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156节
他必须早做打算。
此时,王子腾面临着很多选择。
但仔细斟酌之后,王子腾心中最终只剩下了两个选择。
一是保存实力,投靠方永,帮助其剿灭草原大军。
二是带着手下军队退回山海关,入辽东称王。
两种选择之中,后者无疑更具有诱惑力。
辽东虽然是苦寒之地,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又有山海关作为保障,完全是一块宝地。
他若是成功占据辽东,不敢说南下谋取中原,但偏安一隅,割据自保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反复思考之后,王子腾还是放弃了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选择。
原因有很多。
首先他手下的这些士兵大多是京营士兵、山西晋贼的降兵、以及金陵冯泰的降兵,他若选择割据辽东,这些人并不一定会跟随他过去。
此外,辽东还有辽东总督褚玉麒坐镇,他在辽东毫无根基,未必能争得过对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王子腾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一路走来,虽然屡立功勋,但都是靠着不正当的手段获胜的。
如果进入辽东,他就要靠着自己的力量收服辽东这块土地,王子腾心里没底。
相比之下,还是直接投靠方永更加简单。
方永自起事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拥兵几十万,又有苏州、徽州二地作为支撑,即便失败也可退居江南,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两人之前有过几次合作,相处非常愉快,又有姻亲联系,关系亲近,可以说是最好的投靠对象。
王子腾之前就考虑过几次投靠方永,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实施,如今的情况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不过投靠归投靠,但也分情况。
现在直接投靠过去无疑是下下之策。
相比之下,如果他能先协助淮阴军大败草原大军,然后再谈投靠之事,那样他就能拥有更多的筹码,得到的地位和重视程度绝对和前者不同。
不过王子腾也有些担忧,那就是他目前身处的平谷县城防御并不坚固,在等待方永大军过来的这段期间,万一草原对他发起进攻,他不一定能挡住草原的攻击。
在这种担忧下,王子腾拿出地图,将目光锁定在了后方的蓟州上。
和平平无奇的平谷县相比,蓟州是一座千年古城,防御强大,位置优越,可攻可守,更加有利于王子腾的计划。
唯一的缺点是蓟州距离京城较远,不能快速的支援京城。
但是现在隆庆帝已经跑了,他自然也就没有了再支援京城的义务,因此带兵退回蓟州是对他目前最为有利的选择。
只是现在草原大军寸步不离的盯着他,如果现在轻易撤军,势必会遭受草原进攻。
怎么才能让草原人不发现自己撤军呢?
第177章 ,拒马河役
王子腾想了想,京城南迁之事相对隐蔽,隆庆帝为了保密选择在夜间出走,并且在走后将京城城门全部封闭,草原人一时半会儿应该还不知道隆庆帝已经逃走。
他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差,在暗中完成撤军。
他命令士卒白天时多生火造饭,在城中升起炊烟,同时在周边大量伐木筑墙,修建防御设施,制作出在此地坚守的假象,以此来麻痹草原人。
到了晚上后,王子腾便命令士兵分批撤出,一点点撤回后方的蓟州。
草原大军军帐中。
草原众将聚集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
目前,摆在草原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该如何进攻京城和王子腾部队。
京城城高墙厚,肯定无法轻易攻破。
王子腾大军就驻扎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平谷县,一旦全力进攻京城,王子腾必然驰援,届时就是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不进攻也不行,草原大军粮草不足,全靠缴获和随军带来的牛羊支撑,如果长时间停滞不前的话就会陷入粮食危机,草原拖不下去。
而且卡赫可汗听说南方的方永已经来了,时间越长,局面对草原就会越发不利。
草原众将们也清楚这一点,因此现在讨论的重点是大军主力是进攻京城还是进攻王子腾。
前者简单来说就是派主力进攻京城,另派一支兵马阻拦王子腾的军队。
这样做的话好处在于毕其功于一役,一旦草原大军拿下京城,控制住汉人皇帝,那王子腾的军队也就威胁不大了。
但坏处在于,想要在攻打京城的同时阻拦王子腾的军队并不容易,一旦失败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后者和前者正好相反。
后者是主力负责进攻王子腾,额外派遣一股部队拦住京城军队。
这样做会比前者简单一点,因为根据各种情报推断,京城目前剩余的兵马不会太多,阻拦京城的军队明显比阻拦王子腾的军队要简单的多。
不过坏处在于,王子腾军队数量庞大,主力进攻王子腾必定会伤亡惨重,而且即便将王子腾击败,还要再攻打京城才行,时间会拖得更久……
对于这两种方法,草原诸将的想法各有不同,有人支持前者,认为毕其功于一役更好;也有人支持后者,认为稳妥一点更好。
卡赫可汗思索着其中的利害,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不管采用哪种办法都有其中的道理,但是最重要的不能拖下去,他身为大汗,要尽快做出决定才行!
这般想着,卡赫可汗刚要开口,突然,一个人闯了过来。
“大汗,我有重要情报汇报!”
孙怀义满脸通红,兴奋的站在帐外,想要进帐,却被草原士兵拦住。
卡赫可汗见状微微皱眉,对于孙怀义这样的小人,他本能的有些不喜,但看着对方一副事情紧急的模样,卡赫可汗还是压下心头的偏见,让孙怀义进来。
孙怀义进来后,连忙跪在地上,向卡赫可汗恭敬参拜,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张信封,言道:
“大汗,我有一族弟,名叫孙绍祖,现任京城五城兵马司指挥,这是他今天命人送过来的密信,内有重要军情,还请大汗观看!”
卡赫可汗闻言连忙让手下将密信呈上来。
手下呈上来后,卡赫可汗打开密信,看到上面的内容,瞳孔大震。
“汉人皇帝竟然不战而逃了,这,真是天助我也!”
卡赫可汗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
密信被传给李昊观看,李昊看后,同样被信中描述所震惊,甚至有些不可置信,自言自语道:
“这,为什么呢?京城外尚有王子腾二十万大军(实际数量为十七万),隆庆帝为什么会不战而逃呢?竟然拱手将京城让与我等,这难道是陷阱吗?”
孙怀义听见了李昊的话,忙道:
“大汗,我以性命担保,这绝不是陷阱,我族弟孙绍祖久闻大汗威名,仰慕大汗已久,故送此密信。那大熙昏君闻大汗天军前来,吓得屁滚尿流,早就落荒而逃,现在满城百姓皆盼望大汗入城,执掌乾坤啊!”
卡赫可汗闻言多看了孙怀义两眼。
不得不说,有时候这些阿谀奉承的话还蛮好听的。
李昊闻言上前道:
“无论如何,大汗此时应迅速整顿兵马,准备进攻。先派遣斥候查探京城虚实,若真如信中所说,便立刻和孙…将军里应外合,拿下京城,有京城作为保障,对大汗以后的大业百利而无一害。”
卡赫可汗闻言点头,道:
“就依相父所言!”
李昊又道:
“此外,还需派遣一员猛将,挡住王子腾兵锋,我虽然料王子腾此时已无战意,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还是防范最好。”
“还有,若是京城之事无误,还需派遣一只轻骑部队前往捉拿隆庆帝,对方南迁速度必然缓慢,我军用轻骑追赶,足以后来居上。”
卡赫可汗再次同意下来。
“对了!”
李昊又想起什么,嘱托道:
“记得防范方永,听说对方已经到达了津海,虽然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得到隆庆帝南迁的消息,但还是要小心防范为上!”
卡赫可汗再次言是。
很快,命令层层下发下去。
涿州之外,拒马河。
这是涿州城外的一条河流,也是隆庆帝此次南迁的必经之路。
方永带兵快速奔袭,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这里。
隆庆帝拖家带口,行走缓慢,预计要次日早上才能到达这里。
方永提前来此设伏。
根据周围地形,方永总共布下三支伏兵。
一支位于西北方向东仙坡,埋伏三千兵马,锁住隆庆帝的后路。
一支位于东面莲池村,埋伏三千兵马,锁住隆庆帝的左路。
前路沿着拒马河大石桥两岸,各埋伏一千兵马,对隆庆帝直接发起进攻。
方永本人则带着其余大部队扎营在上游沙沟,防止因为人数过多打草惊蛇,提前暴露。
隆庆帝身边毕竟还有四千多兵马,万一对方有所察觉,选择独自逃跑的话,他这边将会非常麻烦。
很快,伏兵布置完好。
唯一有些缺陷的是,大石桥两岸的各自一千伏兵由于地形平坦,不太好隐藏。
不过好在天公作美,下起了大雪。
士兵们见状,从附近的村子里买来草席、大锅盖、酱缸盖(一种北方特有的盖在缸上的圆锥形盖子)等物品,盖在身上。
大雪纷纷,很快士兵身上便堆起一层雪,从远处看去和周边雪地一色,根本看不出来有伏兵。
次日清晨,远远的看到隆庆帝的南迁队伍到来。
上一篇: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下一篇:世子稳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