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第160节
殿内一时寂静。
长孙无垢静静听着兄长的话,脸上并无怒色。
她脑海中闪过江祈年身穿玄鸟生物装甲飞天而起的画面,闪过他提及的那些威力远超想象的现代武器,心中暗道:“若依先生现在的实力,或许......一人敌国,并非虚妄。”
但她深知此事无法对兄长言明,只能开口道:“兄长的担忧本宫明白,然本宫心意已决,并非一时冲动,先生之能远超兄长想象,本宫自有分寸,此事亦会亲自向陛下陈情,兄长不必过于忧虑。至于长孙家......也不会因此事受到牵连。”
长孙无忌闻言一怔,他从未见过妹妹露出如此神情。
那并非固执,而是一种......近乎洞察一切的平静与自信。
这让他满腹的劝诫之言竟一时噎在喉中。
他深知妹妹性情,外柔内刚,一旦决定,极难更改。
他脸色变幻数次,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唉......娘娘既如此说,臣但愿娘娘深思熟虑,莫要行差踏错。”
说着,他拱手一礼,目光复杂地再看了江祈年一眼,转身离去:“臣,先行告退。”
长孙无忌离去后,殿内气氛稍缓。
长孙无垢看向江祈年,面带歉意:“先生,家兄担忧过甚,言语间多有冒犯,还望先生海涵。”
江祈年淡然一笑,摆了摆手:“无妨,国舅爷忠心体国,担忧家族,关心则乱,此乃人之常情,我并未放在心上。”
见他如此大度,长孙无垢心下稍安。
李丽质也跑过来,扯着江祈年的衣袖,小声道:“先生,舅父他不是故意的,您别生他的气。”
江祈年揉了揉她的头发:“放心,不会。”
接下来的两日,江祈年依旧每日出入宫廷。
有了长孙无垢的全力支持和信任,虽有些风言风语,但在李世民归来之前,倒也无人敢真正上前阻拦或质疑。
他陪着李丽质读书、习字,偶尔给她讲讲现代的科学常识和有趣的故事,引得小公主惊叹连连,眼中崇拜之色愈浓。
李丽质的气色,也肉眼可见地红润了不少。
这日,李丽质写完功课,眼巴巴地看向江祈年:“先生,整日待在宫里好闷呀......您能不能带丽质出宫去玩玩?丽质好久没去看看长安城的样子了......”
她说着,小手轻轻拽着江祈年的衣袖,大眼睛里满是渴望。
作为自小在深宫中长大的公主,李丽质少数几次的出宫经历,也是随母亲一起前往长孙府和高府,从未真正自由的在长安城中好好逛过。
看着她渴望又有些怯生生的眼神,江祈年笑了笑,看向长孙无垢:“娘娘意下如何?”
长孙无垢稍作沉吟。
若是往常,她断不会答应让体弱的女儿轻易出宫。
但有江祈年在身边,她心中有种莫名的安心感,仿佛有他在,一切危险都能化解。
她思虑再三,最终温柔点头:“也好,整日待在宫里也是闷坏了,有先生看顾,妾身自然放心,只是切记,一切要听先生的话,不可任性,不可暴露身份。”
“母后最好啦!”
李丽质顿时欢呼雀跃,苍白的脸颊都涌上了兴奋的红晕。
一番准备后,江祈年便带着换上了一身低调精致襦裙、如同寻常官家小娘子般打扮的李丽质,通过宫中安排,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出了皇城。
而为了让长孙无垢安心,江祈年也是打开了群直播,方便她可以时刻看到李丽质。
长安城,朱雀大街。
人流如织,车马粼粼,叫卖声、嬉笑声不绝于耳。
来自西域的胡商、赶着驼队的商人、嬉戏的孩童、匆匆的行人......构成了一幅生动无比的盛世画卷。
李丽质趴在车窗边,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
“先生快看!那胡人的鼻子好高!”
“哇!好香的胡饼!”
“那是百戏吗?他们怎么能跳那么高?”
......
于此同时,聊天群也因江祈年的开播而变的热闹起来了。
【未央卫氏】:“哇,先生带丽质妹妹出宫玩了,这就是大唐时期的长安城吗?好热闹啊!”
【掌上惊鸿】:“看起来确实要比我那时期的长安城要繁华啊。”
【洛神甄宓】:“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纵然是古代王朝,在盛世时期同样热闹呢。”
【六宫之主】:“丽质妹妹看起来开心极了,眼睛都不够用了。”
【观音婢】:“多谢先生带丽质增长见识。”
【岁安祈年】:“娘娘放心,一切有我。”
在群里回了一句后,江祈年将注意力放在了身边的李丽质身上,一边为她讲解一些没见过的事物,同时目光也在打量着这座盛唐之都。
忽然,他的目光被不远处一个摊位吸引。
那摊位并不起眼,一个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平和的老者正在为一位妇人诊脉,身旁立着一个写有“悬壶济世”的布幡。
老者气质超凡,鹤发童颜,虽布衣素袍,却自有股令人心静的韵味。
周围等候看诊的百姓,对他都极为恭敬。
“孙神医今日竟在此义诊,真是运气!”
“是啊,药王菩萨心肠……”
百姓的低语传入江祈年耳中。
莫非是......孙思邈?
江祈年心中一动,吩咐车夫停下。
他带着好奇的李丽质走下马车,缓步走了过去。
待那老者诊治完眼前的病人,江祈年才上前一步:“敢问老先生,可是孙思邈孙神医?”
孙思邈抬起头,看到江祈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行医多年,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气度如此非凡的年轻人。
再看旁边粉雕玉琢、虽衣着寻常却难掩贵气的李丽质,心知二人绝非寻常百姓。
他还礼道:“老朽正是孙思邈,神医之称不敢当,不过一介山野郎中罢了,不知二位有何见教?”
江祈年心中赞叹果然是他,便道:“久仰孙神医大名,在下江祈年,这是......舍妹,她自幼体弱,患有气疾之症,不知孙神医可否为她一观?”
孙思邈欣然点头:“自无不可。”
他让李丽质坐下,仔细观其气色,又示意她伸出手腕诊脉。
片刻后,他松开手,眉头微蹙,沉吟道:“这位小姑娘确是天生气血偏弱,心肺之功较常人稍逊,易受外邪侵袭,引发喘咳,老朽可开一温和方子,长期调理,当可强健些根基。”
闻言,江祈年挑了挑眉,追问道:“可有根治之法?”
孙思邈的名气太大,一身经历也足够传奇。
因此,江祈年便多问了一句。
而身处皇宫中,正在观看直播的长孙无垢,此时也提起了心。
虽说先生说过,群商城升级后或有定向基因药剂,能彻底根治李丽质的气疾。
可等了这么久,却迟迟不见踪影。
若能现在就解决这个问题,也不用她时时担心了。
孙思邈摇了摇头,叹道:“此乃先天根骨所致,非寻常药石能彻底根治,老朽所能,亦仅是助其固本培元,减少发病之苦楚,延年寿耳。”
这个诊断结果,与宫中太医所说大同小异。
李丽质闻言,眼神黯淡了一下。
见状,江祈年捏了捏她的小手,以示安慰。
之后他想了想,问道:“听闻神医精通养生之术,不知可有强健体魄、固本培元之法,可授于她,以作日常调理?”
孙思邈抚须沉吟片刻,道:“老夫确有一篇《千金养性导引术》,乃多年心血所聚,此法并非寻常拳脚功夫,重在调理呼吸,导引气血,涵养本性,调和阴阳,长期习练,或可稍稍弥补先天之缺,强健几分体魄。”
听到这话,江祈年眸子一亮。
他也只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罢了。
毕竟,历史上孙思邈就以养生、长寿出名。
对于他真正活了多久,并没有定论。
有人说他活了101岁,有人说是120岁,亦有人说他活了141岁,甚至还有人说他活了165岁!
但即便是最短的101岁,也远超这个年代三四十岁的平均年龄了。
第222章 吕雉的心思
长安街头,人流如织,市井喧嚣。
江祈年看着眼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孙思邈,心中不由得浮现出后世关于这位药王长寿的种种传说。
他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探究问道:“孙老先生仙风道骨,精神矍铄,应是养生有成了,实在令人钦羡,恕在下冒昧,不知老先生如今高寿?”
孙思邈闻言,抚须一笑,神色平和淡然:“老朽虚度光阴,至今已是八十有八了。”
“八十八岁?!”
李丽质在一旁惊讶地捂住了小嘴,大眼睛里满是不可思议。
她的舅祖如今五十多岁,看上去还没有眼前这位老爷爷年轻呢。
而江祈年同样有些惊异。
这孙思邈精神矍铄、目光清亮,虽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行动间毫无老态龙钟之感的模样。
说他刚满五十,也是有人相信的。
没想到竟然已经八十八了?
而且,若是按照史书记载,孙思邈逝于唐永淳元年,而如今是贞观三年,其间相隔了足有五十三年!
上一篇: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