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128节
羞愤交加之下,那张胖胖的脸因为生气都扭曲了起来。
她指着狗娃的鼻子,声音都尖了:“你没看上我?你没看上我你吃我那么多东西?你骗鬼呢!你看看你这样子,膀大腰圆,一脸憨相,要不是我姑母说你能干,我……我还看不上你呢!你居然还敢耍我?”
狗娃被骂得莫名其妙,也来了火气:“谁耍你了!我真不知道!而且,我才九岁,相看什么媳妇!你才耍我呢!”
“九岁?!”墩妹儿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她指着狗娃那一米八的个头,结实的胸膛,“你撒泡尿照照!你这样子像九岁?骗谁呢!登徒子!不要脸!大骗子!骗吃骗喝!”
她越说越气,积攒的失望和羞辱全涌了上来,猛地抬手,“啪”地一声,结结实实地扇了狗娃一个耳光!
狗娃完全没防备,被打得脸一偏,脸上火辣辣地疼。
他完全愣住了,长这么大,除了爹娘和爷奶气急了揍他,还没被外人,尤其是个姑娘这么打过!
墩妹儿打完也愣了一下,随即“哇”一声哭出来,狠狠跺了跺脚,指着狗娃骂了句“登徒子!大骗子!”,转身捂着脸哭着跑了。
狗娃也捂着脸,呆呆地站在街口,怀里还抱着没吃完的半包芝麻糖。
周围偶尔路过的人好奇地看他两眼,指指点点。
他心里堵得厉害,又委屈,又茫然,还有点生气。
他干啥了?不就是帮个忙,吃了点东西吗?怎么就成了登徒子、大骗子了?还挨了一巴掌?
他越想越憋屈,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
但他使劲吸了吸鼻子,把那股酸涩憋了回去,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能哭!!
他低着头,闷闷地往书院走。
长长的山路,好像怎么也走不到头,脸上的巴掌印还隐隐发热,心里更像压了块大石头。
好不容易捱到书院,他没回食肆,也没回自己住处,径直走到了三叔王明远的斋舍门口。
可惜门关着,三叔还没回来。
他也没心情去别处,一屁股就坐在了冰凉的台阶上,抱着膝盖,把脸埋了进去。
所有的委屈和难过,在这一刻再也忍不住了,周围安安静静的,只有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他想起刚才那姑娘骂他的话,想起那毫不留情的一巴掌,想起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错……眼泪终于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他就这么缩在门口,像只被遗弃的大黑狗,等着这陌生的湘江府里唯一的亲人、能给他做主的三叔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熟悉的脚步声终于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
狗娃猛地抬起头,泪眼朦胧中,看到三叔王明远的身影出现在小径尽头。所有的委屈瞬间决堤,他嘴巴一扁,带着浓重的哭腔,哇地一声就喊了出来:
“三叔……呜……”
于是就发生了晚上王明远回来的这幕。
第175章 道歉
斋舍里,油灯的光晕将狗娃那张挂满泪痕、写满了委屈和茫然的脸照得格外清晰。
王明远第一个念头就是狗娃在食肆干活受了委屈,或是被哪个不开眼的同窗、杂役给刁难了。
自家这孩子性子实诚,力气是大,但心眼直,出门在外最容易吃亏。
“狗娃?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了?跟三叔说!”
狗娃这会见到三叔,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嘴巴一瘪,刚止住一点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抽抽噎噎地把下午朱大娘怎么叫他帮忙,怎么见到了那个叫墩妹儿的姑娘,对方怎么问那些奇怪的问题,最后怎么闹翻,还挨了一巴掌的事情,断断续续、颠三倒四地说了出来。
王明远起初听得眉头紧锁,心里也窜起一股火气,以为是狗娃在外头被人平白无故欺负了。
但听到后面,尤其是“相看”二字,再结合狗娃这远超年龄的体格和那朱大娘平日里的做派,他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这分明是一场由朱大娘自作主张、稀里糊涂牵线,而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的乌龙闹剧!
他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朱大娘一心做媒,给自家侄女把狗娃夸出花来;那小朱姑娘相看意中人,满心期待;而自家这个傻狗娃,完全没开窍,脑子里除了干活吃饭和王明远,压根没那根弦,只当是帮忙和吃零嘴……
这误会闹得,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一旁的李昭也是刚才正好回来,正赶上狗娃那副委屈巴巴的样子被王明远带进斋舍,此刻进门后再听到狗娃的叙述,尤其是听到狗娃居然挨了一巴掌,顿时就炸了。
“岂有此理!”李昭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油灯都晃了晃,“那胖……那朱大娘怎么回事?拉郎配也没这么硬来的!还有那姑娘,问亲事不成就能动手打人?凭什么啊!
狗娃别怕!走!叔这就带你找她去!非得让她给你赔礼道歉不可!反了天了还!”
说着就要拉狗娃起来,一副立刻就要去理论干架的架势。
狗娃却连忙反手抓住李昭的胳膊,急急地摇头,带着浓重的鼻音:“别!李昭叔,别去!”
“为啥不去?她打你还有理了?”李昭瞪眼。
狗娃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声音小了下去,带着浓浓的担忧和害怕:“我……我怕……万一,万一闹开了,书院的其他管事……都知道我才九岁……他们会不会……会不会觉得我年纪太小,不懂事,净惹麻烦,就不要我-干活了?
我……我喜欢在食肆干活,能学手艺,能吃饱饭……我不想走……”
他说着,眼圈又红了。
比起挨那一巴掌的委屈和羞辱,他更害怕失去这份好不容易得来的、能让他感到充实和快乐的事情。
湘江府人生地不熟,除了三叔,食肆就是他最熟悉、最能找到存在感的地方了。
王明远听到这里,心里那点哭笑不得的感觉瞬间被一股酸涩的心疼所取代。
他叹了口气,伸手用力揉了揉狗娃的脑袋,声音放缓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傻小子,胡思乱想什么!”
他看着狗娃抬起的、依旧带着不安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告诉他:
“狗娃,你记住三叔的话。书院也好,食肆也罢,用人看的不是你年纪几岁,而是你活干得怎么样,人品是否端正。
你这半年在食肆,干活从不偷奸耍滑,比多少年纪比你大的人都卖力、都踏实,刘大叔和管事夸过你多少次?大家都看在眼里。就为这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误会,没人会不要你。”
他顿了顿,继续给狗娃吃定心丸:“退一万步讲,就算……就算真有什么万一,这书院食肆待不下去了,湘江府这么大,酒楼饭馆那么多,以你的手艺和这股实在劲儿,还怕找不到活干?
再不济,还有你李茂叔和季伯父呢,让他们帮你打听安排,总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天塌不下来,知道吗?以后遇到什么事,不许自己一个人憋着瞎想,一定要告诉三叔,记住了没?”
狗娃听着王明远沉稳有力的话语,看着三叔眼中信任和鼓励的光芒,心里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仿佛一下子被搬开了大半。
他用力吸了吸鼻子,重重地点头:“嗯!记住了,三叔!”
王明远欣慰地笑了笑,随即神色又认真起来:“不过,此事虽然是个误会,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朱大娘办事不妥当,没提前跟你说明白,险些造成更大误会,这是她的不是。
她那侄女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打人,更是错上加错。于情于理,我们都得去找朱大娘说清楚。不是去吵架闹事,而是要把道理讲明白。最起码,她欠你一个道歉。”
李昭在一旁立刻附和:“对!明远兄说得在理!咱们占着理呢!必须得说道说道!不过我也是被气昏了头了,这才想到那朱大婶应该是下值了。明日……明日一早咱们就去!我陪你们一起去!”
他摩拳擦掌,一副要去主持公道的模样。
狗娃看着三叔和李昭叔都这么维护自己,心里那点残存的委屈彻底被暖意取代,黑红的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的笑容,小声说:“其实……其实我现在想想,也没那么气了……那个小朱姐……可能也是急了……而且,我确实吃了她不少零嘴……”
王明远和李昭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这孩子,气性来得快,去得也快,心地还是那么憨厚善良。
然而,次日一早,还没等王明远他们去找朱大娘,朱大娘反倒先找上门来了。
朱大娘昨晚下值刚回家,就碰到了哭哭啼啼跑回家找她的侄女,然后便从侄女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她这才知道自己可能真干了错事了!
狗娃这小子实诚,应该是真没撒谎的,可是这九岁就长这体格,说出去谁信啊!
所以,一大早她就慌慌张张的来了书院,找和狗娃相熟的刘大叔打听后才知道,她真是搞了个大乌龙!
于是就连忙寻摸东西去上门道歉,这会她一见到王明远和狗娃,就连忙上前。
“王公子,狗娃……哎呦,真是对不住!对不住!”朱大娘搓着手,胖脸上堆满了窘迫的笑,“昨天那事儿……都怪我!都怪我老婆子没打听清楚,也没跟狗娃说明白,就瞎张罗!闹出这么大个误会!我家那傻侄女也是个没轻没重的,咋还能动手呢!我昨晚已经狠狠骂过她了!狗娃,你千万别往心里去,大娘给你赔不是了!”
她态度诚恳,抢先一步把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倒让原本还想理论几句的李昭一下子没了脾气,张着嘴不知该说啥好。
王明远见对方如此,也不好再过多追究,便淡淡道:“朱大娘既已知道是误会便好。狗娃年纪小,经的事少,昨日也确实受了些惊吓。以后此类事宜,还望大娘谨慎些为好。”
“是是是!王公子说的是!以后再不敢了!保证没下次了!”朱大娘连连保证,又拿出一个小布包塞给狗娃,“狗娃,这点心你拿着吃,算大娘一点心意,给你压压惊……”
狗娃看着那包点心,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连连摆手:“不,不用了,朱大娘,我……我吃过早饭了。”
经过这事,狗娃算是牢牢记住了:以后在外头,绝对不能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尤其是免费的!代价太大了!
第176章 惊天消息
然而,狗娃这边刚刚风平浪静,另一则如同巨石投湖的消息,却猛地砸进了岳麓书院,瞬间在所有学子间掀起了滔天巨浪,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牢牢吸引了过去!
消息的来源,是最新送达书院的一份朝廷邸报抄本。
邸报上,白纸黑字,赫然刊载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朝议动态:就在年节后不久的一次大朝会上,户部左侍郎,正三品大员,竟公然上书朝廷,提出了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议案——奏请将台岛,“租售”于倭国!
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去岁秦陕大灾,接连赈济,耗费巨大;加之西北边关军需消耗日甚一日,导致国库空虚,银钱拮据。
将此“远悬海外、蛮烟瘴雨、治理不易、岁入寥寥”之岛,“租售”倭国,既可立得百万两以上巨款充实国库,解燃眉之急;倭国方面还承诺接手后负责清剿周边海域海盗,并保证若干年内不骚扰大雍海域;还提议开放部分大雍缺少的矿产出售,可谓“一举多得”,“变废为宝”云云。
那奏疏的核心内容,竟真与年前书院年考策论中那一道看似“荒诞”的题目遥相呼应——提议将“无用之地”的海岛作价租售于倭国,换取一大笔白银充实国库,他还曾在那份策论中狠狠抨击过此事!
但没想到,那则荒诞的题目竟真确有其事!
而且还不是那“无用之地”的荒凉海岛,竟是那个前世都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心的台岛!!!
邸报传阅之处,无不哗然!
书院各处,茶余饭后,廊下斋舍,学子们聚在一起,无不议论此事,个个情绪激动,言辞激烈。
“岂有此理!简直是卖国之议!”一个来自闽地的学子气得脸色通红,捶着桌子,“台岛虽孤悬海外,然自古便是我华夏渔民避风、补给之所,岂能轻与倭人?”
“百万两白银?十年之约?”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学子冷笑连连,面露讥讽,“郭侍郎真是打得好算盘!倭人狼子野心,其承诺如何能信?前朝倭患之烈,教训犹在眼前!这分明是饮鸩止渴!”
“说什么‘以无用之地换实利之资’?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一位熟读史书的同窗愤然道,“地无分南北,皆为王土!今日可弃台岛,明日是否可弃琼州?弃辽东?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王明远原本正在斋舍内准备给周太傅的新“课件”,李昭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将听来的消息一股脑儿倒出。
起初,王明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租售台岛?给倭国?
这……这怎么可能?!
在他的认知里,哪怕来自前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也深知那片岛屿对于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
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牵挂,是历经风雨也绝不容分割的神圣领土!
为了它的回归,多少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与牺牲!
上一篇:大唐:从武惠妃马奴到篡唐新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