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130节

  陈敬云可不打算在萨镇冰这样的海军元老面前托大,所以起身道:“哦,萨老来了!”

  陈敬云客气,但是萨镇冰却是也没倚老卖老,而是很客气的上前两步。

  “海军处那边可还习惯?”陈敬云端着茶喝了口后问道。

  萨镇冰道:“很好,我们这海军处虽然小了些,但是人少却精悍,之前宇文涛也是打理的有条有理。”

  说到这后,萨镇冰却是拿出了一封电报递给了陈敬云:“这是上海那边来的一份电文,司令请过目!”

  陈敬云展开电文一看,看到里面的内容后却是露出了疑惑:“海军部真穷的连饷银都发不出?”

  萨镇冰则是叹了口气:“北边的刘冠雄虽然天天吵着要钱,但是现在海军实在是过的很难!”

  陈敬云手中的电文乃是第一舰队海圻号舰长温庭和发来的,当然了,这份电文并不是发给陈敬云的,也不是公开发给国民军海军处,而是以私下的名义发给萨镇冰的。电文上除了恭贺萨镇冰升任海军中将就职国民军海军处处长外,还向萨镇冰诉苦说是自从海圻号环游列国并在今年五月份回国后就一直没有拿到过军饷,现在全舰官兵已近足足有三个月没发军饷了,并请萨镇冰帮忙想办法。

  海圻号乃是甲午海战后,清廷重建海军时向英国订购的两艘巡洋舰之一,足足有四千三百多吨的排水量,也是中国之定远、镇远两舰后最大的军舰,本来是有同级两艘的,可是海天号在1904年触礁沉没后就只剩下这么一艘了,辛亥革命爆发时,海圻号正在程璧光的率领下前往英国参加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随后又到美国、古巴等国访问,一直到今年五月份回国,海圻号回国后,被划入了第一舰队下属,而程璧光也被解职并闲赋于上海。

  可是回国后由于海军部的经费紧缺,加上程璧光的因数使得海圻号回来的第一个月拿到了官兵的军饷,可是往后三个月后就是没有再拿过一分钱了,另外海圻号经过了环球巡航后急需大修保养,可是海军部现在连海军各舰的人员薪资都无法保证,更加没钱给这艘四千多吨的大家伙做大修保养了。

  如果说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海圻号上的官兵也只能忍着了,可是萨镇冰出人意料的担任了国民军海军处处长高调的复出军界后,不但北京海军部里的人注意上了,就连海军下属的各舰艇官兵们也都注意上了。而萨镇冰一当上海军处处长后就宣布福州舰队将出资支付飞鸿号的后续尾款,要把飞鸿号买回国,这几乎是明摆着告诉别人国民军不差钱。加上海圻号的现任舰长温庭和和萨镇冰关系亲密,以往都是以师生相称,所以很自然的就把心思打到了萨镇冰这边来。

  陈敬云看到这样的电报内容有些感慨,袁世凯为了争夺海军的忠诚,不但前段时间借组飞鸿号一事打击自己的威望,而后更是不惜用数百万的国债把英日德三国的造舰尾款给付清了,可是他只顾着这些大事,忘记了下面的那些普通海军官兵。

  而温庭和更是给萨镇冰发来求助的电报,说是请老师向陈敬云说说情,看能不能给海圻号这边一批经费用以解燃眉之急。

  萨镇冰见陈敬云合上了电文后道:“司令,这温庭和我是知道的,说起来也算是我的学生,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是不会把给我发来这样的电报!”

  陈敬云心里犹豫着,这直接送钱给别人帮着海军部养军,陈敬云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他想了想后道:“萨老,这样,你给他们传个话,说只要他们来福州,我陈敬云就养着他们,不但给足现饷,而且不足所欠的军饷!”

第〇一五五章 海军规划(下)

  至于来不来那就不是陈敬云所能左右的了,如果他们真要这个胆量来福州,那么陈敬云养起来也无妨,反正有着伯利恒合同支撑的话,养几条船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所谓的政治风波陈敬云是无所谓了,反正大家现在都快撕破脸皮了,不差这么一点小事。

  萨镇冰道:“有司令这句话,我就先提他们谢谢司令了。”

  说完这个事后,一边的宇文涛手中已经递上了一份厚重的计划书:“司令,根据我们和伯利恒方面的合同,我们海军处已经拟定了初步的海军重建规划!”

  陈敬云接过规划书后,一边翻开来看一边道:“你说说!”

  这海军重建规划虽然说是海军处规划的,其实也就是萨镇冰和宇文涛两人一起弄的,毕竟这事还属于机密,普通海军官兵不可能得知,而另外国民军海军处里头还缺乏足够的人才,这些发展规划之类的事情还只能由萨镇冰和宇文涛来搞。

  宇文涛朗了朗嗓子道:“根据我们和美国签订的伯利恒合同,我们大约可以得到五千万元左右的建设资金,其中一千万是用于扩建马尾船厂以及海军用枪炮厂的建设,而因为马尾船厂和枪炮厂都归属于福州兵工厂,所以这方面的具体事务由福州兵工厂方面负责。而我们海军处则是根据剩下的四千万元制定了一个购舰计划!

  依照目前福州舰队的规模以及考虑到未来中国海军之发展,海军处规划的购舰计划以训练舰、培养人才为主。

  预计订购一艘一万吨的一等巡洋舰,装备八寸炮四门,预计采购单价为八百万元。订购两艘五千吨的二等巡洋舰,预计采购单价为四佰万元左右,订购两艘三千吨的三等巡洋舰,预计采购单价为三百万元,订购四艘两千吨的侦察驱逐舰,预计采购单价为两百五十万元。

  总采购金额将控制在四千万元之内,如果顺利之后,将可以把福州舰队打造成为一支具有基本远洋作战能力的舰队。”

  陈敬云看着手中的计划书,对海军处的想法多少也有些了解,第一点就是钱因为是美国给的,而且其中的四千万是限定了必须在美国购买军舰,所以说这些钱必须全部用于购买军舰,不可能留作用于维持海军的经费。但是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对比1912年的美国海军军费大约在一亿两千万美元左右,这份海军计划的资金足足有两千五百万美元,看起来是不少了,可人家美国海军是每年都上亿美元啊,而这陈敬云手里的两千多万美元用了就用了,可不是每年都有,可以说是一次性买卖,即便后续美国还想要继续扶持,也不可能继续大规模的提供无抵押贷款了,再说了,就算是无抵押贷款那也是要还钱的,按照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基本不太可能在没有大规模发展工商之前就大规模的扩建海军的。

  怎么讲呢,这就是一锤子买卖!造舰也是一次性,不可能每年都给那么多钱去造舰。

  陈敬云看罢后道:“海军处的规划我看还是可以的,只是这造舰规划我们这边自己弄也做不得数,还得看看美国那边的意思。毕竟我们是买他们的军舰,得他们先有了才能确定下来!”

  不过陈敬云刚说完呢,那边的萨镇冰就道:“司令放心,我们在制定规划之前就已经和美国那边交涉过,主要船型是参考美国海军那边的,他们也发来了大体的数据和价格。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双方再协定!”

  陈敬云点头道:“嗯,这事你们海军处看着办!”

  说到这的时候,陈敬云又是想起了航母,可是航母这东西还太过遥远,现在飞机还不成熟估计还得过几年再说,不过既然知道了以后航母是主力,那么现在就该围绕着航母战斗群去建设海军了。陈敬云对航母其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知道航母编队是需要极高的航速的,所以这造舰的话就必须选择高速战舰了。

  所以斟酌了后道:“我看了看,你们上面的规划里头军舰的船速似乎过低了些,才二十多节,我给一个大体的要求,那就是远洋机动舰队的航速应该要保持在三十节,就算达不到这样要求但是也不能差太远。”

  也是怕他们理解不了,而且也不能和他们解释航母这些东西,所以干脆道:“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能和日本人硬拼的,这正面打肯定是打不过的,既然打不过就得跑得过啊,到时候依靠航速可以来一个敌进我退,我退我进嘛!”

  其实这思路并不新奇,基本上也就是高速巡洋舰编队的路子,之前萨镇冰和宇文涛规划战舰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这年头的战列舰航速还停留在二十多节,就算是战列巡洋舰多数也只有二十七八节左右,所以说不用三十节的高航速就已经足够甩开敌人的主力舰队了,所以他们的规划书里对航速并没有要求到三十节以上这样的高航速。

  只是陈敬云这样要求,萨镇冰也只能是道:“好,我会和美国那边协商的!”

  这个规划目前还只是一个初步计划,具体的船型,具体的造价等等还需要双方人员详细的讨论,这些事情自然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完成,陈敬云对海军也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当八月份和九月份陈敬云都忙着美国人这一档子事的时候,袁世凯也是密切关注着国内局势,虽然报纸上天天都说着共和了,天下太平了,安居乐业之类的,但是实际上国内局势已经是越来越紧张,四川那边依旧是乱战不休,蔡锷虽然说着明年春节一过就打算北上,但是滇军的扩军步伐却是没有停下,下属的一个师甚至进入了四川地区,似乎想要争霸四川。而广西的陆荣廷也在摩拳擦掌,到现在也弄出了四个师左右的部队,而广东方面也乱七八糟的,本来去了南京的胡汉民在南京政府解散后,又在孙文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了广东当都督,陈炯明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无能为力,不过两人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激化,胡汉民虽然当上了都督,但是陈炯明之前一手建立了广东两个师,虽然战斗力不咋地但是好歹是两万军队呢,所以还算有些支撑。

  盘踞在桂林的龙济光也虎视眈眈的盯着广州方向,只要广州一出现动乱,龙济光肯定就会率领大军攻打广州。

  南方各路军阀不安分,北边的袁世凯更没放松,一方面是和银行团积极谈判,试图早日拿到善后大借款,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势扩军当中。除了补充辛亥年镇压武昌起义时所受到的损失,袁世凯还新招了众多新兵,并以直隶混成协为基础新建了第七师,以江北大营的部分兵力加上张勋手底下的江防军为基础组建了第八师,以河南新军为基础以及从第二镇中抽调了部分部队后,组建了第九师。

  要知道,袁世凯手底下的师可是四个步兵团和一个五十四门炮兵团的大编制,可不像陈敬云手下的师那样只有三个步兵团和一个36门炮的炮兵团。袁世凯的军械来源多数是来源于日本和德国,相当部分是自造,这点倒是和陈敬云差不多。

  到目前为止,袁世凯手下已经有第一到第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三师,然后还有一个禁卫军改编的第十六师。一共有十二个正规师,除此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其他部队,比如依附派系的毅军,另外还有在山东编练的第三混成旅,在东北地区还有两个混成旅。

  这些部队加起来足足有数十万之数,这兵力是全国之冠了。当然了,北洋军大举扩军的同时,原本的合格军官也是变的紧缺起来,武器装备也是变的不够用了,虽然袁世凯想尽了办法筹钱购买军械,但是此时袁世凯手头上并没有大型的兵工厂,不能向湖北或者福建一样自造武器弹药,基本上袁世凯连步枪子弹都要买,更不用说其他的军械了,这么外购下来价格自然是极其高昂的。

  在这样的军火采购当中,日本人可谓是赚足了钱,由于地方近,加上北洋有着使用日本武器的传统,所以北洋大规模的采购日本武器。

  当大批军购和银行团的关系,近段时间来日本也是逐渐倾向于扶持北洋内部的亲日派了,这个从日本人不在提及向陈敬云提供贷款不再主动向福州派遣军事教官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陈敬云占据了浙江之后,日本人也是怕陈敬云继续膨胀下去,到时候就不是说扶持陈敬云对抗袁世凯了,而是扶持袁世凯对抗陈敬云了。日本人需要是双方之间的一个平衡,一个能够让日本谋取更大利益的平衡,任何一方强大都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中国暗地里局势紧张,但是表面上却是一片和气,袁世凯甚至在九月份正式邀请孙文北上,共商国是,孙文也是笑呵呵的答应了。

  孙文还邀请蔡锷和陈敬云也北上,可是陈敬云笑呵呵的说自个生病了不去,蔡锷那边也是说要等年后再说。这要是去了北京,能不能回来就得打个问号了。再说了,陈敬云现在也没那个闲工夫去北京走一趟,因为和美国方面的合作关系,除了众多机器设备以及海军方面的军舰外,另外还购买了相当一批的火炮,虽然美国货比日本货要贵一些,但是陈敬云依旧购买了两个团的75毫米口径的炮兵团,然后又购置了一个营的105毫米口径野炮,这近百门炮下来又是好几百万。

  既然都准备买两个炮兵团了,那么也就得再组建两个步兵师!

  1912年,袁世凯在扩军,陈敬云也在扩军,蔡锷也在扩军,其他军阀也在扩军,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军备竞赛。虽说和西方的军备竞赛比起来不足味道,但是也是极大的刺激了远东地区的军火价格,虽说还没有翻倍呢,但是少说也涨了两三层之多。

第〇一五六章 经济开发区
首节 上一节 130/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