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98节

  方永的身份住那些小的宅邸不合适,大的宅邸没有空缺的,临时加盖劳民费力,日后早晚还要废弃,因此他想了想,不如就委屈委屈,和隆庆帝一起挤紫禁城算了……

  就这样,方永带着湘云、崔姒住进了后宫。

  方永本人和湘云住进了乾清宫,崔姒挑选了一下,选择住进了凤藻宫。

  方永还在凤藻宫见到了元春。

  确实相貌不错,即使衣着平凡眉眼间也依然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又带有一抹书卷气,很吸引人。

  方永本欲与元春深入交流一番,没想到却在偶然间看到了一本宫廷古书,《黄帝内经》

  传闻黄帝御女三千,白日飞升。

  方永对这本书多少有些兴趣。

  在对知识的渴望中,方永打开了这本书。

  然后就有了今天的晚起。

  【功法:黄帝内经(入门)】

  【进度:1/10】

  【效用:阴阳相合,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黄帝内经和之前方永所有的词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方永之前的词条前缀都是天赋,只有黄帝内经是功法。

  其次,以刀术为例,方永习练刀术,出现的词条是天赋:刀术,而并非某种具体的刀法法门。

  之前方永在滁州时夺取了多派武功,习练后得到的词条也只是天赋:武学,而并非某种具体的武功的名称。

  只有《黄帝内经》直接出现了“功法:黄帝内经”的字样。

  这明显彰示着黄帝内经的不同凡响。

  其效用介绍的也比较笼统。

  阴阳相合,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这是什么意思?

  方永和崔姒练习了一下,

  双方的体力得到了很大加强。

  一夜过去,进度条涨了一点。

  崔姒娇软无力的倒下。

  尽管有着功法加成,她的体力也远远不及方永。

  方永正想着和湘云练习,却见天已大亮,想来朝会已经开始,却是不好耽搁太久,只好暂时引而不发,前往参加朝会。

  殿内,于涟正和李泥对峙着。

  李泥人畜无害的笑了笑。

  于涟却面色严肃,神情愤然。

  忽然,外面传来军士行礼之声。

  “将军大人到!”

  话音落下,却见一男子龙行虎步,登台上殿。

  其身姿挺拔,负剑而行;虽年轻却威势不凡,虽含笑却不怒自威!

  “将军!”

  吴元、翟逊、李泥、牛金、张远、周栓、李盛、阴郦等人齐声下拜道。

  方永笑了笑,正准备让众人起身。

  这时不远处的郭白等人心思迅速转动,只迟疑了半秒,就一同下拜。

  “拜见将军!”

  郭白、崔枢、程范、高京等人高声说着。

  这一幕就连方永都没能预料到。

  上方的隆庆帝面色一白。

  其余官员见状,瞬间反应过来,赶忙一同下拜。

  “拜见将军大人!”

  声音整齐浩大。

  一时间,伫立着的就只剩下了忠顺王和于涟。

  忠顺王面色阴晴不定,迟疑了两秒后,竟也从心的跪了下来。

  于涟见着此幕气的发须颤抖。

  隆庆帝死死的抓着龙椅。

  方永谈笑着道:“诸位请起吧,方永区区公爵之位,怎敢受诸位大礼?”

  郭白、崔枢闻弦知雅意,双双起身道:

  “陛下,方将军功高盖世,应封吴王加九锡!”

第224章 ,封王九锡

  “不可!”

  于涟不出意外的站了出来。

  “我朝祖制,封邑者不封王,封王者不封邑。今永淮公虽有殊勋,然陛下已封苏、徽二洲为其邑,彰其恩遇,岂可再坏祖宗之法,乱邦纲纪?”

  方永闻言略微看了眼于涟,没有在意。

  于涟此人对大熙忠心耿耿。

  但很可惜,凭其一人之力现在已经不足以扭转大局。

  方永之所以留于涟一命,一方面是因为于涟在民间有些许清名,杀之惹人议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于涟一手主持着大熙的火器研发,那些底层工匠对他都很尊重,不好妄杀。

  还有就是,于涟此人没有党羽,也无兵权,孤身寡人一个,对方永几乎构不成威胁。

  这样的人没有杀的必要。

  至于其出言阻止自己封王一事,方永都不需要自己开口,自有大儒为他辩经。

  礼部尚书孟申直接站了出来。

  此人是海内大儒,孔氏门生,最擅变节。

  如今方永已得天下大势,其自然毫不意外的投靠了过来。

  只见孟申言之凿凿的驳斥于涟道:

  “太傅此言差矣!祖制者,为国之本,意在保国安民,昌盛社稷。今方将军挽国之颓势,安天下大局,不封其为王,何以彰其功德?”

  于涟怒而反驳道:

  “永淮公受封苏、徽二洲,已是陛下圣德,今又据山东、直隶,若再封王,国之纲纪何存?”

  孟申道:

  “有何不宜?封王一事,虽有违祖制纲纪,却实乃顺应时势、维护社稷之举,岂可如太傅一般,腐朽不通,墨守成规,不应时变?”

  侍郎孟良帮腔道:

  “方将军驱逐鞑虏,安定社稷,有大功于天下,今为吴王,乃是实至名归!”

  侍郎高京更不要脸,上前言道:

  “不但如此,陛下为彰方将军之功德,还应赐方将军冕九旒,假黄钺,总百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礼遇。”

  于涟闻言怒视着高京,被他的无耻气的说不出话来。

  其余官员此时皆一同呼声道:

  “请陛下加封!”

  隆庆帝望着下方跪倒的群臣,只觉一种巨大的无力感袭来。

  纵观古今历史,有这般待遇之人,没有一个是不篡权造反的。

  殿下诸官不可能不知此事,却仍然如此逼宫……

  难道,难道,大熙要亡于他的手中吗?

  “准……奏”

  隆庆帝无力的吐出两个音节,其已然失去了全部力气。

  方永淡笑着进行三辞三让。

  最终一切完毕后才微笑着收下王位,道:

  “谢陛下隆恩。”

  隆庆帝苦涩的道:

  “吴王不必多礼,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方永道:

  “臣有要事,奏请陛下。”

  隆庆帝不知道方永还想干什么,但无论方永要做什么,他都无力抵抗,只能道:

  “何事启奏,吴王请讲。”

  方永道:

  “今陛下所住宫城曾为鞑虏所据,鞑虏阴险,必留奸细于其中,为保护陛下安全,臣请陛下重设锦衣卫,护卫宫城内外安危。”

  隆庆帝一听,哪里还不知道方永这是在找借口派人监视他,有着“草原奸细”这一罪名,日后还不是方永想抓谁抓谁?

  但他没有反抗的办法,为了不自取其辱,只好顺从的道:

首节 上一节 198/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世子稳重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