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414节

  同样的理念还被陈敬云运用到铁路建设上,这些年来中国的大规模铁路修筑一直都是采取中外合资的模式,这些铁路建成后固然会被外资收走大量的运营利润,但是对于陈敬云来说,只要这些铁路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这些铁路能够给铁路沿线地区带来经济的发展,那么就已经足够了。

  修铁路的目的不是想要用铁路来赚钱,而是希望用铁路来带动地方经济以及巩固国防。

  芜湖钢铁公司同样是如此,尽管大部分利润都被伯利恒公司分走了,但是带给中国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进的钢铁技术。

  而不廉耻的说,假如战争一爆发,到时候甭管民营资本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被通通纳入国防经济体系当中来为国家效力。

  基于这些理念,所以陈敬云对于国产货的定义是相当宽松的!

  但是海军之前却是没想到这些,海军之前一直努力引进十六寸舰炮的技术,但是都是采取用上海兵工厂来接受技术,可是没有想过让美国人直接到中国设立舰炮生产工厂。

  不过一想想日本人的舰炮技术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后也就释然了。

  萨镇冰道:“明白了,随后我会和美国方面进行接触,看能不能让他们直接在国内设厂!”

  陈敬云点点头:“嗯!”

  这个时候,萨镇冰才是继续往下说新式战舰的设计:“新式战舰的主炮布局以及装甲布局很大程度上沿用炎帝级战列舰的布局,而整体的防护能力受限于吨位,有了较大的削弱。不过根据东海大海战的经验以及多次的相关实验,将来的海战距离将会进一步提高,将会在两万码到三万码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进行,因此侧舷装甲的弱化是可以接受的,而相对的也进一步增加了水平装甲的防护!”

  “由此新式战舰的侧舷装甲最厚处为十一英寸,采取十五度倾斜,炮塔正面采取十五寸装甲,水平装甲进一步强化,主水平装甲达到了六寸厚。同时由于鱼雷威胁渐大,侧舷水下也采用了防鱼雷装甲带,如此设计的新式战舰虽然在中近距离上的防护能力不如炎帝级,但是在中远距离上的防护能力,尤其是水平防护能力却是超过了炎帝级!”

  陈敬云也是知道战列舰的交战距离会越来越大,所以也就赞同了这一说法,点了头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动力系统方面预计采用上海动力公司的新式蒸汽轮机,此次上海动力公司提交了新式蒸汽轮机的设计方案,如果能够顺利投产的话性能不会比国外的同类产品差多少。不过为了防止上海动力公司无法及时完成新式动力的研发,所以也是和英国的帕森斯公司进行了联络,以便在国产动力不过关的时候随时替换为进口动力!”

  动力系统一直都是中国造舰方面的短板,在同样是短板的火力系统上虽然也不能生产大口径舰炮,但是八寸以下的中小口径舰炮却是没有问题,然而这动力系统却是不管装载在战列舰上还是重巡上的又或者是轻巡甚至是驱逐舰上的都不怎么样,对比国外的同类产品一直都有着差距。这种差距在辅助舰艇上还能忍受,但是在国之重器的战列舰上就无法忍受了。舰政司已经是计算过,假如采用上海动力公司现有的蒸汽动力系统,那么按照新式战舰的初始设计方案里分配给动力系统的空间和重量很有可能最大航速连二十七点五节都达不到,更别说是设计要求中的二十八节。所以要么是上海动力东西拿出新式产品来,要么就只能是选择进口了。

  这从火力、防护一直讲到动力,萨镇冰算是把这款新式战舰给陈敬云说了个大概。

  海军部既然能够把这个初始设计方案送到陈敬云面前来,那么这个方案自然是在海军内部中已经得到了通过的,不然不会愣头愣脑的送到陈敬云这里来。陈敬云看了后,觉得这航速虽然只有二十八节低了点,但是考虑到现在还只是1923年,这二十八节的航速也勉强能够接受。而且他也知道依靠现今的技术水平这个速度已经是不可能再提高了,这年头全世界的动力水平都只有这样,不管是用国产还是用进口货都不会本质上的改变。

  战舰的其他技术细节上,副炮上继续沿用中国海军的通用高平两用炮五寸四十倍炮,计划是十座双联装一共二十门之多,副炮的数量和炎帝级是一样多。防空炮上面采用八门的三寸五十倍防空炮以及八座三联装三十毫米防空炮。

  最后的设计方案是:三万五千吨标准排水量,三座三联装十六寸四十五倍炮,侧舷最厚处为十一英寸,水平装甲最厚处为六英寸,副炮为十座双联装五寸四十倍高平两用炮,高炮为八座单装三寸五十倍炮,八座三联装三十毫米防空炮。采用全燃油锅炉,四轴推进,预计最高动力输出为十二万匹马力,最高航速为二十八节。以十五节巡航时,续航距离为一万海里。

  当陈敬云批准了这一设计方案后,海军就是迅速行动了起来立即开始准备建造工作,甚至连造舰经费都不用专门申请了,因为在中日战争当中海军已经获得了战时紧急造舰计划的大批经费,其中就包括了两艘尧帝级战列舰的经费,现在两艘尧帝级再一次被拆除后,这批造舰经费刚好就可以用在新式战列舰上面来。

  于是乎,华盛顿条约刚签订没几个月,也就是在1924年的一月份,中国的新一代战列舰的一号舰就是正式在江南造船厂动工,二号舰也预计会在三月份同样在江南造船厂动工。其首舰被命名为“舜帝号”,二号舰被命名为“颛顼号”,按照首舰名为级别名的原则,这一级战列舰就是被称之为舜帝级战列舰。

  战列舰的命名都是陈敬云亲自命名的,而陈敬云选用名字的时候也是有意以民族象征作为舰名,比如之前的两手前无畏战列舰所采用的华夏号、炎黄号,甚至是那两艘装甲巡洋舰上也是用了特定的长江号和黄河号这两条中国的母亲河,而新式战列舰上陈敬云也是沿用了上古帝皇的名字,不过也不是说严格遵循三皇五帝这些顺序,只要是觉得适合了就用。

  中国的舜帝级战列舰之所以设计时间那么快,除了舰政司内部原本就有着大量的储备设计方案外,更重要的是,日本的高雄号和土佐号就快要完工了,尤其是去年战争时期紧急继续的土佐号更是已经完成了主体建造工作,目前都已经是在进行最后的舾装测试阶段了,按照正常情况来看,最迟今年年底就能够服役,这对于压力庞大的中国海里来说可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所以舜帝级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一路赶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建成然后进入海军中服役。

  在中国海军动工了新一代条约战列舰的时候,中国海军和其他国家海军一样,同样也是对条约重型巡洋舰进行了探讨设计。

  中国海军中原本的重型巡洋舰是为一万五千吨的均衡性巡洋舰,也就是华太级、世广级这两级四艘为标准的。但是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把辅助舰的吨位上限限制在一万吨以内,而且还把中国海军中这四艘重巡化为了主力舰之内。而这也就代表着中国不能继续建造超过一万吨的重型巡洋舰了,要建也可以,但是那就得占用主力舰的吨位。

  现在中国的主力舰吨位可都是用光了,一点都没有多的。而随着两艘世广级重型巡洋舰建成下水并进入海军服役后,海军内部对于下一代的辅助舰要怎么建也是充满了矛盾。

  中国海军十几年前就已经玩过装备八寸舰炮的万吨重巡了,当年的兴上号可是撑起了中国海军的天空,然而十几年后的今年这些万吨重巡就是让海军无法入眼了。

  但是看不上也没办法,谁让条约限死了一万吨和把寸舰炮的上限呢,为此,舰政司也是和其他国家一样,提出了条约型重巡的设计方案。

  这年头,世界各国海军的选择基本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尽可能的在一万吨的船体上堆积更多的八寸舰炮,然后保障航速,至于防护力都被各国的军舰设计师们集体抛弃了。

  然而这些薄皮高速重巡实在是让中国海军方面放心不下,所以条约型重巡从1922年就开始进行相关的设计讨论,但是直到1924年依旧没能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而这个时候英日美的条约重巡大多已经开工了。

  不过好在中国现今的重型巡洋舰数量并不紧缺,去年下半年两艘世广级重型巡洋舰相继进入海军中服役,极大的缓解了海军中对于重巡的迫切需求。目前哪怕是华太号战沉了后,中国目前依旧拥有三艘一万五千吨的重型巡洋舰,此外还有两艘老旧的兴上级万吨重巡,因此在最近四五年内,中国对重巡并没有太大的急迫需求,因为也不用太过着急的开工建造。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英日美等国的大批条约重巡将会持续建成服役,那么中国也就不可能一直靠着这几艘重巡来撑场面了。

  所以下一代的重巡设计工作就是成为了很多海军将领为止纠结的事情。

  然而就在海军纠结于万吨条约重巡的时候,舰政司造船科科长韩通林上校却是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构想,那就是设计一款航空战舰!

第〇五九二章 航空战舰的阴谋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相关限制和漏洞,韩通林上校提出完全建造一款三万三千吨又或者是两万七千吨的航空战舰。此类战舰将会占用航空母舰的吨位,战舰的前半部集中布置三到三座炮塔,炮塔上暂时部署八寸舰炮,但是炮塔座圈却是按照可装备十四寸舰炮来设计,如果在条约期间开战,那么就可以通过紧急换装十四寸的舰炮,让己方短时间内获得一艘装备十四寸舰炮的主力战列舰。

  当然为了让航空战舰符合航母的分类,后半部还必须部署机库和甲板,不要求他具备航母的作战能力,但是至少看起来得像是航母。

  简单说,这就是一种打着航母的名头的战列舰!

  这种构思让中国海军高层动心不已,要知道主力舰的吨位是有限的,航母的吨位虽然也被限制了,但是中国的航母吨位不少,足足有十三万五千吨,现在都只用了八万吨,还有足足五万五千吨可以用呢。而且航母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不过按照中国海军目前的规模来说,四艘两万吨级的航母已经足够使用了,剩下的吨位空着也是空着,造多也是浪费,如果把剩余的五万多吨位用来造航空战舰的话,那么就可以让中国海军增加两艘两万七千吨左右的航空战舰。

  到这时候这种航空虽然在条约期间只装备了八门的八寸舰炮,但是却能集火力、防护以及航速甚至是航母空战能力于一体,不但可以胜任均衡性重巡的作战任务,而且航空战舰还能提供作战飞机为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以及空中侦察等。

  因为哪怕是不经过改装,那么这种航空战舰也能够集航母和重巡于一身,并有效的完成任务。

  而在条约期间如果爆发战争又或者是条约到期后,那么海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些八寸炮换成十四寸炮,上海兵工厂虽然暂时造不了十五寸或者十六寸的舰炮,但是老式的十四寸四十五倍炮还是勉强可以的。而如此一来,就能够多出两艘装备了十四寸舰炮的主力舰来了。

  如此诱人的构思让海军高层立刻让舰政司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来,而这年头的军舰设计虽然具体数据保密,但是一些概念却是很难保密的,这个航空战舰的概念一提出来后,中国海军内部进行讨论之际也是被其他国家情报机构迅速得知,于是乎,各国的军舰设计师门看到了一个突破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的曙光!

  那就是航空战舰!

  当中国海军自己也在进行着航空战舰的设计和研讨的时候,日本和美国乃是英国都是迅速的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和设计!

  而当中国海军历尽数月把初始设计方案随同第四期海军发展计划送到了陈敬云,却是让一直不知道此事的陈敬云哭笑不得,然后是摇着头就是准备大笔一挥把这个不伦不类的设计方案给枪毙掉。开什么玩笑,他从华盛顿海军条约里头争取来的航母吨位可不是用来造航空战舰这种东西的,那可是为了打造航母舰队而争取的。

  不过当他看到了设计理由里说各国也已经展开了相关的设计时,陈敬云的脑海里立马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那就是三十年代后中国的一票正规航母PK日本甚至美国的一堆航空战舰,从中国航母上起飞的大批舰载机无情的淹没了那些不伦不类的航空战舰。想到了这个场景的陈敬云放下了笔,然后是一边用手指敲击着桌面一边是沉思了起来。

  半晌后他直接在航空战舰的设计方案中批示:“此舰甚好,望有详细内容呈之!”

  既然航空战舰这种东西被提了出来,而且看英日美等国也是大有兴趣一副要跟进的模样,那么陈敬云就想着,能够用航空战舰把他们带到沟里去,使得各国暂缓甚至停止正规航母发展的话,那么未来给中国海军所带来的优势绝对比造两艘战列舰要大。

  既然是要把英日美都带到沟里去,最好是连自己人也一起骗。于是乎陈敬云召见了程璧光,说航母战舰的概念很不错,希望海军继续研究,继续完善相关的作战理论和战舰的设计工作。

  陈敬云都这么说了,中国海军上下更是呈现了对航空战舰的研究高潮,各种航空战舰的作战理论被不断的提了出来,各种的详细设计方案也是被拿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414/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