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80节

  为了战争的顺利,只能事后补偿了。

  除此之外,梁烈的布置还有很多。

  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他当猎户时为了生存用来捕捉猎物时发明的陷阱。

  不过草原人没给梁烈发挥的机会。

  很快大队的草原骑兵便冲了过来。

  双方都有着不能失败的理由。

  战斗瞬间爆发。

  经过泥泽,大量的草原士兵瞬间折戟。

  但别的方向也有草原士兵冲来。

  “开炮,开炮!”

  梁烈命令着。

  士兵们装填火炮,弹丸发射出去,将一排的草原骑兵打成肉泥。

  但更多的士兵继续冲了过来。

  有的落入陷马坑,一个,两个,第三个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抛射!”

  草原士兵引弓射箭。

  无数箭雨飞出,即便梁烈及时命令淮阴军用盾牌防御也难以防御完全。

  许多淮阴军出现伤亡。

第204章 ,永定河役

  战斗持续着。

  一只战马的前蹄落入泥坑,马上的草原士兵跌落下去,一头栽进了泥水之中。

  不过很快,这名草原士兵又从泥水中爬起,无畏的向前冲锋着。

  一发箭矢射来,将这名士兵射杀。

  陷入泥坑的马匹悲鸣的挣扎着,它无法从泥坑中起身。

  后方,又一名骑兵冲了过来,马蹄践踏着泥坑中的马身,将这匹马当做肉垫踏了过去。

  忽然,一轮炮火袭来,又将这名骑兵拦空打碎。

  血肉四溅,散落在浑浊的泥水之中。

  梁烈或许失算了。

  虽然他把这片土地挖的满目疮痍,又灌满了水,但是这片土地的肥沃程度却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因为血肉的滋养会让这片土地的肥力更甚。

  来年的农作物会生长的更为旺盛。

  草原士兵用勇气和血肉冲击着淮阴军的防线。

  “首领有令,草原勇士,必破敌军!”

  草原士兵呐喊着,口中吟唱着意义不明的古老的歌谣,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冲了上去。

  一具具尸体将坑洞填满,草原士兵士气不减,嘶吼着,咆哮着,如同一只只凶猛的野兽一般。

  他们是崇尚武力的民族,是草原高天上的雄鹰。

  相比之下,在中夏生活的淮阴军就没有这样的野性。

  比起这种疯狂的冲杀,淮阴军更擅长用阵法配合阻挡敌人的进攻,用武器杀伤敌人,用各种防御工事弥补自身的不足。

  梁烈在前方布置了一排排拒马、鹿角、栅栏、还有绊马索。

  这些防御措施可以极大的减缓草原人的进攻。

  每一道防线都安排有大量的淮阴军协助防守。

  有弓手、刀盾手、长枪兵、专门使用斩马刀的重甲兵等等。

  一名草原骑兵朝着拒马奔袭过去。

  轰的一声,马匹哀鸣倒地,草原骑兵被瞬间甩飞了出去。

  真正的拒马并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可以轻松跳过,在拒马的两端安装着锋利的刀头和枪刃,一般的马基本无法跨过这道障碍,会被刺中马腿或马腹,造成极大伤害,马上的骑兵也会因此被甩飞出去,非死即残。

  在拒马后是结阵的淮阴军士兵,他们依托着军阵和防御工事对冲锋而来的草原骑兵发起攻击。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堑壕,环形壕沟,土夯墙等防御。

  后方有火炮阵地进行掩护,专门攻击骑兵密集的区域,这让草原人投鼠忌器,不敢发动密集型的冲锋。

  一名草原骑兵冲来,重甲兵用斩马刀砍断马腿,刀盾手配合着重甲兵,迅速将摔落的骑兵斩杀,正当二人高兴之际,后方一名骑兵突然射出一箭,刚刚还为杀死一名草原骑兵而骄傲的刀盾手瞬间饮恨……

  战争的残酷性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草原骑兵悍不畏死的进攻着,用生命摧毁一道道防线。

  或许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关,在悍不畏死这一方面,即便是许多淮阴军的精锐也比不上草原人。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双方各自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上千具尸体。

  淮阴军死伤了一千二百多人,接近一千三。

  草原骑兵死了一千五百多人,如果算上马,数量则超过了三千。

  淮阴军这边的损失要小一些,一方面是那些陷阱的功劳,另一方面则是火炮的威力。

  战斗还没有结束,双方士兵一边吃着饭,一边进行着战斗。

  炊烟和硝烟同时升起。

  不远处,还有一群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淮阴军倒头就睡。

  在他们躺下的耳边,地面上还在传着隆隆的马蹄之声。

  那是草原人的又一次进攻。

  梁烈所在的区域并不是个例。

  整条战线都遭受了草原援军的进攻。

  情况非常惨烈。

  其中有个别区域甚至没能顶住草原人的进攻,被草原大军击破。

  还好最重要的两段仍在淮阴军的手里。

  草原兵马虽然暂时击破了战线中的个别薄弱区域,但两段的淮阴军很快赶来支援,又将草原人打了回去。

  张远陆续将手中的兵力全部投入战场。

  死死的支撑着防线。

  另一边的魏兴对忽雷勒勇的军队穷追猛打,逼迫对方离开。

  忽雷勒勇咬牙硬挺,但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粮草和兵马都在急剧减少,士兵已经开始吃马,如果再不能尽快撕开包围圈,他就要支撑不住了。

  与此同时,翟逊下令,命周栓带领六万援军出发,绕行至草原援军身后,进行第二次反包围。

  周栓领命,前往驰援。

  此次周栓的任务是支援张远,围点打援,拖住草原的后续援军。

  他这次的任务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张远。

  面临的压力也是有增无减。

  因此翟逊才会分给周栓六万兵马。

  周栓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粮草辎重早已准备完全,周栓率领大军很快开始出发。

  不久后,草原负责支援忽雷勒勇的那两名部族首领得知了淮阴军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

  二人非常惊慌。

  目前他们和忽雷勒勇双面夹击张远,仍然久攻不下,损失惨重,若是这股援军再过来,那他们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二人赶忙向京城求援,要求京城派兵进行支援。

  此时,在双方不断的战线拉扯中,战斗区域已经和京城非常接近,因此京城很快就收到了前线求援的消息。

  卡赫可汗见方永将这么多的部队都投入战场,咬了咬牙,也毫不示弱的选择跟注。

  很快,两支部队出发。

  一支部队是卡赫可汗手下仅剩的三支草原部族的其中之二,加起来共有三万多人。

  另一支是邓仁的部队,有两万左右汉人降卒,此外还有刚刚从巴赞手中接管过来的一万草原铁骑。

  两支部队前后走着。

  由于邓仁的部队掺杂着陆军,因此行军速度不如草原部队快速。

  那两支草原部队的首领本就排斥汉人,再加上邓仁行军慢吞吞的,这便让他们很是不满。

  其中一人认为是邓仁拖累了行程,于是要求邓仁快速行军。

  邓仁自然不能答应。

  再怎么快速,步兵又怎么可能快得过骑兵呢?

  如果因为追求速度而耗尽了士兵的体力,万一与淮阴军相遇,岂不是大败?

  二人见邓仁一个汉人竟然敢拒绝他们的要求,心中非常不满,认为邓仁已经有了异心,是在故意拖延。

  于是撂下几句狠话,表示要报告大汗,然后二人与邓仁分道扬镳,独自前往支援。

第205章 ,永定河役

首节 上一节 180/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世子稳重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