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红楼: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第152节

  短暂的感慨过后,贾珏的心情也是舒畅起来。

  毕竟闺女不闺女的,那是后话了,但林黛玉这个十二金钗榜首,可是实打实的被自己拿下了。

  接下来只需找个合适时间,自己便能一吻芳泽,想想都开心。

  毕竟男人嘛,除非挂到墙上了,不然到了八十岁,想的也是那点事儿。

  男儿至死是少年,可不单单说的是情怀。

  当一个男人表现的对女人不感兴趣了,他摒弃色欲的可能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是他力不从心了。

  (PS:分享个作者经历的趣事,我十几岁的时候,村里搞了个演出,请了歌舞团跳那种舞,村里的老头儿一个比一个往前挤得猛,眼珠子瞪得溜圆直勾勾盯着看,笑死。)

  送走了林如海之后,贾珏回了书房悠闲的看起了书。

  下午,乾清宫内,永平帝召集了内阁一起商议着事情。

第112章 贴脸开大,再起波澜

  如今的内阁其实一共也不过三人,首辅柯政,两个次辅,萧钦言和林如海。

  此时殿中,永平帝淡然环视三人后说道。

  “三位爱卿,自从上次大朝会至今,有关在神都推行新政试点之事,内阁可拿出什么章程来了?”

  柯政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没有接话。

  他不添乱就不错了,自然不会主动推进此事。

  萧钦言见状随即行了一礼说道。

  “陛下,在上次大朝会后,臣又将新政之事斟酌了一番。”

  “另外关于北静郡王等开国四王在神都的土地,也都已经丈量完毕了。”

  “仅仅在神都,四王便有二十余万亩田产,这也只是四王名下的小部分田产,在他们各自的祖籍,田产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于宗室诸王,倒并没有太多田产,二十七位王爷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十万亩。”

  “臣根据官员品级、爵位不同,拟定了一个起征田税额度。”

  “以七品官为例子,七品官家中若有二百亩以上的田产,那就征收田税,服徭役。”

  “六品官定为五百亩,五品官一千亩,以此类推。”

  “另外土地征税,也实行阶梯式征税。”

  “对于一百亩土地以下的百姓,依然是二十税一。”

  “超过二百亩不足一千亩的,就十五税一。”

  “超出一千亩不足一万亩的,十税一。”

  “超过一万亩的,全部都是五税其一。”

  柯政一听顿时不淡定了,赶忙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臣以为萧相如此实在是对官员太过了。”

  “取消优待便也罢了,为什么还要对官员苛以重税呢,这实在有损国士之心。”

  林如海听后微微一笑说道。

  “柯相言重了吧。”

  “按照萧相所言,官员都是有免税田的优待的。”

  “就以六品官为例,五百亩田产免税,每年净收粮食一千石,抛去各项开销成本,就按五百石来算。”

  “现在粮价一石大概是六钱银子,五百石粮食,可得三百两纹银。”

  “六品官的俸禄一年也不过一百五十两纹银,何谈苛待百姓。”

  “至于更高级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冰敬碳敬都花不完,有哪个是靠着田产度日过活的。”

  柯政随即反驳道。

  “林大人,你这话有失偏颇吧。”

  “本相并没有反对官员纳税,但官员纳税跟百姓持平不就行了,居然还要缴纳高额税赋,这是何道理。”

  林如海凝视着柯政淡然说道。

  “柯相,下官斗胆,不知柯相可否告知一下履历。”

  柯政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说道。

  “有何不可,本相是天顺十三年的金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黄州知府、浙江按察佥事、江西按察使,江西巡抚”

  “天顺三十一年,蒙太上皇拔擢,本相位列台阁。”

  林如海微微点头后说道。

  “柯相之仕途,真称得上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啊。”

  “也正因如此,柯相脱离基层太久了,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底层百姓生活是何等之困顿。”

  “柯相乃两朝老臣,当朝首辅,现在的言论,无一句为国为民,反倒是处处阻挠新政,是何道理。”

  柯政听后不由得气血上涌。

  “林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如海淡然说道。

  “柯相句句都在为官员打抱不平,好像让官员纳税就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可实际上呢,让官员纳税,根本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太大影响,顶多就是从一顿十个菜,变成了九个菜,仅此而已。”

  “可底层的百姓呢,江南号称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但是由于土地兼并,一家五口耕种之地不足十亩,年收就按二十石计算。”

  “朝廷的田税是二十税一,但是朝廷使用的是包税制,到了地方,层层加码之下,少说也要缴纳两石到三石的粮食。”

  “朝廷的赈灾标准是成人每月三斗,孩童每月一斗五升。”

  “咱们就按这个标准,五口之家一年维持着不被饿死,就得13石的粮食。”

  “这一家五口除了粮食,需不需要穿衣服,需不需要吃盐,万一家人有个病,需不需要去看病。”

  “更何况这13石的粮食,他们真的够吃嘛。”

  “柯相,这还是自耕农啊,若是佃户,他们的日子又该是何等的水深火热。”

  “柯相乃是当朝宰辅,理应为陛下分忧,安定天下。”

  “可方才柯相的言论,字字句句都是为官员叫屈,却对底层百姓的境遇不曾提及半点。”

  “陛下推行新政,一不是为了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二不是为了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陛下是实实在在的想福泽万民,让底层百姓能够松口气,能吃得饱肚子。”

  “其他官员不理解也就罢了,柯相位列台阁,执掌中枢,居然都不能体君父之心,甚至百般阻挠,柯相,你扪心自问,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官服嘛。”

  “你、你、”

  柯政被林如海这一番贴脸开大给说的羞愤难当,指着林如海说了两个你后只觉得天旋地转,而后便晕厥了过去。

  萧钦言和林如海见状当即扶住了柯政,永平帝随即吩咐道。

  “来人,送柯相去太医院。”

  “诺。”

  侍卫们随即送走了柯政。

  其实柯政不是什么奸臣权相,相反,柯政为官清廉,官声极佳。

  他就是因为太明白永平帝新政的好处,又受限于自己代表了官员利益,所以只能对抗新政。

  林如海这一番贴脸开大,让柯政羞愤之余却又无颜辩驳,所以才气急攻心昏厥了过去。

  不得不说,在女儿的终身有了归宿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火力全开的林如海强的吓人。

  柯政作为两朝元老,永平帝拿他暂时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然而林如海一通雄辩,便让柯政羞愧难当昏厥离场。

  此时的永平帝看向林如海的眼神越发的欣赏,好,好啊,朕要的就是这种毫无顾忌能干狠活的人。

  萧钦言略一思考后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柯相走了,您看有关新政之事?”

  永平帝微微一笑说道。

  “萧相考虑的很周到,立刻在神都开始推行新政吧。”

  “今年如果新政推行顺利的话,三年内就要在全国都开始推行。”

  “林卿说的很有道理,而今我大周威震四海,若是底层百姓还是这般困顿,食不果腹,算得上什么太平盛世。”

  “朕看柯相身体欠佳,估计一时半刻是休养不好了。”

  “这段时间萧相就专心新政之事,林卿负责处理内阁事务。”

  听到这里,萧钦言心里这叫一个苦涩啊。

  这就是嫡系跟旁支的区别待遇嘛。

  自己去干吃力不讨好的新政,让刚入内阁的林如海暂代首辅之责。

  唉,太双标了。

  虽然心里难受,但萧钦言心知肚明,自己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不是主动请缨的。

  跟林如海这种一直帮陛下干狠活的臣子肯定是没得比。

  在永平帝吩咐完新政之事后,萧钦言和林如海便离开了乾清宫各司其职去了。

  此时的永平帝心情颇佳,悠闲的喝起了茶。

  再说柯政,到了太医院不久后,他便苏醒了过来。

  虽然身体并无大碍,但是他还是装作一副极为不适的模样,让人将自己送回了相府。

首节 上一节 152/1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火力为王

下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