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73节

  若真有日谍潜伏在菜市中,肯定不止鱼市街这么一家。

  等这件事情过后,再排查也不迟。”

  宋应阁心中很是自责,若非他把姜舒宁母女当做诱饵吊着肖威等日谍,也不会连累她们。

  这对母女,他必须救回来。

  回到曹都巷,宋应阁把人都召集了回来,对着刘大志问:“日驻金陵领事馆是哪个组在盯?”

  “组长,这件事一直是由情报二组负责的。”

  情报二组的组长是萧诚。

  宋应阁与萧诚吃过几次饭,但关系不咸不淡。

  “你和二组对接一下,问问昨日凌晨两点左右,是否有车子进入日领事馆。”

  若是肖威等人真把姜舒宁母女送进了日领事馆,倒是能省了不少事。

  “你带两人协助二组,盯着日领事馆。一定要把须磨给我盯死了。”

  这叫以不变应万变,献宝、献美女只是手段,须磨的推波助澜亦是关键。

  除非须磨不出现在“献宝”的现场,否则只要盯住了他,就能找到姜舒宁母女。

  “献宝”这种事,须磨会假借他人之手吗?

  会,但概率很低。

  “魏科长已经知会各警局协助排查,其余人立刻行动起来,务必找出姜舒宁母女。”

  “是,组长!”

  手底下的人都撒了出去,但宋应阁仍放心不下,开上车,在殷高巷周围转了起来。

  殷高巷附近三座桥可通过秦淮河,最远的一座桥,是在北边两三百米,从这座桥过河,需要经过王府巷警局。

  以常理推断,肖威等人做贼心虚,是不会选择从北边过秦淮河的,但若是反其道行之,就说不定了。

  其余两座桥,分别在殷高巷东边的出口十来米处,和南边一百多米处。

  宋应阁下了车,往最近的那座桥走去。

  突然,一道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留下轮胎印记出现在宋应阁视线中。

  宋应阁走到旁边的裁缝店中,把老板喊了出来。

  “这几日桥头附近,出了车祸?”宋应阁扔给老板一元钱。

  老板欢天喜地的接过钱,“没听说啊。”

  “那桥头的轮胎印是怎么回事?”

  老板走近几步,诧异道:“昨天还没有呢,难道是夜里留下的?”

  宋应阁心头明悟。

  可能姜舒宁母女在车中挣扎,甚至冲撞了司机,导致车辆失控,司机踩下刹车,继而留下了轮胎印。

  “昨天夜里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吗?”

  老板苦笑道:“我睡觉很沉,打雷都吵不醒我。”说完,对着店里大声喊:“孩他娘,你昨夜听到什么声音没有?”

  “昨天夜里好像听到了一些杂音,只是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听的不太真切。”老板娘道。

  宋应阁闻言,知道问不出什么新东西了,道了谢,便离开了。

  这道轮胎印,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车子是往城里开的。

  不然车子出了殷高巷一路往南,到了中华门,便可以出城。

  没必要舍近求远,往北开。

  只要不出城,宋应阁就有信心将人给找出来。

  搜寻了一下午,却没有任何新发现,宋应阁只得返回曹都巷。

  此时张柯等人,也都回来了。

  “怎么样,有发现吗?”

  张柯满脸疲惫地摇了摇头,“组长,肖威等人会不会没有藏在民居?”

  “有这个可能,若是藏在奇物斋之类的店铺中,更加无从查起了。”宋应阁亦感到棘手。

  张柯犹豫了一下,张口道:“组长,如果我们拿王胜和梁雪去换姜舒宁母女,你说须磨会同意吗?”

  如今这两个人都已经疯了,该说的也都说了,留着其实也没什么用了。

  可宋应阁听闻此话后,却勃然大怒,一脚将张柯踹翻在地,“记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别人我管不着,倘若以后四组还有谁说出这等妥协之言,我一枪毙了他。”

  张柯从未见到宋应阁发这么大火,即便是将姜舒宁母女弄丢,宋应阁亦未责骂他。

  张柯吓得匍匐在地,“卑职该死。”

  其余人也是噤若寒蝉,不敢大声喘气。

  中日之间,是种族存亡之战,容不下妥协。

  宋应阁深知妥协的下一步就是卖国。

  汪精卫就是典型的例子。

  整日做着“求和”的美梦,最后却沦为了人人唾弃的汉奸。

  他这种民族败类永远理解不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所以对于对日本人妥协的行为,宋应阁是深恶痛绝的。

  宋应阁吐了一口浊气,“滚出去,继续去给老子排查。”

  随后,宋应阁去了一趟码头,找到了刘传书。

  “九指出发了?”宋应阁惊讶道。

  “他说见不得离别的场景,就提前去了甬城。”刘传书道。

  宋应阁摇头失笑,这很符合九指的性格。

  昨日,宋应阁已经往家里发过了电报。

  九指去甬城就是接上宋应阁父母一起去山城的。

  “给你介绍个赚钱的买卖,有没有兴趣?”宋应阁对着刘传书道。

  “那敢情好,大哥请说。”刘传书一副感兴趣的模样。

  震东堂这段时间飞速发展,正儿八经的帮众已有两百多号。

  加上九指又忽然调去山城,担子一下子全压在了刘传书的肩膀上。

  几家赌馆的利润有限,养不了那么多弟兄。

  总不能厚着脸皮一直伸手朝宋应阁要吧?

  现在赚钱对刘传书来说,就是头等大事。

  “你先在市面上打听一下,哪些人有渠道能办户籍卡。

  然后打着孙希的名头,去找各警局的户籍股,不管威逼还是利诱,总之把别人的渠道都给掐断。

  有人不听话,就去找孙希。

  孙希会让这些人听话的。

  我只有一个要求,以后在金陵想办户籍卡,只能通过你。”

  特意办理万睦等人的户籍卡太过显眼。

  可若是一滴水融入了海里,怎么去找?

  刘传书心里算了一下,这条路子,虽然暴富不了,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哥,既然户籍卡可以垄断,那其他的呢,比如说在警局捞人。”刘传书搓了搓手。

  “一锅杀猪菜,可以分给你一口肉。但你要是想独占,那就等着死吧。”宋应阁没好气道。

  刘传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都是穷闹的。”

  “这件事抓紧去办,明天至少要拿下一条渠道,我需要办几张户籍卡。”

  “放心吧,大哥,妥妥的。”

  刘传书办事,宋应阁还是很放心的。

  “对了,这几天的线报,您要看一下吗?”刘传书拿出来七八张纸。

  宋应阁接了过来,翻了一遍。

  经过刘传书的培训后,这些线人上报情报的质量比先前好上不少。

  虽无金色价值的线报,但绿色价值的明显多了。

  “不错,若有空闲,继续培训。”

  随后宋应阁掏出一千二百元交给了刘传书,“负责保护姜淑宁父母的三位震东堂的兄弟死了,真是安家费,务必一分不少的交到其家人手中。”

  刘传书接过钱,心里无悲无喜。

  出来混,死个人很正常的。

  这年头,人命不值钱。

  能有四百元的安家费,相信死去的三位弟兄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从码头离开后,宋应阁并未回家,而是来到了日领事馆附近,找到了刘大志。

  “怎么样?须磨有什么动静?”

  “须磨下午去了一趟外交部,回来后,一直待在日领事馆。”

  “外交部?去见了谁?”

  “我们的人进不去……”

  宋应阁没为难刘大志,这确实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有发现你们跟踪吗?”

首节 上一节 7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