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289节

  “立刻!马上!让土肥圆贤二滚过来见我!”多田俊的声音像是淬了冰,“立刻!”

  “嗨依!”副官一个九十度鞠躬,几乎是逃也似的冲了出去。

  司令部内再次陷入死寂,只有多田俊粗重的呼吸声一起一伏。

  他死死盯着墙上那巨大的华北战区地图,目光钉在晋阳的位置,仿佛要将那里烧穿。

  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即推开。

  一个穿着合体西服、身材微胖、戴着圆框眼镜、脸上似乎总带着一丝温和笑意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学者或商人,与这里肃杀紧张的军事氛围格格不入。

  他就是土肥圆贤二,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特高课的的实际最高负责人,一个在阴影里编织情报网络、手段老辣狠戾的人物。

  “司令官阁下。”土肥圆微微躬身,语气平稳,甚至带着点恭敬,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屋内几乎要爆炸的空气。

  多田俊没有回头,依旧背对着他,看着地图,声音冷硬得像铁:“大本营的电报,你看到了?”

  “刚刚获悉。”土肥圆的声音依旧平稳。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多田俊缓缓转过身,目光如刀,刺向土肥圆那张看似无害的脸,“十二架重爆!完整的轰炸大队编制!

  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到了八路军手里!还被他们用了出来!你的特高课,你的情报网,之前都在干什么?睡觉吗?!”

  最后的问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唾沫星子都溅到了桌面上。

  土肥圆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但依旧看不出丝毫慌乱。

  他推了推眼镜,微微低头:“阁下息怒。此事确实出乎意料,是我们工作的重大失误。但此事疑点极多,绝非简单的缴获所能解释。”

  “哦?”多田俊眯起眼,压制着怒火,“说下去!”

  “嗨依。第一,飞机来源。八路军缺乏重武器,更无防空能力,如何能完整俘获一个大队的轰炸机?

  即便机场遭袭,飞行员也应有时间摧毁关键设备或驾机逃离。

  第二,飞行员。九七重爆操作复杂,需要受过严格训练的机组配合。八路军从何处突然获得这么多能熟练驾驶并投弹的飞行员?

  第三,目的。他们动用如此珍贵的空中力量轰炸南下兵团,其战略意图显然是为了掩护夺取晋阳,尤其是兵工厂。

  那么下一步,他们必然要设法将兵工厂的设备运走。”

  多田俊不耐烦地打断:“这些我当然知道!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怎么做到的?以及,我们该怎么阻止他们运走机器!”

  “关于第一点,我们正在全力排查。”

  土肥圆冷静地回答,“所有近期报告遭遇游击队袭扰的机场、车队都在重新核实。

  不排除有帝国军官被策反或个别机场守备队严重渎职,私下与八路军做了交易的可能……”

  “交易?”多田俊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但随即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这不是不可能,尤其是战争持续至今,军纪涣散、私下牟利的情况并非没有。

  “这只是可能性之一,也是最坏的可能性。”

  土肥圆继续道,“另一方面,关于运输。八路军缺乏重型卡车和畅通的道路,陆路运输如此大量的重型设备,耗时漫长,且极易遭我航空兵打击。这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从晋阳通往八路军根据地的几条主要和次要路线:

  “我们已经命令航空兵加强对这些区域的侦察和轰炸,重点破坏桥梁和公路。

  驻蒙军的快速支队也在全力南下,只要咬住他们的陆上运输队,就能重创甚至夺回部分设备。”

  多田俊盯着地图,眉头紧锁:“你的意思是,他们的空中力量只是用来突击的,运输还得靠地面?”

  “这是基于常识的判断,司令官阁下。”

  土肥圆的语气十分肯定,“将笨重的机床装入轰炸机?且不说如何装卸固定,其载重量和舱室空间也根本不适合运输大型工业设备。

  这超出了技术范畴,更超出了八路军的想象和能力范畴。他们或许能侥幸开动飞机进行轰炸,但绝无可能用于此种用途。这违背军事常识。”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当前的重点,应是天空与地面结合。

  天空,继续搜寻那十二架轰炸机的临时藏匿点,找到并彻底摧毁它们,绝不能让它们再次投入战斗。

  地面,全力封锁、破坏交通线,迟滞并打击其地面运输队。

  同时,启动所有潜伏情报员,不惜一切代价,查明八路军获取飞机的真相,并实时汇报晋阳兵工厂设备拆卸和运输的具体动向。”

  多田俊沉默了片刻,土肥圆逻辑清晰、基于“常识”的分析,暂时压下了他的一些狂乱猜想。

  是的,飞机用来运机器?这太荒诞了。八路怎么可能想得到、做得到?

  但他的不安并未完全消除。和八路军交手多年,这支部队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最简陋的条件创造出最惊人的战果。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盯着土肥圆,一字一句地说道:“土肥圆君,我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你。

  特高课在华北的所有力量,必须全部动起来!我要知道那些飞机到底是怎么丢的!

  我要知道晋阳兵工厂里每一台重要机器的去向!我要你在他们的指挥部里,在他们的运输队里,都安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厉:“我不看过程,只要结果!如果再有重大情报缺失……土肥圆君,你我一起向天皇陛下谢罪吧!”

  土肥圆贤二深深鞠躬,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嗨依!请司令官阁下放心!特高课必将倾尽全力,揭开谜底,阻止敌人!”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带着阴冷的自信,“苍蝇飞过也会留下声音。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八路军不可能完全掩盖痕迹。

  无论是天上的飞机,还是地上的机器,他们都藏不住。”

  多田俊挥了挥手,示意他立刻去办。

  土肥圆再次鞠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办公室。

  门关上后,多田俊疲惫地跌坐回椅子,手指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大本营的电报像一道催命符,贴在他的额头上。

  土肥圆的分析听起来合理,但他心底那丝莫名的不安,却如同窗外渐渐聚拢的乌云,沉甸甸地压下来。

  他总觉得,敌人这次的手段,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

  老总和副老总回到总部窑洞时,天已彻底放亮。

  晨光透过糊窗的棉纸,在简陋的土炕和挂满地图的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窑洞里烟雾缭绕,老总刚掐灭一根烟卷,又下意识地去摸烟盒。

  副老总则直接走到那张最大的华北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新添的密密麻麻的标记。

  “总算开了个好头。”

  老总吐出一口浊气,声音里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但更多的是一种压不住的振奋,“东明这小子,硬是把天捅了个窟窿,还把宝贝给咱们塞进来了!”

  副老总没回头,手指点在地图上晋阳的位置:“头是开了,可这窟窿口子四面漏风。鬼子不是傻子,吃了这么大亏,缓过劲来就要拼命。”

  他手指向西移动,划过代表驻蒙军快速支队的蓝色箭头:“这路,是冲着心窝子来的铁钉子。”

  手指又点向几个日军机场符号:“天上的秃鹫,眼睛都瞪红了。”

  最后,手指敲了敲晋阳周边区域:“多田俊现在最想的,就是把咱们刚吃下去的,连血带肉再掏出来。”

  “他做梦!”老总哼了一声,划着火柴点燃新的烟卷,“到了老子嘴里的肉,就没吐出去的道理!”

  话虽硬,但他眉头同样锁紧。

  两人都清楚,此刻才是真正较力的开始。空运成功只是奇招见效,但真正要消化掉晋阳这块肥肉,靠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和精细到极点的调度。

  “告诉120师长、王旅长和陈旅长,”老总沉声道,“晋阳城防不能松,尤其兵工厂区域,要当成铁桶来守。

  李云龙那小子,拆东西搬东西在行,但警卫工作不能全指望他,让385旅再抽一个团进去,统一指挥,确保万无一失。”

  副老总点头,迅速记下要点:“地面的硬骨头要啃,天上的眼睛也得戳。

  沿线所有防空哨、高射机枪阵地,必须二十四小时睁着眼。

  发现敌机,不用请示,直接开火!用烟雾、用假目标,迷惑他们,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找目标。”

  “还有,”老总走到桌边,看着上面那份粗略统计的兵工厂设备清单,手指在上面重重一敲。

  “告诉东明和刘明远,拆卸搬运要分优先级!最精贵、最难造、最急需的,优先走!

  能空运走的绝不留恋,不能空运的,拆解打包要科学,保证到了地方能装上就用!别捡了芝麻丢西瓜,更别磨磨蹭蹭,让鬼子堵在家里!”

  副老总补充道:“陆路运输队伍要组织好,分段接力,昼伏夜出。

  沿途军区、分区、游击队,都要动员起来。不仅是掩护,更要主动出击,袭扰南下日军,破坏道路,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代价!

  要把咱们的根据地变成烂泥塘,困死鬼子的战车!”

  一道道指令从这间烟雾弥漫的窑洞里发出,通过嘀嗒作响的电波,穿越山川河流,精准地投向各方。

  老总深吸一口烟,看着地图上已被红色箭头标注出的几条主要运输路线和阻击区域,忽然冷笑一声:

  “多田俊现在,怕是正盯着咱们怎么把这些铁疙瘩从晋阳挪窝呢。”

  副老总也露出了一丝锐利的笑容:“那就让他盯着。他以为咱们只有陆路一条道,天上的便宜,占一次就够了。咱们偏要再给他上一课。”

  他走到另一台电报机前,口述了一份给晋阳前指和机场方的密电:

  “‘木材’需尽快‘阴干’,‘种子’择优良者先行‘南飞’。‘伐木’工程可昼夜不停,但需防‘山火’。”

  电文简短而隐晦,但前线的指挥员们必然能读懂:已拆卸设备(木材)尽快隐蔽或转运,精密核心设备和技术人员(种子)优先空运。

  地面拆卸搬运(伐木)可加快进度,但务必严防日军空袭和特务破坏(山火)。

  发完电报,两位老总相视一眼。老总将烟头摁灭在简易烟灰缸里,目光再次投向地图,声音沉稳有力:

  “告诉同志们,时间在我们这边。每多运回一台机器,咱们战士以后就少流一滴血。这仗,有的打!”

第317章 这…不可能

  下午五点多,晋东南山区的空气里依旧残留着白日的燥热。黄崖洞机场——这片被紧急拓宽平整的山谷场地——却已经渐渐冷却下来。

  方东明靠在一架九七式重爆的轮胎上,闭上眼睛,但并没有睡。

  高强度的飞行和紧绷的神经过后,疲惫像潮水一样拍打着他,可他必须站在潮水里,等着下一波浪头涌来。

  他还能听见远处洞里传来的隐约敲打声——工人们还在连夜安装刚刚卸下的机器。这声音让他觉得塌实。

  时间一点点流逝。远处山脊的轮廓开始变得柔和。

首节 上一节 289/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