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319节

  随即,钱翰朗向对面的陈彩道:“陈局长,现在我们国社党正面临着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党内混进了大量的革命叛徒,他们试图动摇陈领袖在国社党内的意志,他们试图动摇国社党带领华夏复兴的决心。现在党内的纪律委员会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准备,到时候还希望调查局方面给予全方面的支援!”

  陈彩毫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这事的重要性我是清楚的,来之前少爷已经吩咐过让我调查局配合纪律委员会的工作,再说身为国社党的一份子,清除党内的不法分子是我的责任!”

  身为陈敬云最亲密的下属,陈彩自然也是加入了国社党的,并兼任国社党纪律委员会的委员。

  钱翰朗点头道:“好,此事重大,决不能有任何的变动,另外主席已经吩咐过,此时只要不涉及中央委员会成员,其他党内违法分子我等可便宜行事。”

  陈彩依旧面无表情:“我知道!”

  推行宣扬领袖训政模式时暴露出来的少数国社党成员不具备鉴定革命意志的事情让陈敬云很生气,他弄出来这个国社党可是为了掌控政权,掌控军队的,可不是弄出来反对自己的。所以这个事情一暴露出来,陈敬云就是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对内部进行清洗的秘密指令,秘书长钱翰朗、宣传部赵毕秋和调查局的陈彩三人组成的国社党清查违法违纪小组及时宣告成立后,立即进行了秘密而迅速的清洗活动,一大批对陈敬云保持怀疑或者反对态度的人被秘密逮捕或者开除党籍。

  而这些血腥残酷的事情到了最后就会化为一连串的数据交到陈敬云的手上,对于看习惯了数万伤亡数字的陈敬云而言,逮捕区区数百人,枪毙数十人的清洗活动没能让他沉思太久,只在报告书末批示了一句:“清查小组的工作成效卓越,还望加深加强工作!”

  把手中这份有着绝密字样的报告书放下后,陈敬云起身离开,随后离开了办公室来回到了后院。

  刚进大门,就听见了里面传来了一阵小儿啼哭的声音,陈敬云走了进去的就看着林韵正抱着孩子哄着。林韵在怀孕十月后,于今年二月产下一字。这个陈敬云次子的出生让一大群人兴奋不已,福州的老太太陈俞氏甚至坐船来了南京一趟看望这个嫡孙。林韵的母亲林夫人更是比陈敬云和林韵自己都高兴,在她看来,林韵生出的这个儿子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储君了,至于养在外头的那个陈敬云长子,再怎么说都是庶出,不可能威胁到自己这个外孙的位置。不得不说,林夫人的心思还停留在前清时代。

  陈敬云上前:“怎么了?”

  已经成为妈妈数个月的林韵也是一脸苦闷:“不知道怎么的,我一抱他就哭!”

  陈敬云准备接过来抱,但是这小不点不但在他妈妈怀里哭,就连在陈敬云怀里也哭着,弄的陈敬云哄了半天也没能让他止住,不得已之下只能交给一旁的奶妈,说来也怪,这孩子一到奶妈怀里就立马不哭了,这让一边的林韵看的原本就有些虚胖的小脸更是涨的鼓鼓的。

  陈敬云笑了笑伸手搂住林韵的腰肢:“你啊,都是当了母亲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喜欢生气啊!”

  林韵心里郁闷着,也不搭话!

  好半晌后才开口:“对了,这几天听外头的人说,以后是要在北定都?我们是不是要搬到北京去啊?”

  陈敬云沉思了会后道:“这个事暂时还没有定论,定都这种事情乃是举国大事,为夫一个人也是不能独断,还得到时候和大伙一起商讨!”

  林韵道:“我喜欢这里!喜欢这个家!”

  林韵无所顾忌的表达了她的意见,对于她来说,定都这种事情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她将来住在那里的问题,定都在北京的话她就得跟着陈敬云去北京住,定都南京的话她就可以留在南京和陈敬云继续住这里。至于定都所关系到的国防战略以及政治问题,并不是她所关心的内容。

  陈敬云听罢后也是道:“我也喜欢这里,不过定都事关重大,我们还需要再商谈的!”

  陈敬云这边都在考虑着定都北京还是南京了,而被作为候选项之一的北京城里头,此时却是一片慌乱!

第〇四四四章 大厦将倾

  “十一师不是在沧州吗,怎么跑到保定去了?”北京城内,段祺瑞打大发脾气,而身边的几个北洋军将领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敢说什么话的,只能是等了小半天后眼见着段祺瑞看上去没有那么生气了,其中一个人才尝试着道:“十一师本来是预定驻扎在沧州的,可是两天前沧州遭遇敌军前锋的进攻,第十一师支撑不住后不得已才向西北方向转进!”

  段祺瑞却是冷哼一声:“你们就不用为徐树铮开解了,他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不就是想要保住那几千的残兵吗!”

  段祺瑞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等北洋这颗大树倒了,他徐树铮留着几千残兵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飞上天去不成!

  沉闷了半晌后,段祺瑞突然叹了口气:“唉,济南一战没了十六师,如今十一师也败退沧州,纵观整个京畿地区,我们竟然连数万兵力都凑不出来!”

  北洋军在津浦线上的一败再败,而北洋军的主力早已经在江北战役和徐州战役中被消耗一空,后来段祺瑞把第二军最后的主力部署在了济南,可是济南一战仅仅数天时间内就宣告崩溃,他段祺瑞最后只剩下了万余人而已,而现今连徐树铮的第十一师也是在沧州败退,然后转进保定。

  到了现今,段祺瑞手中能够控制的部队已经不足万人,而这近万人已经没有了完整的编制,全都是前线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段祺瑞好不容易把他们组成了两旅四团,王士珍也是及时的给这支由残兵败将组成的部队颁布了最新的番号,称之为陆军第十四师。

  而京畿地区,除了段祺瑞手下的这支残兵败将组成的第十四师外,保定那边还有徐树铮的残部五千余人,再者就是袁大公子袁克定手下的第十二师以及没有成军只编练了两个团并且没有重武器的第十三师了。至于其他部队,不是在津浦沿线各个战役中被国民军击败,就是往西方撤退,比如张勋的第八师残部一路从清江浦推撤往山东,然后徐州战役中北洋军大败的时候张勋逃的比兔子还快,立马就穿越了津浦线,甚至都没有在济南停留而是一路直奔河南北部而去。

  而其他的几支部队大多如此,当然,投降的也不在少数,大多数都是一个营,一个团的规模进行投降,当然也有第十六师这样整个师兵变后进行投诚的。

  哪怕是再乐观的人对北洋大局也是很难有着什么信心了,大部分北洋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已经是策划着各种各样的退路,不管是带着私财逃入租借还是说准备倒打一耙立下功劳投向陈敬云,各种心思的人都有。

  大厦将倾之下,人人都开始谋划着退路了,就连段祺瑞本人都是想着下一步是不是该和南边接触接触,当然这并不是说代表北洋进行和谈,而是代表他段祺瑞自己进行和谈。

  实际上,自从徐州战败以来,段祺瑞乃至袁世凯都已经通过秘密的渠道给陈敬云传去了和谈的信号,而且条件也是越来越宽松,从一开始的封陈敬云为东南九省宣抚使,再到划江而治的提议都没有得到陈敬云的回复。

  而陈敬云不答应和谈的理由很简单,他要的可不是什么九省宣抚使,更不是什么划江而治,他可是要取代北洋的。在国民军占据了全面优势下,北洋除了全方位的投降外,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如此情况下,实际上袁世凯和段祺瑞谋划的第二次南北和谈还没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了!袁世凯看着北洋军局势一天比一天坏,在济南也失守之后袁世凯就是再一次陷入了昏迷不醒的状态,他的医生说袁世凯的尿毒症恶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剩下的日子可能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了了,尽管去年的时候袁世凯就封锁了自己时日无多的消息,但是这一次昏迷不醒后,段祺瑞和王士珍等人终于是从袁世凯的私人医生口中得到了袁世凯时日无多的准确消息。

  袁世凯要死了!如果是以前甚至只是一年前的话,那么段祺瑞所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该怎么样才能从诸多的竞争对手当中夺取袁世凯留下的政治遗产,然后登上北洋军领袖的位置。然而现在可不是一年前,现在北洋这颗大树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最后阶段,之所以到现在还勉强维持着那是因为袁世凯还没有死。

  如果袁世凯一旦死了,消息一传出去后,下面的北洋军各大将领们估计就会立马四分五裂,而且大部分估计都会投入南方联军的怀抱。

  就连段祺瑞自己都是这么想的,袁世凯时日无多的消息只有他和王士珍两个人知道,甚至连冯国璋都被他瞒住了,冯国璋自从被袁世凯从前线撤职之后回到了北京就是低调无比,回京半个月后就是带着家人前往了天津租界,一副退出军政两届的模样。

  段祺瑞和王士珍虽然把袁世凯时日无多的消息给满足了,但是袁世凯昏迷不醒的消息却是满不足的。

  在湖北武汉,段芝贵阴沉着脸:“那么多人,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有老头子的准信,而且连面都见不到!”

  王占元也是满脸忧虑:“京城那边消息纷乱,有的说老头子重病不醒,有的说老头子无大碍,更有甚者说老头子已经西去了!陆军部那边也是千篇一律的口吻,除了让我们派遣援军北上外,就没有其他话了。”

  段芝贵和曹锟一样,算得上是北洋军诸多军阀里头第二梯队的人,只不过这两年来段芝贵爬的比曹锟要快得多,当上了第一军军长后权势已经不让与冯国璋,他手中的第一军和掌控的三个湖北省陆军加在一起,总兵力高达六七万人,这可是北洋军体系下除了冯国璋手下第二军外的最大军事力量了。

  江北战役北洋军战败后,冯国璋手下的第二军精锐尽失,冯国璋个人的权势也是从天上跌倒了地上,再徐州战事之后,第二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冯国璋个人也是被袁世凯彻底一撸到底。

  现今的北洋军体系里头,他段芝贵就是第一号人物了,手底下的北洋军第二师、第六师乃是北洋军起家的六镇之二,嫡系中的嫡系,战斗力非同小可,再者他手中的湖北省陆军三个师也不是其他省份的地方陆军可以相比的,他手中的湖北省陆军可是当年革命党起家的部队,后来被黎元洪所掌控,历尽了辛亥革命和湖北内乱后才被段芝贵一手所掌控,和其他军阀部队相比可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部队了。

  而段芝贵坐镇湖北后,也的确是让实力不足的国民军止步不前,让湖北至今还牢牢的掌控在北洋军手中。

  然而随着国民军在津浦线上快速北上,现在已经抵达北京城边缘了,这让坐镇湖北的段芝贵是心中着急无比,想要派兵北上增援,但是国民军虽然在湖北的部队不多,但是进入河南的部队却是很多,信阳一带的国民军已经高达两万余人,段芝贵手下的第六师不得不分出一旅去增援曹锟残部。

  加上河南的其他方向,这让段芝贵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来北上。如果硬要派兵北上的话,那么将来可能就是他派了援军入京,但是国民军随后就占据河南,然后彻底分开直隶和湖北之间的联系。到时候实力减弱之后的段芝贵可没有信心来面对国民军的四面围攻。

  段芝贵无法派兵北上,这让实力不足的直隶地区的北洋军根本就无法抵挡国民军优势兵力的推进!沧州失守后不久,国民军又攻占了保定,而天津方面由于和外国的各种协议不得直接派兵,李继民当时是想着让士兵脱下军服,然后换上警察服装成为武装警察入驻天津,但是迎来了各国公使的强烈抗议,就连一直支持陈敬云的美国方面也是传达了不满。这不得不让陈敬云下令李继民停止这种行为,然后通过和各国外交官的紧急商讨后,各国允许国民军派遣武装警察入驻,但是绝不能是国民军现役主力部队脱下了军服换上了警察制服后就带着轻重武器拖着大炮进驻。不得已之下陈敬云只能是紧急命令原本驻扎在徐州的徐州守备团即可改装,只装备步枪、手枪等轻武器然后成为国民军体系下的武装警察团驻扎天津。

  保定、沧州、天津陆续进入在国民军的手中,这个时候,北京城已经是直接面临国民军的重兵进攻了。

  尽管手里头还有着一个残兵败将组成的第十四师,而且徐树铮的残部四千多人也是撤退到了北京,另外还有袁大公子手下的一个满编第十二师以及一个还没有成军的第十三师。但是段祺瑞依旧没有守住北京城的信心。

  北京城危急,而其他方向上的北洋军将领们的心思就更乱了,而偏偏这个时候又传来了袁世凯昏迷不醒,甚至传出了已经病亡的消息,这如何能够让外面那么多的北洋军将领安心,而在这种混乱时刻,陈敬云也是派遣了不少的说客前往各个地方,说服那些北洋军将领们投降,虽然国民军有能力直接攻下北京,但是如果能够不战而下的话那自然是更好的。
首节 上一节 319/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