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294节
听了此言,宋应阁也陷入了沉默。
动荡年代,为了口吃食,许多人便能去落草为寇,打家劫舍。
杀了一波水匪,要不了多久,又会冒出来一批。
时局一日不安稳,水匪便一日不可彻底解决。
历史上,太湖匪患被彻底解决,还要等到建国以后。
在岸边转了没多久,宋应阁便兴趣缺缺,回到了绥靖处驻地。
回到办公室后,众人又寒暄了几句,宋应阁才提起了此行的目的。
“史处长,关于剿匪,我倒是有个想法。”
“哦?宋科长的高见,我自然要听一听。”史辉来了兴趣。
“常言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会从内部瓦解。
不如选几名机敏英勇,不畏生死之辈。
派他们潜入水匪内部,为绥靖处提供消息。
如此等水匪有行动之时,便率人埋伏在其登陆地,定能杀得水匪片甲不留。”
史辉闻言,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这种办法,他们早已试过。
只是效果并不好,还白白折了人手。
但又怕直接拒绝,会折了宋应阁的颜面,惹得其心生不快,史辉斟酌了一番后,开口道: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此计甚妙。
只不过执行起来,效果却不甚理想。
先前我也曾派遣过队员,混入水匪。
可要不了多久,队员便会莫名失去联系,从此杳无音信。
我抓破头皮,也不知为何。
宋科长足智多谋,可否为我解惑。”
“许是绥靖处有水匪内应?”
这种可能,只要不是傻子便能想到。
不料,史辉听闻后,一拍大腿,激动道: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种可能。
宋科长果然名不虚传。
还请受我一拜。”
史辉说完,对着宋应阁作了一揖。
宋应阁搀起史辉,道:
“对抓内应这种事,我颇有几分心得。
史处长若是不嫌弃,我或可一试。”
史辉私下已经查了许久,却并未发现可疑之人。
他不信宋应阁真能查出什么。
但话已至此,他根本无法拒绝,只能道:
“如此便多谢宋科长了。
不知这内应,该从何查起?”
宋应阁微微一笑,道:
“便从绥靖处人员的档案查起吧。”
第175章 史辉做媒
俗话说,树的影,人的名。
周添武一案后,国民党之中,许多中高层都知晓了宋应阁这么一号人。
史辉本对宋应阁还抱有幻想,可听到后者准备从档案开始查起的时候,便死了心,但面子工程还是得做一下。
“这倒是个好办法。
不过宋科长有所不知,年后的时候,绥靖处原来的驻地,发生了一场大火,所有人员的档案都被烧成了灰烬。”
“这倒是巧了。”宋应阁挑了挑眉,又道:
“有没有备份档案?”
史辉皱眉想了片刻,道:
“临安倒是有原始档案。
不如我明日遣人去取?”
“如此一来一回又要两日。
我有个办法,或可以一试。”
宋应阁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在太湖干耗。
“宋科长请说。”
“明日正常派人去临安取原始档案。
但今天也不能闲着。
不如史处长命令绥靖处的人,各自写一份档案交上来。
这般用不了多久时间,天黑之间,便能完成。”
有原始档案在,不怕有人敢耍花样。
史辉能说什么?
洪平就在一旁虎视眈眈。
他要是拒绝,驳了宋应阁的面子。
他相信,要不了一个小时,洪平弹劾他的电报就会发到临安。
督察长可不是吃素的。
“此乃两全其美之策,我这便吩咐下去。”史辉拱了拱手,离开了办公室。
宋应阁给叶佑、古强二人使了个眼色。
二人立刻会意,走到了门外守着。
宋应阁坐在椅子上,饮了一口茶,打量着洪平。
洪平被宋应阁盯着心慌,不安道:
“宋科长,您有什么话就直说。
您这么看我,我心里发怵。”
宋应阁笑眯眯的放下茶杯,道:
“来之前,程亦铭特意提醒我,切莫相信任何人。
洪督察长,你说,我能信任你吗?”
洪平严肃道:
“宋科长,我对处长和委员长的忠心,天地可鉴。
你完全可以相信我。”
宋应阁从办公桌上,抽出一张纸,放在洪平面前,面无表情道:
“把你的履历写下来。”
洪平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做。
片刻后,宋应阁拿起洪平的履历看了一眼,便放了下来:洪平没问题。
宋应阁脸上重新挂起了笑容,道:
“你和史辉共事也有一年多了,觉得他这人如何?”
“宋科长,您的意思是……”洪平迟疑道。
“自古以来,养寇自重之事,并不罕见。
太湖要是没了匪,绥靖处自然会撤销。
据我所知,你们绥靖处的权力可不小。
而且每年除了政府发饷、富商捐赠,更有发行债券的权力。
你说,史辉舍得这些钱吗?”
洪平皱起了眉头,道:
“史辉确有动机,但嫌疑不大。
此人虽然贪财,但也算个做实事的人。
绥靖处在其带领下,这么多年,确实打杀了不少水匪,做出了些成绩。
而且,他是聪明人。
为了这点钱,押上性命,未免太不值当。
只要他不傻,不会做出这种自掘坟墓之事。”
洪平与史辉共事这么久,其发言有一定的可信度。
“那你觉得绥靖处有没有王凤仪的内线?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