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239节

  第三,咱们压箱底的炮兵团:十三门晋造75山炮是主力,加上其他迫击炮,拢共二十四门。

  还有五门苏罗通机关炮,打步兵、防低空都顶用。”

  副总指挥深吸一口烟,辛辣的烟雾在肺里打了个转:“火力密度还是不够看。

  太原城防不是纸糊的。鬼子经营多年,碉堡、炮楼、铁丝网、护城河,层层叠叠。”

  “确实吃紧,”副总参谋长点头,竹尺在地图几处关键隘口点了点。

  “所以得靠战术和速度。正太路破袭第二阶段,必须把水搅浑,让鬼子顾头不顾腚。

  咱们的主力,特别是386旅,得像把锥子,趁乱直插太原城下!5门雷霆二型大炮和炮兵团得用在刀刃上,撕开第一道口子!

  随后坦克营与各团撕开小鬼子的第二道防线,直插核心。”

  他放下竹尺,目光锐利如鹰:“命令已经发出去了。各部都在向预定区域秘密运动。386旅是尖刀中的尖刀,他们动作必须快!狠!准!”

  副总指挥掐灭烟头,火星在指间瞬间熄灭。

  他盯着太原那个醒目的标记,仿佛要把它看穿:“时间不等人。告诉各部,箭在弦上,引弓待发!太原,老子这回非得啃下这块硬骨头不可!”

  窑洞外的风卷着沙砾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伴奏。

  副总指挥站起身,走到窑洞门口,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小鬼子在太原扎得越深,咱们就越得给他们来记狠的。打破这个点,整个华北的棋局就能活过来。

  同时,太原城内兵工厂的机器,也是咱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必须得拿下。”

  副总参谋长跟了出来,点了点头,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方:“386旅那边,孔捷、丁伟他们,都是敢打硬仗的主儿。

  不过这次李云龙的新一团得休整了,好在有方东明搞出来的那些家伙什,底气足了不少。”

  “方东明这小子,是块好钢。”

  副总指挥转过身,语气里带着赞许,“从战场到兵工厂,在哪都能发光。这次小林旅团栽在他手里,不冤。”

  他顿了顿,眼神沉了沉,“不过也得盯紧了,兵工厂那边不能断了线。新武器、弹药,都是咱们往前冲的本钱。”

第275章 全面赋予、兵王成堆

  硝烟在身后凝成一道灰墙,新一团的队伍像条负伤的龙,缓慢蠕动在焦土上。

  队伍中央是宝贝——八门用粗木杠、麻绳临时捆扎的残破山炮,炮身糊满泥血混合物,轮子早烧成了炭渣,全靠人力拖拽。

  魏大勇领着几十号壮实战士,肩头勒着深痕,闷头拉拽绳索,沉重的炮架在泥地里犁出深沟。

  更后面,四辆骡车吱呀作响,上面堆着更零碎的钢铁——扭曲的炮架、炸成麻花的复进机、半融的炮盾。

  方东明要求的,“兵工厂的锅,烂铁也能炼出好钢!”他走在车旁,手指无意识拂过冰冷的金属残片。

  李云龙走在队伍前头,脚步有些沉。打了胜仗,端了鬼子少将,缴了八门山炮,可回头看看队伍,心口像被钝刀子一下下剜。

  出发时一千多生龙活虎的同志,如今还能自己走路的,稀稀拉拉,凑不足五百人。

  重伤员躺在担架上,低低的呻吟混在车轮吱呀声里,扎得人耳朵疼。

  赵刚沉默地跟在他身侧,脸上也蒙着一层灰,镜片后的眼睛扫过一张张疲惫带伤的脸,嘴唇抿得死紧。

  方东明落在队伍最后,看似随意地走着。

  只有他自己知道,脑海深处,那个冰冷的机械音正低鸣:【战场技能抽取完毕……开始赋予……】无形的波动以他为中心,悄然扩散。

  这是系统刚刚完成的升级,赋予别人技能,不再需要通过触碰。

  疲惫行军的战士们,身体微不可查地一僵。

  一股奇异的暖流在四肢百骸淌过,肌肉的酸痛似乎轻了些,握着枪的手更稳了,一些模糊的战斗片段、发力技巧、射击角度……像沉底的记忆碎片,突兀地清晰起来,融进本能。

  几个正吃力拖炮的战士,脚步莫名协调了些,绳索绷得更直。

  “东明!”

  李云龙不知何时慢下脚步,等方东明跟上来,一把揽住他肩膀,力道大得惊人。

  他压低声音,热气喷在方东明耳边,带着浓重的火药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那八门炮……还有那堆废铁疙瘩,你心里有数就行!千万别往上报!一个字都别提!”

  他绿豆眼瞪得溜圆,警惕地扫视四周,仿佛旅长的耳朵就藏在风里,“进了首长的耳朵里,老子这炮还能姓李?

  他娘的,老子这回亏大了,一半的同志啊……”

  他声音哽了一下,随即恶狠狠道,“这炮,就是老子新一团用血换来的棺材本!谁敢动,老子跟他玩命!”

  他松开方东明,又紧盯着他的眼睛,语气斩钉截铁:“还有那九百六十发炮弹!就在老子辎重队里藏着!

  谁问都是缴获的子弹手榴弹!修炮?修好了再说!没炮,要炮弹有屁用?先放老子这儿压箱底!”

  他重重拍了拍方东明的背,眼神里是赤裸裸的“你懂我意思”。

  方东明点点头,没说话。李云龙这点心思,他门儿清。报上去?他暂时没去想过。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旅部的通讯员飞马赶到,汗气腾腾地跳下马,将一份命令塞给孔捷。

  孔捷展开一看,脸色瞬间肃然,他快步走到李云龙和赵刚面前,声音急促:

  “老李,老赵,老方,紧急命令!愉县方向!我得带一营先走一步!炮……那五门‘雷霆二型’,我得带走了!”

  李云龙脸皮一抽,心疼得要命,但也知道军令如山,只能挥挥手,没好气道:“赶紧滚蛋!省得老子看见那五门炮闹心!”

  孔捷也不废话,重重一抱拳,转身大吼:“一营!集合!急行军!”

  独立团一营迅速脱离队伍,卷起烟尘远去。

  剩下的人,速度更慢了。

  目标明确:黄崖洞兵工厂。

  新一团需要舔舐伤口,而兵工厂,需要这支部队拱卫。

  沉重的炮架在泥泞中艰难前行,拉绳的战士们肩头渗出血痕,混合着汗水和污泥。

  那些刚被悄然赋予的“技能”在疲惫的身体里蛰伏,如同未开封的利刃。

  李云龙不时回头,目光扫过那八门被拖行的山炮,眼神复杂得像守着金山的土财主,既得意又提心吊胆,生怕哪个角落突然蹦出个旅长来“打土豪”。

  队伍在泥泞中艰难跋涉,沉重的喘息声压过了车轮的吱呀。

  方东明的目光追随着孔捷一营远去的烟尘,脑海里旅部通讯员那急促的身影挥之不去。

  带走五门“雷霆二型”……愉县方向……老总们这是要有大动作了!

  一个清晰的念头如同闪电劈开迷雾——总部的胃口,恐怕远不止孔捷带走的那点火力。

  他瞥了一眼那八门在泥地里被拖拽得东倒西歪的四一式山炮。

  这些家伙,糊满泥血,轮子都没了,看着像废铁堆,可他心里门儿清。

  兵工厂的炉子、工具、人手都是现成的,这种程度的损伤,拆解、清理、替换关键部件,快的话,两三天就能让它们重新吼起来!

  两三天……对于总部正在酝酿的大计划,这点时间算什么?这八门炮,很可能就是计划里急需的牙齿!

  念头一起,方东明的心就定了。炮,必须尽快修好,送到该去的地方。

  现在的问题,只剩下李云龙这块硬骨头。

  他加快几步,凑到李云龙身边,脸上堆起十二分的诚恳,声音放得又低又软:“老团长,累了吧?你看这路,真他娘的不是人走的。”

  他顺手掏出自己水壶里仅剩的一点水,递了过去。

  李云龙正心疼那五门被带走的“雷霆”,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但还是接过水壶,狠狠灌了一口,水珠顺着胡茬滴落:

  “累?老子心更累!到嘴的肥肉,愣是飞了五块!”

  “是是是,”方东明陪着笑,肩膀挨着李云龙,像拉家常,“孔团长走得急啊,愉县那边……怕是有大动静了?”

  李云龙绿豆眼一斜:“你想说啥?”

  “老团长,你看,”方东明指了指身后那八门被拖行的山炮,“孔团长带走的是‘雷霆’,火力猛,可咱们这八门四一式,也不是烧火棍啊!

  我琢磨着,总部这么急着调炮,肯定是要啃硬骨头。要是咱们这八门炮能快点修好……”

  他话没说完,李云龙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转头,眼睛瞪得溜圆:“啥?修好?修好了干啥?

  方东明,你小子别打老子炮的主意!这可是老子新一团用半条命换来的棺材本!

  刚才怎么说的?一个字儿不许往外吐!”

  “老团长!你听我说完!”

  方东明赶紧按住他,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上了一丝凝重,“不是我要打主意,是形势!

  孔捷走得那么急,调的是攻坚重炮,老总们肯定是有大计划!大动作!缺的就是重火力!

  咱们这八门炮,进了兵工厂,我亲自盯着,快则两天,慢则三天,保管修得能打响!

  绝对赶得上趟!这火力要是能及时送到前线……”

  一旁的赵刚一直沉默听着,此刻目光一闪,适时插话进来,声音沉稳:“老李,东明同志的分析有道理。

  孔捷同志的行动异常紧急,总部必然有重大作战意图。我们缴获的装备,最终都是为了服务全局,打击敌人。

  如果这八门炮能在关键时刻加强我军火力,其价值远胜于放在我们团里压箱底。

  大局为重啊,老李。”

  李云龙没立刻吭声,脸皮绷得紧紧的,喉结上下滚动。

  他死死盯着那八门在泥泞里挣扎的炮,眼神复杂得像守着一堆金元宝的土财主,既舍不得,心里又跟明镜似的。

  他李云龙是爱枪爱炮,是有点“守财奴”的毛病,可他不是糊涂蛋。

  真要是总部有需要,有大仗要打,他还能捂着这点家当不放?

  半晌,他重重吐出一口带着硝烟味的浊气,猛地一拍大腿:“他娘的!大计划?空口白牙,老子怎么知道是不是你小子想糊弄老子的炮?”

  他转过头,目光锐利地钉在方东明脸上:“行!方东明,老子信你一回!但有个条件!”

  “你说!”方东明立刻应道。

  “回到黄崖洞,老子要立刻给陈旅长打电话!”

  李云龙一字一顿,斩钉截铁,“老子要亲口问旅长,总部是不是真有大动作,是不是真缺炮!

首节 上一节 239/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