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第173节

  一旁,长孙无垢仪态万方,应对得体,言谈间既保持了皇后的雍容,又时刻不忘凸显江祈年的超然地位,每每举杯,必先敬“圣师”。

  李丽质则兴奋地小脸通红,依在江祈年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飞天的感受,眼眸亮如星辰。

  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

  如今,他的妹妹也算攀上仙缘了,那长孙家是否也能从中获得一丝好处呢?

  不说其他,既是降世真仙,当有延寿宝丹吧?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心中剧烈跳动,眼神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他如今被封国公,妹妹还是当朝皇后,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哪怕只是为了享受更久的荣华富贵,也要活得更久才行啊!

  除了长孙无忌之外,宴会上其他人同样思绪纷飞,意识到大唐的格局自今晚后将发生巨变。

  而在【凤仪天下】聊天群内,此刻也是热闹非凡。

  江祈年虽未全程直播,但长孙无垢应群中皇后之请,还是分享了几张宴席照片。

  【未央卫氏】:“这就是大唐宫廷夜宴吗?看着比我大汉宫宴更加气派啊!”

  【掌上惊鸿】:“这些宫娥的舞蹈也很好看,身段玲珑,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大脚马皇后】:“瞧着倒真是热闹。”

  【独孤天下】:“歌舞升平,君臣同乐,乃是盛世之兆。”

  【观音婢】:“平日里宫中用度也算节俭,但今日为先生办庆功宴,自然要隆重一些。”

  【嫣然烬玉】:“这一对比,上次妾身款待先生时,还是太过简陋了些。”

  【何方孤影】:“妾身倒是尽心招待了,可依旧比不上此刻长孙妹妹的规格。”

  【洛神甄宓】:“大家只要心意尽到便好了,我相信先生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岁安祈年】:“不错,与美相伴,粗茶淡饭也能尝出美酒佳肴的味道。”

  看到这条消息,张嫣、周皇后、何皇后等几位设宴招待过江祈年的皇后,脸上顿时泛起了一抹红晕。

  李丽质拉着江祈年的衣袖,仰着小脸,眼巴巴地看着他:“先生,您今晚还要回凝云阁吗?不能......不能就在立政殿歇下吗?丽质还有许多话想同先生说、好多好多问题想问先生呢......”

  今日高空俯瞰大地的震撼,云海日落的瑰丽,以及被先生坚实臂膀保护着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安全感,已在她心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听到这话,长孙无垢的脸上顿时掠过了一丝红晕。

  让先生就住在立政殿?

  这......未免还是太过放肆了。

  就算陛下准备奉先生为“护国圣师”,以后甚至能自由出入皇宫,但夜宿皇后寝宫还是太过分了些。

  长孙无垢轻轻拉开女儿的手,柔声劝道:“丽质,不可任性,先生今日劳心劳神,需得好生歇息,来日方长,莫要扰了先生清静。”

  她将女儿交给宫女带回寝殿,转身看向江祈年。

  宫灯柔和的光线下,她容颜依旧端庄,眉宇间却染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微微福礼:“今日......多谢您了。”

  闻言,江祈年轻笑道:“娘娘是在为何而感谢呢?”

第239章 长孙皇后的心思

  听到江祈年的这句话,长孙无垢微微一愣。

  是啊,她是在为何而感谢呢?

  今日,先生可是帮了她太多啊......

  救下陛下、抬高她的地位、满足丽质的心愿......

  这一桩接一桩的恩情,她似乎还不完了呢!

  想到自己承诺的必有重谢,长孙无垢神情恍惚了片刻,唇角也弯起温柔的弧度,那笑容却似乎比平日多了些难以言喻的意味。

  片刻后,她回过神来,脸上堆满红霞:“妾身曾说过,若先生能救得陛下,大唐上下,乃至妾身母女,永感先生大恩,妾身......妾身亦必有重谢!”

  说着,她鼓起勇气抬眸与江祈年对视:“这个承诺,依旧有效!”

  此话落下,长孙无垢几乎是落荒而逃,匆匆离去了。

  看到长孙无垢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江祈年挑了挑眉,随后轻笑一声:“有意思。”

  ......

  回到立政殿后,长孙无垢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立于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月色,心绪难平。

  今日发生的一切,如同梦幻。

  陛下转危为安,兄长臣服,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也变得超然甚至神圣,丽质更是欢喜无限......

  这一切,皆因先生而来。

  先生的到来,自是极好的。

  女儿能得遇良师,陛下也与圣师关系融洽,大唐国运得佑。

  但“圣言天后”这尊号,将她与先生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赋予了她前所未有的权威与神圣性,却也让她背负了更沉重的期待与......难以言说的情感牵绊。

  她不禁回想起往日里,被他扶着手臂调整导引术姿势时的触感,回想起他怀抱丽质翱翔天际时自己心底那丝难以言喻的羡慕,甚至是一丝......隐秘的悸动。

  他是超然物外的圣师,是拯救大唐的神人,更是......一个让她无法忽视的、充满魅力的男子。

  这份情感,超越了君臣之礼,甚至越过了她一贯恪守的妇德边界,让她在告别时说出了那句“承诺依旧有效”。

  这让她感到一丝惶恐与不安。

  长孙无垢发现自己面对江祈年时,那份最初的感激与敬仰,已在不知不觉中掺入了一些别样的、让她心慌意乱的东西。

  那是超越君臣、超越凡俗的吸引,是对那份强大、温柔与神秘的向往。

  她不敢深想,只能将其归因于对“圣师”的崇敬。

  “能得遇先生,已是万千之幸,惟愿恪守本分,助先生,护大唐,佑丽质......余者,不可求,不可念。”

  她轻声自语,攥紧了衣袖,努力压下那不该有的涟漪。

  不知过了多久,月上中天,立政殿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

  一则消息传开,整个皇宫,乃至整个长安城都为之轰动起来。

  天神降临、真仙降世、于万军之中救回陛下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大街小巷。

  市井坊间,茶楼酒肆,人人都在激动地谈论着“江圣师”。

  朝廷并未封锁消息,反而有意宣扬,细节被传得神乎其神。

  圣师展光翼、御光剑、发雷霆,顷刻间令数万胡骑溃败臣服,这听上去宛如神话一般!

  然而,无数确切消息从皇宫传开,证明其并不是谣言。

  “听说了吗?圣师大人身高丈二,面如冠玉,眼如星辰,背后有一对金光闪闪的大翅膀!”

  “何止!我可是亲眼看见圣光从北边飞回皇宫的,那速度,眨眼即逝!”

  “陛下是真龙天子,得上天庇佑,才有真仙下凡来救,我就说陛下得位是天意!”

  “是啊是啊,陛下登基那是天命所归,拨乱反正!”

  “听说圣师大人还要收长公主为徒呢,这是多大的荣耀!”

  “天佑大唐!真是天佑大唐啊!”

  “什么时候才能亲眼见见真仙啊,不知与我们凡人又有何区别?”

  “据说陛下已经班师回朝,准备为‘圣师’举办大典,届时肯定有机会见到!”

  ......

  官方邸报、民间口耳相传,舆论风向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李世民得位不正的那点阴影,在绝对的神迹面前,彻底被冲刷干净,变成了“天命所归”的铁证。

  百姓对拯救了皇帝、间接避免乱世再起的“圣师”感恩戴德,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敬仰,都渴望能一睹圣师真容。

  皇宫更是忙碌异常。

  礼部、太常寺、内侍省全员出动,筹备大典。

  仪仗、祭品、乐章、流程......每一项都力求完美,既要符合古礼,又要彰显圣师的独一无二。

  一位位重臣、权贵、宗室,纷纷绞尽脑汁,想要寻机拜见圣师,哪怕混个脸熟也好。

  各家贵女更是心思浮动,若能得圣师垂青,哪怕只是收录门下,也是无上荣光。

  就连韦贵妃、杨妃等嫔妃,也一改往日心思,时常往立政殿请安问好,言语间极尽恭敬,试图通过长孙无垢拉近与江祈年的关系。

  然而江祈年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在凝云阁参悟《归藏》或修炼导引术,偶尔才应长孙无垢之邀,去立政殿指导她们母女修炼,外人难得一见。

  这几日,江祈年在群家园中潜心修炼导引术,他那本就因龙气与千年参王强化过的体魄,竟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气血如汞,筋骨齐鸣,生命本源竟在短短数日内又雄厚了许多!

  江祈年自己估计,保底都增加了一两成的本源。

  这成效堪称惊人。

  要知道,他的基础本就远超常人,每进一步都艰难无比,这一成的提升,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力量、体质,仅仅只是小幅强化了一些。

  但他的精力、体力等,却是大涨,每天休息一个时辰,就能精神百倍。

  就这样,时间到了救下李世民之后的第九日上午,长安城门大开,旌旗招展,文武百官、全城百姓几乎倾巢而出,夹道欢迎。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北巡归来,班师回朝了!

第240章 李世民的决意

  长安城外,十里长亭,旌旗蔽日,甲胄生辉。

  城内朱雀大街两侧,更是早已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首节 上一节 173/2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