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169节
“主公放心,瑜绝不会坐视伯符开创的孙家基业,为那织席贩履之徒所夺!”
“我周瑜哪怕剩下一口气,亦将与那大耳贼死战到底!”
孙权长松了一口气。
一旁鲁肃,看着慷慨激昂的周瑜,回想他刚才所说的废立之事,眼眸中不禁掠过一丝隐忧。
…
柴桑城。
环城四周,一座座围营,正在拔地而起。
五万刘军尽数过江,将这座江东西面门户,围成了水泄不通。
中军大帐内。
一座柴桑城沙盘已堆起,刘备与众谋臣武将围于四周,共商破城之策。
“吕蒙被围城中,料想孙权必会请周瑜出山重掌兵权,收拢败兵,于鄱阳湖以东构筑防线,以步步为营阻挡我军兵临秣陵。”
“曹操亦不会坐视孙权覆灭,必会再次向淮南一线增兵,以救孙权。”
“我们不能拖太久,必须要速破柴桑,大军尽快杀往秣陵!”
法正这一番分析,听得刘备及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黄忠一指沙盘上的柴桑城,傲然道:
“既是如此,那主公就下令攻城吧,我军十倍于敌,一人一口唾沫也将柴桑城给他淹了!”
众将士气正盛,尽皆慨然叫战。
“主公,这柴桑城乃江东门户重镇,城池高厚,粮草充足。”
“吕蒙末将不予评价,那凌统却乃一员猛将,还有那甘宁,不光智勇双全,其麾下八百锦帆兵,个个皆乃以一当十之辈。”
“末将以为,即使我军十倍于敌,仅仅只是强攻的话,未必能轻易攻破柴桑。”
“当然,这柴桑城最后我们定然还是能破的,但只怕却要付出不小的死伤。”
丁奉站了出来,给众将小小泼了一瓢冷水。
作为曾经的江东武将,丁奉对柴桑城虚实,对凌统甘宁这些旧日同僚实力,自然是最有发言权。
刘备微微点头,说道:
“承渊言之有理,我军虽十倍于敌,却万不可滋生轻敌自负之心。”
“吕蒙有智计,这凌统甘宁又骁勇善战,这三人若齐心协力死守柴桑,我们确实不可小觑。”
大帐内,气氛渐渐冷静了下来。
“伯温,依你之见,吾当如何速破柴桑城?”
刘备的目光,转向了一直不作表态的萧和。
萧和沉顿些许后,别有意味一笑:
“主公说的没错,倘若吕凌甘三人铁板一块,决心死守柴桑城的话,我们想要速破还确实不易。”
“既是如此,那咱们就略施手段,先把甘宁这铁板上最结实的一块给他敲掉!”
第138章 水陆骑三栖全才,刘备眼谗啊!不是我无能,是我们当中有坏人!
敲掉甘宁?
刘备思绪飞转,一时未能想明白萧和话中玄机。
甘宁可是身在柴桑城中,你怎么敲掉?
若能杀得了甘宁的话,柴桑城不早就攻破了?
“主公,伯温军师。”
“甘兴霸乃飞故交,于飞有救命之恩,飞恳请主公军师,能留其一条性命!”
一人却站了出来,拱手恳求道。
那恳求之人,自然便是苏飞。
当初二人共事黄祖时便交情不浅,甘宁能脱离黄祖投奔孙氏,亦是在苏飞的说情下黄祖才放其离去。
黄祖陨命,夏口失陷,苏飞被俘,同样也是甘宁为其向孙权求情,才保住了他性命。
二人说起来,算是生死之交了。
苏飞现下以为萧和要计杀甘宁,心下吃了一惊,自然是果断站出来替其求情。
刘备也忽然想到什么,忙道:
“伯温,吾记得你曾说过,这甘宁不但有万夫不当之勇,还精通骑战步战和水战,更难得颇有智谋,是员不可多得的全才。”
“这样一员智勇兼备的大将,若是杀之的话实为可惜呀。”
萧和笑了一笑,反问道:
“主公,苏将军,我只是说敲掉甘宁,何时说过要杀了他?”
刘备和苏飞一怔,依旧未能领悟萧和言外之意。
萧和也不多解释,便吩咐邓艾拿来笔墨纸砚。
“子翼,你既与那甘兴霸乃故交,就写一道书信,咱们以强弓硬弩射入城内给他吧。”
苏飞又是一愣。
刘备看着案几上的笔墨,亦是一头雾水,摸不清萧和这又是哪一出。
法正却眼眸最先一亮,说道:
“伯温军师,莫非你是想借苏将军与甘兴霸的关系,叫其作书招降那甘兴霸不成?”
此言一出,刘备及众人恍然大悟。
刘备则面露喜色,欣然道:
“原来伯温所说的敲掉,竟是这一层意思,甘兴霸这等全才,若能招入吾麾下,自然是最好不过!”
苏飞听得法正解释,知萧和不是想杀甘宁,不由松了口气。
旋即,苏飞却又眉头微皱:
“主公和军师愿招降兴霸,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只是这甘兴霸并非贪生怕死之辈,性子中又颇有几分傲骨,飞担心光凭我一封书信,只怕未能招其来降呀。”
苏飞与甘宁乃至交,他对甘宁自然是最有发言权。
刘备面生顾虑,目光转向了萧和。
“自古身怀大才者,皆有傲骨,单凭一封书信,自然不能招降了那甘兴霸。”
萧和话锋一转,笑道:
“和的这一道书信,其实也并非为了招降那甘兴霸,而是令吕蒙弃他不用。”
弃他不用?
苏飞一愣,眼神再度陷入迷茫之中。
刘备则眉头微挑,同样没能第一时间听出萧和这番话的玄机所在。
“若正猜测不错,伯温军师其实要用一招离间之计?”
依旧是法正眉头一挑,再次第一个猜测出了萧和深意。
萧和眼神赞赏,点头一笑:
“那孝直不妨说说,我是打算怎么个离间之计?”
法正稍稍酝酿,方道:
“据正所知,这甘宁本为荆州武将,是后来才归附于孙氏。”
“对于江东诸将,甘宁实属外人,天然就与他们有隔膜。”
“正还听闻,那甘宁曾射杀了凌统之父凌操,二人明为同僚,实则形同仇寇,曾多次起过冲突,那凌统甚至曾借着酒醉之际,想要动手杀甘宁。”
“而现下巧合的是,偏偏甘宁与这凌统二人,一同被围困在了柴桑城中。”
“苏将军这一道劝降书到,凌统本就对甘宁满腹敌意,必定会借题发挥。”
“至于那吕蒙,相对于甘宁而言,自然是更信任凌统这个江东人,势必也会对甘宁心存防范,不敢再重用其守城。”
“如此一来,甘宁和其麾下精锐锦帆兵,便不受信任,失去了用处,我军再攻柴桑,岂非易如反掌?”
推算过后,法正向萧和一拱手:
“伯温军师,不知正猜的对也不对?”
萧和微微点头,赞叹道:
“不愧孝直,我心里边想什么,都瞒不过你呀。”
这般赞许,自然是认可了法正的推测。
“原来伯温这一道书信,竟有这等用意!”
刘备恍然明悟,不禁唏嘘感慨。
话锋一转,脸上却又浮现几分顾虑:
“只是子翼乃甘兴霸至交,明知此乃离间之计,却仍叫子翼写这一道劝降书,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苏飞听得刘备这番话,眼神中不禁掠起感激之色。
甘宁可是从孙权刀下救下了他的。
当初夏口一役,他斩潘璋归顺刘备,心知势必会使甘宁受牵连,心中本就觉得有所亏欠。
现下又在知情的前提下,写这一道劝降书,故意算计甘宁,自然是更加心中有愧。
刘备身为主公,能体谅到他的这点难处,苏飞又岂能不心生感激。
“我可从没说过,是要苏子翼你写劝降书给那甘兴霸的。”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