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225节

  一杯喝完,宋应阁拿过酒瓶,继续满上。

  “这次回了西北,可别把我忘了。”

  “忘不掉,这辈子都忘不掉。”老赵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此次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当我们完全胜利的时候,自会相遇。”

  宋应阁又敬了老赵一杯。

  两杯下肚,老赵摆了摆手,“不敢喝了,再喝下去,就是犯错误了。”

  宋应阁知道老赵的性格,没有再劝,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币,道:

  “穷家富路,这些钱留在路上花。

  去了西北,别再抠抠搜搜了。

  老大不小的年龄了,得多注意身体,我还想你多活几年呢。”

  老赵连摆手拒绝,“到了西北,还能饿着我?钱你自己留着。”

  宋应阁不由分说,将钱塞进了老赵的兜里,“我最不差的就是钱,给你就拿着。”

  老赵坚决不收,道:

  “我知道你嫌我唠叨,但今晚我还是得说几句。

  你什么都好,有能力、有胆量、会赚钱、会交际、脑子也好使。

  但我想说,金钱、权力都是过眼云烟,唯有我们的红色事业才能永恒。

  在深渊待久了,不要忘记时常抬起头看看那一抹光亮。

  那是你来时的路,也是你前进的方向。”

  “我会记住这句话的。”宋应阁瓮声道。

  老赵欣慰的眼神看着宋应阁,在他心里,后者就是他的子侄。

  “我走了之后,你的上线,组织另有安排。”

  老赵拿出个信封递给了宋应阁,道:

  “西北来的人想见你一面,接头时间、地点、暗号都在信封里。”

  宋应阁接过了信封,猜测要见他的人,应该就是万睦。

  这一夜,两人促膝长谈,直到天色泛白。

  临行前,宋应阁给了老赵一个重重的拥抱,而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宋应阁回到天印巷,补了个觉,等到日上三竿,这才来到了曹都巷。

  “组长,十五根大黄鱼,妥了。”

  叶佑见到宋应阁后,急忙上前邀功。

  “那个富商之女?”

  “没错。”

  “注意掌握好火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别肉没吃到,还惹了一身骚。”

  宋应阁叮嘱了一句。

  “组长您放心。

  您让大志哥筹备的古玩店已经开起来了。

  想赎人,就得去店里买古董。

  这钱可不经过咱们的手。

  就算有人举报,也没有证据。”

  前两天戴笠默许了宋应阁做生意赚钱,补贴A科的经费一事。

  宋应阁便想起了卖古玩这门一本万利的买卖。

  古玩字画这些东西,溢价太高,而且赝品也多。

  买贵买贱都凭眼力,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凭借“独家渠道”,宋应阁想不出亏本的理由。

  “这位富家女没闹吧?”宋应阁问。

  “咋没闹?

  昨天抓回来以后,闹了一夜,死活不要住在牢房里。

  后来,她加了钱,我给她换了个房间,这才消停。

  啧啧,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蹲号子还挑牢房。”

  叶佑一脸不屑。

  “别太惯着,上些手段就老实。真当特务处是饭店了?”

  宋应阁呵斥了一句。

  叶佑干咳了一声,“她开了个我无法拒绝的价码。”

  “多少?”

  “一晚一百。”叶佑顿了顿,补充道:“大洋。”

  宋应阁仰头看天,有钱人的世界,他不懂。

  佐川河策反的八人,除了百灵,预计能收入二十五根大黄鱼,这比戴笠拨给A科一年的经费还多。

  当然这笔钱是要分的。

  但分完后,仍旧是一笔不菲的金额,再加上A科的经费,宋应阁手里马上富裕了起来。

  钱攥在手里,不过是废纸,擦屁股都嫌硬。

  只有花出去,才有价值。

  是时候开展反潜伏工作了。

  宋应阁按照档案上的地址,找到了常叹身的住址。

  常叹身此时正放假在家休息,见到宋应阁后,顿时来了精神,“科长,钱到位了?”

  宋应阁仔细地打量了常叹身几眼,“怎么我有种你是想骗我经费,然后跑路的感觉?”

  “没有的事。”常叹身正义凛然的否认,“我就是单纯的想为国出力罢了。”

  “你最好是。”宋应阁狐疑道。

  “我保证是。”

  两人开了几句玩笑后,宋应阁说起了正事。

  “说说你的潜伏计划。”

  常叹身面色一正,开口道:

  “从东亚同文书院毕业后,我便来了金陵,入职了一家外贸公司。

  这些年,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

  履历很干净,就算以后小鬼子想查我,也查不出什么毛病。

  这是我一切计划的根基。”

  履历清白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初步打消小日本的怀疑。

  “继续往下说。”

  “我会说服我任职的外贸公司的老板,在沪市开一家分公司,并派我过去主持工作。

  这样,我就有充分且必须要去沪市的理由。

  到了沪市之后,我会借着做生意的名义,寻找、接触曾经的同学和老师。

  重新把关系网织起来。”

  常叹身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很高,能很大程度减少小日本的怀疑,但只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后续计划呢?”

  “我在东亚同文学校的时候,刻意结交了几位优秀的学长。

  虽不知他们如今的职务,但想必不会低。

  等与他们相见后,我会见机行事,想办法策反他们。”

  常叹身于1933年毕业,至今快四年了。

  其学长只会毕业的更早,五六年的时间,只要不是蠢货,都能爬上去。

  “思路不错,这么做,潜伏进去应该没问题。”宋应阁先是夸了一句,接着又道:“不过计划还是糙了些。”

  常叹身并不气馁,“请科长斧正。”

  “把你同学、学长和老师的名单都提供给我。

  在其中圈出你觉得重要的人。

  我会安排人先去查清一下他们的近况,然后根据每个人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计划。”

  宋应阁补充道。

  常叹身在心中推演了一遍,欣喜道:

  “如此一来,确实更完善了。”

  “还有,你说在沪市开分公司的事情,倒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

  既然分公司也是做的外贸生意。

  不如就从走私入手。

首节 上一节 225/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