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54节
曹植强压着窃喜,面带着几分质疑相问。
“那是自然。”
萧和微微点头,冷笑道:
“怎么,曹公子死都不怕,还怕与我比一比辞赋不成?”
这一激之下,曹植再无犹豫,欣然道:
“好,那咱们就一言为定,吾愿观足下大作!”
萧和见他入坑,嘴角暗暗上扬,便叫邓艾拿来了纸笔。
“这个时间点,他应该还没写出来…”
萧和略一酝酿后,便提笔挥毫泼墨,在帛纸上书写起来。
邓艾则瞪大眼睛,满腹的好奇,心想也没听说过,自家军师还通诗文啊?
曹植亦是满腹好奇,猜测着此人是刘营中哪位文士,竟有底气与自己比试辞赋。
二人揣测狐疑间,萧和已一气呵成,写下一篇长赋。
“拙作在此,还请曹公子品评。”
萧和笔一扔,重新端起了茶碗,悠然品呷起来。
曹植走上前来,心怀着猜测,目光向着那一纸辞赋落去。
题头三字:洛神赋。
“建安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曹植将这篇洛神赋,缓缓念出。
眼眸越瞪越大,神色由好奇变为惊奇,再由惊奇转为了震撼。
念着念着,曹植猛的将帛纸捧起,双手颤栗,声音沙哑激动。
那般神情,仿佛他手捧的不是一篇辞赋,而是一件无价之宝。
终于,全文念完。
曹植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的看向了萧和,好似不敢相信,刘备麾下,竟然有这等文采绝世之人。
荆扬之地,没听说过有这么号人物啊?
“曹公子,这篇洛神赋,你意下如何?”
萧和放下茶碗,神色平淡的问道。
曹植身形一震,方才缓过神来,将那帛纸小心翼翼放了下来。
尔后一声长叹,眼神复杂的向着萧和一揖:
“足下这篇洛神赋,当真乃旷古绝今之神作也!”
“若天下才共一石,我得一斗,古今共用一斗,足下独得八斗也!”
“植自叹不如,甘拜下风也。”
萧和嘴角暗暗上扬。
这洛神赋,可是你的巅峰之作,你自然不可能写出比此赋更佳之作,你不甘拜下风也不行啊…
“既然这场比试是在下赢了,那就请曹公子愿赌服输吧。”
萧和拾起笔来,交在了曹植手里。
曹植一声无奈叹息。
明知这一道战书,会令曹操蒙羞,会令他遭世人耻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写了。
萧和则负手立于一旁,口述战书内容。
曹植是不情愿,却不得不默默书写,一字不落。
片刻后,一道充斥着挑衅性的战书,便在曹植笔下写成。
萧和满意的收下,便令将曹植请下去以礼相待。
曹植是摇头叹息,转身黯然离去。
就在要出帐时,他猛然想起什么,忙是回头问道:
“不知足下尊姓大名,可否告知?”
未等萧和回答,邓艾便冷笑道:
“曹植,枉你还是曹…曹操之子,竟连我家萧军师都不识?”
曹植脸色蓦的大变,愕然的目光急看向了萧和。
第196章 与神仙法斗,你怎么斗得过啊!神兵天降,草木皆兵,吓崩曹军!
“萧…萧和?”
“他竟然就是那刘备的军师,被二哥赶走的那个神人?”
曹丕喃喃自语,声音沙哑颤栗,眼神如同看到此生最匪夷所思一幕。
萧和的鬼谋神算,他自然是知道的。
不然刘备也不能青云直上,短短数载下荆州,平江东,雄踞江南半壁,手握正统天子,号令天下。
不然他父亲曹操,也不会在对战刘备时,屡战屡败,损兵折将。
不然曹操也不会气到,要夷灭赶走萧和蠢材的三族。
只是在曹植印象中,这个萧和无非也就是个智计超群的谋士而已。
今日令他震惊骇的是,人家不光智计非凡,文采辞赋竟也独步天下!
这还是人吗?
“难不成,这萧和真如传闻中那般,乃是世外仙人?”
“若是如此,刘备有这等神仙辅佐,父亲怎么可能斗得过他呢?”
曹植脑海中嗡嗡作响,不禁深深的打了个寒战。
一道战书,当天便过淝水,送往了西岸寿春城。
…
寿春城东城楼。
曹仁正扶剑而立,远望着对岸刘军形势。
“据我斥侯侦知,对岸的刘军兵马最多不过两万余人,现下已依八公山下寨。”
“我军主力依镇军将军所令,现下皆已部署于西岸,与敌军主营隔河对峙。”
“敌军虽有水军优势,但我军兵力两倍于敌军,只要他们敢渡河登岸,便是前来送死。”
“除此之外,我们还安排了大批巡骑,沿上下游日夜巡逻,但凡敌军有后续兵马前来,或是想从别处偷渡,都逃不过我们的耳目…”
李典指着城外沿岸布设的大营,口中是滔滔不绝。
曹仁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南面,问道:
“成德城方面战事如何,文远可有军报?”
刘晔干咳了一声,拱手道:
“张将军今早刚有军报送到,自我军主力北上以来,刘备便以大军日夜猛攻成德。”
“张将军率我军将士,虽浴血奋战,屡屡击退刘备进攻,将士们死伤却颇重。”
“成德城的形势,不容乐观呀。”
曹仁眉头深锁。
张辽虽有名将之才,可兵力毕竟太少,固守的成德远不及合肥坚如磐石。
何况其所面对的敌人,可不是孙权那种菜鸡,而是刘备这样的猛人。
曹操况且在刘备手上屡屡吃瘪,何况是他张辽?
“看来,我们不能满足于将敌军阻于淝水以东,还要想设法尽早破之,收复钟离淮阴等淮水沿岸诸城。”
“若是拖延下去,成德城失守,大耳贼主力也直趋寿春,形势就对我们极为不利了。”
曹仁捋着细髯,脸色渐渐阴沉。
李典等诸将,亦纷纷称是。
“我军若想破敌,先要能过淝水,然敌军现下有水军优势,我军想渡河又谈何容易。”
刘晔一声轻叹,泼了一瓢冷水。
曹仁目光远望对岸,口中喃喃道:
“倘若能使什么手段,将甘宁丁奉那二贼引过淝水,歼其于西岸的话…”
话音方落。
一骑飞马入城,高举一书登上城楼。
“启禀镇东将军,东岸有敌军使者过河,送上了一道战书!”
战书?
曹仁眼眸一动,心头莫名的兴奋起来,拂手喝令宣读。
“侄儿曹植,受命于汉安北将军甘宁,特向叔父下此战书…”
曹仁脸色骤然一变。
左右李典,刘晔等众人,亦是大吃一惊。
这一道战书,竟然是被俘的公子曹植,执笔所书?
小校继续宣读。
这是一道极为挑衅,充斥着蔑视的战书。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