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255节

  陈敬云走到现在,靠的可不单单是提拔亲信,依靠亲朋好友而已,当初福州起义不久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大势安排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不管是军队系统还是文官系统当中都有着这样的举动。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国民军体系已经逐渐形成,他陈敬云的个人权威已经确立后,就比较少做这些的事情了,哪怕是陈家子弟一般也是很少被他直接提拔起来,而是让他们慢慢从下层做起,当然有了他的存在,这些陈家子弟的仕途会顺利很多是肯定的。

  随着陈敬云的权势慢慢增长,敢于直接向陈敬云推荐人才或者是为他人求官职的已经很少的,哪怕是陈俞氏现在都不会开口让陈敬云去安排一些亲戚的仕途问题,陈俞氏只要随口对于世峰或者陈彩传几句就足以达到目的了。而直接向陈敬云推荐才人或者求官的,大多数都是来头不小的人,比如林长明举荐伍廷芳为外交部次长,又比如蒋方震向陈敬云推荐了当时的几位好友,而这几个无一例外都是从德国和英国等国军事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又比如洪子泰推荐了几个商界的奇才去财政部任职。这些情况里,推荐人都是国民军本身里位高权重的人了,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和胆量直接向陈敬云推荐人才,而他们推荐的人才大多也是成名已久的人才,那些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可不会让他们看中,也不用让他们拉下面子向陈敬云亲自推荐,他们自己略微关照提拔一二就足以了。

  很显然,秘书处里的三等秘书这种角色还不值得陈敬云关心,秘书处里的秘书虽然多,大事陈敬云平日里接触的也就是于世峰和蔡诞这几个一等秘书,其他的二等和三等秘书都是处理公务杂事,很少和陈敬云直接见面的。

  身为陈敬云随行秘书的蔡诞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然而他今天依旧这样做了,这然陈敬云很不满,这人哪怕是有着才能了,但是显然是不会办事,日后怕是难有长进,此时陈敬云虽然没说话,但是已经对蔡诞极为不满。

  但是身为上位者的他也没有露出明显的恼怒,而是露出了一丝微笑道:“哦,蔡秘书说说,是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你来说。”

  蔡诞到底年轻,没听出陈敬云话里的不满一丝,反而是露出喜色道:“卑职推荐的人才华决不在我之下!此人出身于伦敦大学学院,学的乃是商科,今年刚毕业回国。”

  学历这个东西,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学历乃是含金量极高的,也许有些万里挑一的天才能够自学成材,但是那样的天才从古至今能够有几个,大多数的高等人才还是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机构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而在当今民初年的中国,别说一个伦敦大学的学历了,哪怕是福州中学、杭州中学这些高等中学的毕业生,那都是高级人才了,一旦进入大元帅府下属个机构任职的话,很快就能够出头,而少数出身外国大学的高级人才那更是珍稀动物,只要加入到大元帅府中位陈敬云效力,历练几年后至少也是中层官员,比如蔡诞这样的名校毕业生,只有历练几年时间外方出去少说也是司长之类的中层官员。

  而蔡诞口中这个出身于伦敦大学的绝对高级人才不用任何推荐,直接去应聘公务员的话,各个部门都会抢着要。再说这也不可能没有推荐,这年头留学又不是玩过家家,私人留学的话没有一个大富之家在后头支撑着是不可能办到的,中产之家连去欧洲的船票都买不起,更别说支付伦敦大学这样的顶尖大学的学费和数年的生活费了。这年头留学生只有两种,一个是公费留学,这种人数也最多。自费留学的人数就很少了。然而不管是哪两种人,一旦他们学成回国后,绝不会一封推荐书都拿不到,基本不存在推荐的问题。

  所以蔡诞如果没有说假的话,蔡诞完全可以直接推荐才于世峰,担任一个三等秘书是不成问题的,甚至推荐给其他部门也是可以的。用不着来招惹陈敬云,直接向陈敬云推荐。

  所以陈敬云道:“怎么,你没给于世峰说吗,如果真是人才他是不会走了眼的!”

  不过这会蔡诞却是道:“卑职说过了,但是处长没准!”

  陈敬云听到这里也是有些不懂了,一个伦敦大学的毕业生担任一个秘书处的三等秘书应该是足够资格的了,于世峰为什么没准呢?难道是于世峰有了其他的人选,还是说这个蔡诞得罪过于世峰造成了两人之间的间隙?

  对于这些下属之间的争斗,陈敬云很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要是什么都插手管着的话那得累死他,比如洪子泰已经和郑祖荫悄然决裂,财政部和安华林和前民政部次长、现任禁烟司司长高泽炎之间因为香烟税到底是归属禁烟司还是财政部的问题而公然翻脸。而文官系统的人更是和军队系统的人相互看不对眼,对于这些官场争斗陈敬云向来都是谨慎处理,并不会直接插手,只要这些人做的不太过他就放任他们自己斗,也算是平衡政策的一种手段,所以他对蔡诞和于世峰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也就没心思搭理。

  不料蔡诞很快就推翻了他的猜想!

  “这个,这是因为卑职推荐的人身份有些特殊!”蔡诞继续说着:“此人乃是女子!”

  “女的?”一听到这话,差点把陈敬云给吓到了,有些不相信的继续问:“真的是女子?”

  蔡诞点头:“不瞒大帅,此人就是家妹名为蔡凝!”

  听到这里,陈敬云算是明白了为为什么蔡诞要向自己亲自推荐了,也明白他向于世峰推荐的时候遭到了拒绝。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那个蔡凝的学历或者能力,而是因为她的性别。

第〇三五〇章 蔡凝(中)

  女子从事公务当官,在清末时期自然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辛亥后民国初立号称男女拥有平等权利,但是这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最明显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性就是没有的。不管是辛亥年时期的南京临时政府里还是北洋政府又或者是现在陈敬云弄出来的大元帅府里头,几乎不太可能看见女性担任公职,即便是有些女性较为活跃于政治,但是大多数也是从事辅助性质,以私人的身份或者是一些民间团体里面担任职位,而在政府机构当中,前几年的南京临时政府陈敬云不太清楚,北洋政府陈敬云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元帅府里头可是没有一个女性官员,乃至普通的公务员也是清一色的男性,就算是端茶倒水的秘书性质的职位也都是男性担任,连政府部门里扫地的都是阿伯而不是阿姨!

  这种现象也不是民初中国所特有,包括英国、美国在内都是差不多类似的情况,众多国家的政要们对妇女参政是极度反感和厌恶的,英国这几年可是没把众多号召希望获得选举权的活跃女性送进监狱。女性获得选举权从事政治的话,普遍是在一战以后,即便是一战后妇女们名义上获得了选举权,但多数也只是摆设,1917年俄国爆发赤色革命,社工党一边屠杀民众一边给女性送上了所谓的选举权,可惜的是俄国的妇女直到二十一世纪后才用上这个选举权。1918年英国虽然允许女性获得选举权,但是限定了满三十周岁以上的女性才有选举权,和当初英国女性要求的一样:她们要获得选举权,哪怕是成为摆设,结果英国那些绅士们真让英国女性成为了摆设。1919年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赋予女性选举权,1920美国才允许女性获得选举权,而号称民主之花的法国更是等到二战被德国击败后才在1944年给予妇女选举权。

  可见在一战之前,不管是刚从封建制度走向共和的中国还是那些号称文明国家的列强,妇女参政都不是政要们想要的,甚至是反对的。甚至别说参政了,女性就算是想要外出获得工作机会都是极难的,不管是中国男人还是西方男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女人留在家里,这种流传了数千年的观念短时间是无法改变的,以美国为例,妇女们真正大量走出家门进入到社会工作乃是二战爆发,原因肯定不是男人们希望女人出去工作而是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差不多把所有的适龄男子送上了战场,男人们上战场了众多的工作岗位自然就需要女性去顶替,二战初期美国政府为了号召女性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做出的宣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甚至出现了“铆工罗西”这个二战时期美国家喻户晓的强壮劳动女性形象。二战后情况慢慢好转,在六七十年代女性已经成为基本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当然了,这种情况直属于西方国家,社工党国家不在此列。

  如此的大背景下,1913年的中国女性要走出家门,进入到社会中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要去进入政府部门担任公职了。

  反正陈敬云这几年来就没见过女性公职人员,只是知道军事调查局和军事情报局里的女性特工有着少数女性情报人员,毕竟有时候女性情报人员比耐心情报人员有着天生的优势,对于获取重要情报还是有着不小的帮助,而在其他部门里,陈敬云则是暂时没发现过。

  不过话有说回来了,大元帅府可没有什么颁布法令禁止女性担任公职。

  然而人们的传统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陈敬云大概也能够理解于世峰为什么要拒绝蔡诞的推荐,蔡凝的能力应该是有的,但是她的性别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心就会给于世峰带来极大的麻烦。

  陈敬云听罢蔡诞的话后也是沉默了起来,一时间难以决断。他本人对女性倒是没什么偏见的,毕竟他有着来自后世的思想,对于女性选举权乃至女性官员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女性总统、总理这些都是见过的。如果蔡凝的能力有,让她进入大元帅府工作的话陈敬云是不会反对的。

  但是这里就有个疑惑了,陈敬云要是真这么做的话,就会面临来自众多方面的压力,一些传统的人不用说,肯定是会指着陈敬云鼻子骂他败坏风俗之类的,就连那些所谓新派的年轻人,甚至革命党人估计都会有所反对。这是整个社会风气观念的问题,甚至是整个人类传统观念的问题,他陈敬云要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直接去捅一篓子的话,估计就会让自己沾上不小的麻烦,甚至直接损耗他的威望。

  威望这个东西前文说过了,有时候是一文不值的,有时候却是价值连城,陈敬云依靠国民军的一场场胜利,依靠着国社党的大力宣传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声望,在国人看来已经是可以比袁世凯分庭抗议的重要角色了,要是这个时候传出这些不好的传闻对他个人的威望也是一个打击。

  陈敬云没有说话,抬头看了蔡诞,心里有些恼怒了这个年轻人真的很不懂事,竟然没事说这些让自己头疼。对蔡诞的感觉一下子就变得很不好了,甚至想着过几个月就把这个蔡诞调走,随便扔到那个角落去当地方官员,至少十年八年内是不想再看见他了。

  对蔡诞恼怒归恼怒,但是陈敬云的表面工夫这几年也算是练出来了,当即面带和气道:“哦,这样啊,这秘书处的事我也是不大插手的,你再去找于世峰说吧!”

  陈敬云本来是想要踢皮球的,想着以于世峰的机灵心思应该是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的,帮自己挡掉这麻烦事,反正最后不管是要不要把蔡凝招进来都不会是陈敬云的决定,出了麻烦陈敬云就直接推到于世峰头上,要当陈敬云的秘书处处长,没点背黑锅的觉悟怎么能行,君不见陈彩已经是背黑锅背到一身黑,搞的陈敬云的内宅林韵和罗漓看他不顺眼,福州的陈俞氏也看他不顺眼,大元帅府里的军政要员就更不要说了,最讨厌,最怕的就是这个监察百官的军事调查局,那些官员一个个看向他的眼神就跟看恶狗似的,恨不得生撕了他。

  陈敬云如此想着,但是对面的蔡诞却是没听出陈敬云话里面潜藏的意思,还以为陈敬云已经答应了,并且让自己去找于世峰落实此事呢,当即就是面带喜色道:“多谢大帅!”

  搞的陈敬云也有些郁闷了,这人怎么就这么不会看脸色啊!但是碍于面子也不好继续明说,只能是继续面带微笑着点头,然后心里暗想着,不用过几个月了,过几天就把这人调走!留在这看着实在是烦。

  蔡诞面带喜色的退出去了后,也就回了秘书处里属于他自己的小办公室里,这个时候的他却是面色有些沉闷,身为一个剑桥高材生,回国后又担任公职,并且最终爬上了一等秘书这个职位成为陈敬云的随行秘书,可以说他的年纪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是个标准的官场老油条了。对于陈敬云那丝只是展露了些许的恼怒他又何尝看不出来,甚至开口说妹妹蔡凝的事情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了会有着什么样的后果,这事一旦真的向陈敬云提出了,等待他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下场,直接革职肯定是不会的,最大可能就是会被短时间内外方出去,而且也是别想什么好职位了,这对于他以后的仕途而言是有着极大的害处的。

  但是他并没有后悔这样做,这里面的原因自然是很多的,第一点嘛,他的那个妹妹蔡凝的确是有着才能,就这么浪费着嫁人生子相夫教子的话就是浪费了她的多年所学,而且他也是知道自己这个妹妹在留洋开阔了眼界后,肯定是不会老老实实和其他女人一样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

  他自幼和这个妹妹就极为要好,当初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也是兄妹两人相互照顾,他又是自幼父亲亡故,大了几岁的他不但是哥哥,更兼任了父亲的角色,要不然当初就不会带着妹妹一起到英国留学的,现在蔡凝回国后说是要想做一番事情,他这个哥哥自然也就是极力扶持的。他实在是不想让自己这个妹妹和其他女子一样早早的嫁给那些凡夫俗子,然后相夫教子,可是自己这个妹妹长的实在太出众,还没出过留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家登门求亲,而自从几个月前自己这个妹妹回国后,登门求亲的人就是踏破了门槛,其中不管才子还是俗人都登门而来,让蔡诞烦不胜烦,而蔡凝更是被烦的说要再次出国,准备前往美国游学。后来虽然打消了这个年头,但是说是要仿效哥哥蔡诞进入大元帅府担任公职。

  除了这些原因外,蔡诞心里还是有着另外一个原因的,这个理由他没有对任何外人说,甚至都没有对他的妹妹蔡凝说过,而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先是向于世峰推荐蔡凝,不成后又是冒着惹着陈敬云恼怒的危险直接向陈敬云推荐。

第〇三五一章 蔡凝(下)

  蔡诞要帮妹妹蔡凝谋取公职的话,凭借他秘书处一等秘书的身为和家族身份,帮蔡凝在政务院下属各部中谋取一个公职的难度虽然也大,但是可能性是极大的,比让蔡凝直接进入众多年轻官员挤破头皮都想进来的秘书处要容易得多。但是他为什么要让蔡凝进入秘书处呢,原因自然是很简单的,秘书处是距离陈敬云最近的一个部门。

  身为陈敬云的随行秘书,蔡凝对陈敬云的私人事务虽然知道的远不如于世峰这么多,但是多少也知道一些,陈敬云的夫人林韵和二夫人罗漓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上海的那个三夫人董白氏虽然身份极为隐秘,外人很少人能够知道董白氏的存在,至于她的真正身份来历只有渺渺几个知道而已,就连身为随行秘书的蔡诞也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此女以前乃是他人妻子,后来不知道陈敬云用了什么手段把她变成自由身,现在更是养在上海那边给陈敬云生了第一个儿子。甚至蔡诞还知道陈敬云现在和一个远在美国的伯爵女儿有着书信来往,去年在上海圣诞夜时,可是他蔡诞跟随陈敬云去参加伯爵夫人举行的圣诞晚会,陈敬云给琳娜披上的那件外套更是他蔡诞给陈敬云送过去的。

  由此蔡诞判断,陈敬云并不是一个孤心寡欲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好色之徒,之所以现在没有出现后宫三千,那是因为能够入陈敬云眼的女子不多,只要有适合的女子和机会,陈敬云要是还能够坐怀不动他就直接跳下秦淮河。

  而他对自己妹妹蔡凝的外貌是极有自信的,她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绝代风华,见到她走不动路的男人并不在少数,登门求亲的更是三天两头都有,加上蔡凝那耀眼的才华,只要她进入了秘书处后吸引陈敬云的目光并不是难事。

  蔡诞虽然是个有才能的年轻人,现在也是身居一等秘书职位,但是他和所谓当官的人一样,都想着往上爬,而按照蔡诞的估计,和其他几任一等秘书一样的话,过一两年他就会被外放出去担任中级官员,可能是省府里面的下级官员,比如省府下属各厅中的厅长,也可能是一市主管或者是其他部门的官员。然而到时候虽然当上了中层官员,但是离开了陈敬云视线之外,到了地方上就得靠熬资历升迁,短时间内是回不到中央,更别说回到陈敬云跟前了,而进入不到陈敬云的视线里面,他这辈子就别想进阶到高层官员的行列中,更不要想要成为和郑祖荫、洪子泰这种人物了。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自然不会和其他官员一样走同样的路,而捷径自然是有的,并且还很多,比如一些名望士绅,只要接受了大元帅府的邀请,一出山至少也是省府下属各厅厅长或者是政务院各部下属的各司司长。又比如和陈敬云有着私人关系的,比如陈家嫡系子弟,又比如陈俞氏的娘家俞家子弟,乃至林韵的那个不成器的弟弟现在都在福建省府里头当了个科长,而他两个月前才从福州中学混了个毕业证书而已,而且还是个插班生。又比如董白氏的大哥白春林,前几天刚也是被升迁,直接从浙江民政厅下属的一个小小处长调到了大元帅府民政部里当上了处长,虽然都是处长,但是省府的处长和大元帅府中央民政部的处长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大元帅府最新颁发的政府构架制度,大元帅府下设政务院和统帅部,政务院下设各部,包括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部下设各司,各司下设各处,各处下设各科。而各省省政府下设各厅,厅下设各处,处下设各科。以前前清的府州改市,市政府下设各处、各处下设各科,县设各科。乡镇同样下设各科。而这些部门的各处、各科虽然都是叫科长和处长,但是中央的处长和地方省政府以及市政府里的处长显然是不同的,而中央里的科长显然也不是地方县和乡镇上的科长能够比的。现在民政部那边还打算再弄出一个详细的官员等级制度,比如正处级,正厅级,正部级,说白了就是和以前的九品制度差不多的东西,到时候将会结合级别以及职务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

  尽管这些官员等级制度还没有弄出来,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省府里的处长和民政部直属的处长是两码事,所以说白春林绝对是高升了,而白春林高升的原因别人不知道,但是蔡锷却是知道的清楚的,那就是白春林的妹妹董白氏上月刚生下了儿子,陈敬云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于世峰很快就是亲自找了郑祖荫说了几句,这不,白春林就到了中央民政部里头了。这里头完全就是因为董白氏的因故,这一点蔡诞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能够快速升迁的诸多捷径里头,蔡诞想来想去也只有靠走外戚这条路了!

  不过他到底是留过洋的人了,并没有迂腐到直接对陈敬云说,我有个很漂亮的妹妹要献给你哦!

  他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最好是让这两人相互看上眼就更好了。

  如此多原因加起来,才是让他生出了要把妹妹蔡凝弄进秘书处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255/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