

  陈敬云的这两个儿子是属于特殊情况,而陈敬声的长子陈华同的话,则是从军时间非常早,今年已经四十三岁的话从军时间已经高达二十多年,是一步一步熬到了少将的位置。

  其他人嘛,资历还太浅了些。

  陈华同虽然出身比其他人好,拥有极大优势的同时也是有些缺陷的,首先是为了避嫌他很少会出现说快速晋升的情况,但是身份的敏感也是让他的从军生涯小心翼翼,在外人面前可是不敢摆什么陈氏嫡系子弟的身份,要不然的话外人虽然奈何不了他,但是一旦传到了家族长辈的耳中,尤其是陈敬云耳中,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陈华平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被毕阳同问话后立即答道:“根据海军方面传达的消息,来袭机群出现在上海东北方向约两百公里左右,数量在一百架左右,不过他们的巡航高度比较低,我们的地面雷达暂时还无法发现。”

  地面的大型远程预警雷达虽然理论上来说能够发现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大型机群,但这只是理论上而已。

  随着各国的雷达技术大规模运用,一些反雷达的战术也是被相继提出,而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低空进入,以地球曲面来躲避雷达侦察。这种战术在1940年德国轰炸英国的时候就已经用过了,而之前不久的中日双方海空大战中,双方的舰载机攻击群也是采用了中低空进入的方式,直到快要高达的时候才快速爬升,为的就是避免被敌人的雷达提前发现。

  当然如果说B16轰炸机这种典型的高空轰炸机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发现就发现了,我飞的那么高,就算被你发现了你又能奈我何?
首节 上一节 657/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