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234节
而后将任务交给了肖威、林琳,让他俩领着别的情报员去监视。
冥冥之中,宋应阁有种预感:
他已经离丰田千代很近了。
第151章 盛中塘现身
下午时分,宋应阁来到了总统府。
大会就是在总统府召开的。
昨日特务处三个情报组的组长,都在总统府内外,严防死守,生怕出了乱子。
宋应阁昨日偷了懒,没在总统府露头。
今日再不出现,就难免有些说不过去了。
孙希见到宋应阁后,快步走了过来,敬礼道:
“宋科长,您来了。”
“怎么样,有没有异常?”
宋应阁来总统府,其实也是为了见孙希一面。
有些事情,他需要交给孙希去办。
“小鬼子派来的刺客,都被您一锅端了。
这两日风平浪静,没有一丝波澜。”
两人说话间周伟玱和萧诚走了过来。
“宋科长。”两人敬了一礼。
“周组长,您是我的老领导,这么称呼我,可是折煞我啊。”宋应阁笑着回了一礼。
“宋科长说笑了,卑职不敢。”
周伟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一副恭敬的模样。
在别人面前,他或许能托大说自己是宋应阁的领路人。
但当着本尊的面,他可万万不敢。
他不禁开始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
如果真成了宋应阁的挡路石。
只怕如今最好的下场就是在监狱里坐牢。
有些人,真的按不住。
想到这,他又有些担忧。
当初宋应阁被甄别时,他可是抽过前者鞭子,只盼不会被记恨才好。
他却不知,这一鞭之仇早已被宋应阁牢牢记在了心中,时机一到,必然会加倍还给他。
四人聊了几句后,周伟玱将宋应阁拉到了一旁,愁眉苦脸道:
“宋科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请教你。”
宋应阁笑道:
“周老哥,别这么见外。
没人的时候,不用称职务,喊一声老弟就行了。”
周伟玱闻言,很是受用,脸色好看了不少。
“现在大会一开,呼吁和平合作的呼声很高啊。
风向已经开始变了。
你说现在若真遇见红党,咱们抓还是不抓。”
宋应阁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周伟玱发现了红党的踪迹?
“既要抓,也不能全抓。”
“哦?还请老弟解惑。”
“有公开身份、公开活动的红党,一律抓不得。
但如果是地下党,即便咱们抓了,对方又能如何?
红党总不能承认他是间谍吧?
而且抓的时候,得换个罪名。
不管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往其头上扣便是。
总之除了不能用之前的罪名逮捕,其余一概不变。
你还真以为委员长想跟红党合作啊?”
一席话听完,周伟玱茅塞顿开。
“要不说怎么您是科长呢,这水平,老哥我拍马也赶不上啊。”
“我水平再好,那也是你教出来的啊。”
宋应阁奉行的准则是在不撕破面皮之前,大家都是好兄弟。
两人说笑间,宋应阁似无意提了一句,“孙夫人被刺杀一案,听说挺难搞的?”
周伟玱摇头叹气道:
“虽刺客同党都被四组抓住了。
但那日与孙夫人密谋之人,还是毫无头绪。
这个差事,算是被我办砸了。”
宋应阁闻言,心里松了口气,道:
“处长本打算让我调查此案,不曾想没寻到我的人,最后把差事交给你。
此案就算是我去办,也指定办不成。
周老哥,你这是为我顶了雷啊。
当弟弟的,怎么也得请你吃个饭才行。”
周伟玱摆了摆手,正要说话,却见一人从不远处路过。
“瞅瞅那人。”
宋应阁顺着周伟玱的视线看去,见到一三十多岁,长得人模狗样的男子。
宋应阁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暗道:“盛中塘?他怎么会在金陵?”
“这人是谁?”宋应阁故作疑问道。
“你不认识?”周伟玱诧异道。
“还真不认识。”
“也对,三年前他被捕的时候,你还在念大学。
这个人可了不得。
当时沪市红党的一把手,盛中塘。”
周伟玱感慨道。
“一个投诚的人罢了,有什么了不得?”
周伟玱闻言,神秘一笑,“你猜猜他今年多大。”
“三十五六?”
周伟玱没卖关子,解释道:
“而立之年罢了。
三年前,他以二十七岁的年龄便当上了一把手。
他若没被捕投诚,红党必有他一席之位。”
宋应阁适时地露出了惊讶,“那还真算是个人物。”
因为盛中塘的叛变,沪市的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
这种叛徒,宋应阁恨不得一枪杀了。
“只不过他一直在沪市任职,此次回京不知是所为何事。”周伟玱的疑惑,也正是宋应阁的疑惑。
“只怕是来者不善啊。”宋应阁内心担忧道。
“走,和大名人打个招呼去。”
周伟玱来了兴致。
宋应阁耸了耸肩,跟了上去。
周伟玱隔着老远,便喊出了声:
“哟,这不是大名鼎鼎的盛科长吗?”
盛中塘是党务调查处沪市站的情报科科长,这个职位,对于一个叛徒来说,不算低了。
这些年,在他的带领下,沪市同志们的生存处境,十分堪忧。
盛中塘扭头看了周伟玱一眼,便挪走了视线,似乎不愿意搭理。
“果然是当过一把手的人啊,这架子倒是不小。”
周伟玱不是那种无脑之人,他对盛中塘的敌意并非空穴来风。
当年顾顺章被捕后,曾和特务处合作过一段时间,让特务处立了不少功劳。
后来盛中塘被捕后,戴笠又想故技重施,于是在蒋光头面前好说歹说,将人借了过来。
可不曾想盛中塘拒不配合,搞得戴笠好不难堪。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