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268节

  除了汇报巢湖失守外,曹锟是再一次请求陆军派遣援军支援,请调第十师、第十一师进入皖南地区增援。

  段祺瑞是个老北洋了,对北洋军里的诸多弯弯绕绕都清楚得很,别看曹锟战报上说是杀伤国民军数万人,后来由于弹药缺乏才转进后撤。但是段祺瑞自己琢磨着,在巢湖那边杀伤国民军七八千人应该是有的,毕竟巢湖战役中,可是集结了众多北洋军主力,不但有北洋军第三师自己还有诸多安徽省陆军,另外唐天喜的第十师也是前往增援了,就算最后巢湖没守住,但是拖延时间并杀伤七八千国民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他还不知道,曹锟只说从巢湖转进北撤,具体的伤亡数字只用了一个数千人,段祺瑞习惯性的把这个数字放大了以前,也就得出了把国民军一比一的伤亡比例,而这个比例也是符合段祺瑞自己的猜测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现在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北洋军第三师独立旅都已经是被全歼,那些撤退的并不是巢湖守军而是吴佩孚支队。

  段祺瑞想着巢湖那边打的虽然败了,但是应该不至于伤经动骨,不过巢湖一丢则是对北洋军的整体安徽战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事先策划的利用巢湖以及含山地区的山地挡住国民军兵锋,然后等大军汇集后在决一死战的战略就落空了,而且巢湖一丢,主动权就是被国民军掌控着,国民军愿意下一步打合肥就是打合肥,如果不打合肥也完全可以东进进攻滁州,或者是干脆进攻江北,这些北洋军都是要一一防备,然而如此一来,北洋军的兵力就更加紧缺了,津浦线和安徽地区的北洋军兵力本来就很紧张了,现在丧失了主动权后处处都要防守,就更加显得兵力不足了。

  袁世凯沉着脸大半天后道:“皖南那边不能丢,等下你再给徐树铮去个电报,让他尽快把主力调到蚌埠去。他都待在徐州好几个月了,难不成还想在徐州安家不成!”

  段祺瑞听着袁世凯如此不客气的话心中也是一暗,这徐树铮说起来可是他的人,徐树铮能够当上第十一师师长可是让段祺瑞花费了老大的心血,为的就是改变手中没有嫡系部队的尴尬情况。北洋军里头虽然部队不少,但是也不知道是他段祺瑞倒霉还是走运,成立内阁后就当上了陆军总长,但是同样的由于没有领兵在外,使得他很难掌控军权,辛亥后的这两年北洋军声势大震的时候,另外在外的那些将领们个个都是手握兵权,不用两年工夫就是把北洋军彻底变成了各个将领的私军,一度到了连袁世凯的话都阳奉阴违了,其中以冯国璋为甚,连袁世凯让他进京都敢找借口推脱,第二军已经是快变成冯国璋的私人军队了。

  前些时候曹锟向袁世凯请求援军的时候,袁世凯让冯国璋调第十师西进增援,冯国璋都是因为谨慎的缘故而推脱,最后实在是推脱不了了才让唐天喜派了一个旅西进。而等后来巢湖危急,国民军在仙踪地区和第十九旅交战,并且第五混成旅切断了巢湖守军退路的时候,冯国璋才是掐指一算,把巢湖方向的国民军算出了的大概数量:至少四个师。这确定了巢湖就是国民军的主攻方向后,冯国璋才命令唐天喜的第十师主力西进增援巢湖,不过那个时候国民军第五师已经在仙踪地区和唐天喜第十师的第十九旅交战,随后国民军第一师的主力部队也加入了进来,第五师得到了增援后很快攻占了仙踪,并把唐天喜的第十师牢牢的压制在仙踪以东地区。

  唐天喜第十师调动情况大体算是各地北洋军对袁世凯命令阴奉阳违的一个缩影。

  冯国璋掌控了私军,段祺瑞很为陆军总长这个时候却是发现自己并没有嫡系部队,所以他一边把他的心腹嫡系徐树铮推上了第十一师师长的位置,另外一方面则是加大拉拢了由禁卫军改变而来的第十六师,企图把第十六师变成自己的嫡系部队。

  由于南方战事激烈,段祺瑞可是深知南边打的激烈无比,当初参与苏南战事的各部队都损失惨重,而现在他对徐树铮还是非常看重的,生怕自己这支唯一的嫡系部队受到重创,所以就暗示了徐树铮慢慢走,不要急在一时。这徐树铮本来也是有心思保存实力,顶头上司段祺瑞说让他慢慢走,他自然是乐的慢慢磨蹭,在徐州里住下了就不动挪窝了,一副要把徐州当成老巢地盘的模样。

  徐树铮如此,袁世凯自然是极为不满意的,所以才有了刚才的这一句话!

  段祺瑞听罢后当即道:“大总统放心,徐师长虽然年轻但是不会勿了大事的,等我向他呈明利害后,他会南下的!”

  袁世凯点了点头,也不看段祺瑞一眼!但是心里头却是更想着建立起一支由亲朋子弟组成的亲卫军来了。现在的这些将领都是靠不住的,一个个都想着自保羽翼,也不想想没了北洋这个体系他们连个屁都不是。人啊,都是会变啊,他们早已经不是当年小站练兵时候的那群忠心报国的军人了。

  袁世凯感叹着的时候,段祺瑞也不敢含,当天就是给徐树铮去了电报,让他从徐州南下抵达蚌埠,然后视情况增援安徽还是增援江北,当然最好是别去江北,因为这一去江北了那就得规划到冯国璋的指挥下,这可是段祺瑞所不愿意的。因为时间一场的话这第十一师估计就变成第十师一样,完全落入冯国璋的掌控当中了,要知道当初唐天喜可是出身第三师,和曹锟的关系可不谓不深,但是一加入到第二军之后,就对曹锟的求援无视了,等冯国璋下令了后他才派出了援军。

  所以这第十一师能不去江北就不去江北!,而在这之前,得先到了蚌埠再说!

第〇三七二章 扩军再扩军

  随着巢湖战役的结束,国民军虽然比先前预料的要晚的一段时间才攻占巢湖,但是毕竟是把巢湖给拿下来了,而巢湖拿下来后也就让国民军在渡江之后有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和后勤基地。通过溪河这条小河,国民军的河运补给线能够进一步延伸到巢湖中,国民军的后勤运输船先是抵达裕溪口,然后通过溪河以及陆路再把众多的后勤物资源源不断地往北运输,为此国民军还在裕溪口建立了众多临时码头,并且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大型后勤基地,专门用于后期物资的转运。

  裕溪口的这个临时后勤基地将会分成两条路形成补给线,一部分是用陆路交通,对西进的第四师、北上的第五师以及第一师进行补给,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小型船只利用溪河运往巢湖,然后以巢湖为临时集散中心分别对第五混成旅、第九师、第八师等部队进行补给。

  为了能够更高效的利用河道运输,同时考虑到苏南、皖南以及其他长江沿岸地区水网密布,国民军很早就开始发展小型船只,后勤部早就订购了一大批的百吨以下低吃水线的运输船只,并且都为这些船只加装了重机枪,后勤部就利用这些小型运输船组建了两个水上运输团,一个派往了江西进驻潘阳湖水系那边,而另外一个则是准备进驻巢湖水系。另外还有大型运输船队组成的水上运输团两个,负责长江航道、珠江航道的河道运输。

  后勤部为了支撑前线各部队的作战,可谓是花费了极大心思,后勤部的孙广亮几乎是整天忙得不见人影。

  而在后勤部的鼎力支持下,巢湖方面的部队很快就是得到了大批量的物资补给,参谋部调遣的新兵也是来了一千多人,然后被补充到了各部队中,短短两天内就是让巢湖内的略有损失的第九师和第八师恢复了绝大部分的战斗力,然后按照命令大举北上。

  攻下巢湖后,第九师和第八师以及第五混成旅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短暂休整时间,而这段时间内,国民军和北洋军的战事却没有停下来,仙踪地区的双方交战已经进入白炽化,唐天喜第十师主力已经抵达对仙踪地区发动了猛攻,第五师和第一师双方合并后,兵力和火力都占据了优势,一时间仙踪地区也是没有多大威胁。

  在这短短两天内,国民军统帅部就已经重新制定了新一轮的全面计划,刚上任的沈纲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刚上任就召集了参谋部的各部门主管召开会议,然后又是没有停歇的和后勤部、海军、空军的人多次的召开了联合会议。结合了多方情况和意见后,沈纲很快就拿出了新一轮的全面作战计划。

  “本计划依旧以攻占滁州以及蚌埠切断津浦线为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军就有必要发起一连串的作战,包括攻占合肥,击败唐天喜第十师。”沈纲的面色虽然有些疲惫,但是掩饰不住他的神采飞扬的神情,以前他虽然参与了不少国民军的战略规划,但是以前他都是一个次要的角色,只能是出意见而已,而现在却是由他来全盘统筹,这把握全局的滋味很让沈纲受用。

  “现在我军第一师和第五师已经在仙踪地区和唐天喜第十师交战,根据前线之回报,这个唐天喜第十师的部队并不比曹锟第三师的差到哪里去,现在我军两个师驻防仙踪虽然没什么危险,甚至击败唐天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要重创乃至全歼的话却是很难,唐天喜随时都能够撤回滁州而坚守。”

  沈纲继续说道:“为此,参谋部计划派遣第四师往东北方向而去,直扑滁州。如此情况下,唐天喜势必会分兵回师滁州,届时第四师再掉头西进,打一个阻击战。配合第五师以及第一师对其重创!”

  任何军事计划的核心都是以己方优势兵力对敌人的劣势兵力进行包围并重创。沈纲的计划也同样如此,就是想要集合三个师的兵力重创唐天喜第十师,不过沈纲也极为谨慎的指出:“至于全歼的可能性极小,我军要想在开阔平原地区全歼唐天喜的这一万多人,至少要投入五倍以上兵力才可能办到,现在我军缺乏这个兵力。”

  “对唐天喜的作战计划是其一,其二是对唐天喜实施打击的时候,第二军之主力部队第九师、第八师、第五混成旅继续北上攻占合肥。”沈纲继续对陈敬云解释着他的作战计划:“现在合肥中曹锟的兵力已经所剩不多,应该只有万余人而已。

  前期作战中,我军已经消灭北洋军第三师之独立旅,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全部。另外我军第六师在舒城地区已经和敌军北洋军第六旅、安徽省陆军第二师交战,初步预计那边的敌军兵力应该在一万三千人以上,现在正在拉锯当中。

  在我军第九师之正面肥东地区乃是吴佩孚所部五千人,按照战前对安徽地区敌军兵力的判断,合肥内剩余兵力应该只剩余安徽省陆军第一师的一个旅,北洋军第三师第五旅的剩余兵力三千余以及第三师的其余直属兵力。总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

  届时我军以第九师为主力,第八师配合,第五混成旅掩护,足以拿下合肥。并且那时候我军在仙踪地区汇集优势兵力后应该能够取得对唐天喜第十师的胜利,那时候即便不能够重创唐天喜的第十师,但是也能够把他逼回滁州避免对我们后路的威胁,届时我军还能够从先仙踪地区抽调一个师的兵力北上合肥增援。”

  沈纲的一连串解说中,陈敬云是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沈纲在墙上的地图上指示着,等沈纲大体说完后点头道:“不错,你这计划做得不错!”

  陈敬云这么说显然是同意沈纲的计划了,这也让沈纲放下心来,毕竟这是他第一次主持国民军的整体战略计划,要是没能通过的话多少会影响到他在参谋部内的声誉。

  “安徽这边的计划应该是没有问题了,等会参谋部就按照这个计划下令吧,不过空军那边不是上报说在九江以及安庆西部都发现了北洋军的踪迹吗,参谋部对此有没有实现的准备和安排!”陈敬云一边说着一边让沈纲坐下。

  沈纲坐下后道:“我也得到空军的消息了,不过大帅放心参谋部早已经预料到北洋军对从湖北方向对九江以及安庆方向进军的,事先已经做好了安排!九江那边有第四混成旅,还有海军的炮舰支持,北洋军不来一个主力师的话是讨不了好的。安庆那边我军虽然没有主力部队留守,但是还有一个地方守备团在,七月份初步制定渡江作战计划后,参谋部就已经计划对这个守备团进行加强,补充了一部分参谋部训练的新兵和轻重武器。要反攻或许很难,但是要守住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陈敬云皱眉道:“怎么参谋部没有打算派遣援军过去吗?湖北那边的段芝贵手下可是有不少部队,万一真要派遣的大军的话那该如何?”

  沈纲道:“大帅,我军兵力有限,苏南和皖南地区又是重要之极,事关我国民军生死,乃是我军和北洋军决战之地,不能轻易调离部队的。只要在津浦线上和北洋分出了胜负,区区湖北也不足为虑。”

  见陈敬云面色似乎不好,当即沈纲又道:“另外军事情报处也查探得知,段芝贵派遣了一部分主力部队南下湖南,要去增援扬善德。虽然也派遣了两部东进九江和安庆,但是来的兵力不多,也都是湖北省地方部队,所以参谋部诸位同僚都以为威胁不大!”

  陈敬云听罢后在地图上瞄了瞄,虽然知道沈纲说的对,但是心里头还是有些不放心。国民军和北洋军的主要决战方向是津浦线不假,但是万一段芝贵那边真派了主力东进的话,凭借九江和安庆两地的部队要守住还是比较困哪的,只是沈纲所说的兵力欠缺也是一个问题。

  国民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扩军,但是这样的扩军速度任旧不能满足国民军的兵力缺口,开战之前如果只是守的话兵力是够了,但是要主动进攻的话并且却是开始紧张了起来。

  而且一个巢湖战役就打了半个月,陈敬云琢磨着要拿下合肥的话少说也是要一个月的,再要切断津浦线的话估计得好几个以后去了,而要奠定胜局把江北的拿下来,消灭冯国璋的第二军,至少也得是半年以上的时间。如此漫长的战争时间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国民军所需要的部队也是越来越多的,不然凭借现在的兵力恐怕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想到这里,陈敬云就觉得扩军的步子必须加大了。

  其实现在国民军的扩军步子并没有停下,而是一直在进行着,第十一师虽然进驻了上海,但是还处于训练期间,连炮兵团都还不见影子,另外为了填补第三师抽离广州后的防御空白,陈敬云又在广州组建了一个第十四混成旅,现在这支混成旅也是属于草创阶段,远不到成军的时候。

  不过陈敬云还是觉得太慢了,必须加快扩军的步伐!

  不过要扩军就牵扯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军费、军械。这兵员很好解决,国民军参谋部训练司下属的各地新兵营里头有着大批的新兵,军械方面步枪很好解决,国民军里库存了大量的步枪、汉阳造、88式可都不少,另外福州兵工厂的12式步枪产量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高达每月将近四千支的产量。步枪库存量越来越多,不但国民军各支主力部队装备了三大步枪,就连一部分的地方守备团也开始换转汉阳造或者88式步枪。其中的南京守备团、上海守备团、浙江守备团、福州守备团、安庆守备团不但完成了步枪的统一换装,另外还少量装备了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进一步加强这些重要地区守备团的作战能力。

  轻重机枪则是有些困难,国民军的库存量并不多,而且现在部队处于作战期间损失不小,又得补充,同时国民军的火力扩编计划中,加强的主要就是机枪和迫击炮,所以导致这两样武器现在很紧缺。此刻作为第二个火力扩编的部队第二师现在还等着大量的机枪和迫击炮呢,抽调不出来太多装备用来扩充新部队。

  至于火炮就更没有了,现在连第十一师的炮兵团都还是空的,还等着向美国那边购买的火炮回国呢,纵然之前陈敬云和美国签订的第二轮援助条约中有一批军械的采购,其中也包含了数十门的火炮,不过这些火炮要回国还得等上几个月以后。

  只是现在兵力实在太紧张,陈敬云觉得就算是武器装备差了些,但是也得先弄出来再说,他也不指望大规模的新建和那些主力师同等武器装备规模的部队,他只是想要继续建几个混成旅而已。

  国民军的扩军步伐当中,已经先后组建了六个混成旅,而混成旅的组建模式是从主力部队中成建制的抽调一部分部队,然后以此为骨干补充新兵成立混成旅,被抽调兵力后的主力部队也同时补充新兵恢复战斗力。而这样的模式短时间内虽然降低了主力师的战斗力,但是也能够让新组建的混成旅快速形成战斗力,皖赣战役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湖南战役、安徽战役中已经证明了国民军的混成旅模式是堪用的。

  心中大体上的想了一边后,陈敬云已经是有了计划当即对沈纲道:“既然兵力不足,那么参谋部这边再做出一个规划来,再成立四个混成旅,具体模式就是根据以前那些混成旅的模式,从驻防苏南的主力师抽调骨干,然后成立新的混成旅!”
首节 上一节 268/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