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154节
而在娘子关的小鬼子阵地上,藤田一郎深知局势危急,虽然尚未确切知晓八路的具体进攻部署,但他能感觉到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因此,小鬼子的防备森严到了极点。
关卡前,原本就布置好的铁丝网又加固了一层,壕沟也被进一步拓宽加深,沟底的尖刺在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碉堡和暗堡中的小鬼子士兵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前方,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击发。
两侧高山上的观察哨,每隔几分钟就会用探照灯来回扫视,试图发现任何可疑的动静。
小鬼子兵营里,士兵们不再像往常一样休息,而是严阵以待,枪支弹药摆放整齐,火炮也已调整好角度,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藤田一郎在指挥部里,不停地踱步,时而停下查看地图,时而询问各处的防御情况,他心中充满了不安,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在16团和独立团的营地,方东明和孔捷正抓紧时间做最后的准备。
方东明看了看手表,时针已经快要指向凌晨6点,距离总攻时间越来越近。
他对孔捷说道:“老孔,时间差不多了,小鬼子这会儿肯定防备森严,但咱们也不能退缩。
这次战斗,关乎整个正太路破袭战的成败,只许胜不许败!”
孔捷用力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放心吧,东明!咱两个团的弟兄们都憋着一股劲呢。小鬼子防备再严,咱们也能撕开个口子。”
随后,方东明召集各营营长,再次强调作战计划:“弟兄们,现在是凌晨快6点了,再过一个小时,也就是7点整,准时发动总攻。
侦察中队要趁着天明,悄无声息地爬上悬崖,给小鬼子来个突然袭击。
小鬼子经过以往的全神防备,身心肯定也是有所懈怠了,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
和尚,把你的步兵炮给老子拉出来,与独立团的那一门合并在一起,给老子狠狠地打,不要怕浪费炮弹,打下了娘子关,什么炮弹都回来了。
一营,在火炮开火后,立即对娘子关发起进攻,火力要猛,动作要快。二、三营,随时准备接替一营的进攻。
而在你们后面,独立团的同志也在时刻准备接替你们。都听明白吗?”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因为娘子关的地形影响,每次投入进攻的部队无法超过200人,所以方东明和孔捷也只能采用最笨的添油战术。
添油战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
由于娘子关特殊的地形,狭窄的通道限制了大规模部队展开作战,每次能够投入进攻的兵力被局限在200人以内。
这就导致部队无法像在开阔地带那样,凭借大规模兵力的优势进行突击。
这种战术的缺点显而易见。
首先,逐次投入兵力,难以形成强大而集中的攻击力量,就如同往火里一勺一勺地添油,虽然持续不断,但火力和冲击力却远远比不上一下子将大量油料倾入。
每次进攻的200人部队,在面对小鬼子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密集火力时,承受的压力极大,很容易遭受重大伤亡。
其次,添油战术容易使部队陷入被动。
小鬼子可以从容地应对每一波进攻,集中火力进行阻击。
每一波进攻的间隙,小鬼子有时间重新调整防御部署,修复被破坏的工事,补充弹药,这无疑增加了后续进攻的难度。
而且,这种持续不断的小规模进攻,对于进攻方的士气也是一种考验。
如果连续几次进攻未能取得明显成效,部队可能会产生疲惫和畏难情绪。
但好在,使用这个战术的目的主要并不是想要逐渐消耗小鬼子的防御力量,以此取得突破口。
而是,将小鬼子的注意力给牢牢的吸引在正面战场上,从而让侦察中队有机会从悬崖上攀登上去,给小鬼子的背后重重一击。
届时侦查中队就可以与正面的进攻部队形成相互呼应,从而一举拿下娘子关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要知道娘子关是晋冀咽喉要地,大量战略物资囤积在此,以保障其部队军事行动的需要,包括武器弹药、燃油、粮食、被服等。
而且正太铁路是连接晋冀的重要交通线,娘子关作为铁路枢纽,必然会有大量物资在此集散、中转,这就容易造成物资的滞留。
所以说,打下了娘子关,他们八路很有可能就可以发一笔大财。
第197章 憋屈的战斗
7点整,时针分针准确交汇,魏大勇一声令下:“开炮!”
两门九二式步兵炮齐声怒吼,炮口瞬间喷出橘红色的火焰,巨大的后坐力让炮身微微震颤。
炮弹如流星般划破清晨的天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扑娘子关小鬼子阵地。
九二式步兵炮虽个头不大,但在此时却发挥出了巨大威力。
由于其重量较轻,便于在复杂地形中转移阵地,且操作相对简便,几名炮手熟练地装填炮弹、调整角度,每一次发射都间隔极短。
炮弹精准地落在小鬼子的碉堡、暗堡以及铁丝网区域,炸起的泥土和石块冲天而起,伴随着小鬼子的惨叫,原本坚固的防御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
在炮火的轰鸣声中,一营营长林志强高举驳壳枪,大声喊道:“同志们,今天咱们一营就让二营与三营看看,为什么我们是一营。
咱们才是第16团的王牌营,冲啊!”
“冲锋!”
冲锋的号角激昂吹响,响彻山谷。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以散兵线的阵型迅速向前推进。
他们虽然热血激昂,但是也保持着适当的间隔,利用地形地物进行掩护,时而猫腰快跑,时而伏地跃进。
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过于集中的阵型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林志强一马当先,穿梭在战士们中间,不断鼓舞士气:“别害怕小鬼子的枪炮,跟紧了,冲上去消灭他们!”
战士们怒吼着回应,手中的武器喷吐着火舌,向小鬼子阵地倾泻着子弹。
小鬼子指挥官藤田一郎原本紧绷着神经,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防备着八路那传说中的“巨炮”攻击。
当看到只是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开火时,他不禁松了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八嘎,我就说,八路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巨炮!”
藤田一郎迅速反应过来,立刻挥舞着指挥刀,大声下令:“反击!让这些支那人知道,娘子关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得到命令后,小鬼子如同被激怒的野兽,瞬间展开疯狂反击。
“哒哒哒……”
“咄咄咄……”
小鬼子的九六式轻机枪与九二式重机枪同时咆哮起来,子弹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正在冲锋的一营战士,尖锐的呼啸声划破空气,仿佛死神的低语。
“轰轰轰……”
小鬼子阵地上的九七式迫击炮也开始发威。
九七式迫击炮是小鬼子在二战时期的主力迫击炮之一,它具有重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最大射程可达2800米,对于近距离支援作战有着极佳的效果。
此时,炮手们熟练地操作着迫击炮,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带着刺耳的尖啸,以极高的射速朝着战士们周围炸开。
每一发炮弹落地,都掀起大片的泥土和石块,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人耳鼓生疼,弹片四射,在地面上炸出一个个深深的弹坑。
面对小鬼子疯狂的反击,一营的战士们毫不退缩,以顽强的意志展开还击。
“啪勾啪勾”,战士们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喷吐着火舌,凭借着精准的射击,不断朝着小鬼子阵地的枪火闪烁处回击。
“掷弹筒,给老子将前面的重机枪敲掉!
轻机枪小组,分批次开火,保持火力的压制。”
听到营长林志强的命令,掷弹筒小组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熟练地调整掷弹筒的角度,装填弹药。
“嗖!嗖!”一枚枚掷弹筒炮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如流星赶月般朝着小鬼子重机枪阵地飞去。
“轰!轰!”炮弹在小鬼子重机枪附近炸开,泥土和弹片飞溅,强大的气浪冲击着周围的一切。
“打得好!继续炸!”林志强兴奋地大喊,同时手中的驳壳枪也在不断喷吐着火舌,精准地朝着小鬼子射击。
在掷弹筒的猛烈攻击下,小鬼子的一挺重机枪瞬间哑火,几个小鬼子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
轻机枪小组按照林志强的吩咐,分成三个批次,依次开火。
“哒哒哒!”
“哒哒哒!”
清脆的枪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密集的火力网,朝着小鬼子阵地倾泻而去。
小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原本凶猛的反击火力也因此减弱了几分。
重火力连的三挺九二式重机枪在魏大勇的指挥下,更是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咄咄咄……”
那独特的射击声仿佛啄木鸟在疯狂地啄击树干,又像是死神在无情地收割生命。
重机枪手们紧盯着小鬼子阵地,手指如飞般扣动扳机,一串串子弹如火龙般扑向敌人,打得小鬼子阵地上尘土飞扬。
战场上硝烟弥漫,呛人的气味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一营的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时隐时现,却始终坚定地朝着小鬼子阵地推进。
每一次枪炮声响起,都伴随着战士们的怒吼和小鬼子的惨叫。
此时,一名年轻的战士正猫着腰,快速朝着前方的一个小鬼子碉堡跃进。
突然,一枚炮弹在他身边炸开,强大的气浪将他掀翻在地。
他挣扎着爬起来,身上满是尘土,嘴角也溢出一丝鲜血,但他眼中的坚毅没有丝毫减退。他迅速捡起身边的步枪,继续向前冲去。
在他前方不远处,另一名战士正熟练地操作着轻机枪,对着碉堡的射击孔疯狂扫射。
“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打得碉堡墙壁火星四溅,有效地压制住了碉堡内小鬼子的火力。
趁着这个机会,那名年轻战士猛地起身,快速冲到碉堡旁,从腰间掏出一枚手榴弹,拉开拉绳,狠狠扔进碉堡内。
“轰!”碉堡内传来一声巨响,伴随着小鬼子的惨叫,碉堡终于被成功炸毁。
“好样的,小李!”林志强看到这一幕,大声称赞道。
然而,就在这时,小鬼子的迫击炮火力再次集中向我方阵地。
“轰轰轰!”一连串的炮弹在战士们中间炸开,又有几名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时间在激烈的枪炮声中匆匆流逝,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