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37节

  “咱们现下的局面,虽说算不上大好,至少也能称之为小好,还没到非要兵行险招的份上。”

  “所以和的意见是,咱们还是稳一点比较好。”

  萧和态度明确,咱稳住别浪!

  这一席话,将刘备眼中战意,熄灭了大半。

  “伯温兄所说确实在理,此计自然是有风险的,只是这风险大收获也大,不用的话似乎有些可惜呀。”

  徐庶并未与萧和针锋相对,言语间还是倾向奇袭朝阳。

  “风险大收获也大”这七个字,却听的刘备心头怦然一动,眼中透出一丝不甘心的意味。

  萧和明白,刘备虽仁义,但骨子里却流着豪侠的血液。

  豪侠嘛,胆大敢赌是必备素质。

  徐庶也是一样,年轻时行侠仗义,为报仇而杀人,为官府通缉方才隐姓改名拜师于水镜。

  这主臣两人,当初能一见如故,自有皆为豪侠出身,“臭味相投”的缘故在内。

  如今见有兵行险招,便有逼退十五万曹军的机会,两人自然是心痒难耐,想要干一票大的。

  “看来必须得拿出点干货,才能压住这两人兵行险招的冲动呀…”

  萧和眼珠转了几转后,脸上换上了一副神秘莫测的表情,意味深长道:

  “曹操此人素来诡诈,其麾下程昱,贾诩等众谋士,亦多为足智多谋,诡计多端之士。”

  “主公,元直,你们有没有想过,有官渡之战的前车之鉴,粮营这等重地,曹操岂会不倍加防范?”

  “倘若这朝阳粮营,乃是曹操为我们挖下的陷阱,又当如何是好?”

  听得这一席话,刘备身形微微一凛。

  徐庶亦是脸色微变,眼珠飞转,搜肠刮肚回忆起来。

  大堂中,气氛瞬间紧张,众人议论纷起。

  “伯温,你素来神机妙算,莫非是又算出曹操在朝阳有诈?”

  刘备神色警惕起来。

  “这个嘛咳咳…”

  萧和端起酒杯轻呷起来,心中飞快酝酿说词。

  适才这些话,原本只是想唬住刘备,至于曹操是否有诈,真还没细想。

  正待酝酿解释时,徐庶却脸色骇然大变,霎时间惊出了一身冷汗。

  “伯温兄当真是神机妙算,竟算出了庶中了曹操之计!”

  “若非伯温兄提醒,庶险些就酿成大祸,葬送了主公上万精锐主力啊!”

  “请受徐庶一拜!”

  说着徐庶一跃而起,向着萧和便深深一揖。

  “啊?”

  萧和却是一愣。

第38章 曹操想给咱挖坑,咱就东边不亮西边亮!

  “当日主公派公祐来商谈换回庶之前,曹操正与众谋士商议,如何诱使主公率军过江,以歼灭我军主力。”

  “此贾诩所提,引蛇出洞之计。”

  “只是当时庶还在场之时,他们还未商议出,以什么作诱饵,来诱使主公发兵过江。”

  徐庶直起身来,目光转向刘备:

  “后来公祐前来,曹操答应交换后,庶为避嫌便先行退下,再然后曹操便令我北上朝阳,去迎接家母南下。”

  “正因如此,庶才有机会,得窥到朝阳曹军粮营的虚实,进而萌生了向主公献计,奇袭朝阳之策的念头。”

  “现在回想起来,曹操必是事先就削减了朝阳粮营守备兵马,利用庶前去迎接家母的机会,不着痕迹的让庶窥视到粮营假象。”

  “他更是算准了,庶回归襄阳后,必会向主公献计,奇袭朝阳!”

  “倘若主公真用庶之计,曹操必会在朝阳埋伏下重兵,我军便是自投罗网,有全军覆没之危呀!”

  徐庶从萧和三言两语中,倒推出了曹操计策全貌。

  说倒最后,徐庶额头已浸出一层冷汗。

  刘备与众人则是听的心惊胆战,倒吸凉气。

  众人终于恍然大悟,醍醐灌顶般的眼神,齐刷刷聚向了萧和。

  刘备强压下心绪,忙问道:

  “伯温,元直所说,可正是你的言下之意?”

  萧和咽了口唾沫。

  老实说,他还真没细想到这么深,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去细细斟酌。

  徐庶的这些话,完全是他自行脑补。

  不过细细一想,徐庶的脑补还真就合情合理,跟自己先前“吓唬”刘备之词无缝连接,形成了完美闭环。

  “对对对,元直所说,正是我的意思。”

  萧和自然没理由否认,顺水推舟便点头认可。

  刘备倒吸一口凉气,心有余悸般慨叹道:

  “曹操智计果真深不可测,吾远不及也。”

  “幸得有伯温在,不然备便又为曹操算计,重蹈当年之覆辙了。”

  徐庶面露愧色,再向萧和一揖:

  “多谢伯温及时点醒庶,不然庶便要酿成大祸,成了主公的罪人。”

  “主公能得遇伯温这般世之奇士,当真乃主公之福,大汉之幸也。”

  刘备和徐庶各种吹赞,听得萧和倒又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

  “元直说严重了,什么罪人不罪人的。”

  “曹操手底下谋士如云,什么程昱,贾诩,刘晔的,这些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一群人合起伙来算计你一个,别说是你,换谁谁不中招?”

  萧和笑着给徐庶铺起了台阶。

  徐庶脸上愧色这才褪色不少,却又感叹道:

  “如今看来,这奇袭朝阳之策,确实是不可行了。”

  “曹操此计失败,就只能继续与我们在襄樊对峙下去,依庶对曹操所知,此番他是下定了不拿下荆州,誓不收兵的决心!”

  说到这里,徐庶目光看向刘备:

  “主公,不知我军粮草,可以支撑多久?”

  刘备向糜竺眼神示眼。

  自徐州时代起,糜竺便掌管军粮辎重,这种事情自然要问他。

  糜竺掐指心算片刻,答道:

  “以襄阳城原本积谷,足支我军十个月左右。”

  “然刘琮蔡瑁等逃往江陵后,切断了对襄阳的粮草交易,光以襄阳及附近各县自产之粮,已不足以供养百姓。”

  “故主公在不久之前下令,放出部分库府存粮,让襄阳士民购买。”

  “这么一算的话,我库府积谷应该只够五个多月所用。”

  五个月!

  听得这个数字,徐庶眉头凝起,脸上蒙上一层阴云。

  “曹操此次是下定决心,不拿下荆州绝不收兵,现下他计策败露,不能速破主公,必会转为持久战。”

  “官渡一战曹操尚且能支持半年之久,以曹操现下的家底,支撑一年半载当不在话下。”

  “庶恐以我军粮草储备,倘若进入僵持鏖战阶段,会耗不过曹军呀。”

  徐庶一席话,如同敲响了警钟,令众人神经立时紧绷起来。

  “兄长,元直言之有理,若与曹操比拼消耗,我们一城终究难敌一国。”

  “我们还得另谋良策,速退曹操才是,绝不能与其打持久战。”

  自负如关羽,此刻亦心生几分顾虑。

  刘备脸上阴云渐布,起身踱步于堂中,眉头也凝成了一字宽。

  众谋臣武将们,一时间是议论纷纷,半晌却没议出个速胜之策。

  萧和也觉得这酒喝的不香了,放下酒杯,指尖捻起了额头。

  “这要拖到粮草耗尽,军心不战自乱,还是得玩儿完,先前那些努力岂不白费了?”

  “嗯,说来说去,确实得想法子速退曹操。”

  “这么看来,还是得用徐庶的计策,只是照他所推算,曹操已经在朝阳挖好了坑,我们也不能傻乎乎的往里边跳啊…”

  萧和思绪飞转,脑汁绞尽,目光扫向了地图。

  突然,脑中一道灵光闪现。

  “主公,咱们还是得用元直之计,奇袭曹操粮营,一把火烧了他的粮草!”

  萧和冷不丁一声斩钉截铁之言,打破了众人的议论。

  刘备蓦然转身,徐庶也猛的抬头。

  所有人茫然惊奇的目光,齐聚向了萧和。

  “伯温,你不是算定曹操在朝阳布下了天罗地网吗,我们若是还去奇袭朝阳,岂非自投罗网?”

首节 上一节 37/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