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790节
“初中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
万如意哭笑不得,“舒爷,才小学三年级,早着呢。”
舒友良连连摇头,“不早了。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越小越好,未雨绸缪!”
万如意双手一摊,“舒爷,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按理说,我们卢钢高中只招收滦州钢铁集团工人子弟,从集团所属的五所子弟初中里录取。
只是照顾几家兄弟集团,每年给他们各分了十来个指标,从他们所属的子弟初中招录。还有照顾滦州政事府面子,给滦州一中也分了十来个指标,开平一中,永平一中各分了五个指标。”
胡应麟听出意思来。
“难怪你们卢钢高中这么厉害,你们这是把滦州好一点的生源苗子全招录进来了。”
王士崧赞同道:“没错,滦州、秦皇岛一带,原本厂矿发达,子弟学校的教育一直很拔尖,生源可以说媲美京师和上海。
卢钢高中这么一搞,把好苗子全招进来,当然成绩会出类拔萃。”
胡应麟接着说道:“是啊,卢钢高中成绩越好,大家越想把孩子塞进来,卢钢高中就能收拢越多的好苗子,越容易出成绩。
良性循环了。”
万如意点点头,“两位先生说得有道理!”
马塞洛和莱昂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也很好奇。
为什么这几位一听到孩子上学的事情,一个个就热血沸腾,亢奋得不得了。
明国的家长,都是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
难道这就是明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目光透着隐隐的兴奋。
我们无意间发现了天大的秘密?
不过在两人看来,明国上下对教育的重视,真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明国的皇帝居然要搞义务教育,要让上千万明国孩童免费读书!
免费读书!
在欧罗巴,教育掌握在教会手里,能接受教育的不是贵族子弟,就是富商的孩子。
不要说穷人家的孩子,很多中小地主,骑士阶层的孩子都很少能接受教育的。
明国却在搞义务教育!
据说已经有上百万六岁以上孩童接受义务小学教育,数十万十二岁以上孩童接受初级中学教育,近十万少年接受高中教育。
或许这真的是他们强大的秘诀。
可是答案摆在面前,马塞洛和莱昂却知道,想抄都没法抄。
要想抄答案,首先要把教育从教会手里剥离开,要不然学校里教出来的全是传教士和神父。
其次需要很多的钱。
可是有钱的贵族、红衣主教和富商们,他们不会大方地花钱让穷人们的孩子接受教育。
最重要的是,照抄这样的答案需要一个富强又统一的国家,还有一位英明又强势的君主。
欧罗巴没有,所以还是洗洗睡吧。
五人说着话来到了卢龙钢铁厂子弟学校。
万如意跟学校门卫打了招呼,做好登记,带着五人走进学校。
“这是南校区,是九年义务教育校区。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全在这个校区里。
东边那栋六层楼的教学楼,是小学,西边那栋四层楼的教学楼,是初中。共用一个操场,图书馆以及食堂.”
舒友良迫不及待地问道:“卢钢高中呢?”
“卢钢高中在北校区。跟这里相隔五百多米,中间隔着大礼堂以及体育馆。”
“卢钢高中能进去参观吗?”
“不能。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打搅孩子们读书上课,耽误他们学业。就算集团的主官批准,家长们也不让,会闹事。所以.”
懂了!
舒友良不再问了,他抬头看了一眼:“老万,你去看看你家二小子,我们就在这里转转。待会到门卫室碰头。”
“好。”
万如意去找他的二儿子,舒友良五人随意地沿着校园里的道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马塞洛好奇地说道:“舒爷,这个校园跟京师的小学、中学很像啊。”
“当然像了。
不仅京师,大明所有的新式学堂,包括大学,校园布局和建筑模样,都是学着卢钢子弟学校它修的。
可以这么说,它是大明新式学堂,以及新式教育的发源地。”
胡应麟有异议,“舒爷,你这话晚生不赞同。
东南公认,大明新式教育的发源地应该在龙华书院和象山书院,也就是现在上海龙华中学和宁波象山中学。”
舒友良呵呵一笑,“你那只是东南士子们给自己脸上贴金。新学兴于龙华和象山书院,这点是公认的。
但两所书院最初兴办时,完全按照旧学书院模式来的。
大明真正的新式学堂和新式教育,是从滦州开始,从他们的第一所子弟学校,卢龙钢铁厂子弟学校开始的。
接下来是开平煤矿子弟学校,永平机械厂子弟学校.在滦州遍地开花,然后被京师、上海等地学了去。”
胡应麟和王士崧还不服气,还要开口反驳,直接被舒友良一句话秒杀!
第816章 成语太难懂了!
舒友良看着两人,笑眯眯地说道。
“这话不是我说的,我没有这么大本事,也没这么大权威下这个结论。
这话是皇上说的,他在西苑跟我家老爷说的。我家老爷又说给我听。
此话在朝臣里广为流传,不止我家老爷知道。只是很多老夫子不愿意说出来,宁可闷在心里。”
皇上说的?!
胡应麟和王士崧对视一眼,无可奈何。
你出王炸了,叫我们怎么反驳?
“铛铛!”
有钟声响起,刚才还很安静的校园马上沸腾了,两栋教学楼摇身一变成炸了窝的蜜蜂巢。
哗啦啦的脚步声响起,回响在教室和走廊上。
数百上千的学子,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从楼梯间连蹦带跳地跑下来,从楼梯口如潮水一般涌出,像奔流的潮水往操场上涌去。
他们穿着浅草绿色上衣,深蓝色裤子,腰间扎着小皮带,蹬着牛筋底帆布面的跑鞋,衣服上还有绣着各自名字的名牌,瞬间汇集成十几股浅绿色的洪流,洪流进了操场,很快就弥漫开。
舒友良五人站在一处楼梯口的一边,看着孩子们从身边跑过。
这些孩子们脸色红润,活泼健康,眼睛里满是阳光和纯真。他们看到舒友良等人也不发怵,还有胆子大的围过来,对马塞洛和莱昂问东问西。
“你们是兑洲欧罗巴哪个国家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还是英吉利。”
马塞洛和莱昂脸上浮着笑意,心里却生出几许畏惧。
欧罗巴诸国上下,绝大多人对大明一无所知。明国的孩子们却知道天下有欧罗巴,还能信口数出几个国家名字。
马塞洛强打着精神,笑着答道:“我们是葡萄牙人。”
“葡萄牙?”
“好像在西班牙旁边的。”
“西班牙不是好东西,居然欺负屠杀我们的夏商遗民。”
“都有牙,他俩是不是表兄弟?”
“欧罗巴跟我们春秋战国一样,各国王室和贵族肯定都有亲戚关系.”
“那就是表兄弟?”
“也可能是表姐妹。听说在兑洲诸国,女的也能继承基业,出来做官。”
“葡萄牙,应该是此前占了我们三宝海峡和炎州四岛,被我们赶出去的那个国家.”
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着。
马塞洛和莱昂却很难堪。
打人不打脸!
孩子们,童言无忌,可你们这是赤裸裸地骑脸开大啊。
舒友良开口问道:“娃儿们,你们这是去干什么?”
“老爷爷,我们课间做操去。”
“快走,快走,值日生要点名了。”
“是啊,晚了要被先生骂了。”
刚才还像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扑腾几声就跑远了。
舒友良看着孩子们的背影,眼睛里满是溺爱,“这些个娃儿们,小小年纪眼神不好使。我这么年轻,怎么能叫我爷爷呢?
我家大小子,都比他们还要小几岁。”
马塞洛和莱昂猛地发现,后续走过的数百孩童学子中,居然有女学生。
她们十二三岁,穿着差不多的校服,扎着马尾辫,三三两两,从教学楼单独的教室走出来。
人数不多,大约四百余人,占整个学生的五分之一。
马塞洛很惊讶地问道:“还有女学生?”
舒友良白了他们一眼答道:“说得多稀罕。万历大学医学院,也就是此前的柏林医学院,隆庆年间就开始招录女学生,培训女医士和女护士。”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