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68节

  一时之间,炮弹在不断轰鸣,但机枪火力点没有一点减弱的趋势,哪怕偶尔有战士刚好被炮弹击中,也立即有另外的机枪顶上。

  要知道,两次的修复缴获,再加上他们原先的,如今的四营光是歪把子就有32挺。

  而小鬼子精锐步兵大队也就装备36挺而已,足见四营如今火力的恐怖。

  眼见自己的炮击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效果,福田雄介阴沉着脸问道:“航空兵什么时候能到位。”

  副官赶紧低头查看手中的电文记录,回复道:“报告少佐阁下,航空大队回电,他们已完成起飞准备,预计二十分钟后抵达战场上空。”

  福田雄介闻言,脸上的阴霾稍稍散去些许,他握紧拳头,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恶狠狠地说:

  “很好,告诉他们,务必对八路阵地进行无差别轰炸,将其统统炸平。”

  “嗨依!”

  此时的大云山战场上,四营的战士们有条不紊与小鬼子展开对射。

  他们居高临下,枪法又准,小鬼子处于进攻位置,又没有太多的掩体,一时间小鬼子被压制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而方东明一边指挥战斗,一边留意着鬼子的动向。

  他敏锐地察觉到鬼子的炮击节奏有所放缓,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他心中一动,意识到鬼子可能在等空中支援,也唯有这个才能让小鬼子破局了。

  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方东明确并不急迫,而是继续指挥战斗,等待小鬼子的退去。

  不到10分钟,小鬼子那边就传来了撤退的命令,然后那一个步兵中队的小鬼子立即就边打边撤。

  最终留下一地的尸体,退出了方东明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望着仅剩120几人的队伍,负责临时指挥的吉冈次郎整个人都在怀疑人生。

  尽管这些士兵并不是他麾下,而是从各个据点抽调出来组成的联合中队,但新战斗的素养,也并不会差他麾下的勇士太多的。

  而他们仅仅只是发起一次简单的进攻而已,进攻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就直接伤亡了1/3。

  而且,他们的基层军官,机枪手、掷弹筒手损失惨重,几乎全灭。

  明显八路的精确射手一直将目标对准他们,至于导致到后面他们的指挥都有点混乱了,火力点更是完全发挥不出来。

  很难想象继续下去,等待他们的会不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还好的是,马上他们的轰炸机就会来了,在大威力的航弹下,相信眼前的这些阵地将会毁于一旦。

  而他,也会带队再次冲锋,摧枯拉朽般将这一次该死的、战斗力强大的八路给统统消灭。

第110章 打飞机

  就在小鬼子步兵中队退去后,方东明立即叫来高明,让他带领12连退出阵地,执行他昨晚布下的任务。

  随后自己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山顶,找到魏大勇。

  “和尚,一切都准备好了吗?”方东明快速的问道。

  魏大勇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营长,您放心,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方东明望去,只见7挺九二式重机枪在山顶的反斜面上摆开架势,每一挺之间相隔数十米。

  依托着天然的巨石和战士们提前堆砌的沙袋掩体,稳稳地架在那里,枪口斜指大云山主阵地前的天空。

  而每一挺重机枪旁边,都有两名战士全神贯注的在准备着。

  这些重机枪所发射出的7.7毫米,是足以撕开小鬼子飞机的薄皮护甲的,特别是对于低空飞行的小鬼子飞机。

  不过具体会不会出手,还得看情况而判断,方东明也是做一个准备而已。

  毕竟空地大战,哪怕是装备了高射机枪或者机关炮,处于劣势的永远也是地面这一方,何况,他们仅仅只有七挺的九二式重机枪。

  方东明正准备再叮嘱几句,远处的天空中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轰鸣声,好似沉闷的雷声,由远及近。

  他心中一紧,立刻抬头望去,只见3个小黑点在天际逐渐变大。

  “来了!”魏大勇兴奋地大喊一声,双手紧紧握住重机枪的握把,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

  战士们也都精神一振,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注视着逐渐逼近的敌机。

  那3架轰炸机排成整齐的三角形形编队,嚣张地朝着大云山主阵地飞来。

  随着飞机越来越近,那低沉的轰鸣声愈发震耳欲聋,好似要将这片天空都撕裂开来。

  方东明看了看飞机,他并不认识其型号,但光看其机型也知道其携带的航弹会非常恐怖。

  一旦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投弹,那对阵地的打击绝对是毁灭性的。

  不过其体型庞大,再加上小鬼子的航空兵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嚣张跋扈惯了,很有可能会直接采取低空投弹,或许他们有机会能干下一两架来。

  方东明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策略。

  过了一会儿,他大声的对着魏大勇喊道:“和尚,听着,等一下听我指挥,咱们找准机会干上一票。”

  “是,营长。”魏大勇激动的喊出声来。

  与此同时,在看到飞机出现的瞬间,陈安立即下令所有的战士躲进防炮洞中,只留下几个必要的观察哨。

  在12连的战士撤出阵地后,如今的阵地上也只剩11连的同志,大家分布的更加的稀疏,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轰炸。

  而在小鬼子那边,进攻不利所带来的士气低迷瞬间就消散一空,每个小鬼子都望着天空,脸上露出狂热。

  福田雄介这个老鬼子更是冷笑连连,仿佛已经看到了四营的阵地,在他们强大的空中轰炸面前毁于一旦的场景。

  他又转头对着自己的副官下令道:“抽调据点兵力,补充进吉冈中队中,等飞机轰炸结束后,立即发起进攻,清剿掉阵地上的所有八路。”

  副官领命匆匆而去,福田雄介则站在指挥部外,仰头紧盯着逐渐飞临的轰炸机,脸上的冷笑愈发得意。

  而那3架轰炸机抵临大云山主峰后,根本没有一丝的犹豫,操作杆一推,便俯冲而下,没有丝毫担心八路会有防空的力量。

  轰炸机呼啸着俯冲而下,机身与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

  机腹下,航弹舱缓缓打开,一颗颗重磅航弹悬挂其中,反射着森冷的光,那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大杀器。

  方东明紧紧盯着敌机,心脏剧烈跳动,他的双眼死死锁定轰炸机,等待着最佳时机。

  “营长!”魏大勇焦急地喊道,双手因为过度紧张而微微颤抖,他的手指扣在扳机上,就等着方东明一声令下。

  “再等等……”方东明头也不回。

  他们是重机枪,角度基本上是固定了,很难再进行调整,所瞄准的天空也只是正前方600米的天空。

  1000米。

  800米。

  方东明猛地暴喝:“就是现在,开火!”

  刹那间,7挺九二式重机枪同时怒吼,火舌疯狂地从枪口喷射而出,形成七条长鞭,以每秒800米的速度向着天空抽打而去。

  而3架重型轰炸机以每秒120米的速度俯冲而下,在1.6秒后,赫然撞上了抽打而来的子弹长鞭。

  3架轰炸机中,领头的轰炸机瞬间被无数子弹击中,机身多处迸出火花,机翼上瞬间被撕开一道道口子,碎片四溅。

  就连坐在驾驶舱的2个飞行员也是在刹那间被子弹击中,人却下意识的拉开了一下操作杆。

  另外两架也多多少少中了些子弹,机身猛地一震,机翼上出现了几个醒目的弹孔。

  鬼子航空兵惊慌地瞪大了眼睛,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下意识大骂道:“八嘎!”

  说时慢,实则快,仅仅刹那,那2架轰炸机就已经出了九二式重机枪的射界。

  鬼子航空兵惊魂未定,急促的喘息声在密闭的驾驶舱内回响。

  但他们毕竟训练有素,短暂慌乱过后立即就快速反应过来,根本就不需要沟通就快速的改变了投弹的策略。

  在抵达预定的投弹位置后,先是将轰炸机携带的4枚100公斤航弹投下3枚以减轻重量。

  随后直接斜切拉升,从阵地前呼啸而过,准备实行报复计划。

  而那架中弹无数的轰炸机,在鬼子航空兵临死前下意识拉升的动作下,晃着地朝着方东明所在的山顶冲来。

  “趴下!”方东明大吼了一声后整个人就趴在地下。

  几乎在同时,轰炸机擦着山顶边上冲了过去,差一点点方东明他们这群人就死在小鬼子这下意识的动作下。

  但在擦身而过的刹那,趴在地上的方东明却是下意识的呼叫系统,抽取尸体技能。

  瞬间,抽取成功。

  “成功抽调重型轰炸机驾驶技能×2。”

  一股兴奋的情绪从心底涌起,随后猛地反应过来,他们该跑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两架轰炸机所投下的共计六枚100公斤的航弹着地。

  先是一声沉闷的巨响从阵地东侧传来,紧接着仿佛天崩地裂一般,其余五枚航弹依次爆炸,巨大的冲击力让大地剧烈颤抖,好似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疯狂摇晃。

  航弹落地的地方,瞬间出现一个直径数米的巨大弹坑,周围的土地被掀翻,泥土和石块伴随着高速弹片向四周飞溅,毁伤半径高达50米。

  几处防炮洞被直接命中,射在里面的战士们根本来不及做任何的反应,就瞬间牺牲了。

  而距离爆炸30米以外的,就算是躲在防炮洞中,也会被航弹爆炸冲击波所波及而受伤严重。

  爆炸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熊熊大火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将周围的枯草和树木吞噬,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刺鼻的硝烟味和焦糊味弥漫在整个阵地上空。

  这还仅仅只是6枚,如果方东明没有靠着精准计算飞机的俯冲速度,从而打了小鬼子轰炸机一个措手不及的话。

  12枚航弹一同砸下,那整个阵地一半以上都将毁于一旦,所导致的受伤和牺牲将会更加严重。

第111章 板载冲锋

  与此同时,方东明已经顾不上去查看阵地上的伤亡了。

  现在的他,朝着重火力排所有的战士大吼道:“很有人都有,不要管重机枪,全部散开,全部散开。”

  在吼完这句话后,他自己也是朝着另外一次狂奔而去。

  方东明边跑边回头,只见那两架拉升后的轰炸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再次朝着阵地折返而来。

  它们的机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就像来自地狱的死神,带着毁灭的气息。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山腰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

  被方东明打中的那一架轰炸机已然撞到了另外一座山腰之上,腾起巨大的蘑菇云,土石、飞机残骸如雨点般簌簌落下。

  但这一切方东明都已经顾不得了,逃命要紧。

首节 上一节 68/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