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59节

  方永倒也没有太过着急,因为东面也有他的伏兵,隆庆帝跑不了。

  却说隆庆帝带人快速逃着,逃至东边的莲池村区域,此时人马都有些疲惫,见后面没有追兵追来,隆庆帝便准备在这里暂歇片刻。

  一方面是他养尊处优日久,突然遭此大难,身体难免有些支撑不住,另一方面也是想在这里等一等戴权和太子。

  然而,隆庆帝刚刚停车准备歇息,莲池村中立刻便冲出大量淮阴军,朝着隆庆帝的队伍杀来。

  “不好,有埋伏!”

  隆庆帝大惊失色,赶忙转车逃跑。

  身边的御林军见状冲上去为隆庆帝拖延时间。

  淮阴军们则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冲杀过来!

  他们虽然不认识皇帝,但是龙旗还是认识的,合该他们有此大运,若是能拿到捉住皇帝的功劳,那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隆庆帝心急不已,偏偏这时底下传来咔嚓一声,由于雪天原因,隆庆帝的车銮在转弯时磕到一块埋在雪下的石头,车轴断裂开来。

  此时的御林军已经和淮阴军展开交战,其根本不是淮阴军的对手,被淮阴军打的节节败退,死伤惨重,根本维持不住阵型。

  隆庆帝看着此幕,心中惊慌不已,也顾不上什么车銮了,赶忙下车,在几个亲卫的帮助下骑上马就开始逃亡。

  “陛下!”

  周妃在车中伤心的呼唤着。

  隆庆帝假装没有听见,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再管什么妃子了。

  如果时间足够,他可以先杀了周妃,免得她遭受贼兵凌辱,不过现在他的时间太过紧急,身后的淮阴军近在咫尺,他连杀周妃的时间都没有了。

  隆庆帝不断的用马鞭抽打着胯下的马匹,希望速度可以再快一点。

  隆庆帝是会骑马的,昔日在王府时,他常常骑马射猎,还有打马球。

  虽然做了皇帝后就不怎么碰了,但基础的骑术还在。

  身后的淮阴军冲破了御林军的阻碍后迅速追击着,但他们的距离却和隆庆帝越来越远。

  只因他们的马没有隆庆帝的马快!

  那匹马跑的太快了,弓箭手从没见过跑的这么快的马,预判出现了失误,几次射箭也没能射中。

  隆庆帝的马和之前太子的那匹马一样,都是西域使者献上的珍宝,万中无一,自然不是寻常马匹可比。

  淮阴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隆庆帝一路逃走。

  隆庆帝骑着马极速奔逃,然而路上却见前方烟尘滚滚,竟然又是无数的淮阴军杀来。

  这是方永的队伍。

  此时前后都有追兵,只能选择往南北方向逃跑。

  隆庆帝的心腹侍卫见状说道:

  “现在该是我报答陛下恩情的时候了,陛下快与我交换衣物,走此北方小道,追兵交我应付,我料敌军定然想不到陛下往回逃跑。”

  隆庆帝一想,对方说的有理。

  他出京城南迁,现在又往北跑,便是又回到了京城,对方肯定想不到!

  于是连忙交换衣物,然后独自往北面逃去。

  侍卫则快速换上隆庆帝的衣袍,带着其余的侍卫假装隆庆帝。

  此时追兵已经追了上来,双方距离不过两三百米。

  侍卫见状,为了帮隆庆帝争取时间,故意没有着急逃跑,而是穿着龙袍喊道:

  “朕乃大熙天子,尔等杀将过来,是要造反吗?”

  侍卫的本意是想吸引追兵的注意,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方永此时正在军中。

  方永见对方穿着龙袍,心头一喜,忙拿出弓箭,一箭射出,直接将对方的马匹射杀。

  那侍卫完全没预料到对方居然能间隔二三百米一箭射杀他的马匹,他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慌乱的准备更换身边队友的马匹。

  方永看到了他的企图,再射一箭,将其队友的马也射死了。

  很快,这位穿着龙袍的侍卫被方永带兵捉住。

  “匹夫,安敢无礼!”

  到了这个时候,这名侍卫仍然在为隆庆帝拖延时间。

  然而方永却早已将其看穿。

  二人虽然换了衣服,但龙袍里面的衣服却来不及换,包括脚下的鞋子,只要凑近一看就能知道这不是隆庆帝。

  想到之前看到有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往北面逃去了,方永立刻意识到对方才是真的隆庆帝,于是忙带手下往北面追去。

  没想到这个隆庆帝竟然这么能逃。

  好在,他在北面也有埋伏……

第181章 ,难逃被俘

  却说隆庆帝往北面逃亡。

  北面,东仙坡。

  忠顺亲王带着他的金子逃到了这里。

  一同跟着忠顺王逃过来的还有程范、崔枢,以及许多其他的大臣。

  之所以都往这里逃跑,是因为只有这里是最合适的逃亡路线。

  淮阴军是从南面的大石桥杀来的,因此南面肯定不能逃。

  西面是太行大山,他们拖家带口的,也不合适。

  东面是隆庆帝逃走的方向,用屁股想也知道贼兵肯定重点抓捕,他们要是往那里逃,肯定要被殃及池鱼。

  所以最好的路线就是北面了。

  也就是东仙坡的方向。

  然而他们万万想不到,方永在这里也设置了伏兵。

  东仙坡的伏兵看着逃过来的这些人,仔细看了看,发现没有皇帝的车銮,众士兵的脸上不禁出现一些失望。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也都算是大鱼了。

  忠顺王的车马正准备通过东仙坡,东仙坡的伏兵瞬间冲出,射出大量弩箭,王府的护卫就如同麦子一般一排排的倒下。

  “都不准动,跪下免死!”

  士兵们呵斥道。

  看着淮阴军手中寒光凌凌的刀枪,忠顺王没有任何迟疑,毫不犹豫的就跪了下来。

  忠顺王一边跪着,一边和淮阴军们说道:

  “莫动手,莫动手,可是淮阴军的兄弟?我和你们淮阴军的盐使黄文州乃是八拜之交,和你们的方将军也是神交已久,各位兄弟们手下留情啊!”

  淮阴军的士兵们听了,不知忠顺王说的真假。

  领头的淮阴军统领叫做蒋奉,平民出身,靠着战功一步步做到统领的位置,虽然官职不算低,但对于这些重要的情报却还接触不到,因此他也无法分辨忠顺王所说的真假。

  但见忠顺王言之凿凿,蒋奉想了想,如果对方真的是将军的朋友的话,也不好太过为难。

  于是蒋奉便让忠顺王暂时起身,反正对方一个人也反抗不了什么。

  忠顺王闻言大喜,赶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粘着的雪和尘土。

  他堂堂忠顺王,岂能受跪地之辱?

  赶快把土拍下去,这样就不算受跪地之辱了。

  蒋奉带人走向别的大臣。

  走到崔枢面前,崔枢连忙道:

  “淮阴军的大人,千万不要动手,我乃是河间崔氏的崔枢,家中小女现为将军大人宠妾,我们是一家人啊!”

  蒋奉听了,和身边的淮阴军面面相觑。

  他想了想,似乎将军大人是在河间驻留了几日,收了一个宠妾,只是不知道具体名字。

  “那……你也先起来吧!”

  蒋奉说道。

  崔枢闻言连忙起身,和忠顺王一起拍土。

  忠顺王一边拍着一边看向崔枢,怒道:

  “乱臣贼子,竟然暗中投敌叛国,真是无耻之尤,大熙的江山社稷就是因为你这样的人才沦落到现在这幅模样的。”

  崔枢不言,只是默默的拍着尘土。

  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在新朝立功了。

  蒋奉来到程范面前。

  程范同样老老实实跪在地上。

  这位辅佐隆庆帝重新掌权的内阁大学士比旁人更懂得应该如何灵活的调整尊严。

  昔日,他和张庭正乃是政敌,但是在朝政上却毫无反抗之力的败于张庭正之手。

  那时,他便靠着灵活的调整尊严,急流勇退,辞去了官职,亲自到张府请罪,最终免除了清算。

  事后,他靠着养生的优势将张庭正硬生生的熬死,最终辅佐隆庆帝重掌朝政,权倾朝野。

  如今面临类似的情景,他又一次将尊严调整到了最低。

  蒋奉看着跪着的程范,迟疑的问道:

  “那个,你应该和将军大人没什么关系了吧?”

  程范摇了摇头。

  他的基本盘在山西,和淮州的方永接触不多。

  而且因为晋贼之乱,山西官员死伤无数,程氏也被迫迁徙,他的势力大损,如今已经没有了多少可以利用的资源。

首节 上一节 159/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世子稳重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