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40节

  他明白了曹丕为何突然狂笑。

  济阴王刘熙!

  步骘在降书中,竟是提及,被刘备“拐走”的皇子刘熙,要前往历阳劳军!

  那可是刘协唯一的儿子,大汉帝位法理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啊。

  曹操梦寐以求想要夺回,想立之为新帝,重新拿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旗!

  而现在,这只“奇货”,很快就会前往历阳,那座合肥不达百余里的江北小城。

  这不是天上掉下张大馅饼么!

  “妙才叔父,历阳城离此不过百里,我们若昼夜疾行,最多不过两日便能杀奔城下。”

  “叔父何不令那步骘将济阴王前往历阳的时间,以及城中刘军虚实尽数密报,到时便趁着关羽大军未至,率军出其不意奔袭历阳,必能轻松破城。”

  “到时叔父就能将那济阴王夺回,父亲就能将之立为新帝,则父亲便能亡羊补牢,依旧能手握奉天子以讨不臣这面大义旗帜啊!”

  曹丕狂吐着唾沫星子,无比激动的点破了夏侯渊心中所想。

  府堂内,立时一片沸腾。

  张辽也好,张昭也罢,皆是神色大震,忙是起身凑上前来,重新细看步骘那道降书。

  夏侯渊几步扑到地图前,目光在合肥,与历阳间飞速扫视,心中默默掐算着距离。

  “子桓,还是你反应机敏,看出了这般良机。”

  “不错,不错,这确实是我们夺回济阴王的绝佳机会。”

  夏侯渊指尖敲击着地图,眉宇间狂涌着兴奋。

  显然,这位合肥军团统帅,已被自家侄子说服,萌生了要奔袭历阳,抢回刘熙的心思。

  “妙才将军,我以为此事还当慎重才是。”

  一直不表态的张辽,此时却一脸冷静道:

  “现下关云长主力已进至巢县,随时可能加快行军,直扑我合肥城而来。”

  “而历阳城距合肥城之间,毕竟也有一百多里,倘若在我大军离城之时,敌军主力突然疾进,兵临城下当如何是好?”

  这一番提醒,令夏侯渊脸上兴奋渐褪,情绪冷静了三分。

  “再者据细作情报,此番是那萧和护送皇后和济阴王南下江东,此人之神机妙算,乃是天下人皆知。”

  “这么些年来,我们与刘备交战,败在这萧和计谋下的例子还少么?”

  “辽以为,在这萧和眼皮子底用什么奇袭之计,实在是风险太大,万万要慎之又慎才是。”

  张辽分析了一番利害,言语间毫不掩饰对萧和的忌惮。

  尔后一拱手,正色道:

  “故辽以为,既是丞相给我们的任务,乃是守住合肥城,我们便应据守合肥不出,不做任何与守合肥无关之事!”

  听到这里,夏侯渊还未做表态,曹丕就急了。

  天子是死在他的手里,皇后母子也是从他手里边溜走,现下他是背负着弑君的恶名,被曹操赶出了许都,赶到了合肥这鸟不屙屎的地方,可以说是几乎已与曹家储位无缘。

  唯一扭转局面的,就是迅速为曹家立一件大功,将功补过,重新赢得曹操的青睐。

  此时刘熙这个天子血脉近在咫尺,这几乎喂到嘴边里的大功,难道真要闭口不吃?

  “张文远,父亲常夸你有勇有谋,格局胜于寻常武将,没想到你竟如此短视?”

  曹丕怒瞪向张辽,厉声道:

  “刘熙乃先帝唯一皇子,由他继承大统最合乎法统,最名正言顺,父亲方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继续手握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面大义旗帜!”

  “这一面大义旗帜,远比区区一座合肥城,重要十倍百倍!”

  “你放着夺回这面旗帜的良机不抓住,却只满足于守住合肥,岂非成了尸位素餐,目光短浅之徒?”

  张辽被怼到脸色憋红,一时语塞。

  “叔父,那萧和确实诡诈多端,可他也不过是一见利忘义之徒,否则怎会为攀附关羽,失信于那步骘,逼其怨恨之下暗降我曹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步骘就是他的失算!”

  “我料他此番绝不会料到,步骘已暗中投靠了我们,将皇后母子的行程,历阳城的虚实尽数可向我们泄露。”

  “既是如此,他绝计也不会料到,我们敢在关羽大军兵临合肥之前,突然发大军出城,奔袭历阳,抢夺刘熙!”

  曹丕满腔自信,向着夏侯渊慨然一拱手:

  “叔父你乃宗室大将,凡事当为父亲长远大计考虑,岂能如他们这些外姓尸位素餐?”

  “这夺回济阴王的天赐良机,叔父你绝不能错过啊!”

  夏侯渊的犹豫顾虑,为曹丕这番慷慨激昂之言,顷刻间击碎。

  心头热血陡然燃起,夏侯渊手一摆,厉声道:

  “子桓言之有理,先帝的血脉,绝不可能落入大耳贼之手,既是给我撞上了,我焉有不夺回之理!”

  曹丕松了口气,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张辽为曹丕一番讽刺,心中自然不悦,但见夏侯渊已被说服,也不敢再有异议。

  夏侯渊决意已下,当即下令叫张昭回复步骘,接受其归降,并责成步骘,速将皇后母子入驻历阳行程,以及城防虚实尽数密报。

  三日后,步骘传回消息,言皇后母子已至历阳,并将城中兵力布防虚实上报。

  夏侯渊当机立断,留张辽曹丕率一万兵马守合肥,自率两万精兵趁夜出城,直奔历阳城而去。

  …

  黄昏时分,历阳城。

  县府内院,皇后伏氏,长乐公主刘曼,还有济阴王刘熙,正闲品汤茶。

  萧和照往常惯例,掐着点前来向她母子三人问安。

  “自宛城到江东,这一路上萧卿都安排的极是周到,有劳萧卿费心了。”

  皇后伏氏微微点头,言语间多有感激之意。

  萧和忙一拱手,说道:

  “皇后娘娘言重了,臣奉主公之命,护送娘娘和两位殿下回秣陵,此乃臣之本份也。”

  又客套了几句,萧和便要告退。

  正当这时,邓艾兴冲冲而入,报称斥侯来报,历阳城西北方向发现曹军大队人马,正向历阳城袭卷而来。

  萧和笑了。

  如他所料,夏侯渊果然上钩,奔着皇后母子三人来了。

  “传令坦之,命他率军登城备战。”

  “再传令水营,叫兴霸做好准备,只等我号火一起,即刻动手!”

  萧和连下两道号令,转头向皇后一拱手:

  “娘娘适才也听到了,臣的诱敌之计已成,夏侯渊正率曹军杀奔历阳而来。”

  “请娘娘和两位殿下安坐片刻,待臣灭了送上门来的曹军,再来向娘娘报捷。”

  说罢萧和便转身离去。

  “萧军师且慢!”

  长乐公主刘曼却一跃而起,清丽脸庞间燃起恨色,起身说道:

  “我与萧军师同去,我要亲眼看你们杀曹军,为我父皇报仇雪恨!”

  萧和心头微微一震。

  自宛城一路到江东,相处也有近一月,这位正值妙龄的公主刘曼,在他眼中素来是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

  不想今日大战在前时,这位长乐公主,却忽然间显露出了刚决冷厉的一般。

  萧和目光看向了伏后。

  伏后微微点头。

  皇后既然点了头,萧和自然没理由拒绝,当即便带着刘曼,直奔历阳城南门而去。

  登上城头时,城头刘军已经严阵已待。

  关平亲统三千精兵,坐镇南门。

  “萧军师,你先前曾说,曹军会从合肥发兵来奔袭历阳城,那曹军应该就是从北面杀来。”

  “既然如此,萧军师为何不往北门坐镇,反而来了这南门?”

  登上城楼的刘曼,目光不解的看向萧和。

  萧和眼眸微微一亮。

  能说出这样的见解,足可见这位公主殿下还是颇有些见识,于军事方面多少略知皮毛。

  “夏侯渊此行目的,并非是为攻取历阳,而是为抢夺济阴王殿下。”

  “那么他最担心之事,自然是怕我们见曹军来犯,护送济阴王由南门出城,入水营乘船避往江上…”

  不等萧和解释完,刘曼明眸一亮,抢先道:

  “我明白了,所以夏侯渊那厮要先堵住南门,好断绝了我们退往长江之路,才好将我们困在历阳城中?”

  萧和一笑,拱手赞道:

  “殿下一点即通,当真是冰雪聪颖,不愧是天家子孙呀。”

  刘曼却苦笑一声,幽幽叹道:

  “什么天家子孙,我只不过是个没了父亲庇护的弱女子罢了,今后还要仰仗萧军师多多照拂才是。”

  此时的刘曼,又回到了那副柔柔弱弱的样子。

  萧和自知其心境,便笑着宽慰道:

  “殿下放心,我主乃先帝皇叔,必会善待保护殿下,对皇后娘娘和济阴王殿下也是一样。”

  “臣与我家主公一样,自然也会恪尽为臣之责,尽我本份敬奉保护皇后娘娘和两位殿下。”

首节 上一节 240/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