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94节

  “仓舒公子此计,反其道而行,实是神鬼难测。”

  “那萧和虽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攸料其此番绝计不可能再有预判。”

  “说不定,此时魏公已率我大军,攻破了敌营,捷报已在回城的路上了。”

  姜还是老的辣,荀攸还是看出了曹冲心中隐忧,便是委婉的宽慰起来。

  曹冲感受到了荀攸善意,遂是向荀攸一拱手:

  “冲虽略有些小聪明,然则年纪尚轻,终究不及公达这般定力,让公达见笑了。”

  “无论是政事还是兵谋,冲还有许多事,需要向公达你这个前辈讨教,将来还望公达你不吝赐教才是。”

  荀攸嘴角微扬。

  原本以为这位曹家神童,仅仅只是聪颖无双,智力超群,却于人情世故方面是短板。

  现下曹冲这副虚心求教的样子,对他是一口一个前辈的尊称,分明是有意想笼络于他。

  荀攸现下取代荀彧,成了荀氏一族的领头羊,眼见未来大魏世子屈尊拉拢,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荀攸忙作受宠若惊,还之一礼,尔后对曹冲是一通盛赞吹捧,委婉的暗示了荀氏愿向他靠拢的意思。

  曹冲心领神会,当即历数了一番荀氏的功劳,盛赞荀攸乃国之柱石,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大魏还需要荀氏一族的贤才们鼎力相扶。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无需把话说的太明白,点到为止即可。

  曹冲言下之意,自然是暗示将来自己当家,依旧会重用你荀攸和荀氏。

  得到了曹冲承诺,荀攸暗松一口气,忙一拱手:

  “公子请放心,荀攸与荀氏一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皆当为魏公,为公子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曹冲心下暗喜,忙将荀攸扶起,正想要再夸赞抚慰几句。

  “我军归来,是我军归来!”

  一声士卒的尖叫声,打断了曹冲和荀攸的主臣默契。

  二人以为是曹操凯旋,皆是精神一振,转头向着城外望去。

  只看一眼,二人身形一震,脸上笑容瞬间凝固。

  是有兵马归来,也都是己军的旗号。

  不过却是旗帜东倒西歪,士卒惊慌失措,一副败溃而归的样子。

  “这…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我军竟是奇袭失利?”

  荀攸倒吸凉气,愕然的目光急看向曹冲。

  曹冲脸上自信从容已不再,瞪大的眼珠中渐涌惊疑,紧握的拳头也在隐隐发抖。

  转眼间,数以万计的溃兵,已如丧家之犬纷涌而至。

  远处方向,借着火光隐约可见,无数的楚军正如潮水般在后方追辗!

  真相已清清楚楚!

  曹操不光劫营失利,还是遭受了重创惨败!

  “我军两倍于敌,就算楚军精锐,这仗也不该打成这副样子啊?”

  “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冲失声惊呼,整个人已被无尽的惊愕茫然所笼罩。

  这位曹家神童,再也强装不下去镇定,已是方寸大乱。

  正惊疑不解时,原本逃向下相的溃卒,纷纷从两侧绕行而逃。

  紧接着,一骑便飞马直抵城下,大叫道:

  “城上的人听着,我军为楚军大败,魏公令尔等速速弃下相,向下邳撤退——”

  城头一片哗然。

  原本就惊慌不安的魏卒守军,霎时间陷入惶恐之中,纷纷转头下城,争先恐后向着北门方向逃去。

  曹冲却僵硬的站在原地,如被抽离了魂魄一般,目光呆滞恍惚。

  他的计策,再次令曹操遭受惨败!

  不光兵马遭受重创,连下相城都守不住,要弃城而逃的地步!

  这一刻,曹冲不仅是迷茫困惑,背后更是升起一丝彻骨寒意。

  他好似看到,明明已近在眼前的世子之位,此时竟在离自己远去。

  “为什么?我的计策明明天衣无缝,为何会屡屡失利?”

  “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曹冲拳头紧握到咔咔作响,满脑子无数个问号在回荡。

  荀攸却长叹一声,苦着脸道:

  “仓舒公子,我有种预感,此番我军失利,又与那萧和有关。”

  “可不管怎样,我军惨败已成定局。”

  “大势已去,我们弃城北撤吧。”

  萧和!

  这个名字响起时,仿若一道惊雷从天而降,劈在了曹冲头顶,令他浑身一颤。

  “萧和,萧和…”

  曹冲反复念着那个名字,牙关越咬越紧,脸形也渐渐开始扭曲。

  那副表情,就像是一个自以为已身在山巅的天才,怀着一览众山小的心境,俯瞰天下众生。

  这时却忽然发现山外有山,竟还有人比他站的更高,同样在居高临下俯瞰着他。

  荀攸见曹冲恍惚不动,只得向左右虎卫使了个眼色。

  众虎卫一拥而上,将曹冲强行架离了城头。

  荀攸再望一眼城外滚滚而近的楚军,摇头一声无奈叹息,只得转身黯然下城而去。

  东方发白,天光放晓之时,下相城头已升起了楚字旗。

  这座北上下邳的最后屏障,就此宣告易主。

  曹操弃城北逃,率残兵败将,一路逃回了下邳。

  刘备收复下相后,大军休整不到两日,即刻沿泗水北上,直逼下邳。

  东海郡方面,甘宁趁势西进,直逼郯城。

  因魏军的主力,皆是聚集于下相一线,郯城守军不过千余郡兵而已。

  在得知曹操再度惨败的消失后,东海太守大为震恐,竟选择了开城投降。

  甘宁兵不血刃,拿下了郯县这座东海郡治所。

  东海郡各县,随之望风而降。

  而因东海郡的易手,徐州北部琅邪与南部的下邳和彭城两郡国,就此被从中截断。

  徐州人心震动。

  …

  下邳,州府正堂内。

  “下相一役,我军折兵近两万有余,逃回下邳的败卒,已不足三万余人。”

  “郯城不战而降甘宁,东海国诸县望风而降,青州自琅邪南下的粮道,已被楚军截断。”

  “刘备主力已由下相北上,最迟两日后就能杀到下邳城下…”

  荀攸默默的宣读着一道道“噩耗”。

  众臣皆是神情黯然,摇头叹气。

  曹操则脸色阴沉如铁,手中铜杯攥到咔咔作响,眼中燃烧着恼恨。

  十万大军啊!

  想当初,他可是率十万东路军,浩浩荡荡杀奔南下,直取盱眙。

  谁能想到,短短不到两月间,两场惨败下来,竟折兵七万!

  如此惨重的兵力损失,几乎要赶上樊城一役,为刘备水灌七军的损失了。

  关键还被刘备夺下了东海郡,在他的腰子上狠狠插下了一刀。

  “大耳贼~~”

  曹操是想越想气,手中铜杯举起,就想要扔在上发泄。

  杯悬在半空,却迟迟未砸下。

  连吸几口气后,曹操还是强行压制住了怒火,将酒杯缓缓放下。

  “徐州形势到了如此局面,尔等可有何应对良策,速速道来吧。”

  曹操有气无力的冲着众谋士喝问道。

  曹冲欲言又止,没敢再作声。

  两次计策失利,令曹操损失惨重,已是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心中明明有计,曹冲却没有勇气再向曹操进言。

  荀攸也低着头默不作声。

  “贾文和,你说,孤该怎么办?”

  曹操面露不悦,目光盯向了闭目养神的贾诩。

  贾诩干咳了几声后,只得拱手道:

  “臣以为,凭我军现有兵力,守下邳固然还是可以守的,只是若魏公亲守下邳,刘备大军兵临城下,四面围城,魏公岂非要陷入重围之中?”

首节 上一节 294/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