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第153节
江祈年点点头。
“先生......”
这时,李丽质鼓起勇气,抬眸看向江祈年,小声问道:“先生......您像母后说的那样,像是神仙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过去晓未来,甚至能去到其他的世界吗?”
听到这话,江祈年意外的看了长孙无垢一眼。
没想到,长孙无垢竟是这样给李丽质介绍自己的?
就不怕她说出去吗?
不过,就算她真的说出去,恐怕也没什么人会信吧。
思绪百转之间,江祈年点点头:“像神仙一样倒是算不上,但的确知道不少,也去过几个世界。”
李丽质顿时眸子一亮:“那先生能给我讲一讲吗?”
“自然可以。”
江祈年点点头,便把自己去过的几个世界,经历的一些事情,简单的讲了一讲。
与此同时,他还在通过私聊与长孙无垢沟通,了解她究竟给李丽质说过多少。
【岁安祈年】:“娘娘的意思是,你甚至将聊天群都给丽质说了?”
【观音婢】:“妾身并未直言是聊天群,只是说能通过一种神奇的手段和先生交流。”
【岁安祈年】:“哦......那便好。”
【观音婢】:“另外,妾身还给丽质讲了些先生世界的一些事物,如能载人飞上云霄的“铁鸟”,能相隔千里如同面对面交谈的“传音镜”等等。”
【岁安祈年】:“那娘娘可还给其他人讲了这些?”
【观音婢】:“妾身给不同人透露的信息都不一样,只是丽质知道的最多,就连陛下也只知道妾身能联系到一位神仙,但陛下似乎并不相信真有神仙,只当是某位‘方士’。”
【岁安祈年】:“明白了。”
如今的李世民,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自然不信这些。
他甚至还曾嘲笑过秦始皇、汉武帝的求仙行为,言“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遂为方士所诈......汉武帝为求仙,乃将女嫁道术之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不过,等他上了年纪后,也开始“求仙服丹”,甚至因此而死。
“母后说先生住的地方,还有会飞的铁鸟,还能带人飞行呢,这是真的吗?”
这时,听得入迷的李丽质,好奇的开口问道。
“确有此事。”
江祈年点点头。
他思索片刻后,拿出了手机,点开了视频:“这是能记录已经发生事情的一种工具,里面就有会飞的铁鸟。”
“能记录发生的事情?”
李丽质惊讶地捂住小嘴,凑近了些,盯着屏幕中飞机起飞的全过程。
“这就是会飞的铁鸟?”
江祈年点头。
这是自己与甄宓从石油王国飞回江城时,甄宓拍的视频。
“可这铁鸟怎么带人飞行呀?”
“这铁鸟内部空间可大呢。”
说着,江祈年翻到了下一段视频。
那是自己和甄宓登机的视频。
当看到铁鸟内部宽敞舒适的样子时,李丽质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羡慕:“我也好想飞起来看看啊......”
听到这话,江祈年微微一笑。
飞行,自古以来就是所有人的梦想。
“先生也可以飞天遁地呢。”
这时,一旁的长孙皇后突然笑着开口。
“真的吗?”
李丽质小嘴微张,想象着那场景,小脸上满是向往:“那......那先生能带我一起飞吗?”
江祈年没立即回答,反而是看了长孙无垢一眼。
长孙无垢这是想自己抱着李丽质飞一圈?
他还没回答呢,长孙无垢又开口了:“丽质,你现在的身子还弱,待养好之后再正式拜先生为师,到时候便能让先生带你飞行了。”
与此同时,长孙无垢给江祈年发了一条私聊。
【观音婢】:“丽质常以药苦、身乏为由,不想吃药、锻炼,还请先生配合一下,届时妾身定有重谢。”
看到这条消息,江祈年笑了笑,也是感慨长孙无垢用心良苦。
他点了点头:“不错,待你身子养好之后,便可拜我为师,之后就带你体验飞行的感觉。”
“丽质一定好好养好身子!”
见李丽质这副劲头,长孙无垢眉宇间的忧色总算散尽了。
“不过......”
江祈年想起一事,问道:“不知李......陛下何时归来?拜师仪式,是否需等陛下回宫主持?”
提到李世民,长孙无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随即,她温婉道:“陛下月前便已离京,前往泾州、豳州等边镇巡视边防,慰劳将士,并与李靖、李勣等将军商议军机要务。”
听到这话,江祈年挑了挑眉,想起历史上确有此事。
此次巡视后,李世民命李靖、李勣等率军北伐。
次年大破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彻底解除了唐朝初年的北方威胁,史称 “渭水之耻” 后的 “雪耻之战”。
却不想,自己来的时间竟这么巧?
第212章 时间线的变动
“先生,陛下此次巡边,深入边陲,慰军议政,与李靖、李勣等将军商议军机,路途遥远,边塞之地素来不甚太平......”
立政殿中,长孙无垢关切的问道:“先生可知,此行......陛下可会遭遇凶险?”
江祈年闻言,神色如常,端起白瓷茶盏又抿了一口那清雅的香茗。
他放下茶盏,语气笃定道:“娘娘放心,在我所知的历史记载中,陛下此次巡边虽然辛劳,最终是平安归来的。”
长孙无垢闻言,紧绷的心弦似乎松弛了些许。
她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有先生此言,妾身心中稍安。陛下离京已近一月,也不知何时才会归来。”
听到这话,江祈年皱了皱眉,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他看似随意地追问了一句:“不知陛下是何时启程的?如今是几月了?”
“陛下是季春之初离京的。”
长孙无垢不疑有他,柔声答道:“如今已是季春之末了。”
“季春之末......”
江祈年心中猛地一跳。
难怪气温适宜,原来是季春之末吗?
季春,农历三月,阳历四月。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李世民此次至关重要的北巡,开启于贞观三年的八月底。
如今,却整整提前了四五个月。
时间线变了!
江祈年心中念头飞转:“为何时间线会发生如此的巨大偏移?难道是我给他的那张世界地图?”
有了世界地图后,李世民行事明显要更加激进一些,按照长孙无垢的说法,他如今有了更大的目标,自然不会像历史上一样,一切都慢慢来。
如今提前四五个月出发巡边,就是后续引起的变化。
“时间提前了这么多,地点的侧重也可能有所不同......包括草原的气候、部落的活动规律......”
总之,时间线的提前,就意味着李世民此次巡边遇到的人和事,必然与历史记载大相径庭,最终的结果也必然不可能一模一样。
“历史记载中八月那次巡边,李世民平安无事,却并不代表这次四月的巡边就绝对安全啊......”
江祈年眸子闪动:“尤其是此时的东突厥,与四五个月之后的东突厥,内部情况也大不一样。”
他记得,东突厥正是在这段时间走向分裂的。
历史上,此时的东突厥活动范围,完全能覆盖唐太宗巡视的地区。
李世民之所以此次巡边一路平安无事,就是因为东突厥内部矛盾已白热化,颉利可汗需集中精力稳定内部,无力他顾。
但现在,东突厥虽然内部叛乱已显,但还未曾到最危急的时刻......
“先生,可是......有何不妥?”
长孙无垢见江祈年神色微凝,心中那丝隐忧又悄然浮起。
闻言,江祈年抬眼看向长孙无垢。
对方那双温婉沉静的眸子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一旁,李丽质同样瞪着那双清澈好奇、充满期待的大眼睛望着他。
江祈年那句“事情可能有变化”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现在说出来,除了徒增她们母女的恐慌,又能如何?
而且,这终究只是他的推测,并无实据。
这点时间线的差异,未必就真意味着危险。
李世民本身雄才大略,身边猛将如云,即便遇到突发状况,也未必不能应对。
上一篇: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