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223节

  “这,这,三丫头一个人怎么能受得住!”

  时间流逝,乌云散开。

  王熙凤已经不记得站了多久,只觉得浑身酥软,口干舌燥。

  屋里的探春气力用尽,沉沉睡了过去。

  王熙凤正准备离开,却见方永的眼睛突然朝她看了过来。

  目光对视,王熙凤吓了一跳。

  她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去,可是由于她站的太久,腿脚都麻木了,所以这一退重心不稳,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宫女们瞬间发现了情况,纷纷上来抓捕……

  不久后,王熙凤被带到方永面前。

  “怎么是你?”

  方永故作惊讶的问道。

  其实他早就发现了王熙凤,只是存心故意捉弄于她,这才装作不知。

  王熙凤有些慌乱的解释着:

  “王爷,我,我在宫中迷路,这才不小心……我绝对不是有意窥看!”

  此时的空气中充满了奇怪的气息,探春沉沉的睡在一旁,发丝凌乱,衣衫半解,这幅情景让王熙凤心中愈发混乱,无法理清思路。

  “哦,迷路?”

  方永面露怀疑之色,弯腰凑了过来,打量着跪着的王熙凤。

  此时的王熙凤只是素颜,未曾梳妆,不过相貌丝毫不差,虽不及白日那般彩色辉煌,不过青丝旁挽,风眉高俏,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王熙凤见方永离得近,也忍不住的悄悄看向方永。

  方永相貌俊美无双,毫无瑕疵,这让王熙凤难掩心思异动。

  此时的方永大抵是没来得及更衣,身上只穿着一件龙纹内袍,腰间鼓鼓囊囊的,这让王熙凤不禁回想起了之前看到的那些画面。

  心头更加火热了。

  这时,方永问道:

  “你刚刚在外面窥看到了什么,可曾看到什么机密?”

  王熙凤闻言脸色一红,心中不由得暗啐了一口。

  什么王爷,假正经。

  把可怜的探丫头折腾了那么久,从始至终,哪有什么机密?

  期间倒是有一些鸡蜜,不知道算还是不算。

  想到鸡蜜,王熙凤心头更为燥热起来。

  不行,她可是有夫之妇!

  而且人家也未必看得上她。

  王熙凤赶忙驱散心中邪念,道:

  “未曾!王爷,民妇什么都没看到!”

  她故意以民妇自称,是想用这个称呼让自己冷静下来。

  方永当然知道王熙凤在撒谎,他俯下身,对着王熙凤的耳边再次问道:

  “真的什么都没看见?”

  王熙凤被方永口中的热气一吹,身子都是一颤,但她还是咬着牙道:“回王爷,民妇真的什么都没看到。”

  方永闻言便没有再追问下去。

  只道:“那起来吧!”

  王熙凤闻言长出了一口气,忙从地上起身。

  可她在门外站了许久,如今又跪了不短时间,这忽的一起身,顿觉头晕脚软,身体倾倒下去。

  方永见状,伸手一揽。

  肌肤相触的那一刻,仿佛瞬间打破了某种极限。

  王熙凤终于再也忍耐不住,手掌主动放在方永的胸膛,贪婪的抚摸起来,整个身体都变得绵软无骨,凤眸回盼,春意满满。

  方永露出笑容道:

  “看来凤儿什么都看到了,那不妨帮一帮本王,消减一些火气。”

  王熙凤眼神迷离,红唇欲滴的道:“王爷!”

  方永一口将其吻住,然后从上到下亲吻一遍。

  既已情动,王熙凤便再无顾忌。

  她有些急切的扯开衣衫,然后迫不及待的伸手撩起方永的衣袍,如视珍宝,贪婪索取。

第251章 ,大婚之日

  转眼,到了大婚之日。

  上午时分,朝廷举行了正式的封王大典。

  在太和殿举行封王仪式,百官九卿尽皆到场。

  宣诏官宣读诏书。

  按理受封者应行三跪九叩大礼,跪听圣旨。

  不过方永只是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隆庆帝面色铁青的命戴权拿出冠服、金印,还有记载方永封地的册书、地图。

  关于方永的封地,目前明面上的只有苏徽二州,再加上浙江的湖州和嘉兴。

  不过事实上,山东和直隶也在方永的管控之内,还有山西地区,昨日山西巡抚苏光雄刚刚传回消息,答应了回京述职,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方永很快就可以尽得山西之地,实力再度增强。

  授予完了印册之后,群臣开始上表,赞颂方永之德。

  隆庆帝也只能违心的跟着夸赞方永,然后赏赐方永一些金银宝物外加宫女等等。

  最后众人又前往社稷坛祭告天地,将方永封王一事祷告上苍。

  另外,如果这个时候碰巧出现雷暴、狂风之类的天气,那封王典礼就会往后推迟,因为那代表着天威震怒,是上天的不满。

  所以隆庆帝在进行这一步骤时,心中无比期盼着上天能够降下这种异象,推迟方贼的封王时间。

  可惜,直到最后异象也没能出现。

  隆庆帝眼睁睁的看着方贼顺利封王,百官弹冠相庆。

  他完全找不到太上皇曾经说过的转机在哪里。

  大熙的天命难道真的结束了吗?

  方永的封王大典和大婚在同一天举行。

  很快他换上新服,带着迎亲队伍前往林府。

  林府是方永给林如海在京城安排的府邸,规格仅次于王府。

  不过林如海实际上并不常住在这里。

  平日,林如海大多是住在翰林院或者武英殿,废寝忘食的带人修书。

  方永也曾担心过他的身体,毕竟原著中林如海英年早逝。

  不过他多次派太医检查,却并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来,林如海的身体状况并不算差,只是多少有些劳累而已。

  如此情况,方永虽有疑惑,却也听之任之了。

  在大婚前夕时,方永将黛玉送回了林府。

  林如海也被请回林府。

  以此来顺利完成接亲仪式。

  接亲队伍一路声势浩大的前行着。

  接亲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仪仗队,大部分由方永的亲兵组成,他们穿着特制的喜庆衣甲,除了展示威武的气势之外,其本身还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可以及时控制住可能出现的刺客。

  其次就是仪仗队中众多的旗手、乐手、鼓手等等。

  一路上欢庆奏乐,喜气洋洋。

  然后还有专门的迎亲官员,以及媒人。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黛玉是方永抢来的,没有媒人。

  不过有的时候话不能那么说。

  抢这个字太不合适了。

  方永觉得自己不能叫抢,而是救。

  那是谁让他救的呢?

  贾雨村!

  于是方永将贾雨村定为媒人,特地将他从后方接了过来。

  贾雨村如今也是水涨船高,一跃从当初那个被革职的进士成为了全国上下数一数二的大臣。

  当初被强逼着加入方永造反集团的他如今被打着也不会走了。

  后面的就是一些侍从人员了。

  抬着花轿,牵着马匹,拿着礼物等等。

  这里的礼物只是寻常礼品,并不是聘礼。

  聘礼在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就已经提前交予,现在不用再额外准备聘礼。

  迎亲队伍一路来到林府。

首节 上一节 223/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世子稳重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