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130节

  新兵们听了李二牛的话,大多只是瞪大了眼睛,一脸懵懂,毕竟他们刚入伍不久,对这样的射击距离概念还比较模糊,只觉得营长和团长能有如此枪法一定很厉害。

  但王勇和高个子老兵听了,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王勇满脸震惊地说道:“班长,你说营长能在300米开外指哪打哪,团长更是能在450米外击毙敌人?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高个子老兵也附和道:“是啊,300米的距离,目标已经很小了,要做到精准命中,对射击技巧、心理素质以及对枪支的熟悉程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更别说450米了,这几乎是三八步枪有效射程的极限了,能在这个距离准确击中敌人,那简直堪称神乎其技啊!”

  李二牛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我可没吹牛,不说别的,在谷县……。”

  李二牛将自己看到的详细的述说了一遍,让王勇他们两人的眼中满是敬佩与难以置信交织的神色。

  王勇喃喃道:“原以为总部的那些神枪手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咱们16团深藏不露啊!看来之前对16团的怀疑,真是大错特错了。”

  高个子老兵也感慨道:“是啊,能有这样的领导带领,难怪能打出那么多漂亮仗,连续歼灭多支日军部队。

  咱们能加入16团,那真是来对了!”

  新兵们听着老兵们的感慨,心中对团长和营长们的崇拜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李二牛看着大家,大声说道:“同志们,咱们16团是个英雄的集体,跟着这样的首长们打仗,只要咱们肯努力,肯拼命,以后的战功多着呢!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战士们的回应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训练场,那股子激昂的斗志仿佛要冲破云霄。

第173章 山本一木

  时间过得很快,无论是总部来的200个老兵,还是刚刚招募的800新兵,都在飞快的融入第16团的生活。

  拼命的训练,不断的去突破,为的就是证明,他们,配为第16团的兵。

  因为第16团的前身承载了太多的荣誉,实打实的歼灭过好几支的小鬼子步兵大队。

  无论是总部,还是旅部,亦或者他们自己,都抱有极高的期望。

  更甚至说,第16团如今虽然是386旅中最晚组建的,但却可以说是装备最好的,人员也是最多的3个团之一。

  可以说,他们就是被当王牌而对待的。这是极高的荣誉,也是极大的压力。

  这让全团上下,都拼了命的想去证明,他们可以对得起这一份期待。

  而此时的时间已经到了1940年的4月份,总部的高层会议频频召开,商讨着接下来的大动作。

  而小鬼子那边,对于八路军根据地的封锁也更加的疯狂,华北地区的据点从1938年至现在,已经从1100多吨猛增到2700余个。

  随着小鬼子据点数量的急剧增加,他们对八路军根据地的封锁愈发严密。

  一道道封锁线如同铁箍一般,紧紧地勒住了根据地的咽喉。

  公路、铁路沿线被小鬼子重兵把守,碉堡林立,探照灯在夜晚来回扫视,试图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根据地的物资供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粮食短缺成为了最严峻的问题,由于小鬼子的封锁,原本就紧张的粮食储备日益减少。

  百姓们勒紧裤腰带,省出每一粒粮食支援八路军,但依然难以满足部队日益增长的需求。

  战士们常常只能吃个半饱,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战斗中,体力消耗巨大,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

  在如此的情况下,陈旅长直接打了电话给方东明,让他前往旅部。

  方东明接到电话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往旅部。

  一路上,他思绪翻涌,深知此次会面意义重大,小鬼子封锁下的艰难局势,让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着部队的生死存亡。

  抵达旅部,方东明径直走进旅部的指挥部。

  屋内气氛凝重,陈旅长站在地图前,神色严峻,看见方东明进来,微微点头示意。

  目光如炬地盯着方东明,严肃地问道:“东明,如今局势你也清楚,小鬼子封锁愈发疯狂,根据地困难重重。

  我问你,1个月后,第16团可战?”

  方东明闻言目光一闪,毫不犹豫,“啪”地一个立正,斩钉截铁地回答:“旅长,16团随时能战!全团上下憋着一股劲,就等您一声令下!”

  陈旅长微微皱眉,继续说道:“东明,你得清楚,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战斗都不一样。

  这将是一场大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整个根据地的生死存亡。

  而第16团,将要承担主力的作用,执行的也会是最艰苦的任务。你觉得,第16团真的能够胜任吗?”

  方东明神色愈发坚毅,向前一步,大声说道:“旅长,第16团定不辱使命!

  从组建以来,全团上下就憋着一股劲,一心想为抗日大业出大力。

  咱团里的老兵,那都是身经百战,新兵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也都个个士气高昂,求战心切。”

  他稍稍停顿,目光炯炯地看着陈旅长,接着说:“再说了,咱16团前身就立下不少战功,面对小鬼子,咱从来没怕过。

  这次任务艰苦,可越是艰苦,咱越要上。

  我相信,全团战士都和我一样,愿意为了打破小鬼子封锁,为了根据地的百姓,不惜一切代价!”

  陈旅长看着方东明那坚定的眼神,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神情,但语气依旧严肃: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份自信和决心。但你要知道,此次大战,小鬼子必定防备森严,你们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弹药跟粮食补给这些不说,你们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你有应对之策吗?”

  方东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孤立无援,我们16团从不怕这个!”

  方东明说得底气十足,也完全不觉得自己的第16团做不到。

  毕竟单单团内的战士,他在这段时间便已经耗光了所有的技能储备,为他们的作战能力打下了不可思议的基础。

  那现在所欠缺的,无非就是实战经验而已,这些他也已经在准备着了,回去后就会进行。

  陈旅长听着方东明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也相信16团。此次大战,总部会全力支持你们,但关键还得靠你们自己。回去准备吧!”

  方东明再次立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道:“是,旅长!请您放心,16团保证完成任务!”

  方东明转身离开旅部,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一路上,风声在耳边呼啸,他的思绪也如疾风般飞转。

  回想起陈旅长凝重的神情和严肃的嘱托,方东明越发觉得此次大战不同寻常。

  结合当前的局势,小鬼子比剧情中更加疯狂的封锁根据地,他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陈旅长所说的大战极有可能就是百团大战。

  而如今他方东明穿越了几个月,给386旅乃至整个八路军带来的变化都是巨大的,也是很深远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没良心炮,总部的仓库中就不知道储存了多少门。

  这是总部命令全军各团,全力以赴收集汽油桶的原因。

  而燃烧瓶,也是制作出来了极多,同样由一个仓库单独存放的,随时准备发放到各团中。

  而这样的武器也是副总指挥与副总参谋长想要提前发动大战,打破小鬼子封锁的底气所在。

  方东明快马加鞭赶回团部驻地,翻身下马,径直走向吕志行的办公处。吕志行见他神色匆匆,立刻起身相迎。

  “政委,情况紧急。”方东明开门见山,将陈旅长的指示简要说明。吕志行听闻,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看来,这一战是避无可避,且至关重要。”吕志行拧紧眉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方东明。

  “没错,咱团要当主力,执行最艰苦的任务。现在当务之急,是让新兵尽快积累实战经验。”方东明语气果断。

  吕志行微微点头,眼中透着自信:“新兵们训练成果不错,士气高昂,我相信他们能经得住考验。”

  方东明接着说道:“我打算安排一次大规模的突袭行动,让新兵们在实战中练练手,用血与火助他们成长。”

  “三个营全撒出去。

  一营啃左路的大王庄据点,二营掏中间的鹰嘴崖,三营端右路的石门峪。”

  “侦察中队150人分成十五个小组,今晚子时前必须摸掉这三处据点的电话线——让小鬼子喊破喉咙也叫不来增援。”

  吕志行握着茶杯的指节骤然发白:“全团1400人倾巢而出?你打算用三个营的兵力同时突袭三个据点?这……”

  “既然要让小鬼子心疼,就得剜他们的心肺。”

  吕志行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紧紧盯着方东明,沉声道:

  “团长,你这手笔可真是够大的。三个据点,同时进攻,风险不可谓不大啊。

  但我了解你,你既然敢这么干,肯定有十足的把握。”

  他来回踱了几步,接着说道:“从咱们团组建以来,哪一场仗不是硬仗?

  哪一次任务不是险象环生?可咱们不都挺过来了吗?我信你,就像战士们信你一样。”

  方东明拍了拍吕志行的肩膀,笑道:“政委,有你这话,我心里就更有底了。

  这次行动,看似冒险,但咱们有这个实力。三个营虽然是新兵居多,可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显著,再加上老兵带新兵,我相信他们能行。”

  吕志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行!那就干他娘的!不过,咱们得把细节再抠一抠。

  重火力连怎么部署?后勤保障如何跟进?这些都得安排妥当。”

  方东明拉着吕志行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标记说道:“重火力连分成三路,暂时由三个营长进行指挥。

  而那门九二式步兵炮,炮弹着实是有点少了,这一次就不出动了。

  至于后勤保障,让炊事班准备好干粮,跟在部队后面一段距离,随时做好补给准备。

  卫生队也分成三组,跟着各营行动,确保受伤的战士能及时得到救治。”

  吕志行点了点头,认可了方东明的想法,随后两人更具体的商议了起来。

  ………

  与此同时,在太原城中,筱冢一男与他的参谋长南山秀吉也在商议着。

  之前他们对八路军的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但却损失惨重,着实让他们有些伤筋动骨了。

  如今,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也算是恢复了一点点的元气,但想要再一次发动报复性的扫荡,却是很难做到。

  “南山君,之前的大扫荡让我们损失不小,那些八路狡猾得很。

  如今虽然稍有恢复,但要再发动大规模扫荡,实在力不从心。”筱冢一男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不甘。

  南山秀吉微微低头,恭敬地说道:“将军阁下,确实如此。八路依托地形和支那民众的支持,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筱冢一男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过,我听说山本一木带来了全新的特种作战理念,或许能帮我们打破这僵局。立刻安排,我要召见他。”

首节 上一节 130/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