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457节
供出个令属下极为震惊的情报。”
“什么情报?”蒋光头追问。
“卫茅说,前段时间,地下组织派给他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不是别的,正是照顾胡朔。
胡朔虽被劫走,但因伤势过重,只得卧床休养,且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
卫茅先前与胡朔有工作上的接触,知晓彼此的身份。
金陵地下党考虑到这一点,最终选中卫茅照顾胡朔。
胡朔养伤期间,就住在下关码头附近的一处民居。
前两日,他伤势好转后,已撤离金陵。
卫茅也重新出来活动。
不过梁相辅早就从胡朔的交通员大虎那里,得知了卫茅的身份,并从其就职的学校,弄到了其相片。
他一露头,便被梁相辅发现,而后逮捕归案。”
“这与你们袭击应阁有什么关系?”蒋光头道。
“委员长容禀。
卫茅被抓后,很快招供。
他说,胡朔是通过瞻园的一处密道逃脱。”
说着,徐恩曾拿出瞻园图纸,呈给了蒋光头,接着道:
“委员长,您觉得图纸上,可有什么违和之处?”
蒋光头看了一会,道:
“南门的这座小花园,布局不合理,极为突兀。”
“委员长果然慧眼如炬。
实际上,那处地道的入口,便藏在小花园的假山之内。
瞻园几经易主,多次修缮。
许多工匠,都知道密道的存在。
有人只要看到图纸,必定会起疑。
到时候,再打听一番,便可知晓这处密道的存在。
这图纸,陈霞从地政司那里买来后,只卖给了宋应阁一人。
若非宋应阁暗中相助,红党又怎么会发现这条密道?”
“此事早有定论,徐处长不要血口喷人。”戴笠道。
“那是你们特务处的定论,我不认。
不过,梁相辅抓宋应阁,不只因为这一点。
胡朔养伤所住的民宅。
据查证,正是年前的时候,宋应阁遣掮客所租。
他若非红党,为何会让胡朔住在那里?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狡辩。
请委员长明鉴。”
蒋光头听完,陷入了沉思之中。
徐恩曾说的言之凿凿,不似作假。
难不成宋应阁真是红党?
戴笠道:
“校长,宋应阁素来谨小慎微,他若是红党,又怎么可能亲自让掮客替他租房?
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啊。”
第239章 处决
“党务处抓了那么多的红党。
哪一人不是谨小慎微?
按照戴处长的说法。
干脆解散党调处好了。
我只知道,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宋应阁再一丝不苟,也终归是个人。
是人,就会疏忽。”
徐恩曾说完话后,戴笠反驳道:
“孤证不立,纵使你说得天花乱坠。
仅有证人证言,如何定罪?
若查内奸,这么简单。
党调处也不会潜伏着那么多红党、日谍了。”
徐恩曾被气得面色发红,闷声道:
“除了瞻园图纸,梁相辅自然查出了其他物证。
这些物证,稍后皆会上呈委员长,就不劳戴处长操心了。”
蒋光头慢吞吞地喝了口粥,道:
“陈组长,你怎么看?”
陈方拱手道:
“宋应阁的身份,自有两位处长查证。
属下本不应该多嘴。
但有些话,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倒是稀奇,你向来豁达。
什么事,能让你如此?
且说来听听。”
“委员长知道属下没有别的嗜好,唯独爱酒。
宋应阁千杯不醉,与其对饮,乐趣颇多。
不过当时他仍在狱中,二人皆不尽兴。
他出狱后,我邀他昨晚去寒舍赴宴,一醉方休。
可谁知,他竟在属下寒舍外的小巷,被党调处埋伏刺杀。
好在只伤了左臂,并无性命之虞。”
先前戴笠只说宋应阁被党调处伏击中枪,并未说出事发地点,就是故意让陈方道出。
果不其然,蒋光头听闻此事,顿时脸色一变。
陈方盯着徐恩曾道:
“徐处长,在下有三个疑问,想请你解答。
一、宋应阁在未经审判、未经定罪、未经请示的情况下,党调处便私下抓捕,是否合规?
二、当街刺杀军官,是否合法?
三、我想请问,是谁给党调处的权力,敢暗中监视侍从室的组长?
今日敢监视我,并买通我的宾客,探取消息。
明日是不是要监视侍从室的主任?
那后日呢?”
如果说党调处、特务处是蒋光头的手脚。
那侍从室则是他的大脑。
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如今“手脚”敢对“大脑”动手,简直是倒反天罡。
徐恩曾如立蒺藜,大汗不止。
他只吩咐梁相辅昨晚必须逮捕宋应阁,但具体的行动方案,他并未过多关注。
等他昨夜知道详情后,恨不得一枪毙了梁相辅。
他来憩庐之前,还心怀侥幸,但当看到陈方的那一刻,便知道这一劫,躲不过去了。
侍从室皆是蒋光头身边最为亲近之人。
通过监视他们,能轻而易举地推测出蒋光头的行程,甚至能分析出其心思。
这对任何一个上位者来说,都是大忌。
蒋光头本就因徐恩曾的情人费侠之事,对其心怀芥蒂。
如今又听闻此事,心中对徐恩曾的不满更甚。
“徐处长,陈组长所言,是真是假?”蒋光头问。
“是、是真的。
但这都是梁相辅自作主张。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