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137节
伙计闻言,热情地介绍起来。不一会儿,几道精致的鱼肴便陆续上桌。
松鼠桂鱼炸得金黄酥脆,浇着酸甜适口的芡汁;清蒸的鳜鱼,鱼肉洁白嫩滑,仅以葱姜丝和酱油提味,吃的就是原汁原鲜;一盘炒得油亮的藕丝银鱼,银鱼细嫩,藕丝脆爽;还有用当地特色手法制作的冰冻鱼胶,口感弹牙,清凉适口;一盅竹筒蒸鱼,带着竹子的清香;最让狗娃喜欢的是一盆奶白色的鱼头豆腐汤,汤汁浓郁,鲜香扑鼻。
狗娃吃得头都舍不得抬,筷子使得飞起,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赞叹:“嗯!好吃!这鱼真鲜!一吃就知道是刚打捞上来的新鲜鱼!没一点土腥味!”
王明远也细细品尝着。这个时代的洞庭湖,水质清澈,水产丰饶,全是野生鱼类,鱼肉紧实弹牙,味道确实远非前世那些养殖鱼类可比。
每一口下去,都是纯天然的鲜美,若放在前世可都算纯天然的天价有机鱼了。
他尤其喜欢一道看似简单的虾饼。用新鲜捕捞的小湖虾,混着少许葱花和面糊,入油锅炸得金黄。咬下去,外皮焦香酥脆,内里虾肉鲜甜弹牙,满口留香,确实是一道佐酒下饭的佳品。
“三叔,这虾饼真不赖!”狗娃也塞了满嘴,鼓着腮帮子说,“回去我也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
至于粉蒸肉,他们也点了。
蒸肉粉香糯,五花肉肥而不腻。狗娃仔细尝了尝,认真评价:“嗯,是好吃。不过……感觉还是李昭叔带来的更香些,肉更入味!”
王明远点头同意。有时候,家常菜的那份用心和独特的手艺,确是酒楼难以完全复制的。
第191章 归途路(下)
在洞庭湖畔休整一夜,次日便搭乘渡船过湖。
浩渺的湖水,开阔的视野,让久居书院的两人都觉心胸一畅。
渡过洞庭,继续北上,进入荆州府地界。
荆州古城,历史悠久。王明远和狗娃并未过多游览古迹,心思多半还是放在了“吃”上。
“三叔,听李茂叔说荆州鱼糕是一绝,用鱼肉做的糕?我还没吃过呢!”狗娃看着路边的食摊,满眼好奇。
于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荆州鱼糕汤便端了上来。鱼糕色泽洁白,口感细腻软糯,带着鱼的鲜味却又无刺,汤头清淡鲜美。
狗娃呼噜噜喝了一大口,眼睛亮了:“嘿!真鲜!这玩意好,没刺,猪妞和小猪娃肯定爱吃!”
王明远笑着点头,心里盘算着,回去时或许可以带些干制的鱼糕。
接下来几日的饭食,他们尝了荆沙甲鱼,肉质肥美胶质丰富;吃了千张扣肉,豆皮吸饱了肉汁,咸香下饭。但最得两人欢心的,却是一道看似普通的排骨莲藕汤。
店家选用的是粉糯的湖塘藕,与精排一同放入陶罐,小火慢煨良久。端上桌时,汤色微浓,香气四溢。排骨炖得软烂脱骨,莲藕粉糯拉丝,汤味醇厚甘甜,带着藕特有的清香。
“这汤真好喝!”狗娃连喝了两大碗,额头上冒出细汗,一脸满足,“又香又甜,暖呼呼的,舒服!三叔,这汤我得学学,冬天给爷奶炖着喝,肯定好!”
王明远也觉得这汤滋味极佳,质朴而温暖,让人想起家的味道。
离开荆州,北上便是襄阳府。再次来到这座城池,两人都熟门熟路了些。
狗娃心心念念着三年前吃过的那家碱水面,又去光顾了一次,唏哩呼噜吃得痛快。王明远则对一道襄阳缠蹄很感兴趣,将猪蹄精心卤制后以细绳紧密缠绕定型,切片冷食,口感筋道,卤香入味,是极好的下酒菜。
他们还尝了枣阳的酸浆面,面条爽滑,酸浆开胃,别有一番风味。只是狗娃咂咂嘴,略有遗憾:“好吃是好吃,就是要是能再辣点就更美了……”
王明远闻言,心中微动,想起车上占据行李一半的各式辣椒,有干辣椒段,辣椒粉,还有腌辣椒,辣椒酱,都是狗娃这两年的辛苦成果。若有辣椒,这酸浆面的风味层次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他也想起了前世那碗红油赤酱、香辣扑鼻的襄阳牛肉面,可惜在这个牛是重要农耕畜力、轻易不得宰杀的时代,那般滋味,注定难以寻觅。
继续北上,进入豫西地界,地貌和气候也开始有所变化。
在南阳府,他们不光吃了三年前吃过的南阳窝子面和胡辣汤,还品尝了名声在外的方城羊肉烩面。
大碗宽汤,羊肉烂而不膻,面片筋道,汤浓味鲜,在这舟车劳顿的旅途吃上一碗,浑身舒坦。狗娃尤其喜欢那烙得酥香的博望锅盔,掰碎了泡在烩面汤里,吸饱了汤汁,吃得无比满足。
“这锅盔实在!顶饿!”狗娃评价道。
还吃了新野板面,面条宽厚劲道,浇头咸香,以及郭滩烧鸡,色泽诱人,香酥入味,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到达汝州时,一道汝州扣碗引起了狗娃极大的兴趣。
五花肉切片,码放整齐,与各类干菜豆腐一同放入粗陶碗中,加入调料,上笼蒸得极透。出锅后倒扣于盘中,肉皮朝上,色泽红亮,肥肉晶莹剔透,瘦肉酥烂,干菜和豆腐吸足了肉汁,咸香扑鼻,异常下饭。
“这个好!这个真好!”狗娃几乎一个人干掉好几碗,吃得满嘴流油,“香而不腻,烂乎!爷肯定喜欢这口!下酒美滴很!”
王明远也觉得这扣碗做法质朴,却将肉类的丰腴美味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地道的中原风味。
一路走,一路吃。
狗娃不仅吃,还时常跑去食肆后厨,或是借着住宿的便利,跟店家伙计、厨子套近乎,偷师学艺。
他个头大,眼神里又带着对厨艺纯粹的喜欢和求知欲,加之性格淳朴,会聊天,往往能博得对方好感,偶尔也能学到一两手窍门。
他那个随身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了不少东西,画的图歪歪扭扭,只有他自己看得懂。
王明远则由着他去,有时也会凭借前世模糊的记忆,给狗娃一些提示,比如之前教给他的“麻婆豆腐”、“剁椒鱼头”、“麻辣水煮鱼”、“泡椒鸡爪”之类,每每让狗娃如获至宝,试验成功后对三叔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旅途漫长,风尘仆仆,王明远的心境,也在这一路的美食与风土中,渐渐从书院的紧绷和离别的愁绪中舒缓开来,变得更加沉静开阔,对即将到来的乡试,也多了几分从容。
这一日,车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又一重要站点——洛阳府城。
远远望见那古老而雄伟的城墙轮廓时,王明远吩咐车夫:“在洛阳多停留两日。”
狗娃闻言,立刻兴奋起来:“太好了三叔!我早就听说洛阳是古都,肯定有好吃的!咱们可得好好逛逛,尝尝!”
王明远望着车窗外那渐行渐近的洛阳城,微微一笑:“嗯,好好逛逛,也好好尝尝。”
他不仅是要休整,更是想好好感受一下这座沉淀了无数历史风华的神都气韵,或许此地的人文底蕴,能给他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悟。
车队随着人流,缓缓驶向洛阳城门。
第192章 银包子(上)
王明远和狗娃在客栈里歇了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狗娃就躺不住了。
昨晚上他可没闲着,缠着客栈掌柜和跑堂的伙计打听了好久,把这洛阳城里哪儿好玩、哪儿好吃问了个门儿清,回来就对着王明远絮絮叨叨念叨了半宿。
“三叔,洛阳城老大了,方方正正的,听说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呢!街上牌楼多,铺子多,巷子里还藏着好多寺庙,啥安国寺、莲花寺……”狗娃努力回忆着伙计的话,试图形容出那种韵味。
王明远一边整理着身上的衣衫,一边面带笑意的点头听着。
狗娃打听好的那家馆子,就在离他们客栈不算太远的南大街上,名叫“真不同”,据说是做洛阳水席的老字号。
两人也不急着赶路,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慢慢溜达,狗娃一双眼睛不够使似的,左瞧右看,时不时指着某处新奇玩意儿低声惊呼。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穿梭,叫卖声不绝于耳,透着古都的繁华与生气。
快到回味楼时,却见前面围了一大圈人,里三层外三层的,甚是热闹,还把道给堵了大半。
喧哗声,讨论声一阵阵传来。
“咦?三叔,前头咋这么热闹?出啥事了?”狗娃个子高,踮踮脚就能看到里头,只见回味楼门口搭了个简易的台子,上面摆着一长溜桌子,桌后坐着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台子旁边还堆着好几摞摞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
旁边有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回味楼这什么‘大胃王’比赛有点意思,免费吃包子,还能拿奖!”
“免费?想得美!报名费就得一两银子呢!”
“一两咋了?你看那奖品,纯银的小包子!八两八钱重呢!谁赢了就归谁,报名费还退还!”
“说得轻巧,你上去试试?那包子实在,一般人三五个顶天了……”
狗娃支棱着耳朵,把话听了个全乎,眼睛顿时就亮了!
大胃王比赛?免费吃包子?赢了还有银包子奖励?
他的目光瞬间锁定了台上那白胖胖、冒着诱人热气的包子,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那包子看着确实实在,面皮喧软,褶子漂亮,隐隐透出肉馅的油光,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那浓郁的香气。
这都是次要的,尤其是听到“银包子”三个字,狗娃的心更是怦怦直跳。
八两八钱的银包子啊!那得多沉?多亮堂?要是拿回去给爷奶看……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揣着的钱袋子,那里头有他这两年省吃俭用、加上三叔偶尔给的零花钱攒下的十几两碎银子,若是……若是能赢,这……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来,他也想参加!
他对自己的饭量有着绝对的自信!老王家祖传的力气和饭量,可不是吹的!
在书院食肆,他一个人能轻松干掉五六个人的饭量,还只是半饱!
眼前台上那几个,看着壮实,但个头还没他高的汉子,在他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可是……脚步刚迈出去一半,他又猛地顿住了。
脸上兴奋的光彩黯淡了些,眉头也拧了起来。
他想起了几年前在湘江府,自己嘴馋误入相亲局的事情……
那次教训他可一直记着呢,这比赛赢了不就等于免费白吃吗?免费的东西,往往代价更大,这话他记得尤为深刻。
而且,报名费要一两银子呢!万一输了,这一两银子不就打水漂了?够买多少肉和面了?
虽然他觉得自己不可能输,但万一呢?店家会不会使诈?
王明远在一旁,看着狗娃那副跃跃欲试又纠结万分的憨样,再听听周围的议论,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这所谓的“大胃王”比赛,说白了就是店家搞的噱头。
报名费能赚一笔,还能吸引眼球,给店铺扬名。
那银包子奖品固然诱人,但能真吃回本、还能赢走奖品的,绝对是凤毛麟角麟角,怎么算,店家都稳赚不赔。
他看狗娃那眼神,知道这小子肯定想试试,他轻轻拍了拍狗娃的胳膊,温声道:“想去试试?”
狗娃扭过头,黑红的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和犹豫:“三叔……我……我就是看看。那包子闻着挺香……银包子也挺好……但报名费太贵了,万一……”
王明远笑了笑:“无妨,你若真想试试,便去。一两银子,咱们还出得起,就当尝尝这洛阳的包子滋味如何。只是切记,量力而行,吃饱了便停,莫要硬撑伤了肠胃。胜负不重要,玩得开心就好!”
他这话既是鼓励,也是给狗娃兜底。
赢了自然好,输了也就当花一两银子让狗娃体验一下,吃个新鲜,别有什么心理负担。
狗娃听三叔这么一说,眼睛瞬间又亮了,但随即又像是下了某种决心,用力一点头:“三叔!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很快!”
说完,不等王明远反应,他扭身就往客栈的方向撒腿狂奔,那壮实的身影在人流里窜得飞快,眨眼就没影了。
王明远愣在原地,一头雾水。
这傻小子,又想起什么了?跑回去干嘛?拿钱?钱不是都在身上吗?
没过多久,就见狗娃又呼哧呼哧地跑了回来,额头上冒了点细汗,气息微喘,但脸上却带着一种……嗯,一种踏实了的表情?好像回去拿了什么定心丸一样。
“三叔,我回来了!”狗娃抹了把汗,咧着嘴笑。
“你回去拿什么了?”王明远好奇地问。
上一篇:大唐:从武惠妃马奴到篡唐新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